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18708800000010

第10章 点滴生活(2)

缅甸男子有一种非常传统的头饰,当地人称为“岗包”,缅语的意思是“包头之物”。这是因为古代男人都留着长发,如果不戴这种头饰,会非常不方便,“岗包”一般为丝质,有淡黄色的,也有粉红色的,还有很多种颜色可供选择,不过具体的颜色还会涉及阶级的差别。在古代,想分辨一个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从头饰上就可以看出来。达官贵人选用的一般是白色布料,并且上面会镶上金边,在布料里织入金丝或者银丝,有时候还会镶嵌宝石。在“岗包”的包裹方式上也有区别,国王在脑后竖起一叶巾尾,象征威严和正直;王宫大臣在脑后竖起两叶巾尾;平民百姓则在脑的右边竖起一叶巾尾。在现代,人们已无法据此辨别出他们的身份,因为现代缅甸人戴的“岗包”不分地位高低贵贱,一律竖起或下垂一叶巾尾。如今,缅甸男子已经很少有人留长发了,但是“岗包”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仍传承下来,重要场合中,缅甸男子必定是各个头戴“岗包”,盛装出席。缅甸女子不论何时都是钟情于长发的,并且非常喜欢在头发上插戴鲜花。

现代的缅甸女子在婚前都是长发飘飘,结婚后则会把头发挽成一个发髻。在缅甸只有未成年的小姑娘留短发。缅甸女子非常重视自己的头发,她们喜欢用椰油涂抹头发,头发都乌黑亮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们绝不会剪掉自己美丽的长发。

缅甸宝石蕴藏量丰富,所以宝石也是缅甸男女重要的装饰品。

缅甸男子喜欢戴金项链和金纽扣,缅甸女子喜欢戴镶嵌着宝石的金项链、金耳环、金钮针和金脚链。

缅甸人也经常喜欢穿戴一种叫做“布瓦”的披巾,男子用来做头巾,女子用来做披肩。缅甸女子钟爱的一种本地土产化妆品叫做“达纳卡”。它是用达纳卡树的树皮和树木加水磨成的浆液,是缅甸妇女传统的化妆品之一。缅甸女子的梳妆台上都会摆着一个小石磨和一段“达纳卡”香木,她们在净面以后,拿一段香木蘸上清水在石磨上研磨,磨出达纳卡的浆液用于涂抹自己的皮肤。这种浆液可以清除皱纹、色斑,让容颜美丽娇艳,并且能够起到镇静宁神的效果。

或许是气候的原因,缅甸人很少穿鞋袜,拖鞋是男女老少的最爱。

缅甸人最爱穿的拖鞋是“人字拖”。政府官员、平民百姓几乎人手一双人字拖,即便是官员出席非常重要的外事活动,他们也会照旧穿着拖鞋。

另外,缅甸人还非常喜欢文身。在缅甸,文身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古时,缅甸男子喜欢在身上文上虎豹图案,而现在的缅甸男子虽然也喜欢文身,但是对于图案的选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是他们的胳膊上或者腿上文着的凶猛的动物图案,象征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4.泼水节全民狂欢

泼水节是一个欢快的节日。在那天,人们的脸上肆意绽放着笑容,真情挂在了脸上。

当一滴滴的水或者一大盆水泼到身上的时候,人们总会大叫一声。这声大叫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既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过去艰难岁月的铭记和感怀。这天,人们会许下愿望,许下祝福,期待着明天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加富足和安康。

缅甸人民迎接缅历新年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也是缅甸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珍视的时刻。

它对于缅甸人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人人载歌载舞,相互泼水,以示庆祝。在缅甸,泼水象征着幸福安康、如意和吉祥。缅甸人以泼水的形式送旧迎新,祝愿来年去除污秽,消灾减难。

欢度泼水节期间,缅甸会放几天长假。这是因为缅甸政府希望将泼水节打造成像西方的圣诞节一样的主要节日,同时也想让在内比都辛勤工作的各级公务员有更充裕的时间返回仰光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关于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他非常高兴,于是命人将香料和清水混合,一一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涤旧除污,迎新纳福。缅甸的传统信仰认为,人都是有罪的,不同的只是人们身上罪孽的多少而已。

人们相信这些罪过可以用干净的水来洗刷,以此净化心灵与思想,从而确保自己的清白之身。还有一种说法是,泼水节这种风俗来源于印度。传说梵天王与帝释在一次打赌中输掉,因此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他的头掉在地上,陆地上就燃起一片大火;可是将他的头放进海里,海水就会干涸。对于如何处置梵天王的头,成了一个重大的难题。因此,七位天女轮流捧着梵天王的头,一人一天,但是“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梵天王的头从一位天女的手上转到另一位天女的手上的时候,就是泼水节。

由于信仰佛教的缘故,缅甸人性情比较温婉,对人彬彬有礼。可一到泼水节,缅甸人的天性就被释放出来了,他们尽情宣泄,肆无忌惮。

年轻人可以从早到晚恣意狂饮,饮酒高歌;也可以当街狂舞,引来围观者一片喝彩。泼水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起来,也是有着文雅与狂野之分的。“文雅型”主要是对一些贵宾,人们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他们身上抖洒。而“狂野型”更适合青年之间对泼,这些人泼起水来很狂野,他们站在高处,整盆地倾泄,有的甚至用水管来浇水。而泼洒的水,往往是由大冰块溶化的冰水,浇在身上,冰凉刺骨,寒意顿生,非常刺激。

泼水节期间,有三种人是不能被泼水的,一是穿着袈裟的僧侣;二是身怀六甲的孕妇;三是老年人。除此之外的人,不分男女老幼,见面就泼。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这个时候,男人“欺负”女人,小孩“犯上”大人,也不会被责骂。

在缅甸过泼水节的时候,城市的主要街道两旁一下子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临时舞台。这些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舞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泼水站”,这些都是由市民、企业自发组织或由政府出面搭建而成。在这里,人们甚至可以向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尽情泼水,让人们以水为象征分享节日的欢乐。缅甸的泼水节让一些精明的高人看到了商机。很多公司和企业牢牢抓住泼水节这个商机大做文章,希望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利益。他们的泼水站搭建得非常气派,并且有很浓重的广告气息,同时还会邀请一些明星前来站台走秀、尽情放歌,以此来吸引众多的围观者,场面火爆,人流如织。

泼水节时期的缅甸,全国都沉浸在一片水花交融的世界里。此时,有一种叫做“黄楝木”的花,恰在泼水节期间开放。那是一种淡黄色的花朵,算不上艳丽无比,但它至少是非常应景儿的,或者准确地说是应季。它绽放在举国欢庆的伟大时刻,给整个缅甸带来了新春与活力,并以它特有的芳香和魅力,给缅甸人民送来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5.自由的爱情与婚姻

缅甸非常注重传统风俗,在这里,人们实行一夫一妻制。在缅甸人的心目中,夫妻二人能和睦地相处一辈子才是幸福的。缅甸人认为婚姻是一生中头等大事,所以非常谨慎,因此,也就出现了“先同居后结婚”的现象。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缅甸人的婚俗里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满了佛教色彩。每年的4月15日~7月15日这3个月是缅甸僧侣的安居期。

在僧侣安居期内,僧侣不能到寺庙外活动,缅甸人也不允许在这个期间结婚,因此婚礼时间要选择在缅历4月15日以前和7月15日以后举行。每年的10月是缅甸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月份,所以,大多数缅甸青年人喜欢在这个月份结婚。

依照缅甸传统习俗,在婚嫁之前,男女双方要经过很长的认识阶段。假如一个小伙子想娶某个姑娘,他便将心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派人去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父母不反对,男女双方便可以在一起生活。但这不等于开始夫妻生活,只是认识阶段,以此来了解对方的品德与才华。经过两三年后,如果双方都认为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才考虑结婚之事。如果女孩子正式答应小伙子的求婚要求,就可以通知双方家长,征求家长同意。此时,需要男方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前去提亲,之后,有一个订婚仪式,算是将这件大事情确定下来。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每个民族的婚礼情况也还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在城市和乡村中,同一个民族的婚礼也是不同的。比如,城市里家庭比较富裕的缅族家庭,青年人结婚要先去登记结婚,然后请僧侣占卜选定良辰吉日,并且在结婚时要做一场法事,求得佛祖赐福。然后,双方的亲戚朋友都会去档次比较高的饭店进行庆祝,而此时的双方家长也会当众宣布给予自己孩子的嫁妆和家产。举行婚礼时,人们在新房的地上铺上席子,新郎、新娘席地而坐。他们面前摆着鲜花、烟草、水果、棕榈叶,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家庭将来的幸福与和睦。在他们身后的架子上面,摆着各种礼物:器皿、镜子、茶具以及其他家用什物。整个婚礼由新娘的姑母主持,新郎新娘、新娘的双亲和客人们都恭顺地听从她的安排。

新郎新娘在席上坐了一会儿后,就彼此掌心相对着搭起手来。然后,新娘的一个朋友就用一根彩带将两只手系上,再从花瓶里拿出几朵花,用花茎向新婚夫妇洒水珠,祝福新家庭多子多孙。

缅甸人崇尚婚姻自由,只要男女双方两情相悦,父母是不会干涉的。

缅甸人离婚也是很自由的。如果男女双方实在过不下去了,也可以离婚。

不过,对于双方而言,离婚是非常谨慎的一件事。在城里,人们需要正式提出离婚,然后双方进行一系列的程序。而在农村,如果采用城里人的离婚程序他们似乎觉得太复杂和麻烦,因此他们只是正式通知一下双方的家长。新娘在婚后不依附于新郎,她可以保留自己的姓,对自己的财产有所有权。万一离婚,她可以带走属于自己的嫁妆和财产。

缅甸很注重对女性权力的保护。缅甸男女的平等性在整个亚洲来说水平是很高的,人称“亚洲第一女权国”。所以,结婚以后,尽管丈夫作为一家之主,外出工作,但是他们所得的收入必须如数交给妻子保管。妻子掌握着家中的财政大权,精心打理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缅甸有一句俗话说:“男子挑担,女子顶盘。”缅甸家庭中男女分工明确。丈夫要外出赚钱,妻子负责家庭内部及子女事务,要做好丈夫交办的每件事情。健康、教育、社会生活一类的事情由丈夫决定,由妻子具体操作。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缅甸女子大多选择做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一些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家庭,她们则需要外出工作,并且妻子大多是家庭收入的支柱,担负着家庭的重担。

缅甸女子都非常贤惠,对于缅甸男子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睡觉的时候,妻子只有在丈夫入睡之后才能睡觉,早上起床要比丈夫早。

妻子必须向丈夫跪拜之后才能睡觉。在缅甸,这被看做妇女的一种美德。缅甸女性认为丈夫是家庭的保护神。丈夫要住在家里最好的地方,吃东西的时候,妻子必须先给丈夫“乌恰”(最好的菜肴的第一口)之后,其他家庭成员才能食用。如果丈夫的父亲或女方的父亲同桌的话,则这“乌恰”就落到了老丈人或公公的口中。她们除了尊敬长者、尊敬丈夫以外,对于自己的孩子,则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进行培养。

6.享誉世界的“干栏式建筑”

家是什么?驾驶温暖的港湾,家庭是亲情的寄托,家是疲惫时让人心灵得以放松的地方。人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首先必须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结实的房屋。在缅甸,人们居住的房屋是一种叫做“干栏式建筑”的屋子,这种房屋居住起来非常舒适,而且建筑成本不高,物美价廉,非常受缅甸人的欢迎。

所谓“干栏式建筑”,是指在木柱或者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在缅甸古代史书中还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称。这些名称都是由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转译而来的,而这种特别的建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现代都是非常流行的。

干栏式建筑主要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的干栏式陶屋、栅居式陶屋,都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廪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干栏式住房以竹木为材料,木材做房架,竹子作檩、橼、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这是一种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的材料一般选择用草排或挂瓦。

现代缅甸人居住的房子一般也是竹木建造的,非常适合当地湿润潮湿的气候,当地人称为“竹楼”。缅甸人虔诚地信奉佛教,因此他们严格地遵守佛教十诫,忌讳登高,更忌讳有人在自己的头上行走。因此,他们居住的竹楼一般没有二层。在竹楼下面,人们一般会用来圈养牲畜或者放置农具杂物,屋顶都是选用“人字形”的尖顶,以便非常顺畅地排掉雨水。屋顶的材料一般是采用茅草、棕榈叶等,房屋的墙壁一般选用篾片或者芦苇做成的席子,地板是竹子做成的。当然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有用柚木做地板的,或者用金属制品做成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