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泰国
18709300000001

第1章 再见明眸的微笑(1)

传说,释迦牟尼佛祖曾经手拈金色波萝花遍示大众,其间只是带着他那不动声色的笑意,从容不迫,意态安详,这就是“拈花惹草”典故的由来。佛祖在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至为安详、静谧、和谐、美好的心态。在佛光的映照下,鱼儿在莲花中穿梭、嬉戏。佛祖的微笑双眸,看着那金色的光辉撒在这里的每一片土地上。亲切、包容与美丽融合于此地,这就是泰国。

第一节在自然中畅游

所到泰国之处,经常能让人感觉像是“在自然中畅游”,最亲切的交通工具“大象”就是大自然孕育出的杰作。在这里,你可以骑着大象穿越丛林、爬山涉水、品味野趣,再沿着崎岖不平的林间小路体验一下乡间的牛车之旅,享受那别样的悠闲。最后,乘坐竹筏沿溪而下,观赏山谷河川及周围的原始森林美景,感受时光的宁静与祥和。

1.白象的净土

泰国人将自己国家的疆域比做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部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泰国历史上称为“暹罗”,由握有宗教及世俗两种权力的君主“泰皇”所统治,有着极其古老的文明。

传说,有位锡兰高僧带了几颗佛舍利来到泰国,为了不让人抢走,便决定将舍利放在白象身上,由白象选择一处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随意游荡,便在众多寺庙的门口一一趴下,人们就在这些地方建了舍利塔,因此在泰国处处可见金色的宝塔。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其母梦见白象后诞生的,因而古往今来,泰国人将白象视为镇国瑞兽,象征昌盛吉祥。象雕经常与佛祖雕像摆放在一起,供人们祭拜。

泰国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中南半岛的心脏地带,举国上下都尊崇佛教。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和各民族活动的聚集地。泰国面积为51.4万平方千米,与法国国土相仿。泰国西北与缅甸为邻,东北接老挝,东连柬埔寨,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

在泰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有四条银色的白链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向南流动,其中难河、永河、滨河贯穿于风景如画的幽谷中。那空沙旺附近,这三条河相聚汇成一条大河,向南继续流40千米,到猜纳附近分为两支,西支叫“他真河”,东支即“湄南河”。这两条河最后均注入曼谷湾。“湄南”在泰语中是河流的意思,而真正的名字应为“昭披耶”河,泰语的意思是“河流之母”。它是泰国河流中水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因而得名。

湄南河全长约1352千米(从滨河河源算起至出海口),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为15万平方千米,约占泰国国土面积的1/3。泰国耕地集中的地区为湄南河流域。湄南河的水量分布均随季节而急剧变化,旱季、雨季的流量相差达10多倍。雨季来临时,河水会泛滥成灾,但也带来了一层肥沃的泥沙,这为沿岸的稻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古代中国和暹罗的交往中湄南河功不可没。大约公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使节出使湄南河流域的“暹罗”,即泰国。素可泰王朝与元朝间互派使节促进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在交往过程中,中国很多的生产技术也传到了泰国,比如瓷器制作工艺。泰国制造的宋卡洛瓷器后来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随后的大城王朝,中泰两国间的交往仍然十分频繁,中泰两国间的“帆船贸易”更是使当时的泰国国都大城成为沟通西方与东方的国际贸易中心,在这个时期,很多中国人都移居到了大城。

湄南河也是诗人的心灵故乡,泰国有很多古典诗篇,正是诗人驾舟于湄南河时所作,至今成为曼谷人心中的浪漫源头。泰国最早的文学名着就曾以“泰国好,地里有米,水里有鱼”这样的文字作为开篇。如今的湄南河,每到黄昏,就能看见成群的鲶鱼时而跃水而起,时而弄潮涌动,呈现出一种丰衣足食的情景。文明,往往傍水而兴。湄南河畔,如今矗立着许多文化古迹,沿途可以看见黎明寺、大王宫、玉佛寺、唐人街等。夜游湄南河,已经成为理解和体会曼谷的一种方式。

从地理上划分为,泰国可以分四个区域:广袤稻田的中部平原,丛林密布的北部山区,半干旱农田的东北部高原,热带岛屿和绵长海岸线的南部半岛。

早期“泰文明”的发源地北部山区有着许多文化遗址。北部居民尤其以他们的热情好客着称,而这里也因其多元的传统文化而闻名遐迩。

来自周边的许多游人都纷纷聚往清迈参加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或是前往素可泰府参加“水灯节”。该区域有三个季节,3月~5月是热季,6月~11月是雨季,而12月~次年2月为凉爽季节。不过,在高山上,季节则与平原区有所不同。

许多海外游人常常将北部区域的清迈作为他们探访民族部落、进行冒险活动,以及购物的主要目的地。再往北去,清莱和夜丰颂是漂流、徒步旅行、探访部落与村落的最佳去处。再向南去,素可泰府的历史公园则是那些希望了解泰国历史、文化的人们的好去处。

泰国1/3的国土为高原,位于东北部。它向北一直延伸到分隔泰国和缅甸的湄公河,向南则止于延绵在泰国和柬埔寨两国边界的扁担山脉。高原地区干旱少雨,土质也不好,不过对于喜欢探寻历史的人来说,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去处,因为它既汇集了许多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房屋和手工艺品,还拥有众多高棉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极富历史意义的寺庙。泰国最着名的考艾和普加东两大国家公园,以及黎府的国立公园都在东北部地区。而位于呵叻城和孔敬府的乡村村民则能用神奇的双手织造出当地最美的丝绸。

位于西面的安达曼海和东面的南中国海中间,狭长的半岛一直向南延伸,这里就是南部半岛地带。这片土地非常富饶,自然资源丰富,土壤也很肥沃,给商业发展提供了活力。

南部地区为马来半岛的北部,这里拥有绵延的海岸线,还有沙滩和岛屿,以及高低不平的山林腹地。泰国湾东海岸依偎着狭长、宽阔的港湾和平静的海域,总是显得那么悠闲;安达曼海岸则因其奇特的石灰岩地貌和峭壁变得更为不平坦,但也更令人期待。

该地区气候环境有别于泰国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每年都要受到台风的侵扰。其中,从5月~10月,西南季风将扫过西海岸和安达曼海;从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会吹过泰国湾。而该半岛地区则形成了天然屏障,使半岛两侧海岸很少会同时出现降雨。位于泰国湾上的苏梅岛因其附近的龟岛和帕安岛拥有一流的潜水条件,正逐渐成为休闲、度假的胜地。安达曼海沿岸的普吉岛也因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元的休闲选择,而成为泰国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而攀牙湾、甲米和董里的令人称奇的岩石地貌和岛屿风光尤其吸引了那些喜爱冒险和航海的人们。

泰国北部是山区,那里生长着柚木等珍贵树木。柚木质地坚硬,不怕酸蚀虫蛀,又易于雕凿,深得当地手工艺人的喜爱。这里的因他隆山海拔约2570米,为全国的最高峰。由于交通不便,山区仍然保留着它独特的自然风貌。香气浓郁的野果挂在小山丘上,硕果累累;成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奇花异木中栖息着众多珍禽异兽。泰国政府已经把这些天然森林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并辟为森林公园。这里的空气异常清新,对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可以来此旅游,想必会有另一番感受。北部山区气候四季皆春,有瀑布、湖泊和各种飞禽走兽,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旅游者。

毒品走私猖獗的金三角就在附近。政府想要仔细巡查这块土地是很难的,因为走私者们很容易在缅甸和老挝的边境自由出入。现在,这里的农民已经开始种植其他作物,这种转化,为那些以种植罂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山地居民找到了一条生活的出路。

中部就是着名的湄南河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盛产大米和水果,是主要的稻米产区。山脉和河谷纵横交错,也是发展水力发电的理想地区。这里既是泰国的心脏地带,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南部半岛是狭长的丘陵地带,除了拥有迷人的景色之外,更蕴藏着大量天然资源如锡矿、橡胶园和渔产。中部区域有着一段传奇般的历史,其遗留下来的古老的寺庙、战场和遗址,以及昔日旧都大城和现在的首都曼谷,一直吸引着各方游客。每逢周末长假,曼谷的居民便会前往海边享受悠闲的假期,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士也会在这样的热带海滩上发现无与伦比的快乐。

泰国的地理条件较佳,气候温暖且潮湿,有些本国居民开玩笑说“一件单衣就可以度过一年”。自然环境给予了泰国人很大的恩赐。在泰国,自然资源丰富,水果遍布全国各地,即便没有米饭可以充饥,也可以从树上摘水果吃;甚至还可以去河里捕鱼。泰国人在工作中从来没有请假的意识,今天发了工资,明天就可以不来上班。等工资花完了,再继续工作。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国家可以依靠。

2.香米的旅行

全世界以米食为主食的国家很多,生产稻米的国家也很多,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家像泰国那样,把稻米文化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泰国出口的大米为世界之最,从某种程度而言,大米就是泰国的财富。辛勤浇灌的稻田抚育了泰国人民长达700年。稻米可以说是泰国人生命、灵魂的一部分。“水里有鱼、田里有米”就是泰国自给自足经济的最佳写照。

在旱季结束的5月,农民们开始在稻田里犁田播种。当一个月后的雨季来临时,雨水噼噼啪啪落在浅浅的稻田里,抽芽的秧苗鲜绿一片,美不胜收。到11月雨季结束后,节气活动接着登场,此时的整个泰国中部地区烟雾缭绕,家家都在烧稻梗,并为下一次的耕耘作准备。

当然并不是每一年都会风调雨顺,靠天吃饭的农民必须时时谨慎地观察天的“脸色”。对于一年只能种一季稻田的泰北农民而言,这关系到全家一年的收入,汗水和辛劳都是值得付出的。如果光景不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满脸都是皱纹的壮年汉子在被水淹过的稻田里,惆怅地收割那些没有受灾的稻谷,突然就真正明白了“望天田”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这种在全世界有着响亮名号的稻谷,播种起来也并不容易:它们一年只能生长一次,不能施化肥,不能用农药,不能过多浇灌,基本上只能凭借自然环境要它长得如何,它便长得如何。农业部门花再大的力气去研究DNA,最终结果也许都抵不上在不合适的时候下的一场大雨。只要遭受一次雨灾,这一年的付出就是白费。这就是泰国香米的脆弱和娇贵之处。

泰国水稻栽培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米是泰国人的主食,泰语“KinKhao”(吃米饭)就是吃饭的意思。泰国的稻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主要位于北部和南部的平原。北部的平原主产优质糯米,世界闻名的“蛇毒牙”糯米便产自这里。泰国政府及百姓都非常重视稻米的生产,泰国国王于1960年恢复了传统的皇家仪式:把受过祝福的稻子,分发给全国的农夫。

着名的泰国茉莉香米被认为是泰国人的骄傲。1945年,泰国东部春武里府的一位农民发现了白色茉莉花香稻品种。1959年,这个品种正式定名为泰国茉莉香米。这种茉莉香米米粒细长,白若茉莉,煮出的米饭晶莹剔透,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如今,泰国出口大米遍及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泰国也由此赢得了“世界米仓”的美誉。

从望天田被收割以后,稻谷以最原始的形态,被装在粗糙的麻布袋里,开始了它们被商品化的第一步。随后,稻谷会被碾成米粒,泰国人管进行碾米的地方叫做“砻”,意思是碾米厂。在泰国香米的主要产地北部和东北部,从日产仅有1吨的作坊式小火砻,到日产几百吨的现代化火砻,共有六七百家。

泰国的农民将稻谷一直种植到公路旁边,对于越早成熟的稻谷就越往外种植,主要是因为便于收割和及时运走。在新米收割期到来时,这些火砻几乎每天都要接收1000吨左右的香米,将它们碾磨、烘晒和贮存。在交米的季节,农民们为了排队进入一个大火砻,往往要等上两三天的时间。

在送去碾磨之前,所有的稻谷必须先进行烘干。圆柱形的铁皮烘干机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锅炉,内部则像一个烤箱,通过滚动烘烤,一天可以烘干100吨稻谷。烘干后的稻谷被一堆堆地垒在空旷的平地上,等待着被运进碾米间。在火砻厂的上空,总是会盘旋着一群黑压压的鸟雀。同其他国家的农民不同的是,泰国农民不会轰走这些鸟雀,这大概和泰国人信仰佛教有关,他们对鸟雀总是抱有慈悲之心。这些鸟雀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了。

在火砻里,稻谷首先被风扇鼓风去皮,同时也吹落了稻谷上的脏物。脱皮后浅黄色、粗糙的米粒,经过磨米和重复抛光之后,逐渐变得莹白、光润。不过,越白的米就越容易断,所以,能够从最后的输出终端落入米袋封装的香米,都是在6毫米以上的整米,最终输出的整米占全部米粒的比例只有60%。每个在火砻工作的人,从搬运工、司机到缝麻布袋的女工,都严严实实地裹着头巾,套上长袖套,穿高筒的胶靴。在这些人中,只有叉车司机的收入比较固定,每个月有5000泰铢,约1000元人民币;大部分搬运工属于临时工,有需要时才被聘来工作,每天200泰铢的报酬;而那些缝麻布袋的女工,每天则只能赚80泰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