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
18709700000013

第13章 踏往天国的阶梯——宗教(4)

锡克教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而且在反抗莫卧儿王朝的压迫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锡克人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锡克教占军队人数的1/4。二次大战期间,锡克教徒因其英勇的表现,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现在印度军队中锡克教徒占15%,每年一度的国庆阅兵,锡克军人的方队总是最有特色,最吸引人。

在饮食方面,锡克人也是另类。印度是个素食主义大国,许多民族都不吃肉,锡克人却是无肉不欢,也许这也是锡克人人高马大、骁勇善战的重要原因吧。

锡克人非常勤劳,他们所居住的旁遮普省是印度最繁荣的邦之一,农民的收入接近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国多个地区推行“绿色革命”,只有在旁遮普最为成功。对于不劳而获的乞丐,锡克教非常鄙视。他们认为乞丐是依附在社会躯体上的毒瘤,早应该铲除。

第五节舶来之品

伴随着异族的铁骑踏上印度这块富饶的土地的,还有他们所信仰的宗教。这些宗教也扎下根来,给印度人民带来不同的心灵慰藉,在文化、建筑等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印度的发展,使印度这个宗教的大熔炉更加多姿多彩。

1.最古老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大约兴起于公元前7世纪,其创始人是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因其崇拜火和光明,因此也被称为“拜火教”。

历史上,拜火教曾经非常兴盛,贵为波斯国教。经过多次外敌入侵,逐渐衰落。现在世界上信奉拜火教的人已经非常稀少,只有13万,其中80%集中在印度孟买,但由于他们坚持内部通婚,人口逐渐减少。他们的祖先是公元8世纪为躲避阿拉伯人的屠杀逃到印度的。由于当时接受他们的印度土邦王公要求他们放弃波斯语和民族服饰,现在的拜火教徒与其他印度人从外表看已经很难区分开来,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信仰,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

拜火教的主要经典是《阿维斯陀》,意为“知识”。其教义主要有善恶神论和末世审判论。

拜火教认为宇宙存在着善恶两种神灵,它们都具有创造的力量。善神是阿胡拉·玛兹达,是光明、善行、美德和真理的象征,以火为象征。居于天上界,创造天地万物。恶魔阿里曼是黑暗、死亡、丑恶和谎言的代名词。

他居于地底深处,以情欲为武器,利用女性污染正直人的灵魂,并创造四季和疾病,令夏天灼热非常,冬天冰冷难耐,人们饱受疾病灾变所困。其后创造蛇王撒哈克捣乱人间。在长期的较量中,善神最终战胜了恶魔,光明取代了黑暗。人们在这场善恶对抗中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意志,同时人们的善恶行为最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古代,火是除日月外唯一能带来光明的东西,所以拜火教将火视为善神的儿子。因此,崇拜火是教徒的义务,在教徒家中都设有圣坛以拜圣火。

拜火教的末世审判论认为,人死后第四天灵魂要过“审判之桥”,善者的灵魂在通过此桥时,由美丽的少女接待,直接升入天国。恶者的灵魂通过此桥时,会从桥上坠入地狱。

拜火教最重要的礼仪是杀公牛献祭。这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阿胡拉·玛兹达差遣使者传令密斯拉杀公牛献祭,密斯拉将初生的牛犊供为祭牲,这牛犊的身体神奇地迸发出麦子、葡萄、动物与所有其他美善的东西。

密斯拉的行动激怒了邪恶之神阿里曼。在与阿胡拉·玛兹达宴飨以后,密斯拉遂驱策玛兹达的战车前往天堂。

拜火教的教义影响了不少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天使观念和善恶二元论等。拜火教认为光明之神阿胡拉·玛兹达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六大神,各大神又各司其职创造了动物、植物、水、火、天空和大地六种物质。这六大神和阿胡拉·玛兹达合称为“七柱神”。阿胡拉·玛兹达拥有七种特性。因此“七”是拜火教中最神圣的数字,在基督教中,“七”也是圣数。

拜火教徒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例如拜火教的庙宇是不对外人开放的。拜火教教规强调教徒必须与最亲近的人结婚。所谓最亲近的人,是指与母亲、姐妹或女儿结婚。古典拜火教的教义认为,与最亲近的人结婚可使人的灵魂崇高,远离忧愁并免受地狱之苦。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新思潮的影响,遭到了绝大多数教徒的抵制,但拜火教仍坚持教徒内通婚。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拜火教得以代代相传,却使他们的人口逐渐减少。

拜火教徒的婚礼很特别,客人只分吃荤吃素,一律就坐,每人享用由侍者端来的一份品种数量一样的食物,食物不是放在盘子里,而是放在芭蕉叶上。一批人吃完,下拨人补上,如同流水席。最奇特的要数拜火教的丧葬风俗。不同于印度教的火葬,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土葬,而是实行天葬。

拜火教徒同耆那教徒一样善于经商,是印度最富有的少数民族。印度最大的私人财团塔塔集团的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就是拜火教徒。他所创立的塔塔集团总资产高达150亿美元,约占印度国民总产值的2.4%。

2.伊斯兰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随着阿拉伯人的铁骑传入印度半岛北部的信德地区。12世纪到13世纪,伊斯兰教已经在北印度确立了绝对优势地位。15到18世纪,随着莫卧儿王朝统一整个印度半岛,伊斯兰教在印度迅速发展,成为国教。它对印度半岛的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政治、文学和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带有伊斯兰教的烙印。

“伊斯兰”为阿拉伯文音译,意为“服从”。阿拉是伊斯兰教的唯一真主,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是真主阿拉的使者,《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经,它是穆斯林世界立法、道德规范和思想学说的基础。

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提倡人人平等,认为所有的穆斯林都是真主之子。他们相信末世审判,认为信奉阿拉并做善事者死后会永居天国,不信教者和为非作歹者将在冥界永受地狱之火烤炙之苦。

穆斯林应当每日祷告5次:日出前、正午时、日落前、日落后、睡觉前。

每年要斋戒一个月,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得进食,以保持自我克制。穆斯林还禁食猪肉,虔诚的教徒也必须禁酒。男孩儿在7-10岁之间必须受割礼。

正所谓影响总是相互的,在伊斯兰教给印度带来变化的同时,印度的伊斯兰教也受到印度教的影响,特别是种姓制度的影响。伊斯兰教本倡导穆斯林一律平等,但在印度,不少穆斯林也组成种姓集团,遵循种姓的种种规定,甚至还举行印度教的祭祀。印度各地区的穆斯林不论在文化上、语言上和宗教派别上也有很大差异,远不如别国穆斯林那样团结。

印度的穆斯林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主要属于雇农和贫农,经济状况差。城市中的穆斯林多半从事编制业、卷烟业、屠宰业等手工业,或从事苦力、车夫等体力劳动,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处在城市的最下层。

3.基督教:比殖民地更长久

早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就传入印度。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发现印度。随着殖民者的脚步到达这块土地的还有罗马天主教。殖民者在占领区实行宗教歧视政策,摧毁印度教寺庙和穆斯林的清真寺,迫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利用各种手段强迫当地人改信基督教。

1666年,葡萄牙殖民者还在果阿地区建起了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堂赛凯特德利尔教堂。17世纪荷兰人驱逐了葡萄牙人,继续实行宗教歧视政策。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主宰了印度半岛后,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到印度传教。一些低种姓印度教徒和贱民不堪忍受高种姓的压迫,纷纷改信基督教,最多的一次有几十万贱民。这一情况引起印度教上层的恐慌。

印度独立后,虽然名义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但对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现在,基督教已经是印度第三大宗教,占人口的2%-9%,信仰人群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和西部的果阿邦。特别是果阿地区,当地的居民在信仰和仪式上已经完全基督教化,只是在饮食和服饰上保持着印度一定的民族特色。

尘世间的天使——特雷莎修女

在印度这样一个民族、宗教众多的国家,如果说谁能得到人们共同的爱戴,除了圣雄·甘地,就是特雷莎修女了。1997年9月,特雷莎修女去世,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

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当她的遗体被抬出来时,在场的印度人统统下跪。

当她的遗体通过大街时,两边大楼的印度人全都下楼来,没有人敢站得比她高。在这一天,所有的印度人都为她的离去流下悲伤的眼泪。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整个国家为她的离去而哀伤?是爱和怜悯。她就如同人世间的天使,从12岁一直到78岁,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特雷莎修女原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1910年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前斯拉夫联邦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阿尔巴尼亚裔人。她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地方杂货承包商,家庭十分富有。

特雷莎修女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就立志要为穷人服务。15岁时,她和姐姐前往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入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个学期后,特雷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先是担任一所贵族中学的地理教师。学校的宁静与校外污秽脏乱的贫民窟深深刺激着年轻的特雷莎,她认为自己应该到贫穷的人中间去,服务他们,让他们感到上帝的怜悯和爱。

1947年印度独立后,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加尔各答。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霍乱和麻风病等传染病流行开来,加尔各答变成了人间地狱。这一切折磨着特雷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主教以及梵蒂冈教廷请示后,教皇庇护十二世终于在1948年许可特雷莎修女以自由修女的身份行善,并拨给了她一个社区和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1950年特雷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纱丽的样式,以白布镶上蓝边。

特雷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简单又直接,就是服侍穷人中的穷人。她认为人最大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而是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她曾说:“感觉自己没有人要,是人类所经历到的最糟糕的一种疾病。因为别的病有药可医,唯独‘不被需要’,除了一双愿意服侍的手与一颗充满爱的心肠外,再没有一帖药可医治。”这个瘦小的修女亲手握住快要横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一丝温暖,让他们含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在医院,这个受着病痛折磨的修女亲吻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亲切地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

特雷莎修女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的衣服只有三套,她在印度时一直打赤脚。1979年,特雷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的答词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特蕾莎修女把奖金全部捐献出去,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她认为那太浪费了。委员会接受了这一请求,并且将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与特雷莎修女领导的仁爱修会。特雷莎修女不给自己留一点积蓄,也不使用任何奢侈品,就连教皇赠送给她的一辆林肯高级轿车,她也通过义卖,将所得款项用于修建一所麻风病医院。

特雷莎修女的无私爱心平息了印度教徒的不满,获得印度各民族、宗教的爱戴。她的善举征服了世界。在特雷莎修女的感召下,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特雷莎修女手下有7000多名正式员工,还有数以万计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追随者和义务工者。她甚至做到了联合国秘书长也无法做到的事: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战争时,特雷莎修女毅然走入战区,双方一听说是特雷莎修女在战区里,立即停火。在她把一些可怜的女人和小孩儿带出以后,双方才又继续交战。

1997年因健康问题,特雷莎修女去世,享年87岁。她的逝世是人类的一大损失。不仅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都纷纷发表唁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梵蒂冈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祈祷。2003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将特雷莎修女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成为了天主教的圣徒。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特雷莎修女为诺贝尔奖100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