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
18709700000021

第21章 “神”韵十足“诗”之国(2)

印度自古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史前时期,印度半岛就出现了舞蹈。现在在印度北方邦等地保存下来的远古壁画中,就有很多作品展现了远古初民翩翩起舞的情景。在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制和石质舞女雕塑,其中青铜《舞女雕像》说明当时的舞蹈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据传,舞蹈是大神湿婆创造的,据说他会跳108种舞蹈,宇宙就是在他的舞蹈之中周而复始地走向毁灭和新生。在印度,舞蹈中的湿婆像极为有名,在印度人进行舞蹈表演时都要将其供奉在台前。

关于印度舞蹈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说人世间原没有舞蹈,一天,天神因陀罗教仙女乌尔沃西一边跳舞,一边情不自禁地对贾因得暗送秋波。

神仙是不能有情欲的,乌尔沃西触犯天条,被贬为凡人,贾因得也受到牵连,被贬到尘世变成了一根竹子。因陀罗答应如果他们能在人间相遇,就可以重返天庭。乌尔沃西到了人间,她的翩翩舞姿使她名声大振,使普通老百姓认识和喜欢上了这种身体语言。在一次节日舞会上,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送给了她一根竹竿,而这根竹竿恰巧就是她的心仪之人贾因得变的。因为应验了天神的许诺,二人得以重返天庭。从此,舞蹈就在人间流传开来。

传说固然有趣离奇,实际上,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舞蹈都是从宗教祭祀中演变而来的,取悦神从而获得神灵的庇护是舞蹈的最终目的,印度舞蹈也不例外。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印度舞蹈从古至今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题材大多来源于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1.侍奉神灵的舞女:达瓦达西

神庙舞女是印度教寺庙用来侍奉神灵、为神跳舞的舞女,叫达瓦达西。达瓦达西在婆罗门教中被神化为娱神的女天使,地位十分崇高,在中国她们就是敦煌壁画里“飞天”的现实化身。

实际上,达瓦达西的出身都十分低下,她们大多出自首陀罗或贱民阶层。可是一旦成为神的侍女,她们就暂时摆脱了卑微的身份,自己和家人都得到无上的荣耀。因此许多种姓低下的父母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会把自己年幼的女儿献给寺庙。寺庙和家里会按照当地高种姓人家的婚姻礼节和规格把她们正式嫁给准备供奉的神。从此她们再也无缘与凡夫俗子结婚成家。

遁入空门的达瓦达西不仅要打扫寺院,给灯火添香油,给神灵装点打扮,还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训练。舞蹈的时候,神情必须专注于供奉的神上,达到与之身心合一的境界。达瓦达西除了在寺庙表演外,她们还应召在宫廷表演,逐渐演变出专门娱君的舞女,即拉嘉达西。

由于达瓦达西的配偶是神,所以她们永远不会成为寡妇,因此被当成吉祥的化身备受尊重。南印度上等人家每逢结婚生子等喜庆场面,都会把达瓦达西请来并视为上宾,她们也会给新婚夫妇或新生儿施礼祝福。

达瓦达西尽管是神的配偶,但也可以与凡间的男人来往。一旦有了追求者,寺庙会告诉达瓦达西的家人,最后由达瓦达西的母亲和祖母来甄选供养者。供养者一定要财力雄厚,才能福泽到达瓦达西的娘家,也一定要出身高贵,这样才能让达瓦达西的子孙继承到优良的基因。尽管达瓦达西委身于这个男人,却不是他的家人,孩子也随母亲生活,达瓦达西的女儿大多步母亲的后尘,也做舞女。儿子则会做一些与音乐舞蹈相关的工作,如乐师和舞蹈教师。

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寺庙蓄妓的风俗逐渐被禁,达瓦达西从此风光不再,堕入社会最底层,大多沦为娼妓。

2.舞裙纷飞

印度舞蹈种类丰富。如果按内容和性质区分,可分古典舞和民间舞两类。古典舞从地域上又可以分为南北两派,北印度舞蹈主要有卡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的古典舞蹈主要有婆罗多舞和卡塔卡利舞。这四种舞蹈实际同出一源,只是因时代和地域不同各具特色。

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起源于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寺庙,“卡塔克”意为“说书人”。

一些说书人在寺庙里讲述往世书的故事时,常以歌唱和舞蹈助兴,遂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舞蹈流派——卡塔克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卡塔克舞吸收了婆罗多舞和伊斯兰舞蹈的特点,一度成为莫卧儿王朝的宫廷舞。卡塔克舞尊崇的舞蹈之神不是湿婆,而是克里希纳神和他的妻子拉达。

卡塔克舞热烈奔放,男女均可表演。

内容主要是表现舞神克里希纳与拉达的爱情故事。跳舞时舞者会在脚上系有许多小铜铃,随着鼓点和音乐的起伏,舞者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达着喜怒哀乐,脚上的铜铃时而铿锵有力,繁音流泻;时而细碎悦耳,娓娓动听。我们在看到的印度电影里载歌载舞的场面,大多跳的是卡塔克舞。据说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也是由卡塔克舞发展而来的。

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起源于喜玛拉雅山麓的曼尼普尔邦。该邦一向有“舞蹈之乡”的称号。在当地人的生活中,舞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妇女必备的美德。传说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创造了这种舞蹈。他们还挑选了一片山谷专门用于跳这种舞。但山谷里地势低洼,存有积水,湿婆神就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洼地,开辟了一片地方用来跳舞。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尔。

曼尼普利舞是由优美的民间舞蹈发展而来的。最初的曼尼普利舞是一种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时,往往全村人参加。后来,曼尼普利舞家族逐渐庞大,有与颂神有关的班格·贾兰恩舞(快步舞)、格拉达尔·贾兰恩舞(击掌舞)、表现克里希纳(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尔舞(伙伴舞)、泼水节时跳的塔巴尔·金格比舞(月光舞),还有充满艳情的拉斯·利拉舞,其中拉斯·利拉舞最为有名。据说,在大约1700年前,曼尼普尔地区出了一位名叫“杰辛格”的国王。一次,他在梦里听到了优美的音乐,看到了拉斯·利拉舞,便让他的女儿学会了这种舞蹈。从此,这种舞蹈得以流传下来。

曼尼普利舞主要表现的是克里希纳和高比族姑娘们之间恋爱嬉戏的场景。跳舞的姑娘们通常头戴薄纱巾和帽子,上身穿一件紧身短衣,下身着一种圆圈裙,这种裙子没有褶纹,裙子上罩一件薄纱,腰部系根腰带。克里希纳则身着黄色衣服。

曼尼普利舞是一种抒情舞蹈,舞蹈音乐旋律古朴,舞蹈动作流畅娴雅。

它主要通过舞者的腰身和四肢的轻柔流动来表情达意,而不靠面部表情和手势。

婆罗多舞

婆罗多舞起源于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的舞蹈。传说是仙人婆罗多首创此舞,以前通常作为神庙舞女的敬神舞蹈。后来这种舞蹈传入民间,为大众所喜爱。

婆罗多舞是一种独舞,通常由女性演出。舞蹈题材主要来自吠陀经典和史诗《摩诃婆罗多》,歌颂印度教大神湿婆、毗湿奴以及他的化身克里希纳。舞者通常要通过戴不同的面具以及肢体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该舞通常分为六段,第四段是舞蹈的中心和高潮,演员必须屈膝,在作为道具的供盘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舞姿取材于印度雕刻作品。

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是流行于喀拉拉邦的舞蹈,一般都取材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是一种故事性很强又独具特色的颂神舞。它把故事、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和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被誉为“艺术的皇后”。卡塔卡利舞通常在庙会期间于夜晚演出,剧中所有角色均由男子扮演。

演出时,舞中的故事情节用朗诵诗的形式表达。诗句都是梵语化的马拉雅拉姆语,一个人在幕后朗诵,演员不说话,主要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现诗句的内容。他们表演天鹅、蛇和猴子等动物的动作,形象非常逼真。优秀的卡塔卡利舞演员甚至可以用半边脸表演憎恶和愤怒,用另一半脸表演高兴和欢乐。

除了演员的生动表演,面部化妆也是卡塔卡利舞的一大特色。演员们用米粉熬成的稠糨糊涂在面部,根据角色的不同,再涂上绿色、红色和黄色等五种颜色,正面人物脸上再涂浅绿色和白色;反面人物脸上涂几层粉白色,鼻子四周涂红色,眼睛四周涂黑色,佩戴红胡须;女角在黄色和淡红色的底色上涂一层白色。

第三节印度音乐——献给众神的赞歌

来自祭祀典礼的印度音乐几经风雨依然保留着自然的风韵。它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音质纯净,那种简洁、纯美的曲调让人心灵洁净,更加接近神灵的本真。

印度音乐历史悠久,尽管印度人认为是湿婆大神创造了印度音乐,实际上其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梨俱吠陀》中的颂歌可以看成是最早的歌词,而《娑摩吠陀》是上古时期的歌曲集。西塔琴一类的弦乐器和横笛一类的管乐器也已经被制作出来。在吠陀时代后期,当时的音乐家就根据不同动物的鸣声将四声音阶改进成七声音阶,这七种音阶分别代表孔雀、乳牛、山羊、鹭鸶、夜莺、马和象的叫声。史诗时期,音乐在王室的扶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在乐理方面,除了七声音阶外,还出现了印度音乐特有的七种调式。《舞论》是印度最早的音乐理论文献,其作者仙人婆罗多制定的音乐规则至今依然为印度音乐家所遵循。

在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印度音乐堪称独树一帜,凡稍有音乐常识的人几乎都可以轻易辨认出印度乐曲来。有时它音色懒洋洋,却拥有空灵到深不可测的感染力;有时它节奏强烈,感情炽热,甚至有相当浓厚的宫廷贵族无上权威的味道,给人一种霸气十足的感觉。如果细心聆听,你会发现印度音乐那如怨如诉、绵延不绝的旋律竟能如波随形,蜿蜒前进。

印度音乐之所以如此有特色,首先是它极富宗教性。宗教是印度人生命的归依,印度音乐的宗教色彩神秘而入世。对音乐的演绎正是印度人内心的呼唤,仿佛在向遥远渺茫的宇宙呐喊。其次要归功于印度音乐特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调式和节奏。印度音乐的节奏感得益于自古以来印度诗人对诗的韵律讲究。因此,印度人秉承了老祖宗的传统,对于节奏的感觉非常敏感和熟悉,很容易就能将歌词或诗歌配上音乐而演绎,反之亦然。第三是印度音乐中无所不在的装饰音。印度人认为,“一首旋律没有了装饰,就好像夜里没有了月亮,河里没有了流水,树上没有了花朵,妇女没有了珠宝”。正是这种浑然天成却又精妙异常的自然过渡,使得印度音乐呈现出轻微起伏、精巧典雅的螺旋式特色。

历史上的印度不断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的影响,音乐风格多样,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印度音乐形成于14世纪,属于宫廷音乐,受外来音乐特别是波斯和阿拉伯音乐影响较大。音乐风格多装饰性,也比较浪漫。南方音乐则较为严谨,装饰演奏更为细致,也更为理性,具有古典印度教的浓厚色彩。

在印度,由于人们相信音乐是神灵创造的,每一个印度神只都有自己的乐器,因此印度拥有种类众多的乐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为弹不拉琴、西塔琴和塔不拉鼓。弹不拉琴是一种弦乐器,也是印度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弹不拉琴的共鸣器是用南瓜做的,琴座是柚木材质做的,颈部的镂空部分是共鸣器的中心点。弹不拉琴共4条弦,3根弦为钢弦,另外一根弦是铜弦。演奏的方法是由手拨弦,而不用义甲。

西塔琴是北印度最重要的拨弦乐器,也可以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乐器。传说14世纪已有西塔琴的出现,到莫卧儿王朝末期,西塔琴已开始逐渐广为流传。西塔琴上层的主弦通常有7条、下层11条是持续共鸣弦。弹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拨弦。共鸣弦在主弦弹奏时无须弹拨。共鸣箱是葫芦做的,通常只有一个。印度历史上能把西塔琴的完美音质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是音乐大师拉维·香卡,他被尊为“印度音乐之圣”,是世界顶级音乐家,也是印度音乐和文化的伟大使者。

就印度古典音乐来说,塔不拉鼓最符合传统印度风格的节拍搭拉的要求。无论是室内外演奏、庆典或是宗教仪式,它都是不可缺席的印度手鼓乐器。早在13世纪,印度知名的宫廷乐师阿米枯罗根据古乐器帕卡瓦甲魔力单根双面鼓,分割成高低之分的双头鼓,是为早期塔不拉鼓。隔了几个世代,终于出现一位大师尤汗,依照塔不拉鼓的特性和哲学理念,建立了塔不拉的演奏理论及标准。

如今的塔不拉鼓在印度已建立乐器王者的地位,在国外也广受欢迎。

在英国统治印度的300多年里,欧洲的乐器也传入印度,但大多“水土不服”,只有极少数经过改良留存下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小提琴,尽管仍然拥有小提琴的躯壳,但其在印度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技巧、风格都已彻头彻尾印度化了。甚至闭上眼睛聆听小提琴在印度音乐中的演奏时,很容易跟西塔等乐器混淆。

第四节宝莱坞:印度“梦工场”

当世界都在为国产电影敌不过好莱坞大片而烦恼的时候,印度的宝莱坞依然歌舞升平。喜爱简单俗套故事的印度观众在载歌载舞中将印度变成世界的“电影帝国”。

印度是一个电影大国,从1913年第一部印度故事片诞生至今,历经80余年的发展,印度电影业已经形成一个年收入约500亿卢比(12亿美元),从业人员近200万,年产1200部各种影片的庞大行业。这使得印度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电影帝国”。印度的电影中心在孟买,因为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人便把自己的电影中心命名为宝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