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
18709700000005

第5章 神话传说书写印度历史(1)

印度的历史很长,长到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哈拉帕文明。印度的历史也很短,直到16世纪莫卧儿王朝时期,才有了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成了神话传说的点缀,故事似乎永远比真实重要。

第一节古印度王朝风云录

古印度的真实总是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神话故事当中。这块富饶的土地永远吸引着东西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从哈拉帕文明、雅利安文明到伊斯兰文明,每一个外来民族都曾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如夏花般灿烂。

1.文明初绽:哈拉帕文明和吠陀时代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便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公元前3000年中叶,在印度河流域,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分布广泛且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这是古代最重要的文明之一。通过考古发现,当时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街道宽阔,家家户户都设有浴室和厕所,并配有与现代水平不相上下的地下排水系统。

每家还设有特质的垃圾滑道直接与地下的下水道相通。他们还创造了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刻在印章上,由400多个不同的符号来代表音节和完整的词。

至今人们依旧无法破译这种文字。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哈拉帕文明在两三百年之间冰消瓦解,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就盛极而亡了。至于原因众说纷纭,不少学者更倾向于过度开发说、自然灾害说。

在公元前2000年中叶,雅利安人来到这片土地,在恒河流域再造灿烂的古代印度文明,印度进入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雅利安人在与达罗毗荼人的融合过程中,创作了梵文经典《梨俱吠陀》。它不仅标志着印度教的前身吠陀教的产生,也标志着印度有文献记载历史的开始。

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吠陀文明为日后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早期吠陀时代,农业逐渐代替畜牧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私有制逐渐产生,氏族部落开始解体,进入阶级社会。后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活动区域扩大到整个北印度,铁器得到广泛使用,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劳动分工也大大加强。商业兴起,奴隶制产生。

公元前6世纪,在恒河、印度河流域已经产生了2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印度进入列国时期。这些小国彼此林立,互相攻伐,征战不已。文化上,印度社会也出现了类似中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各种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应运而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这一文化激荡下的产物。

公元前4世纪时,印度的富庶传到欧洲,觊觎东方财富的马其顿帝国皇帝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饮马于印度河边,由于惧怕恒河流域军事实力强大的摩羯陀国,加上士兵思乡心切,水土不服,亚历山大很快退出印度,但一些希腊人留在了印度的旁遮普及西北边境。希腊文明与印度文明产生了第一次碰撞,对早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早期的佛像带有明显的希腊化风格。

2.乱象重生的战国时代

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打败众多的小国,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孔雀王朝,建都华氏城。经过多年征战,到其孙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几乎囊括了整个印度半岛,成为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由于阿育王在国家实行仁政,提倡佛法,孔雀王朝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但因后继者无力供养帝国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军队,在阿育王去世后仅半个世纪,在南方的安度罗国和中亚的大月氏的双重夹击下,孔雀王朝便土崩瓦解。大月氏在印度西北建立贵霜王朝,并将都城定于孔雀王朝的故都华氏城,取名健陀罗城。

贵霜王朝的建立使印度西北部的孔雀王朝之后又一次得到政治上的统一。其统治者同阿育王一样推崇佛教,使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佛教的兴盛也带动了佛教雕塑的发展,这些雕塑保留了古希腊艺术遗风。这一时期,佛教突破了一国的范围,经中亚传入中国。佛教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公元3世纪,摩羯陀国王丹陀罗·笈多一世乘机攻占健陀罗城,贵霜王朝灭亡,建立笈多王朝。第二代国王沙摩陀罗·笈多继续攻城略地,先后征服了恒河上游、印度河流域东部、奥里萨和德干东部,并且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等地。到了其子超日王时期,笈多王朝的疆域扩大到除了克什米尔和印度南端的部分小国外的整个印度半岛,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帝国。

在笈多王朝的统治下,印度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政治昌明、社会安定时期。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诸多归附王朝的土着王、千米领地的行政事务都由国王派出的官吏尽心管理。政治领域的有效管理使人口密集的恒河流域在经济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宗教上,笈多王朝一改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对佛教的支持,转而信仰婆罗门教,使印度教文化在笈多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在文化艺术及科学等方面,笈多王朝达到了古印度世俗文化的顶峰,被称为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以诗歌和戏剧为主要题材的梵语文学影响力最大。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中迦梨陀娑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印度古代最着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作品《沙恭达罗》和《云使》是印度古文学的瑰宝。

笈多王朝时期的繁荣堪比中国唐朝,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印度文化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公元5世纪末,由于遭受来自中亚匈奴人的不断入侵,笈多王朝日渐衰微,帝国也进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各小国相互征战,最终形成了4个主要的王国。其中的普西亚布蒂王国在戒日王羯力沙伐檀那统治时期,打败其余3国,建立赫赫有名的戒日王朝。

戒日王朝的疆域和笈多王朝鼎盛时期的版图不分上下,甚至连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方小国的国王也是由戒日王册封。其都城曲女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此地有详细描述。

戒日王朝的开国者戒日王是一位极具魅力、精明强干的君主。他不仅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体察民情,了解政令实施情况,还亲自审理案件,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他也非常重视人才,许多哲学家、诗人和画家在他统治期间纷纷聚集到首都曲女城。他甚至亲自着书,现存有诗歌《八大灵堂梵赞》、戏剧《璎珞传》等。由于戒日王大力提倡文学艺术,并身体力行,印度的梵语文学和艺术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

戒日王对佛教十分推崇,受佛教影响,他以慈悲为怀,广行布施,扶危济困。635年,唐朝和尚玄奘来到印度半岛,成为戒日王的座上宾,并与戒日王成为好朋友。玄奘在印度生活了8年才返回祖国,通过玄奘的记载,戒日王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

戒日王死后,大臣篡位,戒日王朝分崩离析,印度又回复到小国林立时代,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乘机连年入侵北印度。许多城池遭到洗劫,无数精美建筑艺术被夷为平地,生灵涂炭。1206年,穆罕默德的部将古杜布·邬丁征服德里,建立了印度第一个伊斯兰教王朝——德里苏丹王朝。其后继者继续南征北战,13世纪末,德里苏丹王朝国力达到顶峰,不仅牢牢控制了北印度,中印度和南印度的广大地区也据为己有。至此,结束了印度半岛的分裂状态,基本完成了统一。

德里苏丹王朝时期,伴随着军事征服,苏丹在印度半岛强行推行伊斯兰教,并且对印度教采取歧视、打压的强硬措施。这严重影响了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正常化,成为德里苏丹王朝最后衰亡的重要原因。但伊斯兰教在印度半岛的传播,为随后的莫卧儿王朝在印度建立大一统的伊斯兰帝国奠定了社会、宗教基础。

在经济上,这一时期印度半岛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有长足的进步,德里首次作为印度的都城出现。在文化方面,统治者大力支持文学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乌尔都语。现今,它已成为印度民间的主要语言之一,并成为巴基斯坦的官方语。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德里苏丹王朝由于内部争权夺利以及严酷的奴隶制和宗教制度,国家实力大大下降,处在崩溃的边缘。

3.穆斯林的国度:莫卧儿王朝

在德里苏丹王朝日益衰败之际,北面的中亚地区又兴起了一个庞大的伊斯兰教帝国——帖木儿帝国。帖木儿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于14世纪后兴起于撒马尔罕,先后征服了察合台、波斯、花刺子模、阿富汗、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大部,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398年,62岁的帖木儿率领9.2万骑兵从撒马尔罕出发,渡过印度河,大举入侵印度。

他的远征军一路上焚毁城镇,掳掠居民,没有遭到德里苏丹王朝强有力的抵抗。在其攻入德里之后,纵容军队到处抢劫,引起德里居民的反抗。帖木儿下令屠城,一时间德里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幸免于难者全部罚为奴隶。帖木儿并无意长期占领北印度。在德里经过短暂停留后,1399年,帖木儿就班师回朝。

帖木儿的入侵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数千城市和村庄被毁,数十万居民丧生,德里更是成为一座死城。北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破坏。德里苏丹王朝崩溃,北印度重新进入四分五烈、各自为政的局面。

1525年,帖木儿的六世孙巴布尔再次入侵印度。1526年,巴布尔和德里苏丹易卜拉欣在印度西北部的帕尼帕特展开决战。巴布尔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及精良的骑兵和炮兵战胜了对方。几天以后,得胜的巴布尔进入德里和阿格拉,建立了历史上着名的莫卧儿王朝,结束了德里苏丹王朝320年的统治。

由于帖木儿出身于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作为帖木儿六世孙的巴布尔的母系一族上可追溯到成吉思汗。巴布尔将自己所开创的帝国命名为“莫卧儿”,它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中的意思是蒙古帝国。

新建立的莫卧儿帝国百废俱兴,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政权的巩固问题。

对于前朝的王公贵族,巴布尔采用笼络方法,将北部平原划分成小块归他们管辖,并用武力镇压了顽强抵抗的拉齐普特人。经过三次决定性的战役,巴布尔成为西起阿姆河,东至哥格拉河,北起喜马拉雅山,南至瓜廖尔的广大地区的统治者。这为莫卧儿帝国统一整个印度半岛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巴布尔不仅长于武功,其文学修养也很高,在紧张的征战途中还腾出时间进行写作。他用突厥语写作的自传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学和文学着作,不仅记载了他亲历的大小事件,还对各地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他能用波斯语和突厥语写诗,甚至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诗体。

在宗教上,巴布尔不同于前朝,采取宽松政策,允许各种宗教自由发展。

在他的统治下,印度接受了更多的异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伊朗的风雅,中亚的建筑、绘画以及庄重的礼仪。

常年的烈酒、鸦片、长期的鞍马劳顿和印度炎热的气候使巴布尔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1530年,年仅47岁的巴布尔死于阿格拉。完成印度半岛统一的大任落到了他的儿子胡马雍身上。

胡马雍死后,他年仅14岁的儿子阿克巴继承王位。阿克巴意为“伟大”,他原名穆罕默德,虽然目不识丁,却拥有过人的胆识。很小的时候就在伊斯兰教教士的邀请下,用弯刀杀死了一个俘虏,被人称为“异教徒的刽子手”。

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王朝的国力达到鼎盛,阿克巴也成为印度历史上可以与阿育王相媲美的君王,被人尊称为阿克巴大帝。

阿克巴从父亲手里接到的是一个烂摊子。莫卧儿帝国实际掌握的只有德里、阿格拉、桑巴尔及其附近地区,强邻虎视眈眈。政府经济窘迫,由于大旱,德里周围陷于严重饥荒。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印度将军穆喜带头发动叛乱,他率领5万骑兵、1000头战象和51门大炮攻占了阿格拉城,然后又向德里进犯,其势头锐不可当。年仅14岁的阿克巴亲自上阵,重挫叛乱军,并活捉穆喜。为了笼络叛军,阿克巴没有处死穆喜,这为他赢得了“仁义之君”的美名。

平定叛乱后,阿克巴又征服了骁勇善战的拉齐普特人,但又允许其部族首领的权力依旧。到阿克巴大帝去世时,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囊括了北自克什米尔,南至戈达瓦里河上游,西起喀尔,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广大地区。1566年,莫卧儿帝国迁都到阿格拉。

为了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争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非伊斯兰教教徒,阿克巴实行了相当彻底的宗教宽容政策:废除了针对非穆斯林的各种税收,建立平等的税收制度;实行宗教平等政策,允许各派教徒建立寺院,自由传教,并允许被迫改信伊斯兰教的居民恢复原来的信仰。

阿克巴还身体力行,增进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融合。他打破伊斯兰教只娶伊斯兰教出身的贵族女子的教规,娶了拉其普特族的公主为后,甚至在后宫当中,阿克巴也经常打扮成印度教徒的样子取悦后妃。他还号召王公贵族娶当地土着为妻。

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十分成功,大大加强了印度当地居民对莫卧儿帝国的认同感,使这个伊斯兰教帝国得以在印度最终站住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