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18710300000019

第19章 论固始寻根(2)

柯姓,《坵城柯氏族谱》载:今安溪蓬莱镇蓬溪村柯氏先祖,唐末由光州固始入闽,世居泉州元妙观西水沟巷,元代时柯万山移居坵城,尊其父柯守顺为始祖。《鳌岱柯氏族谱》载:今晋江英林镇埭边村柯氏先祖柯延,于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而居南塘,以后又移居柯仓、鳌岱等地。《台湾通志·氏族篇》引《柯蔡氏族谱》有《南塘派序》云:“唐僖宗光启二年,祖自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

蔡姓(辛姓),《蔡氏族谱》载:今晋江青阳镇普照村蔡氏为蔡襄之后,其先世于唐末由河南入闽,初居兴化莆田,宋末居晋江青阳冷井水,后又居普照。刘大治《济阳渊源考略》在谈及柯、蔡、辛联宗时,也提到柯、蔡先祖自固始入闽,初居福州下大路风陈张鄞乡。其兄弟三人,长兄姓辛,号青阳堂,住息安、漳州等地。次为柯姓,号瑞鹊堂,住晋江、永春等地。三为蔡姓,号济阳堂,分枝莆田、漳、泉等地。另据台北县新庄镇《鸿儒蔡氏族谱》谓:“为叔度之后,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后垂拱二年,从陈元光入闽,乃居漳浦之绿溪县。”

彭姓,《虹山彭氏族谱》载:今泉州市鲤城区虹山乡彭氏,又称“山顶彭”,先祖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闽之泉州,复迁城西之南安。宋初移居鲤城虹山,虹山开基祖为彭枨。

宋姓,《儒林宋氏族谱》载:今永春五里街宋氏,为唐右宰相宋璟的后裔。宋璟之孙宋易,宋易之孙宋骈为福建观察判官,宋易随其孙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莆田,为入闽始祖。元时宋瑄由莆田迁永春。《台湾通志·氏族篇》引中坜《宋氏族谱》载:《莆田县世系考》谓:始祖唐丞相环,宇持正,河南光州人。

潘姓,《桃源潘氏族谱》载:今永春西达埔、蓬壶一带的潘氏,其先祖于唐初随陈元光由河南光州入闽,定居于漳州,元时潘银湖由漳州迁居永春,为入永始祖。《台湾通志·氏族篇》载:今台北县三芝、石门二乡潘姓均谓,先世居光州固始,嗣迁福建漳州诏安五都,迁移年代,已不可考。

康姓,《桃源凤山康氏族谱》载:今永春玉斗镇桃源凤山康氏,其先祖于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兴化,后迁安溪感化里。明中期康孟聪迁居永春,为入永始祖。

苏姓,《双翰苏氏族谱》载:今德化县春美乡、大铭乡等地分布的苏氏,先祖苏益以都统职随王潮入闽,宋初苏奉礼肇居于德化石城,其族人出洋者达200余人。《仙源苏氏源流考》:“许国公三子六世孙益,为隰州刺史,随王潮入闽,居泉州同安。”《台湾通志·氏族篇》引《苏氏族谱·苏益自序》:“晚生益,唐衰世乱……随王潮入闽。”基隆市《苏周连氏同宗起源略录》云:“至威为隋朝纳言尚书,因数谏炀帝不从,被贬为光州刺史,后即旋回河南固始县林德乡,生五子……续传数世,凡三百余年。至唐末世乱,益公以嫡子孙继承武职,同王潮入闽。”

赖姓,《侯卿赖氏族谱》载:今德化县上涌乡赖氏之始祖赖开国,光州固始人,唐僖宗中和三年(882年)随王审知入闽,拜为福州节度使转琅琊王,居侯官(今福州)孝悌乡感化里。宋末赖十一入居德化县下涌钱塘,其地名为“赖厝国”,其长子赖五一得侯卿之地,遂为侯卿之祖。

卢姓,《沙美卢氏族谱》载:今石狮永宁镇沙美村卢氏,源出河北范阳。唐末卢天禄随王审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先定居于西北山区,后逐渐向东南迁徙,后裔散居于永定、平和、清流等地。卢子仁、卢子明为沙美肇基始祖。《台湾通志·氏族篇》引《漳州府志》有录:“固始人卢如今随陈元光开漳,子孙散处龙溪之墨场及长泰等地。是卢氏唐初即已入闽矣。”

戴姓,《诗山戴氏族谱》载:今南安码头镇大庭村一带,地处高盖山麓,此山又称诗山,故有“诗山戴氏”之称。其始祖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随王审知由固始寻根入闽,择诗山之锦坂(今大庭村)而居,遂有“诗山戴氏”。《台湾通志·氏族篇》引《漳州府志》:“唐初有陈元光将佐戴君胄父子,随之入闽开漳,似为戴姓入闽之始。”

庄姓,《桃源庄氏族谱》载:今惠安县山腰安氏,其始祖庄森自光州固始入闽,居永春县桃源里蓬莱山,其后裔遍布晋江、惠安、同安、莆田、安溪等地。台湾《青阳庄氏族谱》载:“唐光启间,始祖森公,王潮之甥也,偕入闽,择居于永春桃园里美政乡,地名蓬莱。”

根据《台湾通志·氏族篇》记载,杨、郭、叶、何、沈、涂、董、洪、张、侯、林、廖、萧、罗、高、儋、魏、孙、曹、傅、蒋、姚、唐、石、汤、欧、邹、丁、韩、钱、柳等姓氏,均有先祖来自光州固始之源。因此,以上有约60个姓氏根在固始,他们入闽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唐初和唐末。

二、中原南迁移民潮中的“光州固始”

1.对东南地区最有影响的三次中原士民南迁

历史上中原士民向东南地区大规模迁徙的高潮共有三次。

一是西晋末年的移民潮。如乾隆《福州通志》卷75《外纪》一引路振《九国志》云:“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八族入闽”的传说,在《莆田揽巷文峰陈氏族谱》《莆田九牧林氏谱》《莆田南湖郑氏谱》《参山二房黄氏族谱》等谱书中有所反映。在《福建府志》《建瓯县志》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但在正史与考古资料中,还没有得到印证。我们认为,“八姓入闽”的传说,与中原士民在西晋末年南迁的史实相吻合,他们虽然不可能如族谱所说均为“衣冠大族”,但其移民的时间与福建设置“晋安郡”的时间相吻合,因此也预示着中原先进文化开发福建的开始。关于八姓在中原的籍贯,虽然也有客家人林氏所载“聚族于河南光州”,但总的来说,这次移民潮,固始的符号作用并不明显。

二是唐代早期的移民。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在闽、粤之交的区域发生了“蛮獠啸聚”,时任玉铃卫翊左郎将的陈政,受朝廷之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府兵3600人,及副将123人入闽平叛。陈政所部一度曾陷入困境之中,陈政二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前来增援。在征战途中陈敏、陈敷病死,陈政之子陈元光率军南下与父会合。陈政病逝后,陈元光代父职任岭南行军总管,平叛后并任新设的漳州刺史。他与大部分军校落籍闽南,建设和开发漳州地区,被誉为“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父子的事迹,虽不见于正史,但在《重纂福建通志》《广东通志》《颍川开漳族谱》《漳州府志》以及陈、杨、郭、何、萧、罗、魏、孙、曹、蒋、姚、唐、石、汤、欧、丁、钱、柳、郑、沈、施、余、颜、蔡、卢、戴等谱书中,均有类似的记载,说明这次移民对于福建的开发尤其是对漳州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唐代末年的移民潮。唐代末年,天下大乱,人口迁移的幅度极大。而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应该是在中国历史上得以公认的在今福建建立的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政权之一。闽国的建立者多为中原人,可以说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的庇护下,这里不仅保持了数十年的安定和发展,更是因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中原先进文化对东南地区的全面洗礼,也为后来东南文化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王氏闽国与东南文化中的“固始”情结

关于王审知及王氏籍贯,不仅在《重纂福建通志》卷88《五代封爵》及许多志谱上有明确记载,《新五代史》卷68《闽世家·王审知传》也明确记载王氏为光州固始县人。根据《文物》杂志1991年第五期,福建省博物馆等公布的《唐末五代王审知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可知,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王审知夫妇陵墓的清理过程中,发现有王审知夫妇的墓志,其中《大唐故扶天匡国翊佐功臣、威武军节度观察处置三司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食邑一万五千户、食实封一千户闽王墓志并序》云:“闽王讳审知,宇信通,姓王氏,其先琅琊人也……曾祖讳友则,汉丞相安国君陵三十四代孙,赠尚书左仆射……仆射贞元中守定城宰,善政及物,去任之日,遗爱遮道,因家于光州,故世为固始县人。”因此,王氏居家固始,并在那里居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军校,涉及数十个姓氏,前述可知,他们均已表明为“光州固始”人。《资治通鉴》卷254记载,中和元年(881年)有屠者王绪组织了一支农民军,攻占了光、寿二州,当地民众广泛参加。王绪后任光州刺史。《新五代史》记载,光州固始县的王氏三兄弟,亦参加了王绪的队伍,也就是说,王绪部属构成应为寿、光二州籍人,尤应以光州为多。史载可知,王绪率军南下时胸无大志,王潮等取而代之,并在以后收复了福建的五州之地。王潮死后,王审知被唐末政权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并被后梁封为闽王,在任时间达29年之久。他采取了保境息民的政策,发展了海运事业,并对福建的建制进行了调整,添设了六县三镇二州,对福州城进行了整治与拓展,因而使福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