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18710300000045

第45章 李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与壮大(1)

李龙海

一、前言

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同时也是客家第一大姓,全球华人第一大姓。目前李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南、东北地区。另外,西北地区也有大量的李姓。从省别来看,李姓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山东,三省李姓人口分别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8%、10.1%和8.3%,其中河南李姓人口即占该省总人口的10.2%;其次李姓还多分布于河北、广东、湖南、湖北,这四省李姓人口又分别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6.7%、5.8%、5.6%、4.9%。以上七省的李姓合计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52.2%。另外,东北三省的李姓人口也占了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除以上分布集中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也分布着相当多的李姓人口。由此可见,李姓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在全国分布集中且又极其广泛。由大量的方志及各地李氏族谱的记载可知,李姓支系纷繁,但皆言出自陇西,其姓氏的起源又可追溯至中原地区。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李姓,其先辈们就是从中原走出,并在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后,辗转播迁至目前所生活的地方。所以,要全面研究李姓的播迁是一项宏大而又艰苦的工作,非一人之力亦非短时期内即可完成的。借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国际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文仅对李姓的起源(包括唐以前李姓在中国北方的播迁)以及李姓族群向闽台地区的迁徙、发展与壮大作一探计,以就教于方家。

二、李姓的起源及唐以前李姓在中国北方的播迁

学界关于李姓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李姓源于嬴姓说;一为李姓源于老姓(氏)说。

1.李姓源于嬴姓说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宇庭坚,为尧大理。皋陶生益,益生恩成,成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又据《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以赐姓曰偃。”皋陶长子伯益“为舜主畜,多,故赐姓嬴氏”。《说文》:“嬴,帝少暤之姓也。”段玉裁《注》说:“伯翳嬴姓,其子皋陶偃姓。偃、嬴,语之转耳。”郭沫若也指出:“皋陶是偃姓,伯益是嬴姓。偃、嬴,一声之转,是从两个近亲氏族部落发展下来的。”嬴、偃通转,除段、郭二氏所举例证之外,近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和阜阳汉简又提供了力证。《诗经·邶风·燕燕》中“燕燕于飞”之“燕”,帛书《五行》引作“婴”,阜阳汉简《诗经》作“匽”,燕、匽、偃声韵俱同,燕、匽、婴通用,是偃、嬴通转的最好旁证,故偃、嬴同宗不同姓。若依《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说,李姓起于皋陶,则源于偃姓才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其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氏,称为“理氏”。而理氏改为李氏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记载,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直谏于纣,被赐死,其妻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当时又饥又渴,见一树李子,便采来充饥,为了报答李子的救命之恩,也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遂改氏名“理”为“李”,李利贞从此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一说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据《姓氏略考》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李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宇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2.李姓源于老姓(氏)说

唐兰先生认为:“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宇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宇的”,又言:“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高亨先生也说道: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高亨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间韵通谐,并进一步指出:“老、李二宇其声皆属来纽(即声母为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唯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依唐兰、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另今鹿邑老子故里太清宫附近有老庄乡,村人多姓李,也可作李姓源于老姓(氏)的旁证。

关于李姓起源的两种观点中,第二种说法较之第一种说法更侧重于学术方面的探讨,论证也更有说服力,但起源早且影响最大,并被李氏族谱所认可的则是第一种说法。不论李姓源于嬴姓还是老姓(氏),在李姓的起源地域上,两种观点均无歧义,都认为是源于中原,尤其是豫东的鹿邑。

据《古今图书集成》载,李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又据《元和姓纂》,李利贞第11世孙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而李耳也出生在苦县。可见商末至东周的200年间李氏一直居住在豫东。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耳九世孙李昙生四子即崇、辨、昭、矶。李崇是秦时的陇西守,封南郑公,成为陇西房的始祖。后陇西房分为39房,李崇子孙以陇西为基地自此繁衍生息,建功立业,根深叶茂。四子现为赵郡房,成为赵郡的始祖,赵郡房分为东、南、西三组,李现的幼子李齐为辽东李氏始祖。

西汉时期,老子的后裔有一支已迁往今山东境。另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李与崔、卢、郑并称中原四大名门望族。不过,综合史料来看,在唐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播迁、发展。

三、唐以降李姓由北方向闽地的迁徙

唐王朝建立后,李姓被奉为国姓,这是李姓的大发展时期,表现在李姓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李姓人口或因分封或因北方战乱而向南方的迁徙。李氏入闽,即始于唐代。北方的李姓向闽地的迁徙大致可分四个阶段,时间跨度历经唐初至宋元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始于唐初太宗时期。唐朝宗室支系(唐高祖第二十子)李元祥一支为最早。李元祥10岁被封为“闽越江王”(贞观十一年,637年),分派入闽。先入汀,徙状元崎。35岁(高宗龙翔二年,662年)到永安大湖坑源开基,李元祥成为永安李姓的开基祖。今永安大湖坑源村存有“江王祠”,祠堂大门对联书曰“祀开唐帝念一子,派衍闵邦亿万家”。元祥之子武阳袭爵为武阳王,后遭武则天所杀,武阳之子李皎袭封江王。到皎子李祖丛时,被武则天黜夺“武阳郡王”封爵,李祖丛在流放岭南途中落脚福建南安,卒葬南安德教乡超庭里皇平山天砚冢(今南安八都)。祖丛之子万康,名融,幼鞠养于南安县丞。李融于天宝十年(751年)蒙敕申叙,得以恢复族人身份,授南安县丞,赠秘书监。李万康成为南安李姓的开基祖。万康生四子:楚盌、晁唐、晁嵩、晁丛(晁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楚盌率诸弟侄和子尚昊50余人勤王从军,授漳浦参军。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封五州节度使,因破安禄山有功,升云麾大将军。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封陇西开国公,后卒于南安德教乡嘉禾里半林村(今南安洪梅镇仁宅村与东园村)。楚盌苗裔分布在德化英山、乡溪、沙堤。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李祖丛曾孙李尚昊从长安避难回福建,并定居剑州尤溪皇历村(今永安槐南乡皇历村)。其后,元祥后裔逐步向外徙居。如元祥14代裔孙李伯玉于北宋初年由南安县迁徙至莆田县白塘定居,成为“白塘李氏”,其15代裔孙李圣于五代后汉戊申岁(948年)由南安县迁徙至仙游县永福里汾阳,成为“仙游李氏”始祖,又据永春县《官林李氏七修族谱》的记载,李元祥18代裔孙的一支于元末从沙县徙居永春县,后又于明初洪武初年,李祖友卜居永春官林村。

第二个阶段是始于唐初高宗时期。据《漳州府志》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掌管岭南军事,时有偏裨将领123员,随之入闽,而这些将领之中,就有唐开国名将卫国公李靖之孙李伯瑶(612-672)。《漳州府志》载:“李伯瑶者,固始人,随陈元光开漳州,平蛮獠三十六寨,战功推为第一。”《福建通志·唐宦绩篇》也载:李伯瑶(征闽中郎将),尝任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参军,因其佐政有功,赐号“辅信”。尔后,随开漳圣王征讨南蛮诸寨时,以骄兵之计,智擒贼酉,平三十六寨,遂奏封“司马”。又尝凿断鹅头山,平娘子峒诸寨,战功彪炳,卒谥“定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