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18710300000050

第50章 关于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取向(2)

从宽泛意义上讲,唐代固始移民可谓中原文化在闽台地区传播的载体和渠道,中原文化就是沿着移民线路渐次传到福建和台湾,从而确立豫闽台两岸三地渊源关系和文化认同基础。那么,唐代固始移民入闽,明清之际其后裔又大批迁台,传播的是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艺术方言、宗教与信仰呢?似乎尚未深入研究,言之自然笼统模糊。这也是我们对固始移民群体进行精细化研究的原因所在。就唐代固始移民与文化传播之关系,需要我们对两次大规模移民群体内部结构进行精细化分析。

我们知道,唐代两次固始移民入闽,都带有明显的军事移民特征,具体到这两次军事移民群体内部结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将、士、眷三类或三个群体,其结构比例,将最少、眷次之、士最众。以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率部入闽为例,共率府兵3600名,将士自副将许天正以下123员,另有年仅13岁的陈元光也随父出征,说明入闽将士中确有携眷带子情况,当然这部分人不会超过出征将士人数,否则就很难说这是一次军事移民了,而是流民或逃民了。

根据我们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唐代固始移民以社会下层和普通百姓为主,在充当文化传播载体时携带的当然是他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即一般民间文化,如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风俗习惯、戏剧音乐、宗教信仰(特别是俗神崇拜)、方言俚语,农作物栽培技术、农田耕作方式等。由于固始地处淮河流域,南北过渡地带,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甚至长时间属于楚文化区(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替覆盖),“豫风楚韵”非常明显,中原文化并不浓重。比如,至今仍盛行于固始的民歌就融汇了南方的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而与固始比邻的光山花鼓戏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而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又吸收了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如此等等。况且自光州、寿州入闽的固始人,准确地说应是淮南人而非中原人。入闽移民携带的母体文化与闽越土着文化融合形成的闽南文化,自然就有楚文化的元素。当然,由于陈元光“开漳建漳”、王审知“王闽治闽”的历史,决定了闽南文化中的制度和学术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移植。据此可以认为,闽南文化,是“豫风”、“楚韵”与闽越土着的多元融合,具有多元特征,而不仅是中原文化南传的结果。

第三,台湾姓氏族源之精细化研究,理解“光州固始”的象征意义

固始姓氏入闽,最早可追至西晋永嘉之乱。大规模入闽,主要集中在唐代。据最新研究成果,至少有蔡、曹、陈、程、戴、邓、丁、董、范、方、冯、傅、高、龚、顾、郭、韩、何、和、洪、侯、胡、黄、江、金、康、柯、赖、雷、李、连、梁、廖、林、柳、刘、卢、吕、罗、骆、马、茅、倪、潘、彭、邱、商、邵、沈、施、宋、苏、孙、汤、唐、田、涂、汪、王、魏、翁、吴、萧、谢、许、薛、严、杨、姚、叶、应、尤、游、俞、余、袁、曾、詹、张、郑、周、危、朱、庄、卓、邹86姓,是随唐代两次固始移民入闽。对此,方志和谱牒资料均有据可考,无大疑义。至于固始姓氏播迁台湾的情况,就没有入闽姓氏那样明确可查了,学者们大都采取模糊或笼统的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述是将闽台合称,如张新斌教授根据方志和谱牒资料,提出闽台有58个姓氏源于“光州固始”,对于福建有多少,台湾又有多少,则未深究。

本文循着《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提供的信息,参考相关谱牒资料,初步列出源于“光州固始”的部分台湾姓氏:

庄姓。《桃源庄氏族谱·庄氏源流序》记载:“稽吾祖入闽之先,始有一郎公,讳森,宇文盛,原河南汝宁府固始县人也。缘唐黄巢作乱之后,于光启丁未岁(887年)从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卜居永春县桃园里善政乡蓬莱山。”另据台北新庄《庄氏族谱》记载:“唐末有庄森者,居河南光州固始,于僖宗光启元年,随王潮入闽,历漳入泉,再徙永春,乃卜居于永春之桃园里。”清康熙年间,庄姓迁台,垦于彰化县竹塘乡。所以,福建、台湾庄氏共同始祖,乃光启初年随王氏兄弟入闽的光州固始人庄森。

吴姓。福建《平潭县志·人口·姓氏构成》(卷3)记曰:“吴祭,宇孝先,河南固始县人,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随王审知入闽。传至二十二世的秦、泰、春三兄弟,先后从福清市音西镇玉塘村迁入平潭。”据吴铜辑台湾《吴氏族谱·祭公家传》记:“其祖有吴祭者,固始县青云乡铁井兜人,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兄弟一行二十余人住福建侯官县,王审知据八闽之地,乃避地福、泉间,遂为闽人。今福建晋江、惠安、安溪、平和、诏安、莆田、广东饶平等地之吴氏,皆祭公之后。”总之,台湾吴氏,虽迁台时间不详,但与福建吴氏共同尊固始入闽之吴祭为始公,是清楚的。

苏姓。福建晋江《伦山衍派苏氏族谱》、德化《双翰苏氏族谱》及《龙井苏氏族谱》,均记曰:其先祖苏益侍于隰州,值黄巢起事,以都统职随王潮入闽,是为苏氏之入闽始祖。台北县《苏氏族谱》谓:“远祖有苏奕者,于唐宪宗时,授光州刺史,传三世至僖宗时,黄巢为乱,随王潮入闽,为泉州押卫都统,其后遍布闽南。”基隆《苏周连氏同宗起源略录》:“至唐末世乱,益公以嫡子孙继承武职,同王潮入闽”。宋代苏颂《苏绎墓志铭》记曰:“奕,元和中光州刺史,子孙因家于固始。光州之四世孙,赠隰州刺史,讳益自固始从王潮入闽。”如此,可以肯定光州刺史苏奕为闽台苏姓的共同先祖。

高姓。福建漳浦高氏,尊固始人高钢为入闽始祖。史迹见于漳浦《中山高氏家谱》。台北县木栅乡《安平高氏族谱》记载:“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其入闽始祖钢,避黄巢之乱,挈眷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占籍于福建闽侯县凤岗。至五世祖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殉节泉州,赐葬晋江二都,其后遂迁安平(晋江安海城),子孙蕃衍,瓜分散处,或居晋江永宁,或迁南安埕边,或赘同安高浦。元末,又有高氏一派,避乱入安溪,卜居太平。”

尽管固始入闽高氏迁台时间不甚明了,但高钢为闽台高氏的共同始祖,有族谱可考。

邱姓。台北县土城乡《丘氏族谱》谓:“远祖出自周之姜齐,支派蕃衍,盛于河南之光州固始。丘亦作邱”,“五胡之乱,南迁入闽,居兴化之莆田”。清康熙四十年,邱姓与林、张二姓同迁台垦于苗栗大甲镇。台湾邱姓虽非源于唐代固始移民,但其播迁脉络非常清楚:光州固始-福建莆田-台湾苗栗。

周姓。台湾之周姓有汝南、武功二派。《武功周氏族谱》谓:“系苏姓之后,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苏益者,避黄巢之乱,于懿宗广明中,随王潮入闽。子孙分布漳泉。至正二十二年,有苏卓周者,因缺之,乃改为周氏。”郑经部属周全斌曾随入台,未留台而返闽。清康熙年间,漳州人周舜阳迁台,在淡水文山保内湖开基。台湾周氏始祖,亦应为固始苏益。

施姓。《姓氏纪略》:“夏诸侯有施氏,国亡,以国为氏。”《漳州府志》谓:“随陈元光开漳,有施光赞者,官府内校尉。”台湾《施氏合谱》:“唐之中叶,始由河南光州迁徙入闽,有秘书承公者,宅居于泉州钱江乡。”康熙二十二年,泉州人施长龄招佃渡台,垦于燕雾、武东两堡,与施琅渡台时间相差无几。

潘姓。台北县三芝、石门两乡之潘姓,均称“先世居光州固始,嗣迁福建漳州、诏安五部,迁移年代,已不可考。”然《漳州府志》记载,唐初陈元光开漳将佐中,已有潘节其人。足见潘姓入闽在唐初。明永历二十八年有潘者,与徐阿华等七人渡海移居旗后(今高雄市)捕鱼,并与蔡、白、王、李、洪五姓倡建旗后妈祖宫。

颜姓。据基隆市《颜氏族谱》谓:颜氏随陈元光入闽,永历十五年颜望忠随延平王入闽。固始-福建-台湾播迁线路清晰可考。

孙姓。孙姓为周文王之后。台湾孙姓,未修谱牒。相传:其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末五季之乱,南迁入闽,居泉州东门。《漳州府志》亦有孙姓入闽之记载。乾隆二十年孙天赐渡台初住麻豆堡。

黄姓。台湾《黄氏族谱》记载:“前先四十三世南陆居河南光州固始”,其中台北县深坑乡《黄氏族谱》云:“世居光州固始。至晋,中州板荡,南迁入闽,始祖黄元方仁晋。”看来迁台黄姓并非唐代随两次大移民入闽,而是传说中“衣冠大族八姓入闽”之黄姓。

宋姓。宋姓之播迁,唐宋之前无考。《漳州府志》载:陈元光开漳,有宋姓随之入闽。中坜《宋氏族谱》也称:“始祖唐丞相环,宇持正,河南光州人。玄孙骈,唐咸通六年擢明经,历任福泉按察使,遂寓居莆田。”莆田宋氏宋来万,于康熙六十年以义民身份渡台平朱一贵有功,初居台南,后迁屏东,遂定居于此。

以上所列台湾十二姓氏,其先祖由固始入闽迁台播迁事迹,谱牒记载清晰可查,祖籍确为“光州固始”。但不少自称源于“光州固始”的台湾姓氏,其祖地无可考证,如台湾赖氏,《文献通考》曰:“赖国在保信县,今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商城县南,息县、商城皆属河南汝宁府光州,是故颍川郡为赖国子孙散处之区。”德化县《侯卿赖氏族谱》记载:上涌乡赖氏始祖赖开国,光州固始人,唐僖宗中和三年随王审知入闽,居侯官孝悌乡感化里。宋末,其后裔居德化县下涌钱塘。台湾赖氏迁台时间为延平郡王东征时(永历三年)以郑部入台,但迁台赖氏是唐末固始入闽之赖氏,还是东晋安帝四年自颍川迁居潭州的赖氏,并未明确记载。更多情况是,台湾姓氏以《漳州府志》或《福建通志》关于固始入闽姓氏的记载为依据,认定祖上来自“光州固始”。如台湾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与福建漳州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确有血脉关系;福建漳州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与河南固始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也有血脉关系;但台湾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与河南固始之江姓、何姓、詹姓、沈姓之间没有族谱记载依据,这就意味着固始姓氏入闽后迁台情况或有中断,或非一脉,同姓不同族,难以详考。

本文并未完成对源于“光州固始”台湾姓氏的厘清工作,但台湾姓氏中“光州固始”的象征意义已经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台湾姓氏认定其始祖在大陆,无论是中原,还是“光州固始”,都是他们心目中的族源。

三、简单结语

无论是纵向的延伸性研究,还是横向的精细化研究,其意在于恢复和彰显唐代固始移民的独特价值和研究意义。延伸性研究,即纵向拓展,将固始移民入闽迁台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单元和整体,确定固始移民史的研究框架和时空域限,对于回答台湾与大陆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若将固始移民入闽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或入闽移民后裔不是渡海迁台,而是继续移入他处,则与历史上发生的“闯关东”、“走西口”、“湖广填四川”一样只是移民类型和移民线路不同而已。精细化研究,即横向深入,意在正本清源,史实重建,对存有模糊认识或有争议的若干概念、史实及文化影响进行澄清与厘定工作。比如,关于河洛、中原、光州固始之地域及文化概念差异,以及与闽南文化之关系,就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当然,本文无力就以上所举议题得出结论,只是希望对固始移民史研究有所启发。

文献来源:2009年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固始移民与闽台关系研究》,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尹全海,信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