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18712200000026

第26章 决策与战略(3)

美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2009年,Data.gov在美国正式上线,按原始、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个门类开放数据,截至2012年11月,Data.gov共开放388529项原始数据和地理数据,汇集了1264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103个手机应用插件。为进一步完善Data.gov平台的功能,网站加入了数据的分级评定、高级搜索、用户交流以及和社会交网站互动等新功能,同时,构建了OGPL平台,提供开源的政府平台代码并允许任何城市、组织或者政府机构创建开放站点。开放的数据与开源的技术使美国的Data.gov成为汇聚社会智慧、大众创新的聚集地,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新力。

早在2009年英国人就注意到了数据的价值,《卫报》将数据比喻为“皇冠上的明珠”,2010年1月21日英国正式发布政府数据网站Data.gov.uk,希望企业、公益组织、个人爱好者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低成本应用程序,并通过这些程序让政府数据网站向更广泛的一般大众公开,让社会变得更民主、开放、透明。2012年11月,英国政府发布新的政府数字化战略,旨在使政府服务实现“默认数字化”,即“数字服务简单方便,任何可以使用的用户都会选择数字化服务,而不能使用的用户也不排除在外”。提供数字服务每年能为英国政府节约17亿-18亿英镑。英国承诺2015年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将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Open Data Institute)。

在美国开放数据运动的影响之下,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推广开放数据的理念和行动,将Data.gov.au作为政府信息目录,使用户更简便地搜索、浏览和利用澳大利亚国家、地区政府的公共数据。政府鼓励所有用户通过更新工具和应用从信息中得到实惠,114个部门的1120个数据库和10个应用软件的网站提供数据下载,并提供其他数据目录或资源的链接。澳大利亚政府数据开放的最大特点是将数据开放流程化,将公共数据的发布划分为五个阶段:发现数据(Discover)-过程处理(Process)-授权许可(License)-数据发布(Publish)-数据完善(Refine)。

在“Data.gov”巨大旗舰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身影,却不见日本,但这并不影响日本在大数据时代的整体战略布局。2012年6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发布电子政务开放数据战略草案,迈出了政府数据公开的关键性一步。2012年7月,日本总务省ICT基本战略委员会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ICT 综合战略》,提出“活跃在ICT领域的日本”的目标。2012年9月,日本总务省发布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复苏日本为目的推进“活跃在ICT领域的日本”ICT综合战,明确提出“通过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开创新市场”。

日本作为信息化强国从未缺席过“数据开放”世界舞台,只是采取的方式更加灵活,“活力”(Active)将是未来日本ICT发展的最大显着特点。

2010年11月,欧盟委员会首次提出“欧盟开放数据战略”,旨在将公共部门搜集和产生的原始数据通过再利用成为数以万计ICT用户依赖的数据材料。同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推进这一战略并提出有关开放数据战略的多项法律提案,提案指出,“所有来自于公共部门的文件除非受第三方版权保护均可用于任何目的(商业性或非商业性),大部分公共部门的数据都将免费或几乎免费,强制要求提供通用的且机器可读格式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再利用,数据开放范围将覆盖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在内的更广泛的组织”。

“欧盟开放数据战略”希望让欧洲企业与市民能自由获取欧盟公共管理部门的所有信息,计划在2013年建立一个汇集不同成员国以及欧洲机构数据的“泛欧门户”。这一战略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将会给欧盟经济带来400亿欧元的增长,使欧盟成为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全球领先者。未来,欧盟开放数据战略将重点加强在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门户网站和科研数据基础设施三方面的投入。目前比较成功的应用有“你的议会”,公民可以通过该网站了解欧洲议会的选票情况,查看投票记录并投票;英国制药,通过智能手机帮助市民在英国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药店;欧洲能源,对欧盟统计局和其他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能可视化欧洲能源消费情况;开放企业一个关于公司的数据库,目前已包含超过30个地区3000万家企业的URL。

目前,数据开放已成全球各国的共识,在美国开启“Data.gov”数据开放运动后,国际上多个国家、城市和组织纷纷投入到数据开放大潮中。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正式建立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国家和地区共35个,遍布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合作才能共赢,数据开放也是如此,合作下的数据开放是目前的潮流,世界各国也在这样摸索。2011年,美国、英国、巴西、挪威、墨西哥、印尼、菲律宾、南非八国宣布成立“开放政府联盟”(OGP),并发布《开放政府宣言》,宣言书说:“政府代表人民收集并保存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人民有权利获取关于政府活动的各种信息。我们承诺: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格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开放高质量的信息,包括原始的数据。”

2011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将和印度政府共同合作,把现有的Data.gov 改造成开源平台,在2012年开放全部的平台代码,源代码发布之后,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免费引进、使用及修改美国的数据开放平台,印度将率先移植Data.gov,作为其中央政府的数据开放平台。

加快推进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的政策建议

2013年9月,七常委走出“红墙”来到中关村,这不是一次普通考察,而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学习“课堂”首次搬出“红墙”,“教员”也史无前例由企业家担任。难怪外界猜测,中央政治局集体考察中关村,是中南海即将“大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大信号。百度CEO李彦宏的讲解内容,也被舆论解读为激发大数据潜力的重要信号。

当天,李彦宏在讲解中提到,大数据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大数据”仍在研发中,将来能改变很多事情,但现在还不那么接地气。对于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李彦宏建议在扶植科研、培育人才之前是“促开放”,即政府开放大数据,组织行业数据共享。

新一届领导与互联网大佬的接触,并不是第一次。习近平2012年12月重走“南巡”路时,就到过腾讯公司,见过马化腾。李克强在2013年10月31日经济座谈会上,对阿里巴巴的马云赞许甚多。有分析认为,习李新班子对新技术、互联网科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及更深的理解。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在这次“红墙”外的集体学习上强调,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时代,中国要挺进创新的上游,不能失去机遇。正如习近平所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大数据时代中国要警惕四大数据鸿沟

互联网的数据量,今后每一年都将超过过去的历史总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因为开发利用数据的能力差异,各国有可能形成新的数据鸿沟。中国要警惕因为大数据方面的落后,重新拉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要正视以下四种数据鸿沟:

第一是观念上的数据鸿沟。中国在涉及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重大潮流方面,总是被动地跟在美国后面。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一直到物联网,回回如此。为什么中国没能引领一回世界潮流?根本原因是中国在现代化观念上,已落后美国一个时代。

大数据其实是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早就预言的,“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则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从信息高速公路到大数据,都是以“第三次浪潮”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然而,中国时下的观念水平还停留在第一次现代化上,只对第二次浪潮的东西(如包括高铁在内的“铁公基”之类)产生灵光。这是我们步步赶不上趟的深层原因。这个问题不是在科技创新层面能解决的。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是跳出就事论事的追赶,形成以信息生产力为基础发展新文明的观念。

第二是战略上的数据鸿沟。美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奥巴马政府2012年3月29日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提出要收集庞大而复杂的数字资料,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洞见,以提升能力。而中国在大数据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顶层想法,在战略上又落后美国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