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18712400000016

第16章 区域发展(3)

为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浙江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组合拳”。一是“止血”,即“三严五禁”遏制金融机构抽资压贷。2011年10月9日,浙江省召开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做到“三严五禁”。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重点要在信贷规模、信贷成本、机构设置、产品开发、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落实差异化政策。拓展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为从源头上对浙江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控,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行为,2012年2月8日,浙江省工商局出台业内首个《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须向工商部门如实申报融资信息,规范开展融资操作。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浙江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经营全程纳入工商日常监管,资金来源将更加透明化。二是“输血”,即破解融资难题。为了切实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破解融资难问题,浙江省通过制订出台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等举措来支持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造血”,即温州金融综改率先开启改革新路。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政策的倾力扶持下,浙江企业开始“回归实业”,企业“脱实向虚”的倾向得以缓解。在2012年5月15日召开的全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动员视频会议上,浙江省启动实施了《浙江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产业领域,着力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

2012年12月26日,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工商局根据系统掌握的全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数据指标,综合对全省2600家民营企业运行监测体系的数据进行汇总比对,并对2012年全年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5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55万户,民营企业78万户,民营企业总量同比增长8%,占内资企业比重达到了87%。最新民企生存指数显示,浙江民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民企体量增长较快,结构调整初显成效。5年来,民营企业的数量年均增速达13%。注册资金年均增长24%,到目前总量已经达到了2.4万亿元,户均资本从2008年的230万增长到了320万。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达到5.7万家,比2008年翻了一番。民企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2年年底,从事三产的民企达到43万户,占比超过50%,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全省文化产业民企共有9万户,同比增长18%。二是景气指数企稳回升,民企发展稳中有进。2012年,民营经济景气指数呈现明显U形的发展走势。

一季度景气指数为109.01点,二季度跌至103.35点。三季度虽然创出102.54点新低,但跌幅收窄,四季度回升至107.77点,进入温和回升通道。

三是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在挑战中孕育新机遇。随着世界经济由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全省民企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主要出口市场外需不足,企业产能相对过剩、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约束增强等挑战。据民企监测数据显示,去产能化的进程尚未结束,62%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成本上升、需求不足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困难,分别占被监测企业的35%和33%。

民营企业发展面对挑战,也面临机遇,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空间。根据调查,民企最大的期盼是深化体制改革和优化创业创新环境,60%的民企对未来5年企业发展环境充满信心。多数企业对经济景气状况判断较为乐观,发展心态指数大幅反弹,从2013年开始,民企景气进一步提升,直到现在仍保持在高位。

湖北: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形成。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带来了重大机遇。2005年8月和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时均提出殷切希望,要求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所谓“战略支点”,就是战略安排和战略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也必须要有战略支点。所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按照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的说法,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在地位上、重要性上、作用上、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影响力上,异于、优于、重于、特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区域和战略枢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杠杆撬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2011年7月,湖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提出:“把构建战略支点作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构建战略支点为旗帜统领各项发展战略。”

5年多来,湖北省紧紧围绕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结合湖北省情,相继启动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将其作为支点建设的载体和总抓手。如今,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由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组成的“中三角”将有望打造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现在湖北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就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2012年3月8日,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湖北省官方说法,所谓的“一元”,即将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多层次”则涵盖“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四基地一枢纽”等战略。

在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引领下,湖北省跨越式发展大势已成,支点框架渐趋完善,支点实力日益增强,支点功能初步显现。2011年,湖北GDP总量达到1959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居中部六省第一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4家,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近1500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达到9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2300亿元。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以下简称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省,2012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该条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支点建设要遵循的原则,即“统筹协调、民生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要求建设支点“立足湖北、服务中部、面向全国”,还要“建立健全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企业和中部地区各省合作共建机制”,以推进“四个强省”和“五个湖北”建设,“使湖北成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点和重要增长极”。条例从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内涵、“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省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等方面,对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作了全面阐释。

在省内全面布局支点战略的同时,湖北还把视野扩大到中部城市群联合发展上,积极牵头筹划“中三角”区域战略,努力使之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2011年5月,胡锦涛在视察湖北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以交通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江省市的经济联合,对内开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跨省域的重大构想已经被写入201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加强与长江中游省份合作,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培育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共同开发,率先成为三省合作的突破口。2012年2月4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聚首武汉,共同签订推进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将实现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覆盖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及其邻近39个中心城市。2012年4月18日,“中三角”旅游发展会商会议在武汉举行,湘鄂赣三省旅游部门主要负责人聚首,共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旅游“一体化”发展大计。会议正式发布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

为就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行深入探讨,2012年2月10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会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三省城市集群旅游合作协议》,确立四大合作机制。

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赣湘鄂三省区域经济整合发展构想,终于迈开实质性步伐。2012年2月24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第一次商务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湖北、湖南、江西的商务厅厅长联合发表“武汉宣言”。“武汉宣言”承诺,三省将建立六大机制,推进中三角的商务流通一体化建设。当天,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商务官网“中国中三角商务网”正式开通。

2012年年初,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1)》预测,到“十二五”末,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从1.5万亿到2.5万亿的跨越,力争达到3万亿。而之前达到这一标准的广东、江苏等地,花了4-5年的时间。

中国经济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2013年3月19日在京发布。京津冀,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区之一,承载了很多人的理想与希望,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的约束面前,哪些是京津冀城市承载力的“短板”?是什么主宰了他们的承载?蓝皮书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北京作为首都,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人口、水资源、生态、交通等方面均为北京承载力的短板。那么,其他地区呢?

整个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承载状况到底如何?

水资源——京、津、沪人均水资源量不及250瓶瓶装水

按照上述报告分析,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

京津冀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标准。

进一步的数据显示,缺水的地区远不止京津冀地区,全国26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处于轻度缺水标准线下,包括甘肃、辽宁、江苏等在内的11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这11个地区的总人口数超过5.1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8%,而GDP总量达到了25.6万亿元,占总量的44.4%。

数据显示,在31个省(区)市中,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缺水较为严重,人均水资源量不及250瓶(按照每瓶水550毫升计算)瓶装水,其中上海市缺水情况最为严重,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9.12立方米,如果按照550毫升的瓶装水计算,上海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及163瓶瓶装水,若按每箱12瓶计算,上海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箱瓶装水。

人口数量——8地区人口密度超500人/平方公里

数据显示,到2015年京津冀区域人口将达到1.12亿,2020年将达到1.2亿人口。而在考虑所有各种指标均能同时满足的条件下,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8620万人,在考虑各要素内部能够相互补偿的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9800万人。2011年的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区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06亿,远在其承载能力之上。

其实,不光京津冀地区出现过度密集,全国多地都出现“超载”情况,以2011年数据为例,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广东、河南、浙江的人口密度均超过500人/平方公里,超过人口密集区标准(大于100人/平方公里)5倍以上,而上海、北京等地更是超过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