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舆情(2013-2014)
18712500000023

第23章 舆情报告(6)

记者采访,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是为了行使监督权,但是很多时候记者采访时被拒,甚至被殴。温家宝同志曾指出,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以前有报道过,某些部门和单位“豢养”保安,当需要因为保安身份的这种“灵活性”时,就“放”他们来执行“家法”;出了问题后,他们又能超然推脱事外。而现在社会戾气弥漫,居然到了执法者或当权者直接扑上来就打的地步!

“事态搞大才能维权”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2012年4月11日,因不满航班延误,20余名旅客擅自走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阻拦了刚刚着陆进港滑行中的飞机。4月13日,因广州白云机场受天气影响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同样有乘客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冲上停机坪。8月6日,由于飞机延误,在昆明机场有30多名乘客冲开工作人员的阻拦,跑到停机坪,坐在飞机滑行的跑道上不愿离开。

有人说:“既然我们走不了,也不让其他飞机走。”民航业人士表示,旅客未经许可进入机场跑道禁区,很容易被飞机发动机吸入,进而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戾气剖析

“拦飞机”维权,实质是一种搞大事态以达到维权目的的心态。

面对“拦飞机”维权,我们在保持维权通道畅通,加强理性维权引导的同时,还要重视消除社会戾气,避免情绪化地为违法行为寻找合理性和正当性。通过以理服人、依法办事,通过疏导情绪、理顺症结、畅通表达、完善机制等方式,涵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但“拦飞机”维权的背后也有维权成本太高、维权难的社会大背景与社会大心态。

社会戾气产生的原因

不管是源于竞争的焦虑,还是源于难平的怒气,戾气弥散都有现实根源。或来自于一些领域的改革滞后,使“比太阳还有光辉”的公平正义在一些地方成了稀缺品,导致严重的社会失衡,也使人们心中的戾气易燃易爆;而一些体制性的有组织的暴力行为未得到根本性制止,上梁不正下梁歪,也使暴力与准暴力行为走向泛化。比如有的地方暴力强拆屡禁不绝,比如一些城管暴力执法屡见不鲜,其网络形象走向固化和妖魔化:棍棒执法、拳脚相殴,甚至立毙人命……同样的套路也走进街巷,走进乡村,走进公共场所。包括一些官员的失当行为,也给社会起了负面的示范作用。

权力不作为或胡作为

行政与司法腐败,权力不作为或胡作为是引发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利益分化造成的各种矛盾冲突本属正常现象,人们的种种利益诉求和表达既是争取或保护自身的权益,也同时表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而面对利益诉求和公正要求,权力部门和执法部门如若不能合法、正当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必然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弱势者来说,行政与司法失当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理性的、非暴力的、法律的道路能够走得通,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以极端方式解决。但现实中,许多案例再三向人们展示了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绝境。

因绝望而诉诸暴力还缘于怨气无处发泄,怒气无从释放。清华大学教授郭于华曾提醒,在利益冲突加剧、社会不公明显的情况下采取的高压“维稳”,常常导致愤怒和绝望迅速升级。高压维稳还会形成一种“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强化维稳工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利益格局越是倾斜,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一些群体或个人就只能采用体制外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不满,于是导致社会矛盾越加激烈。当整个社会被维成一个高压锅的时候,暴力的突发几乎难以避免。

公信力丧失

在一个充满戾气的病态社会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社会信任不复存在,特别是公信力丧失,而且越是来自官方的、专家的、权威的消息和说法公众越是不相信。这种不信任在近期网民质疑“周克华已死”事件中尤为突出。清华大学教授郭于华认为,就整个社会而言,没有合理而有效的制度保证契约信用关系和规范的市场,人们只好诉诸暴力,以暴力维持秩序,或者依靠暴力组织得到保护,而这必然带来社会生活的“西西里化”或“那不勒斯化”(即在公认的社会规则严重稀缺和起码社会信任的极度缺乏环境中,受利益的驱使,“强权组织与地方政府互相渗透、互为依靠,而衍生出的一种高度畸形、以赤裸裸的暴力作为维持社会运转主要机制的秩序生态”)。公信力丧失还与信息垄断造成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有直接关系。群体性的暴力事件经常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为,但人们为什么“不明真相”?在许多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难看到,一方面是官方的失语和权威信息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与之成鲜明对照的网络上各种传言“巨浪滔天”。前几年发生的“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几乎都与信息的发布、传递、接受的方式不当有关。公众经常宁愿去相信各种“来路不明”的消息,却不相信来自正式渠道的信息。

公信力的丧失是信息垄断甚至虚假信息的必然结果。就此而言,信息透明、公开真相实是消除戾气的良善之举,而且也是明智之举。

挫折感、不安全感、无力感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戾气来源于三种社会心理: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挫折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的一种负面社会心理,于是,对暴富阶层的敌意与对整个社会的仇视其实只有一线之隔;而社会不安全感的上升,则使人的行为更富有攻击性;至于无力感,则可解读为,如果一个社会让穷人看不到希望的话,那它就必须面对穷人绝望式的报复。

为什么我是北漂、蚁族,有些人却能为名牌手袋一掷千金?为什么我买房、买车压力重重,而有些人却能在“拼爹”中轻易胜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一边却是贫富差距、社会板结等问题,这让社会成员难免会在对比中产生“过山车式”的体验。

在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等社会心理产生之后,它们最终会以暴力心理的方式表现出来,暴力心理则构成了社会戾气的心理基础。

贫富差距与不公平感

中国社科院2010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在调查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时,约1/4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穷。在谈到为什么穷时,人们倾向归咎于社会大环境因素,比如,城镇里有近六成的人认为自己穷是因为“缺关系少门路”;有近半数的人认为“现今社会是一个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社会”;还有人认为教育、医疗、养老三大问题是造成穷的原因;而只有6.1%的人认为,穷是因为自己“家里人不努力”。

承认自己穷,倒不是什么稀奇罕见的事。值得关注的是评价自己为什么穷。民众认为自身无能为力,认为在社会面前自己不过是蜻蜓、蝼蚁,究其根源是民众对社会公平的不相信。比如社会财富分配,为什么农民每天躬耕于垄亩之间还要看天吃饭,而那些端公家饭碗的旱涝保收还要享受着福利分房?为什么一个创造价值的企业工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而垄断行业员工靠垄断拿巨额回报?社会资源利用,本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公务员招考总会曝出各种潜规则丑闻,“量身定制”招考条件的新闻彼伏此起,这就是关系和门路的力量。而恰是这种不公正,成为社会戾气的一个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