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自公元1153年至今,除了明初的洪武、建文年间和民国后期的短暂岁月之外,北京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总计已有八百多年了。这期间积淀的历史文化极其深厚、辉煌、珍贵。其中,什刹海地区就是北京历史文化最亮丽的地区之一。1992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什刹海为《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2002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什刹海为北京旧城内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大的一片;同年,北京市为什刹海颁发一级公园奖牌。2005年,什刹海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2008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什刹海为4A级景区。什刹海成为当代北京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北京城市生长发育的原点不在什刹海地区。从西周初年封黄帝(一说帝尧)之后于蓟的蓟城,到汉唐的北方军事重镇幽州(治蓟城)城,再到辽的陪都南京城、金的首都中都城等,先后都在广安门内外地方,以莲花池水系为主要水源。但是,当辽代在高梁河故道的洼地里积水成湖(金称白莲潭),金世宗大定年间依托白莲潭建起了皇家宫苑万宁宫之后,北京城新的生长发展原点便转移到了白莲潭岸畔。
元代,白莲潭称为积水潭或海子。元世祖至元年间依托积水潭规划设计和修建起大都城,积水潭成为大都城的核心地区。虽然其南部被圈入皇城之内(别称太液池)成为皇家御苑,百姓禁地,但其北部却成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其岸畔成为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从元代开始,积水潭就与京杭大运河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在我国,运河的开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以来,几乎各朝代都有开凿运河的事。但连通江南与北方幽燕地区运河的开凿是在隋朝,隋炀帝时开凿了江南运河、通济渠与永济渠,基本形成了从江南到幽州的运河格局。但隋代的通济渠与永济渠是在洛阳以东连接的,向西拐了一个锐角形的大弯。隋代的运河通到幽州(涿郡)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
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燕并建中都城后,中都成为金王朝的首都。可是,金王朝只拥有淮河至秦岭以北的中华东北部土地。金中都地处幽燕地区,幽燕地区的农业向来以种植五谷杂粮为主,产量较低,当地所产的粮食不能满足朝廷的需要。于是,金代开始从中原地区通过御河(卫河)、白河、闸河向中都漕运粮食。所谓白河、御河基本上就是今北运河与南运河。闸河则是由通州至中都的一段河道。
元代,中国又实现大统一,元世祖至元年间新建的大都城是大一统的元帝国的首都,城市规模、性质和功能远非金中都可比。因此,元大都对江南米粮的需要不但更为迫切,而且数量也更大。为此,元朝在前代运河的基础上,就旧补新,裁弯取直,最重要的是开凿了山东境内的会通河,使大运河从苏北的淮阴(今淮安市)向北抵达鲁西北的临清,与御河相接。同时,大科学家郭守敬又施展超人的智慧,从昌平白浮泉引水,西折南转,经瓮山泊(今昆明湖的前身)下注积水潭,然后东出南转,循皇城东墙外向南,于文明门西水关流出城外,向东抵达通州张家湾,这就是通惠河。通惠河的成功开凿,不仅为通州至大都间的运河开辟了新的稳定水源,更重要的是可使漕船由通州驶进大都城,停泊在积水潭,所以积水潭里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元代真正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程开通,是我国运河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和发展起来的。除太液池增加了南海之外,皇城外的原积水潭改名什刹海,又有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之分。但是,因为明永乐年间拓展北京城南部,将元代文明门外的一段通惠河圈入北京城内,大运河的漕船已难驶进什刹海。宣德年间,为改变皇城东墙外通惠河沿岸居民众多、人声嘈杂的混乱状况,把皇城东墙移建于河的东岸,将原在皇城外的通惠河圈入皇城内。这样一来,北京城内的一段通惠河就彻底失去了航运价值,南来的漕船再也不能驶入什刹海,只能停泊在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处。但是,明、清时期的什刹海水仍然是大通桥以下通惠河(也称大通河)的主要水源,什刹海地区成为北京城内的市井宝地。
总起来说,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自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后,北京相继成为金、元、明、清的国都。国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故这几百年间大运河日臻完善,大运河的漕运越来越发达。大运河从江南通到北京,是适应金、元、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需要。没有北京发展成为国家的都城,大运河未必能通到北京,即使通到北京,也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所以,京杭大运河的全程开通,是北京城由地方性行政中心、军事重镇发展成为金、元、明、清国都的必然结果。
京杭大运河不是一朝一代开凿的,是历史上多个朝代先后开凿的不同地段的运河演变发展的结果。但毫无疑问,连通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四省两市的京杭大运河,在元代基本形成,发挥了中国东部南北水路交通大动脉的功能和作用。
大运河通到北京城,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又因为北京具备有利条件,这就是因为北京城内有积水潭或什刹海。积水潭或什刹海既是通惠河的水源,元代还成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所以,积水潭或什刹海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这不解之缘就是因为积水潭或什刹海是通惠河的一部分。通过通惠河使积水潭或什刹海与大运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元、明、清大规模漕运做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虽然清末铁路的兴起使大运河的漕运成为历史,但是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以及由此而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是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什刹海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的重大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北京市和西城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加强对什刹海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发掘,不断强化对什刹海地区的规划、整治、管理、开发和保护。
本书从北京城市演变发展的历史入手,叙述了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什刹海的密切关系,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及其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来对什刹海地区的规划建设、整治、管理与保护的措施和成效,作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明天的什刹海将会变得环境更美好,风光更诱人,文化更精彩!
什刹海研究会
201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