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热点(2013-2014)
18713300000034

第34章 数据篇(4)

600:在5家批发市场、5家加工企业、10家配送中心、200家大卖场、600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粮食追溯系统

470:在20家配送中心、200家大卖场、470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水产追溯系统

80:支持建设80家标准化大众早餐门店、4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80万:完成1000所学校、300个菜市场、100个公园、300个机

关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为80万户居民家庭免费发放环保大礼包300:建立300支共1万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黑龙江

4.6%: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26万:新开工建设保障房26万套,包括上年结转房竣工30万套,改造农村泥草房22万户,节能改造既有建筑1000万平方米

750:开复工项目360个,改造老旧供热管网750公里

3000:新增绿化面积300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9%和36%

两年:用两年时间,全部取消全省180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小火炉

20、10:完成2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增加10所“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实验学校

300:重点建设300个本科专业、2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对俄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2.8万: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6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500个,为3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83所市县中医院配备急救车辆,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2.8万人次

500:提高1万个网点的服务效能,建设和完善社区文化中心500个

400:推动五大连池等5个旅游名镇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让400个边远地区村屯的群众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

72%、75%:在城市建设服务设施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社区100个,在农村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示范社区100个,全省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72%,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75%

100%:推进公安联网平台和社会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建设,省到市地的完成率达到100%,市地到县区的完成率达到30%,全省完成报警监控设施建设的行政村达40%以上

85%: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争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5%:全省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率达到2.5%

80%:有80%的城市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50%: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室覆盖率达到50%

3800万: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800万平方米

70%:中心城市机械化清冰雪率提高到了70%以上

1000:更新600台大容量公交车,新建1000个公交站

300:新建、改扩建300所公办幼儿园

21:建设21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省级高职培训基地

10:建设10个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

280: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不低于280元

75%:开展20种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5%

60%:确保当年计划生育奖励费全部兑现、偿还陈欠费用60%以上

3500:把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的11个县、500个村作为重点,实施片区开发和整村推进,实现1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

10.5%:力争少数民族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

高质量就业:直面“两个并存、两个不满意”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过千万,但现实并不乐观,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我国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另外,以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就业满意度也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

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按照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报告,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镇失业得到有效控制。

在这些数据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高质量的就业与经济形势有着直接关系。2009年7月24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可带动80万-100万人就业。

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9)》称,2008年底启动的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9239万人就业。

2012年,我国经济主动调速换挡,宏观管理部门已将2012年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首次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就在2012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很担心:经济增速下调是否会加剧社会就业矛盾?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任务能否完成?

2012年11月份以来,宏观经济略有回暖迹象,但就业这个经济滞后指标还在徘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十八大期间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2012年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新增就业增幅从4月份以来有所下降,岗位需求有所减少,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2012年,高校毕业生近700万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不过,在2012年12月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较过去显着放缓,然而全国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24万人,预计全年总数将突破1300万人。这个现象说明,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服务业比重增大,就业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仍保持继续增加。

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受关注的201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或将设定为7.5%。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GDP的低速增长确实为就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也要看到,目前虽然东部GDP的增幅降下来了,但中西部这两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同时,要保证就业目标的实现,还可以在服务业等能吸收就业的第三产业上多下功夫。

就业质量提升与“鸳鸯火锅”格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表明,我国就业质量总指数从2000年的最低点0.43分逐年上升到了2010年的最高点0.81分,增长了约一倍。报告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仅是单纯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持续扩大就业的目标,还必须提高工作岗位的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从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多个角度继续改善就业质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质量的同步转变。

在就业质量缓慢上升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我国就业中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鸳鸯火锅”格局凸显的结构性矛盾。北京市在大多数岗位薪资提高10%-30%的情况下,仍有近10万个岗位在等待回城劳工。对此,中国社科院2013年《经济蓝皮书》明确指出,我国“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将逐渐趋于常态化,而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也分析认为,虽然整个“人口红利”尚未终结,但青壮年劳力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

另外,中国现有的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远低于官方统计数据,今后可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人口只有4000万-6000万。未来由城镇化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已经所剩不多,城镇化进程至多持续到2020年左右。

正视就业质量提升背景下“两个不满意”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就业的重头戏,但他们的满意度并不高,存在“两个不满意”问题。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虽然从数据上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但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并不高。该报告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仅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更值得重视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71.3%表示超过8小时,其中29.1%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此外,工资增长缓慢,克扣拖欠工资,培训参加率低等情况也较多出现。此前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所在城市满意度为47.9%,较第一代农民工下降8.6个百分点;而不满意度却由原来的9.2%上升到14%。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并未从根本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