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18713700000008

第8章 宝宝真了不起(4)

山根直人提出,“音乐对于婴儿及幼儿来说就是他身边的环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游戏,是自我表现的手段。因此,为了使婴儿及幼儿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帮助孩子亲近音乐,就不应该从老师和保育员的角度出发,而应该理解婴儿及幼儿真实的表达方法,接受他们的表现形式”。

保育中的音乐环境

在婴幼儿保育中,“音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婴儿与音乐”专辑中,日本埼玉大学教育系志村洋子教授指出,最近,为了丰富新生儿及哺乳期婴儿的情操,许多家长都考虑在孩子出生后就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为了“益于婴儿大脑的发育”,给孩子听CD,许多家庭都给孩子准备了DVD。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这种需求,保育园及幼儿园在保育中采用了冠以脑科学名义的音乐教育以及乐器演奏这样的技能训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然而,从音乐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也看到和听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现象。志村洋子教授对于在保育中应有的音乐教育是这样考虑的,即“音乐具有振奋精神、使生活充满活力的一种非凡的力量。要意识到在日常保育中如何奠定一个接受音乐所具备的力量的基础,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准备好可以让婴儿享受音乐、培养乐趣的环境。创造一个能够让孩子们自由地听到音乐或者声音、在不想听的时候可以不听的环境”。

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环境,需要保障孩子们享受音乐、与音乐互动的环境。

音乐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让孩子快乐地体验音乐,保育员应该做些什么呢?在“婴儿与音乐”专辑中,有两个相关线索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日本甲南女子大学人类科学系综合儿童学科坂井康子教授关注的是“自己编的歌”。婴儿以及幼儿可以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上即兴的调子用嘴哼出来的歌,这就是“自己编的歌”。以前,孩子都是听着家长唱的摇篮曲以及兄弟姐妹唱的儿歌长大的。在这些歌中有着“将语言变成歌”的法则,婴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这些“自己编的歌”。

最近专门为孩子们编的歌曲比比皆是,反而使孩子们忘掉用自己的语言编歌的乐趣。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自己编的歌”的意义。

在快乐的歌唱之中,孩子可以去体会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坂井康子教授说,“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唱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婴儿以各种发声方法做出丰富多彩的表达。刚出生的婴儿的音域是有限的,声音的大小也是有限的。但是,婴儿的声音却有着丰富的表情。静冈大学志民一成准教授对保育员是如何看待婴儿唱歌表示忧虑。

“看到幼儿园里孩子们唱歌的情景,孩子们充满活力地唱歌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姿态,保育员对孩子们说,‘你们唱得真好’,‘声音真响亮’,以鼓励孩子唱歌。孩子们唱歌有各种方式,人们主张不应该要求孩子像儿童合唱团团员一样发声唱歌,应该限定在唱儿歌的音域唱。”

孩子大声唱歌,你会感到孩子非常快乐,充满活力,好像情绪得到了释放。但是,孩子们真是这样吗?志民一成准教授认为,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会和着母亲声音的高度发声。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了这个能力,那么婴儿本能地就具备自己想要很好地、快乐地唱歌的欲求。但是,这种所谓的很好地、快乐地唱歌,绝不是音调准确、声音好,而是要有表现音乐的声音的宽度。

在保育中不仅要求孩子们“充满活力、大声地唱歌”,还要了解孩子们从中能够增长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从感性的角度预测孩子们在生活和玩耍中如何提高表现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

从哺乳期开始就要与人接触

孩子与孩子的接触

在保育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感觉到镜像神经元在人与人的接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岁的孩子们在喧闹,有一个孩子的头碰到桌子上,另一个孩子立刻叫到“啊,疼!”像自己碰了头一样,用手按住相同的部位。因为自己曾经碰过头,体验过疼痛,因此,当看到小朋友碰了头时,就像自己也碰了头一样,出现条件反射。这样的情况多次重复后,别人的行动就会成为自己的体验之一,引起大脑活动。

与小朋友一起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体验也许会是双倍的。但是,与大人不同,他们可能还不能有意识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与对方产生共鸣。

让皮亚杰认为,年纪小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的,也就是说“他们将所有的事情都站到自己一方来思考,因此,不能站在对方或者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人们通常认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从7岁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具体操作期阶段。这不仅是让·皮亚杰的观点,也是孩子们的能力所致。我觉得,从婴儿时期开始认知他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保育园拍摄的录像中录下了这样一个镜头。一个1岁半左右的婴儿,看到一个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孩子在垫子上跳起来摔倒了,就嘿嘿地笑了起来。被笑的那个孩子为了让笑他的孩子笑得更欢,故意又摔倒了几次给他看。这种情况持续了5分钟以上。

即使只有1岁,也会在和小朋友一起玩中感到快乐。对于笑的那个孩子来说,不知道是一种与大人逗他时相同的反应呢,还是一种与看到东西翻滚时感到很有趣相同的反应,也许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然而,如果是大人,无论是谁,故意翻滚多少次给自己看,也不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故意翻滚给对方看的孩子,明显地意识到了看他翻滚的孩子。而且,他还预测到了下一次他还会笑,才故意反复翻滚的。这说明,婴儿已经对自己以外的事情有共感、有预测、有想做贡献的行为的萌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毫无疑问,这个事例表明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非常重要。

这样的事例,还经常发生在0岁或者1岁孩子的班级。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婴儿总是愿意和别的孩子玩,有时候他们也会故意使坏。比如会把别人正在玩的玩具夺走,或者突然抓住对方的脸。

在我看来,这些行为绝不是攻击性行为。因为,婴儿也有可能用自己的指甲划破自己的脸或者手脚。看到抓到其他孩子,立刻就会想到“抓!”,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意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好像是在确认对方的脸或者手脚。就像他触摸东西,想要确认那个东西一样,他想通过抓别人的脸进行确认。那不是“抚摸”的动作,而是“抓”的动作。这在大人看来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动作,就会把婴儿分开,让他去抓大人。可是,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去体验自己不喜欢的孩子的存在,体验别人不喜欢自己以及感受被抓的感觉,等等。

2012年2月,AFP通讯社发布了以下有关婴儿行为的有趣报道。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CharlesSturt University)的研究小组在保育园婴儿的头上装了一个小型摄像头,用了两年时间观察他们如何与其他婴儿交流。他们给婴儿装摄像头不是强制的,每次带镜头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左右。在他们收录的图像中,有还不会说话的孩子(6~18个月)自己交朋友、相互逗对方笑的记录。该大学的杰尼佛·萨姆逊(Jennifer Sumsion)教授说,“当我们看到婴儿的社交能力以及互助能力,还有将别的婴儿邀请到自己的圈子里等这些非常熟练的能力时,我们感到非常吃惊”。根据萨姆逊教授的研究,婴儿是使用视线和手势以及幽默进行交流的,婴儿“还会做只有在近距离观察才能发现的比拟社交游戏”。比如做出要把玩具给对方的动作,在最后一瞬间却把玩具拿走了。相邻而坐的婴儿还会故意调换饮料玩等。在录像中,有一个1岁的女孩儿,悄悄地将一块薄布盖到感觉有些不安的孩子头上,这是一种关心他人的行为。“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如此小的婴儿之间也能这样玩。通过摄像确认的这些情况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们这些毎天都在保育现场的人,对于这种婴儿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情景并不会感到惊奇,因为这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而在谈及婴儿时,人们为什么都只重视母子关系以及与特定大人的亲密关系呢?

婴儿的发育

在婴儿教育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援助和引导孩子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