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报告
18713800000048

第48章 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大事记(8-6)(1)

2001年8月,贵阳定位为“森林之城”。

2002年,贵阳被列为首个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

2003年,贵阳市制定施行了《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

2004年11月,第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贵阳举行,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06年1月10日,贵阳公交第一台改装后的LNG(液化天然气)试验车正式上线载客运营。

2007年6月,贵阳市正式启动创模活动,努力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2007年8月,中国气象学专家组向贵阳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匾额。

2007年11月20日,成立了贵阳市环境保护两庭,作为首个尝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省会城市。

2007年11月21日,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同年11月30日,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挂牌成立。

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给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2008年2月1日,贵阳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08年3月5日,“绿丝带”公益日活动正式启动,发出“让绿丝带永远飘扬”的倡议。

2008年3月20日,“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贵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2008年8月29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地方教材首发式暨座谈会举行。该读本正式纳入贵阳市小学、初中、高中课程。

2008年10月24日,《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发布。

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政府廉洁高效等方面,共33项指标。

2008年12月2日,贵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颁布实施《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2009年3月,清镇市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以及百花、站街污水处理厂30年特许经营权以总价4620万元和0.8元∕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费被中科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竞得。这是贵州省首次通过招投标进行市政公共事业特许经营权转让。

2009年6月9日,贵阳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2009年6月11日,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基本要求,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009年8月,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论坛主题: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达成《2009贵阳共识》。

2009年10月1日,《贵阳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2009年12月30日,贵州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工程——贵阳市新庄污水处理厂正式建成,日处理污水规模达25万吨。

2010年1月18日,贵阳市举行“三创一办”动员大会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倒计时600天启动仪式。

2010年3月1日,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施行。

2010年4月1日,《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施行。

2010年7月,贵阳市政府与国家环保部签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工作协议,贵阳市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城市之一。

2010年7月30-31日,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论坛主题: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达成《2010贵阳共识》。

2010年8月10日,贵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

2010年12月18日,国内首座埋地式加气站——蛮坡加气站投用。

2010年12月20日,贵阳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通过国家专家组检查、考核、验收。

2011年2月24日,贵阳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之一。

2011年3月26日,贵阳2011年“地球一小时”和“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

公益环保活动启动。

2011年5月5日,贵阳市被列入全国首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地区。

2011年6月,“两湖一库”区域开始采用生态浮床(浮岛)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当年共完成2.6万平方米生态浮床建设。

2011年7月16-17日,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论坛主题: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和挑战,达成《2011贵阳共识》。

2011年7月21日,贵阳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和世界城市合作组织授予“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称号。

2011年9月6日,中国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外开放。

2011年11月,“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计划”活动启动。

2011年12月20日,贵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明确提出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

2012年9月29日,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正式开放。

2012年11月3日,贵阳市正式启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012年11月27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

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2013年1月,黔灵山公园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启动。

2013年1月14日,首批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桩分布于市委、市政府、中天国际会展中心北广场、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等10处,共计44座。

2013年1月2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2013年2月16日,“贵阳市生态文明专家库”成立,有38位环保、林业、节能等领域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家入选。

2013年3月1日,贵阳市将200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的环境保护“两庭”更名为生态保护“两庭”,并在贵阳市检察院、清镇市检察院分别设置生态保护检察局,在贵阳市公安局设置生态保护分局,加上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贵阳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文明行政体制、司法体制。同日,《贵阳市治理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乱散发规定》《贵阳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出台。

2013年3月26日,贵阳市出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工作方案》,专门开展工地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废气、饮食油烟、油气回收、非煤矿山、环境绿化七大治理工程。

2013年4月16日,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更名为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