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在银锭桥头的前、后海沿岸出现一些国外风格的酒吧是顺势发展的好事,也是应该兼容并包的事情。但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猖獗。在“后非典期”,大量酒吧成群涌入什刹海。由于思想准备不够,认识不一,管理不力,大量酒吧无序发展令前后海沿岸乱象丛生。沿海旧宅甚至有的古迹遭遇拆墙打洞、加层破坏,环境杂乱,沿海岸、沿道路摆摊叫卖喧嚣扰民,什刹海已不像什刹海了。显然失去了什刹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引领发展的方向。这一现象给政府提出了严峻课题。据此,什刹海研究会曾先后提出治理环境中的脏乱差,提出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资源,调整商业业态,研制旅游产品,繁荣旅游市场的建议,并有治理、规范什刹海酒吧等六条建议。总之要加强统一领导,一要合法合理,符合什刹海总规功能分区要求者给予支持;二要提出限制条件,违者严肃处理;三要加强文明服务和规范管理,既要保护什刹海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恢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健身休闲小游园的风貌。又使其与时俱进焕发青春,健康持续发展,将好事办好。
(四)保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
2004年2月召开的“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认真学习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基础上,把什刹海的工作与发展前景做了梳理,深刻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应成为什刹海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什刹海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古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的保护。人文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二是什刹海景区居民尤其“原住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他们是什刹海文化活的载体。旅游者来什刹海,最有吸引力也最有意义的其实是来感受居住在这儿的这些住民的生活。在历史文化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新旅游景点的开辟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的充分研究论证和对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根据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原则加以弘扬与发展,否则可能会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在保护与发展中,首先要考虑保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以民为本、民利为先,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传承自觉。应该在他们中开展关于什刹海历史文化的教育,培训他们弘扬“爱国创新 包容 厚德”的北京精神,培养他们爱海、自尊、诚实、友爱等品格。
这是什刹海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夯实什刹海文化旅游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具有长远意义。什刹海的旅游是在什刹海人文环境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如果不能保护好人文环境,则开展旅游就是一句空话,就会无法持续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做好了什刹海人文环境的保护,做好了保护当地群众利益的工作,什刹海的文化旅游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五)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保护景区优美环境
出于追逐利益的原因,旅游市场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序竞争的现象。合法经营者有时会受到来自非法经营者的威胁,市场秩序需要不断整顿,需要扶正祛邪,以保证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环境稳定安宁、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此关系密切的是,景区环境的脏乱差一直是影响旅游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对景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应同时净化、美化,需要有反复治理的理念和常态化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特别是对在景区内违法建设的建筑物要坚决取缔。优美的环境对于什刹海保持稳定宜居以及旅游赢得广大居民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建立居民自觉参与的保持环境优美的机制,同时要加强什刹海景区内前海、后海、西海不同功能分区的研究与旅游环境、游客容纳量的研究,要进行旅游环境质量评估,把握好什刹海旅游功能分区均衡持续发展的度,不能在人满为患的乱象中发展。应使旅游建立在全面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什刹海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什刹海旅游路线示意图及今后发展前景设想
在什刹海旅游示意图中,包括了什刹海景区内已经开展的“胡同游”和“水上游”两类线路,包括了景区内和景区边缘与开展旅游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也包括了服务旅游的一些其他设施与机构。
已经开辟的什刹海旅游路线并不是什刹海研究会关于旅游项目的全部设想。根据“一法三规”的精神和要求,尤其2003年2月北京市文物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人文奥运”规划关于保护两线、五区的意见和西城区、北京市旅游业发展大局及发展前景,什刹海研究会还提出了将什刹海融入全区、全市旅游业的两个中远期设想——“两水系一轴线”的设想。
第一,两水系,其一是在已经实现前、后海通航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把西海加入进来,实现什刹三海通航,恢复通惠河经万宁桥往东部分河道景观。这需要从技术上解决西海水面高于后海水面约50厘米的问题,最好再现郭守敬当年开发通惠河桥闸一体控制调剂水位的设计。其二是实现什刹海“出海入河”的设想,即改造修缮汇通祠东侧水道,穿过二环路入北护城河,向西走转河、长河湾,到达颐和园;向东经北护城河,走水碓子湖,疏通旧有河道,到达通州。由通州开通到高碑店水道,经已经通航的城南水系过玉渊潭至颐和园,实现“京城水系环城游”。这一环城游路线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又有利于介绍北京城金、元、明、清四代北京旧城及水系、水利建设发展史,宣传郭守敬等古哲先贤的智慧和业绩,对倡导科学创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有重要价值。实现这一以什刹海为出发点和重要观光点的“京城水系环城游”设想,在什刹海地区最重要的配套工程是保护京杭运河终点码头的遗迹与重要标志物,再现京杭运河通惠河段部分水道流经万宁桥的水环境和设计改建“出海入河”(出西海入北护城河)工程。与此同时加强六海水系环境的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一轴线,即北京城的中轴线,从起点钟鼓楼、万宁桥开始向南、北延伸。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脊梁,中轴线文化是北京城市形成、演变、发展过程中所结的硕果。这一游览观光线路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最辉煌的亮点,游览过程中可介绍侯仁之教授“三个里程碑”的论述,使游客了解北京城的发展史,长民族志气、振复兴精神。延伸后的中轴线是纵轴线与横穿全城的横轴线朝阜路相交于景山,形成全城经济、文化兼容发展的金十字街。在西城区内旅游线路可穿过阜景一条街,阜景一条街沿线有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万松老人塔、天主教堂(北堂)、广济寺、白塔寺、历代帝王庙、鲁迅博物馆;在东城区域内有北大红楼、美术馆、智化寺、东岳庙等诸多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纵横两轴线交汇点景山南向有故宫,北有钟鼓楼和什刹海,一为皇家文化代表,一为民间文化大全。一横一竖的交叉形态大体呈十字状,不仅包括“两线”还串“五区”中的什刹海、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及前门大街和两侧的古都风貌保护区,直至明城中轴线南端永定门,有希望成为北京市的旅游金十字。这样延伸的好处是在西城区和北京市范围内进行资源组合,既有利于游客做多种选择,也有利于提高什刹海的知名度,同时对搞活西城区、北京市的旅游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金十字的形成,还将带动和促进西单一条街、金融大道、东城区金街、银街等区域的发展,将在北京市市区旅游圈形成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上述两水系一轴线的设想,之所以说是中远期设想,是因为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两个设想需要西城区、东城区、北京市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在现有基础上共同进行可操作性与实效的论证,取得共识才有可能实现。希望什刹海做下一轮规划的时候,争取市、区及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论证,这里仅作为下一轮旅游规划建议的备考。
如能进一步夯实基础,把工作做深做细,在21世纪的北京旅游市场中,什刹海将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在规范化、常态化的政府主导协调管理下,一个有序竞争的什刹海文化旅游市场将成熟起来。文化旅游将进一步产业化,一批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在保护资源前提下开展经营的企业将成长起来,什刹海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日益净化、优化。什刹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将名扬海内外,为西城区和北京市赢得更高的声誉。
附一
什刹海研究会:《在前海文化圈建设中修建停车场的建议》(2003年)前海处于什刹海三海发展旅游业的龙头位置,规划设计好可以带动后海和西海旅游业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做出建设前海文化圈的决定,实为大事。建设前海文化圈涉及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非易事,需要政府主导统筹运作。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什刹海景区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两线五区六景”中的五区之首。因此应紧紧抓住迎奥运这一难得契机,本着“创造一个具有‘古都特色、中国风格、东方气派’的文化环境”的宗旨,首先规划建设好前海文化圈,进而推动景区的整体建设,使什刹海成为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前海文化圈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现仅就前海文化圈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停车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在前海文化圈建设中修建停车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统一规划优先实施的原则。建设前海文化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交通建设与管理要优先实施,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尤为重要,否则会更加拥堵、扰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更加被动。目前急需研究停车场的整体布局与选址问题。
第二,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利益的桎梏,统一整合资源,以全局利益为重选择停车场地址。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更大的空间编制出最佳方案,以最少的投资换来最大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应把旅游停车、社会停车、单位停车和家庭停车的需要与全面持续发展同时研究,统一规划建设,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