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18715300000028

第28章 丰富多彩的吃穿用物品(2)

(三)北京合成纤维的生产与产量

1855年,法国科学家奥德马尔在实验室里模仿“春蚕吐丝”试制“人造纤维”成功。这种人造纤维虽然能做衣料用,但耐热性不够。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克拉特发明一种“湿法纺丝”的方法,用汞做催化剂,以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使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聚乙烯树脂,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终于制成合成纤维。1927年,美国杜邦公司决定投入巨额资金开展新型合成纤维研究,化学家卡罗瑟和他的助手希尔通过“缩聚反应”研制出一种富有弹性和光泽的细丝,但它软化温度太低。卡罗瑟和他的助手们又用4年时间,做了近千次试验,终于制成了合成纤维。这种合成纤维在西方叫“尼龙66”,在北京称“锦纶66”。

1959年12月,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建成投产,引进民主德国的实验性生产装置,生产聚乙内酰胺纤维(锦纶),年产量只有380吨,产品有长丝、短纤维、帘子线3种。后经两次改造,产品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到1965年产量达到1067吨,为原设计能力的2.8倍。1965年8月,北京有机化工厂建成投产,以北京化工二厂的电石发生乙炔生产聚乙烯醇,供同期建设的北京维尼纶厂作为生产维尼纶纤维的原料,年生产能力只有1000吨。以后又对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进行6次改造扩建,自行设计、建造5套新的生产装置,到1975年纤维总产量达到了2703吨,是1965年的2.5倍。同时,还在北京化工六厂开辟了涤纶纤维的生产基地,于1967年开始试验性生产。

在1972年2月5日中央决定用43亿美元引进的石油化工设备中的化学纤维项目,到1980年以后陆续投入使用,国产化纤产品和进口化纤织物大量投放市场,不仅使棉布销售量逐渐下降,还使以棉织物为主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1983年12月,北京市取消了实行30多年的凭票供应纺织物的办法,1984年全国各地也都取消了。市场放开了,纺织品开始多渠道流通。

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苯酚、丙酮都是最好的合成纤维制作原料。这些原料是由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二厂和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开发的沸石催化剂合成异丙苯,代替原有的三氯化铝催化剂生产苯酚丙酮装置生产的。这套年产8.5万吨的异丙苯装置,不仅填补了国内在异丙苯合成过程中使用分子筛催化剂技术的空白,结束了生产苯酚、丙酮过程中用三氯化铝法生产异丙苯的历史,还优化了工艺,减少了污染。这项技术获得了本国以及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专利。

2008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2400万吨,超过美国1倍以上,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化纤大国和纺织大国。仅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所属北京有机化工厂的产品就有6大系列。主要有聚乙烯醇、醋酸、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乳液、醋酸乙烯-乙烯乳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EVA树脂)等产品,年生产能力总计25万吨。合成纤维及其产品在北京市场随处可见,品种在锦纶、涤纶和腈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丙纶、维纶和氯纶产品。现在北京的大街上有各种用尼龙、涤纶、棉纶、维纶等材料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霓裳,不仅繁荣了北京市场,也丰富了北京百姓生活。

三、琳琅满目的塑料制品

现在北京不少家庭使用塑料制成的家具、餐具、洗漱用品、床上用品,以及各种家庭用具,就连传统的木制、铁制、铝合金制成的门窗也换成了塑钢制品。近年来,政府为市民实施的住宅“穿棉衣”工程也是使用石油制成的硬泡聚氨酯板。

(一)北京的塑料与制品

1870年,美国一位印刷工人用硝化纤维素经植物油和樟脑软化,制成了最早的塑料——赛璐珞,并取得了专利。1905年,一名叫贝克兰的科学家,做了几百次试验,用了一年半时间,研制出“贝克兰塑料”酚醛树脂(人们称之为“电木”),取代钢铁、木材、水泥和玻璃等材料,或用来制作绝缘体、胶粘剂和层压剂等材料。1935年,英国卜内门公司的研究人员,经过50多次试验,又成功研制了聚乙烯材料。

玉泉营家具城2万平方米展厅建筑全部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烯、聚丙烯薄膜、化纤地毯、编织袋及注塑成型和热成型等塑料加工项目。市政府决定把聚丙烯编织袋、聚丙烯注射和热成型装置,建在大兴北京塑料制品厂,由燕山石化公司与北京市二轻局联合建设、联合生产。

生产塑料制品的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根据原材料硬度和密度不同,生产出各种用途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食品包装、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燕山石化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结合科研生产,到1998年为止累计生产出各种塑料制品15983吨。

以编织袋为例,眼下人们使用的编织袋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廉价、最受人们欢迎的普通生活用品。北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生产编织袋,从事编织袋生产的工厂有数家。其中仅燕山石化公司从事编织袋生产、经营、销售的企业就有5家,年产编织袋能力达6000万多条。

燕山石化公司从1997年起,开发专用料新产品牌号,如聚丙烯双向拉伸专用料,共聚级聚丙烯管材、蓄电池用共聚级聚丙烯和洗衣机专用料。用高密度聚乙烯首次试产了2100J产品和3000F产品;用低密度聚乙烯生产了7000F和5200B等牌号产品;用聚苯乙烯生产了家电用高抗冲牌号和688C牌号产品。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牌号主要包括农用大棚膜料、建筑涂层料;高密度聚乙烯有7000F高强膜料、5200B中空容器料;聚丙烯制品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以及其他塑料制品、编织袋等系列产品。到1998年,燕山石化公司塑料产品产量达到了59.57万吨。北京从1999年开始生产塑钢门窗,北京化工二厂股份有限公司与北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了“北新建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塑钢门窗,并从欧洲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年生产PVC塑钢门窗型材2万吨,塑钢门窗40万平方米。

塑料正在代替传统材料,进入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各个方面。2008年,我国的塑料消耗量高达5200万吨,人均消耗量约38公斤,但和发达国家人均消耗量100公斤相比还相差甚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吸塑、注塑及相关的塑料加工,拥有各类先进设备,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质量管理通过ISO9001认证,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欧盟YOHS标准。吸塑主要产品是各种薄壁塑料盒、衬、罩等,可用于各种电子电器、礼品、玩具、医药、食品等产品的内外包装,并可对表面进行植绒、镀金、印刷、皮纹和亚光处理。同时,拥有自己的模具设计及加工能力,根据使用要求及制品数量的不同,可以加工钢、合金铝、电铸铜、石膏等各种材质的模具。注塑产品涉及机械、电子、化妆品、食品等行业。

(二)农用薄膜和拉伸薄膜

过去,北京市蔬菜、花卉的暖棚都是用玻璃遮挡风寒。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玻璃资源紧缺,国家分配给北京市的玻璃资源大幅度削减,用于畦埂的玻璃供应严重不足。1966年,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开始组织试用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农膜)代替玻璃使用,效果很好,其采光保温效果与玻璃基本相同,不仅成本降低了70%~80%,而且轻便,便于搬运、保存、制作。1970年,北京市生产资料公司与农业技术部门合作,把塑料薄膜覆盖技术引进温室大棚,成功解决了低温影响蔬菜生产的问题。塑料薄膜的应用,使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彻底解决了城市居民冬季吃菜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郊区农村开始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但是还不普遍。菜户营一位姓田的种菜高手抢先带了个头,把自家承包的两亩地全用塑料大棚封了起来,冬天生炉子,付出两三个月的辛苦,得到了可观的效益。仅春节前后的黄瓜、西红柿每斤就买到了6元钱。胡萝卜、芹菜等蔬菜也非常抢手。

1973年前后,薄膜资源非常紧缺,北京市薄膜供应量只有876吨。到1977年猛增至2233吨,品种也由聚氯乙烯制品改为对作物无毒害作用的聚乙烯制品。1979年,北京市又引进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早熟的农用地面膜覆盖(简称地膜覆盖)技术,农膜的应用范围很快扩大到棉田、玉米、花生、水稻、瓜果等作物。不仅使这些作物大幅度增产,而且使原来需要在南方种植的品种,也开始在北京的暖棚里开花结果。北京市使用的塑料薄膜除本市产品外,还从湖南、上海、天津等地购进宽幅(4米到7米)不同规格的薄膜,用于蔬菜暖棚。仅1982年,全市农业就购用塑料薄膜达5568吨,比1981年增长1倍。到1989年,仅北京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膜供应量就达到了9048吨,占全市农业购用量的80%。此后,农用薄膜品种不断更新,防老化膜、超薄膜、银光膜、色膜等功能膜也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

燕山石化公司前进化工厂的高压聚乙烯装置是从日本住友公司引进的,是生产注塑、通用农膜、重包装薄膜、花料、电缆料、轻膜等产品的原料。年产能力18万吨,于1976年6月投产,当年就生产10个牌号的产品,以后扩大到30个牌号,年产246万吨。

燕山石化公司的聚丙烯制品还有化工二厂生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也是日常使用较广泛的产品。该产品以2400牌号的聚丙烯为原料,采用联邦德国布鲁克纳公司专利技术平膜逐次拉伸法,经挤压、定向拉伸、表面处理、收卷等工序制成。产品透明性、防湿性及气体阻隔性等方面性能均较好,且强度高、保护性好,在包装、印刷及电子工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装置是从意大利斯梯普公司引进,原设计年产能力3200吨。1984年10月31日开始投料生产,当时只生产塑料薄膜。1997年开始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到1998年,累计生产7577吨。

(三)限塑令发出以后

各种形形色色的塑料袋,虽然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但是也给环境带来污染,给人民生活增添了麻烦。塑料袋满天飞,一到冬季,干枯的树枝挂满了红白绿各种颜色的“旗帜”,使美好的环境大煞风景。塑料制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卫生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白色污染”危害土地(塑料袋在土里一二百年才能降解),污染空气,污染水体及海洋生物,还容易造成火灾,传染疾病。人们渴望着有关部门整顿、治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群众称之为“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要求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减少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共建美丽中国。

实施“限塑令”以来,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和丢弃量明显减少,“白色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各类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累计减少670亿个,相当于节约石油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