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18716600000021

第21章 战将粟裕(7)

6.对被摧残的人民立即进行救济和抚恤死难,可由政府拨出一批公粮作为救济基金,及斟酌实情减少或免除税捐、公粮,并发动群众作广泛的救济互助,借以团聚群众,使群众更加依靠我们,和我们真正团结一致,同生死,共患难,以增强斗争力量。

7.对在斗争中坚决顽强英勇奋斗的分子,应进行奖励和表扬,造成群众中的英雄主义,并使之逐渐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群众领袖成为斗争的骨干。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广大群众跟着我们党斗争到底。

粟裕的这个电报,在四分区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他们很快调整了策略,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明确提出了“坚持公开斗争,加强辅助斗争,麻痹敌人,求得斗争形势之缓和”的方针。不仅坚持了原地斗争,而且还实现了休整自己的目的。到1944年年初,敌人的“高度强化清乡”也被苏中军民所粉碎。

直言进谏

一个将军最可贵的素质是什么?

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从战略高度拿出改变局势的建议和意见来。

一个统帅最可贵的素质是什么?

是能够审时度势,听得进下面的正确意见,改变自己已有的并不那么正确的决心。

这两点,战争年代的毛泽东和粟裕都做到了。

中央要他们兵出淮南,粟裕提出留在华中,于是战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是1946年的春天,苏北正是春风杨柳、满地黄花的时节。

许多天粟裕将军不说话。参谋们知道,这是司令员又在思考着大的举动了。

的确,他是在思考。

作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近来心情颇不平静。许多有关的情况、信息,都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蒋介石的兵力发展到了他统治中国时期的最高峰——430万人,而我方除新四军第五师所在地区外,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打破了敌人的四面包围的态势,我军也已发展到127万人。敌我力量的重大变化,决定了战争形式的变化,一旦战争爆发,将不是“围剿”与反“围剿”的重复,而是双方在全国范围内诸多战区、战场的全面交锋。我军应以大块解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内线歼敌的有利条件,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为此,粟裕与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于5月5日和6日先后向中央发电建议:“拟于五师战斗大爆发时”和敌军已向我多处进攻情况下,“不待苏中顽军之动作,而先行发动攻势”,“求得打两个至三个大仗,达到歼灭顽军二至三个师后,相机夺取泰州以巩固南线。”

于是,粟裕和毛泽东等同志开始了电报“对话”。

中央在5月6日和6月11日的复电中指出:“你们先下手的计划是可行的”,“我们必须用一切方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9000万人口的南线各区”。

战争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到了6月下旬,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统帅部的决心也发生了变化。这天,粟裕收到了毛泽东发来的电报。从机要员手里拿到了电报后,他很久没有说话。

这是一个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中央要粟裕和谭震林率领不少于15个团的主力部队,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主力配合作战。

“这怎么行呢?”粟裕皱紧了眉头。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是不可能的,用传统的诱敌深入的战法也是值得考虑的。唯一可用的一着棋是:先在解放区的前部作战,利用我们的内线优势,寻找战机,大量歼敌,逐步转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粟裕和司令部的同志们详细分析了华中主力兵出淮南的利弊,得出的结论是:此时兵出淮南,凶多吉少。他立即给中央军委发电,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个仗再西移”。

发出这个电报的时候,他在海城,第二天,他便赶回了华中局。他要和那里的同志交换意见。

粟裕赶到淮安时,正好华中局领导同志都在。他把自己的分析一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都表示赞同。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还要给中央发个电报。”张鼎丞同志马上表态。

于是他们三人和粟裕联名向中央发电,明确建议在山东及太行主力第一阶段战中,华中主力仍在苏中解决当面之敌,以一部担任蚌埠段破击,进行第二阶段作战时再以主力加入蚌埠段作战。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同志很认真地考虑了他们的建议,于7月4日,发来指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

7月13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发起了着名的苏中战役。

在枪炮声中,他对作战方针有了更进一步的考虑——他认为战争初期各主要方向应只作战略性的配合,不宜过早作战役性配合。如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集中,则敌兵力必作更大集中,不仅对我各个歼敌不利,且在敌优我劣的兵力对比条件下,过早进行大会战,也难有胜利把握。

8月1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建议:战争初期“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应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

在中央军委接到粟裕的电报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很快发来电报向粟裕征询下一步作战方案。

8月14日,电波将他与谭震林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的“再在苏中打仗为有利”的意见送到了大本营。

军委8月15日复电:“未寒(8月14日)电悉。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

于是就有了苏中的七战七捷——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完成了苏中前部的七次作战,利用内线的各种有利条件,灵活用兵,每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战无不胜,以3万主力对付12万敌军,取得了歼敌5万余人,活捉敌人将军11名的伟大胜利。战役的胜利实现了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为中央制定内线歼敌的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野外线兵团向陇海路以南进击,还是留在陇海路以北?粟裕果断建议,挺进路南!毛泽东经过思考,回答说:“粟裕意见极为正确!”

1947年7月,为配合刘邓大军向大别山进军,军委要求华野兵团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并规定华野外线兵团的活动范围为陇海线及以北地区。

如果从自己单位的利益出发,粟裕可以在这一带活动,也可以使自己的部队得到一些休整的机会。

但是,粟裕不是这么想的。他从多拖住一些敌人减轻刘邓压力出发,并考虑到中央关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指示精神和当时敌我双方战略态势,提出了华野外线兵团越陇海路挺进豫皖苏的建议。

8月18日,他用粗钢笔签发了一份电报。他对中央军委说:

依近日情况判断,敌有大部随刘邓南去之可能,果如是,则刘邓很吃力,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敌人。因此西兵团目前应位于鲁西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入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并寻机歼灭薄弱之敌。此计划如能有效实施,不仅可拖一部敌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鲁中、胶济线之敌抽一部分西来。如是,则又会减轻我鲁中及胶济线负担,并使敌人进犯胶东腹地及烟台之可能性更减少。

电报发出以后,他的心里也不是很平静,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但能不能为中央和毛泽东所接受呢?

没想到毛泽东的反应很快。5天以后,他们收到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复电:

粟裕同志18日酉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

毛泽东还告诉粟裕:“现已有约20个旅的敌军向刘邓方面前进,鲁西南及豫皖苏边区较为空虚,你们必须在九、十两个月内歼灭几部敌人,攻占多数薄弱城镇,逐步将此两区创造成有利战场及支援刘邓之后方。”

毛泽东不无赞赏地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七月减员较多无损大局。”“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有了中央军委的肯定,粟裕和他的同事们就有了尚方宝剑,动作起来自然也就更有章法——9月2日,陈毅、粟裕率野直、六纵、十纵等部队,渡过黄河,与陈士榘、唐亮率领的华野一、三、四、八纵队会合,接着举行了沙土集战役,全歼敌整编五十七师。9月下旬,陈毅、粟裕率华野外线兵团八个纵队,在徐州与开封间横越陇海路,挥戈南下,分五路进入豫皖苏地区仅一个月时间,河南省6个保安团被全歼,克县城24座,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改革。豫皖苏位于鄂豫皖、鄂豫陕、山东和苏中苏北四大根据地之间,华野外线兵团在这里站稳了脚跟,由此形成了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共同驰骋中原的战略格局。

粟裕应召来到城南庄,当面向毛泽东提出了暂不过江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说前面他向毛泽东的建议还只是通过电报的话,那么这一次是他面对面向最高统帅提不同意见。

自1947年起,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驰骋中原,歼灭了大量敌人,创建了新的根据地,但是我军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那些日子粟裕总是站在地图前,一看就是半天。他看到,敌人在多次遭遇我歼灭以后,兵力已大为集中,我们如果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歼灭战则战机很难寻找。

他对华野的同志说:“我们如果不担任打援,歼敌一路兵力是够用的。但必须有邻区及时协同或打援。”他的说法,很得同志们的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