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18716600000031

第31章 朝鲜战场上的洪学智(1)

邓华接站,林彪谈话,洪学智走马上任。

当年毛泽东发给志愿军的电报,开头多是“彭邓洪韩解杜”,洪学智作为其中的“洪”起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十八军万岁!”口号的由来。

彭德怀的住处变成一片火海,他说:“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代表志愿军上天安门城楼。

彭德怀发火,非要洪学智兼任“后勤司令”。

中国有句俗话:不打不成交。

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美国在朝鲜交手;70年代,毛泽东和尼克松在北京握手。

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代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对美国军队进行友好访问。

将军是幽默的,他独特的谈吐使美国同行感到惊异。一次晚宴上,一位美国将军问:“洪将军,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洪学智笑笑说:“我是你们美国的大学毕业的。”

翻译一惊,直译过去。美国军人不解了,又问:“我们哪个军校毕业?”

“你们的空军大学。”

美国军人这才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说:“那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办公。”

洪学智说:“你们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哪!”

……

这时谁都知道将军说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那场战争。

正是那场战争,使洪学智将军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我军一名耀眼的将星。

邓华接站,林彪谈话,洪学智走马上任

1950年的8月,南方出奇的热。身为十五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的洪学智冒着酷暑奉命前往北京汇报。那时的交通还很落后,从广州到北京是个很艰苦的行程。闷热潮湿的天气使他生了一身的白泡子疮,痛痒难忍。心想到了北京,要赶快找个医院治一治。

车到了北京,停在了前门车站。刚刚走下车厢,就听到有人操着湖南口音大叫“老哥!”

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老战友邓华。

“伙计,你不是到东北去了吗,怎么还在这里泡蘑菇?”

邓华不久前被任命为十三兵团司令,先于洪学智进京,准备到东北去赴任。

邓华笑着说:“我还没有走呢。”

“怎么还没有走?不是说任务紧急吗?”

“任务紧急也要接你呀!”

“接我?”

“可不是嘛!”

洪学智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就问:“有什么情况吗?”

“有很重要的情况,过一会儿林副主席同你谈。”

这时的林彪已经是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他找谈话当然不会是小事。

“能透露一点吗?”

邓华笑着摇头,一点也不肯说。

一辆吉普车把他们拉到了当时林彪的住处。此时已是中午。见到林彪,没有寒暄,也没有客套,林彪只是说,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吃饭,吃饭。

入座以后,林彪慢条斯理地说:“洪学智同志,东北边防工作需要你,已经确定了,你到东北去。”

这太突然了!洪学智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他说:“我……”

林彪又说:“今天邓华同志就出发去朝鲜了解作战情况。十三兵团的几个军已经在鸭绿江边布防了。邓华一走,很多工作就没有人管了。这些部队都是四野的老部队,你熟悉。你们要赶快去东北指挥管理部队。”

说到这里,林彪停了一下,不容商量地说:“吃了午饭就走,火车票都弄好了,马上就走!”洪学智怔住了——这么紧急呀!

邓华在一边说:“我之所以没有走,是因为要入朝了解情况,得调几个人,还有就是等你来,去那里管理部队。”

洪学智这才明白,邓华的葫芦卖的是这样的药。可是自己来北京是叶剑英亲自交代的任务,到军委请示工作的呀。这可怎么办?

邓华又说:“那里的部队你是熟悉的,你不去谁去?我看你最合适。走吧,老哥,吃完饭咱们一块走。”

洪学智对他们说:“我来北京,叶剑英同志交代了很多的事情,他还等着我的回话呢,是不是让我先回去安排一下再走?”

林彪说:“不行,来不及了,现在朝鲜战局紧张,叶司令交给你的任务你打个电话或是写封信给他,让他另选人接你的工作。”

洪学智面有难色,说:“我一点精神准备也没有,连换洗衣服也没有带,还生了一身的大泡疮。”

林彪说:“没有关系,衣服,你到东北去找几件,大泡疮也到那边去治。”

洪学智知道林彪的脾气,他定了的事,说也没有用。邓华还不停地敲边鼓:

“不能让他回去,他跑了不回来怎么办?”

洪学智说:“我怎么能跑呢?”

邓华说:“叶参座(叶剑英)要是不放你呢?他把你扣住不让来呢?”

“不会的。”

“不听你说了,反正你就别想回去了,老老实实跟我上东北吧!”

……

时间已经不多,洪学智赶快要通了叶剑英的电话,向他报告了这里的情况。

广州那头的叶剑英急了,说:“洪学智,是你自己争取的吧?”

“参座,我就是争取也争取不来呀,看样子是军委研究好了的。”

“不行,你先回来再说。”

“参座,林副主席让我马上就去东北,详细情况电话上不好说,我写了封信。”

叶剑英沉默了一会儿说:“既然军委定了,你就去吧。”顿了顿又说:“要是早知这样,就不叫你到北京去了。”

……

一代战将洪学智就这样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开始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辉煌。

当年毛泽东发给志愿军的电报,开头多是“彭邓洪韩解杜”,洪学智作为其中的“洪”起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是这么唱的,但当时过江却是静悄悄的。10月19日洪学智和他的战士们趁着夜色来到了朝鲜的国土上。

过江后的第五天,志愿军司令部就进行了分工。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总抓,分管作战;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分管干部和政工;第二副司令为洪学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韩先楚为第三副司令,解沛然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在这里,我们不必详细叙述战争的进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代战将的风采。

10月25日,我军就和敌军遭遇,第一次战役打响了。

凌晨,作战室的电话铃响起来。

“谁的电话?”参谋长解沛然问。

一一八师的司令部报告说,他们的正面发现了敌人!

“你们的位置在哪里?”

“在北镇至温井的公路上,刚刚离开北镇不远。”

“敌人有多少?”

“不清楚。”

“是美国人还是伪军?”

“不知道。”

情况紧急,解沛然把洪学智叫了起来。

这时电话又响了,洪学智接过电话问:“是谁?”

“一一八师师长邓岳。”

“我是洪学智,你们前面到底是美国人,还是朝鲜人?”

邓岳说:“看起来不像美国鬼子,我们的侦察人员已经听见他们说话了,都讲朝鲜话。”

“多往里放一放,等敌人钻进口袋再坚决消灭他!”

……

此时,无论是美军还是伪军,都很狂妄,他们并不知道我志愿军主力已经过江,还在声称马上可以“饮马鸭绿江”呢!

25日上午9时,四十军一二〇师来电称他们已和伪一师正式交火。

到12时,一一八师邓岳来电话报告他们与敌作战的经过。“伪六师二团的一个加强营进到我伏击圈内以后,我军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敌人大部被歼,活捉了好几百人,还有3名美国顾问。”

洪学智一拍手说:“好,先敲了他一下子!”

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要认真分析敌情,才能果断下决心。那些日子,他们经常是在油灯下,绞尽脑汁,反复权衡,因为他们知道,这时的决策将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

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彭总曾想用三十八军和四十军的两个师再加上四十二军的一二五师,重点攻击熙川之敌。三十八军未能按计划插到指定位置。彭老总在作战室发了火:“这个梁兴初(三十八军军长)怎么这样慢慢腾腾的?”

参谋长说:“三个方向的敌人正向温井运动,想合击我温井部队,熙川的敌人好像已撤出了。”

彭德怀的眼睛瞪起老大:“你看看,要跑了不是?”

洪学智正盯着地图,他意识到如果不随机应变,很可能会造成军事上的被动。他说:“彭总,我们的计划要马上改变。”

“怎么个变法?”

“放弃首歼熙川之敌的计划,用四十军坚决阻住向温井进攻的敌人,把伪六师七团围住,诱使熙川、云山的敌人出来,我们集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吃他六七个团。”

洪学智的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来得很快。

彭德怀思忖了一下,问邓华和韩先楚:“你们两位的意见呢?”

“老洪的主意好!”邓华和韩先楚也都表了态。

彭德怀一锤定音:“就这样定了,马上给各军师发报!”

……

然而,第一次战役三十八军还是没有按时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在总结经验教训的会上,彭老总指着梁兴初问:“梁兴初,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插不下去,你是怎么搞的?”梁兴初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你还是主力呢,什么主力?这是第一仗,三十九军在云山打美军骑兵第一师打得好,四十军包围伪六师也不错,你三十八军怎么就不给我插下去?你说,为什么?”

梁兴初只好低着头挨骂。

洪学智知道,当领导的有时候唱黑脸,有时候要唱红脸。吃饭时,他见梁兴初看着饭碗发愁,就主动和他说别的。梁兴初说:“洪副司令,我们三十八军可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呀!我们是往前插了,确实插不动啊。”

洪学智说:“老梁,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这次没有打好还有下一次嘛!”

梁兴初攥了攥拳头,说:“下一次!”

“三十八军万岁!”口号的由来在志愿军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在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的作用,也知道“万岁军”这一说法的由来。

在第一次战役中窝了一肚子火的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动员部队时就强调:

“要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迂回任务。”

当时给他们的任务是一定要插到三所里,切断平壤与价川的联系。

战役打响后洪学智跟彭德怀、邓华守在作战室,等着他们的消息。别的部队不断有消息传来,唯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一直没有音信。参谋长和通信处长盯在电台前,不停地呼叫,一一三师就是不回话,三十八军前指也没有一点消息。

彭老总倒背着手,在作战室转圈子:“这个一一三师怎么搞的,跑到哪儿去了呢?”

洪学智和邓华先后都到了电台前,洪学智说:“这回梁兴初可是要打翻身仗的。”

邓华说:“再等等……”

三十八军前指联系上了,他们也不知道一一三师的具体位置。

你说急人不急人?

他们一夜没有睡,一直等着一一三师的消息,直到第二天清晨,电台里传来了一一三师的信号。一对坐标,他们已经到了指定地点——三所里。

洪学智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来到彭总的作战室,彭总也长出了一口气,说:“总算是出来了,总算是到了。”

原来,一一三师为了保证插到预定地点,实行了无线电静默,他们14小时赶了140里路啊!

他们的电台一打开,美军就知道了。刚刚展开没有几分钟,敌人的骑兵第一师一个团就赶到了,激战马上开始了。一一三师击退了敌人的十多次冲击,牢牢地守住了三所里,并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这时敌人又想从北面的龙源里退走,一一三师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先敌占领了龙源里,保证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

战报送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只说了三个字:“打得好!”

洪学智对他说:“老总啊,他们上次没打好,受到了批评,这次就是要打出样子来。他们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头!”

彭总说:“要嘉奖他们!我来写嘉奖令!”

彭德怀挥笔写道:

梁、刘并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

此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的某些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彭邓洪韩解杜写完,彭德怀问:“你们看怎么样?”

洪学智说:“很好!”邓华说:“同意!”

“那就发出去吧!”

参谋刚刚走,彭总又说:“拿回来,拿回来!”

他接过电报,大笔一挥写下一行大字:“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这就是彭德怀的风格,没有完成任务,他骂你;任务完成得好,他就奖励你!

不过这个评价还是出乎洪学智的预料,还从来没有人说过一个军万岁啊,彭德怀就这么说了。洪学智打心里佩服他。

“怎么样?”他问邓华和洪学智。

他俩都不好表态,他们曾经都是这支部队的老领导,不好说自己的部队好话呀!彭总说:“不表态就是同意了,马上通报全军,上报军委!”

彭德怀的住处变成一片火海,他说:“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后来人说这是奇迹——抗美援朝时,我们没有制空权,但我们硬是把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上。由于空中是人家的,因而也就没有前方后方,敌人的飞机可以随时来轰炸,司令部的安全都受到威胁。中央几次发电报要注意防空,特别要保证彭德怀同志的安全。

这事理所当然归洪学智管。他和邓华商议,先给彭老总搞一个防空洞。于是,一个工兵连在彭老总住处不远的地方开始了施工。

要施工就要放炮,炮声惊动了彭德怀。听说是给他挖防空洞,他很不高兴,把部队撵走了。

第二天洪学智不见部队施工,就叫人把那个连长找了来。连长很是委屈,说彭老总不高兴,叫他们走。

洪学智说:“他说他的,你们挖你们的,继续施工。”

“彭老总要怪下来可怎么办?”

“你们就说是洪副司令叫挖的。你们放炮可以多打几个眼,集中放炮,放炮前告诉彭总的警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