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18716600000034

第34章 萧华上将的情感诗篇(1)

陈赓恶作剧:“我是你爸爸!”

萧华有话难出口,请来罗荣桓……

毛泽东发电报,要萧华等恋人。

萧华率部跨海,王新兰一路同行,冰天雪地伉俪情深。

《长征组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萧华将军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位14岁就参军入党的将军,曾经是少共国际师的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赫赫有名的“娃娃司令”,转战冀鲁边和鲁西,一手安排长征中的彝海结盟。解放战争时期又受命率部进军东北,驰骋辽东南满。新中国成立后又出任空军政委,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他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一曲《长征组歌》令世人倾倒……

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的赫赫功名也许并不难,人们却很难看到他的情感世界。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萧华上将的夫人王新兰,从而对将军的情感世界有了一些了解。

事情的起因是我们编辑的《共和国将帅之路》中收到了一篇稿子,写到当年的七道江会议,莫文骅、王新兰等同志看了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

王新兰同志对我们说:历史就是要实事求是,中央派萧华同志到东北,克服了多少困难?

在七道江会议上,领导同志先是一致同意先撤出南满,后来又经过反复权衡决定在那里坚持。根本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某某一直是坚持的,某某是不坚持的。”

谈话中我们从王新兰的眼里看出了她对将军的一往情深,她不能容许有人对将军的形象有任何的歪曲。

这里,我们选取了能展现萧华将军感情世界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陈赓恶作剧:“我是你爸爸!”

他们的相识很有传奇色彩。

“如果不是到延安学习,也绝不会认识萧华。”70多年后王新兰回忆道,“也和陈赓大将有很大的关系。”

那是1937年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西安事变后,使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在谈判桌上。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是要国共合作吗,国民党派人来视察,红军的演出队就要给他们演节目。

那次演出,王新兰很引人注目,她既是报幕员,又是主要演员。

演出当然是成功的。结束后,他们正在卸妆,只见一个身着国民党军装的人走上台来,一把抓住了王新兰的胳膊,说:“你认不认识我?”

王新兰吓了一跳,说:“我不认识你!你是……”

“我是你爸爸!”

“胡说八道!”王新兰气坏了,哪有这样的人,冒充人家的爸爸。我怎么会有国民党的爸爸!

“还不快跟我回家!”来人又拉起了她的衣袖,“走,快跟我走!”

王新兰急忙喊他们队长:“队长,你看这个人真不讲理!”

队长只是笑,不说话,王新兰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说:“队长,你管不管!”

队长还是笑。

“队长,你怎么还笑?”

看她真的哭了,人们却大笑起来。

队长说:“新兰,看把你吓的,这是咱们红军师长陈赓,他逗着你玩呢!”

王新兰一时还不敢相信,看着陈赓的帽子直发愣。心里说,这个师长怎么这样啊?

……

几个月后,他们再次见面了。

当时在红四方面军四军宣传队的王新兰和她的两个同伴,被派到延安去学习,途中她们要在荥阳的红军总部换介绍信。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出来“帮忙”了——一连三天的大暴雨,把通往延安的公路冲坏了,她们只能在这里等候公路修通。

荥阳也就是个百十来户人口的村子,村子里住满了穿灰衣服的红军,但清一色都是男的。突然来了三个女红军,就像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三块石头,马上荡起了涟漪。

这三个姑娘又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浑身上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们走到哪里,歌声就出现在哪里,招惹的那些男兵纷纷回头驻足。

一天傍晚,她们又出现在村口的草地上,一个吹口琴,另外两个跳起了“马刀舞”。

歌声吸引了到村边散步的一些红军将领。他们停下来观看,还有的人按照节奏拍起了手。

一曲跳完,忽听有人大叫一声:“王新兰!”

王新兰吓了一跳,是谁?这里有谁认识我?

仔细一看,王新兰认出了是鼻子上架了一副眼镜的陈赓。

“哎呀,是陈师长!”

“不错,你还记得我!”

“忘记了谁也忘记不了你!”

四五个月前的玩笑,陈赓着实把王新兰吓了一大跳。可以说从那天起,她就记住这个爱开玩笑的师长。

这天,陈赓没有再和王新兰开玩笑,而是挺认真地对她说:“小王,你认识吗,这里可都是我们的红军将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个是杨勇,这一个是李天佑,这一个是我们最年轻的师政委萧华……”

“那天我也没有认出谁是谁来,那么多的人。”回忆当时的情景王新兰记忆犹新。

陈赓说:“你们的歌子唱得好,给我们唱一个吧!”

王新兰落落大方地问:“唱什么呢?”

“就来个《大刀进行曲》吧!”

三个女兵边唱边表演,来了更多的人观看,人们纷纷为她们鼓掌,还有人跟着唱了起来。

萧华一眼就看上了这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他静静地观察着,很想知道她的一些情况。

第一天碰上了,第二天碰上了,连续三天见面,他们就熟悉了。一天,萧华又碰上了王新兰,见她正在吹口琴,就说:“你的口琴借我用一下好不好?”

王新兰说:“哎呀,你这个同志,口琴有借的吗?”

“那有什么关系,你怕我有传染病?”

“那倒不怕,但你借我的东西,要有个条件?”

“你说吧。要什么条件?”

“把你过去的故事给我们说一段。”

“这还不好说……”

于是萧华讲起了他们在兴国的故事,讲起了在少共国际师的事情,讲起了长征的经历,他讲得很有感染力,王新兰听得津津有味……她觉得这个小师政委很有意思,萧华也觉得这个小姑娘很可爱……萧华有话难出口,请来罗荣桓……路很快修通了,王新兰就要走了。那天,她被请到了罗荣桓的办公室。

来人说:罗主任要找你谈话。王新兰讲:我不认识罗主任,他找我谈什么话呢?

罗荣桓看起来可比萧华老了许多。他很客气地问王新兰:“你是什么地方人啊?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啊?”

王新兰一一作了回答,她觉得这位主任很可亲可信的了。

“今天我找你来,有一个重要事情要和你说,你喜欢萧华吗?”

王新兰还没有闹清是怎么一回事,顺口就说:“喜欢!”

“喜欢就好!”罗荣桓停顿了一下,“你爱他吗?”

王新兰愣了,罗主任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再说什么叫爱,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说得清楚吗?

见她不说话,罗主任又说:“萧华可是说他很爱你的呀!”

“罗主任,不……”说到这里王新兰卡了壳。

“这么说你不爱他,他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啦?”

“不……”

“怎么又不是?”罗荣桓说,“爱情这东西可来不得半点勉强,也开不得玩笑。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如果你一点也不爱萧华的话,我就去告诉他,让他早死了这条心。”

王新兰更不知如何是好了,只是说,“我觉得他很好,可不知道那叫不叫爱……”

她从来没有说过爱这个字,一经说出口,自己觉得特别害羞,特别不好意思。

罗荣桓拍拍她的头说:“如果你觉得他不错,他也觉得你可爱,你们两个就好好谈谈嘛。”

“罗主任,我没有往那方面想……”

“你不是觉得他很好吗!如果你们两个要好,到了延安,可不能再找别的男朋友了,延安可是男的多,女的少啊!”

“嗯。”王新兰答应着。

“你学习结束了,我们前方允许有女同志的时候,你一定要到我们一一五师来工作。”

“这好说。”王新兰回答得很痛快。

见王新兰这么说,罗荣桓高兴了,喊道:“通信员,今天给加两个菜,我要请请这个小同志!”

说罢,他就出门了。随后进来的却是萧华。

萧华不好意思地把帽子往后推推,问:“罗主任和你说了些什么?”

王新兰反问他一句:“你都和罗主任说了些什么?”

两个人谁都不说话了,还是萧华打破了沉默:“我不好意思说,几次想说,说不出口,只好找罗主任……”

“你叫我怎么回答……”

萧华说:“不管怎么样,我这一辈子就等你了,你到了延安要好好学习,学完后就到我们一一五师工作。”

“到一一五师是没有问题的。我一定好好学习。”

……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在一起谈话。谈他们的过去,也憧憬未来。

萧华毕竟大几岁,他和王新兰一起商量学习完后怎么发展。

“你要想搞文艺,就要上鲁艺;如果实际一点也可以搞医,部队很需要搞医的。”

王新兰说:“还可以搞通信,搞无线电。”

萧华说:“对,这也是很需要的,就看你个人的兴趣了。”

要分手了,萧华写了几封信,交给王新兰,说:“你去抗大,拿这封信去找罗瑞卿,他是教育长;拿这一封信去找刘亚楼,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都会很好地照顾你的。”

毛泽东发电报,要萧华等恋人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萧华和王新兰的婚事,说浪漫真叫浪漫,说平淡也真平淡。

王新兰在延安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又转到军委通信学校学习,不久,就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学习,到军委三局当了报务员。

有一天,她和同伴们在延河边散步,碰到了毛主席。有人对毛主席说:这个就是萧华的女朋友。

毛主席招手把王新兰叫了过来,问:“你就是萧华的女朋友?你知道萧华在什么地方吗?”

“不知道啊!”王新兰一副天真的样子。

“他正在东边敌后呢!”毛泽东说,“知道东边是什么地方吗?过了山西是河北、山东,再向东就到渤海了。中国和日本就隔着渤海,过了海就是日本。从那里坐一条船就可以到日本了。你现在要是不去找萧华,将来他打到日本去了,日本的漂亮姑娘可多呀,你去晚了,日本的漂亮姑娘就把你的萧华给抢跑了!”

“抢走就抢走吧!”王新兰也和主席开起了玩笑,“我才不稀罕他呢!”

这时候毛主席像是想起了什么,说:“按照原定计划萧华现在还应该在山西八路军总部。这样吧,今晚我给他发个电报,叫他在总部等你几天,我们想办法把你送到他那里,你说好不好?”

“太好……”说了一半,王新兰觉得不好意思,改口说:“我服从组织决定。”

……

那一夜,王新兰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前总是出现萧华的影子,马上就能见到心上的人了,她怎么能睡得着?

第二天,毛泽东派人送来一份电报。告诉她,主席给萧华发了电报,萧华正式回了电报。

萧华打给主席的电报是这样写的:

主席,来电尽悉,国难时期,一切以民族和党的利益为重,个人问题,无须顾虑。

萧华

看到这份电报王新兰是又喜又急,喜的是终于又有了萧华的消息,他们分手后只是在平型关大捷后收到过他的一封信,以后就没有了信息。急的是他那里情况紧急,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1938年的冬天,敌机轰炸延安,中央决定紧急疏散,到敌后去的立即出发。

这时,王新兰才跟着王树声等同志前往山东。

从延安到冀鲁边,实际距离也不过千里,但王新兰怎么也想不到,这点路要走整整一年的时间。出发的那一天是1938年的11月21日,赶到挺进纵队司令部所在地后姜家,已是1939年的11月21日了。

得到王新兰出发的消息,萧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尽管战事繁忙,他总要抽空到电台看一看。

说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王新兰在延安学到的发报技术,成了他们联络的唯一手段。空中的无线电波,成了他们之间的红线。

有点无线电知识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发报的手法是不同的,王新兰发报的声音特别好听,人们戏称其为“百灵鸟”。只要到一个部队,她总要上机发报,只要她一上机,萧华那里电台的台长就会告诉司令员“百灵鸟”出现了。

王新兰在路上几经波折,萧华的心总是悬着。有一次一个多星期不见王新兰发报的声音,萧华总是虎着脸走来走去,直到电台台长跑来报告……好事多磨,师部告诉萧华,王新兰跟领弹药的团过来了!萧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终于要见面了,萧华却不能迎接她——刚刚和日本人打了一场恶仗,他要去看望部队。只能安排书记员小杨在村里等王新兰的到来。

王新兰等到下半夜,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