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下卷)
18716700000016

第16章 波及全国的武汉“七二〇”事件(3)

在处理“七二〇”事件的过程中,毛泽东有过两次重要谈话,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2日上午,杨成武接到了周总理从武汉打来的电话。周恩来说:“我正在和林副主席商量部署,商量好后请示毛主席。武汉的事情对外报道,要含蓄点,不点名。”最后,周恩来说,他回北京时,将陈再道等人保护起来,不受伤害。

杨成武马上到了毛泽东的住处,向他报告了周恩来的电话内容。毛泽东没有让杨成武马上离开,而是和他讲了两个多小时的武汉问题。

怎么解决武汉问题,毛泽东设想了好几个方案。他对杨成武说:“是宜快还是宜慢?各有利弊。快的好处是趁热打铁,都说陈再道不好,错了。快,总要准备一下,要进行动员,计划一个礼拜的时间。慢一点就是暂时先不动。”

说着说着毛泽东把他的怀疑说了出来:“如果这件事就是所说的那样,会不会在决策时有哪个老帅参加了?”这当然是毛泽东的怀疑了。

林彪、江青就是要造成毛泽东的这种怀疑。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慢慢地吐了出来说:“这类事情搞了几个军区——青海、内蒙古、四川;同时还有许多军区处于湖北的状态——江西、湖南、河南。”

毛泽东说,如果能在内部解决武汉问题是最好的了。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把问题看得比过去严重多了。他认为,如果先把湖南、河南、江西的问题解决得好一点,再来解决湖北的问题,军队来一个分化,“百万雄师”也来一个分化。不然他们会调动农民,占领三个学校。

他说,解决武汉问题,牵扯的问题相当大,影响到南京军区、福州军区。

毛泽东严肃地说:“派兵问题要慎重。”

毛泽东问杨成武,有什么办法做“百万雄师”的工作?北京有两万多“百万雄师”的人,要做好工作,让他们回去。它是个群众组织,数量很大,又同军区在一起,有没有办法搞个武汉的方针?陈再道、钟汉华认错就算了。

说着说着,毛泽东慨叹一句:“打政治仗,思想仗,不好办呢。”

在谈到周恩来提出的武汉问题处理意见时,毛泽东说,武汉的问题,我看当做错误处理,如果他有什么决心(指陈再道),我、总理、王力也出不来。他并没有下死命令,无论谁也不准进出,可见陈再道没有下这个死命令。因此,毛泽东同意把陈再道等四个人保护起来。

武汉和北京的消息不断传来。到了中午12点半,毛泽东又把杨成武、余立金、张春桥、汪东兴找来谈武汉和北京的情况。

毛泽东说:“周总理、谢富治、王力等人在武汉没有什么谈头了,要谈去北京谈。”

当时周总理等人还在武汉。

毛泽东的看法是:三方面一起谈,谈不成可能被包围,这是一。其次,现在看来陈再道和“百万雄师”的头头,还未最后下决心。他主张,周恩来等人还是早点离开好。并且指示把孔庆德、叶明带去北京,以免受害。

毛泽东当时的想法好像很多,也好像不很固定。他说,三方面一起谈可能谈不成,如何谈法?谈不拢,会提什么条件?强迫签字,承认他是革命组织……

毛泽东又说,如不去北京,是否可以转移到军舰上。

这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统帅,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心思,他考虑再三,最后说,不必了,还是早点离开好。这件事,现在不仅是武汉的问题,而是全国的问题。

他最后说,叫总理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吧!

杨成武离开后马上给周总理挂通了电话,并把毛主席上午两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做了传达。

尽管毛泽东同意了北京的做法,但他对陈再道的态度还是三句话……

王力等人飞回北京的当晚,林彪召集会议,“中央文革”的全体人马参加,林彪一开口就定下了调子:“武汉‘七二○’事件,是反革命暴乱!”

林彪这么做,有他的用心,他是要借这个机会,把那些老帅一个一个都打倒。

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是把毛泽东欺骗了。起码是毛泽东相信了他们,要不毛泽东是不会做出同意北京的安排的决定的。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晚年充满了怀疑,特别是怀疑那些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他对陈再道的态度与林彪、中央文革的意见相左,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在上海向杨成武交待任务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对话。

“你认识陈再道吗?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以前不认识,建国以后才认识的。”

毛泽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认识这位放牛娃出身的陈再道的。那时,他是河南军区的司令员。后来,毛泽东每次到武汉,都见到他。他给毛泽东的印象是,文化水平不高,但很能打仗。

“你对武汉的事情有什么看法?他会反对我吗?”

“主席,谁也不会反对你,军队里的老同志是跟着你干革命的。”

毛泽东说:“是啊,我也是这样想啊,陈再道也不会反对我。如果陈、钟要整我,我们从武汉也出不来呀。”

事情虽然过去了好几天,看来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杨成武说:“他们不会反对你的。”

“对!对!对!”毛泽东连说了三个对。

他转而又问:“陈再道在哪里?还有钟汉华、牛师长、蔡政委?”

“不清楚。”

“你去告诉周总理,把陈再道、钟汉华还有牛师长、蔡政委都接到京西宾馆。你转告陈再道三句话:一是有错误就检查,二是注意学习,三是注意安全。”

杨成武带着毛泽东的指示,飞回北京,向有关领导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三句话,也向陈再道传达了这三句最高指示。

如今杨成武将军回忆起来,还感叹地说:“如果没有这三句话,陈再道还不知被整成个什么样子。”

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决定对“王关戚”进行审查有些事情,如不放到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去看,就很难看得清楚,也很难理解。“文化大革命”中的“王关戚”事件,就是这样的实例。

对这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很自然的。人们看问题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立场。有人说,这是毛泽东要结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步骤;也有人说,这个事情是政治平衡的结果。作为当事人之一的王力,则认为是江青有意整他,并且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是早就想除之而后快。

……

要搞清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不是本文的任务,笔者也没有这种想法。只是想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一个认真的记述。

据杨成武回忆,事情大致是这样的:那天,他回到北京,听周恩来总理讲了北京发生的一些情况——8月16日,外交部的造反派夺了外交部的党政财文大权。当晚,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乔冠华被造反派关进了地下室,要他们坦白交代追随陈毅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的罪行。

第二天一早,姬鹏飞、乔冠华又被押上北京街头,到王府井闹市区卖造反派编印的“批陈战报”,还必须边叫边卖。外国记者闻风而动,拍了他们卖小报的照片,很快,传真照片飞到纽约、巴黎、莫斯科……

周恩来闻讯,怒不可遏地说,这是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要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立即去把他们找回来……

8月22日晚上,外事口的各路造反派聚集在英国驻华代办处周围,要冲进这所英国人的外交机构。周恩来接到报告,即令陈伯达、王力赶往现场劝说,不得制造外事争端。

陈伯达、王力对周恩来的指示推脱不办,直至英国代办处付之一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

几乎是与此同时,中南海内部也着了“火”,里面和外面的揪“刘邓陶”大军联合起来,揪斗刘少奇、邓小平和他们的夫人……

北京的局势越来越乱。要使形势得到控制,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而周恩来又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他决定,把北京的有关情况告诉已在上海的毛泽东,请毛泽东定夺。

周恩来叫工作人员找来了一堆材料,其中包括王力的“八七讲话”。要杨成武送给毛泽东,并向毛泽东汇报北京的有关情况。

杨成武当晚飞回上海,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他说:“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我看看材料,考虑考虑。”

两天后,杨成武被毛泽东的秘书请了去。毛泽东正在看书,见杨成武进屋来,他放下线装书,说:“我考虑好了。你回去告诉总理,‘王关戚’破坏文化大革命,不是好人。你单独当面向总理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处理。”

毛泽东说得很平静,甚至没有动气。看来他是真的要结束“文化大革命”了。

杨成武记录了毛泽东的话。

毛泽东说:“你现在就去准备,叫总理马上办。”

杨成武做了简单的准备,临上飞机前又到毛泽东那里,问毛泽东还有无别的指示。毛泽东像是想起了什么,说:“先抓王力、关锋,把他们分割一下,看戚本禹有无转变。”

杨成武又记录了,给毛泽东念了一遍。

毛泽东说:“就这样。”——结束“王关戚”的政治生命的决定,在上海的宾馆发出了。

这里还有一段小的插曲,有材料说,毛泽东在王力的“八七讲话”上批了“大大大毒草”几个字。至于王力“八七讲话”,他自己说,他只是对外交学院的人讲了话,而且讲话的观点也是“中央文革”定下了的。

不管怎么说,有这样一个讲话,有毛泽东看了这个讲话的态度,这都是事实。

杨成武乘空军的专机飞回北京,直接到了中南海周恩来的办公室。

周恩来正焦急地等待着南方的消息,当杨成武传达了毛泽东的决定,并做了一个用手抓的手势之后,周恩来用右手托住下巴,凝思了一下,说:“事不宜迟,马上开会。”

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集会议,宣布了毛泽东的命令,当场把王力、关锋隔离审查。

这三个人先后在“文革”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这在中国老百姓那里也许引不起什么大的波澜。但在“中央文革”的内部,在林彪一伙那里,则如同发生了10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上海,许世友跪拜毛泽东

一天,在上海的杨成武接到了许世友的夫人田普的一封信,信上说,“文化大革命”以来,南京有一些人要揪许世友。造反派声称不揪出许世友誓不罢休,还发生了冲击南京军区机关的事情。许世友一气之下到了安徽大别山的一个农场,他说,谁要敢来这里冲击,他就不客气了。

杨成武看了这封信,觉得有必要告诉毛泽东,所以当一天毛泽东问起许世友的情况时,杨成武就把这些告诉了他。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要把许世友接回来。”

毛泽东的话自然是最高指示,杨成武说:“主席,那我去接。”

毛泽东摆摆手,说:“你不要去,叫张春桥去。”说着,他的左右手做了一个对头状,“张春桥和许世友是死对头,叫他去接。”

当时杨成武并不理解毛泽东是什么意图。他也不能问,只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去执行就是了。

他马上派了飞机,又给安徽驻军的最高首长李德生打了电话,请李德生给他们安排一顿饭……

第二天,杨成武就看到了许世友的夫人田普写来的一张条子,上面的话语不多,就是告诉许世友已经来到了上海。

杨成武很快就报告了毛泽东,许世友接来了,看毛泽东什么时候安排接见他。

在当时,除了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小将以外,党内的高级干部要见他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毛泽东召见了谁,就意味着谁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特别是像许世友这样的同志,一时也不知道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会不会“革”到自己头上。此时此刻,许世友的心情一定是十分激动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走进毛泽东的会客室时,许世友的神情严肃,还下意识地扣了扣风纪扣。

一见毛泽东,感情冲动的许世友喊了一声:“主席!”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毛泽东握住许世友的手,说:“起来,快起来!他们冲击你,你有什么问题吗?”

一句话,使得这个硬汉子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哭得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

毛泽东说:“不要难过,你要振作精神,掌管好部队,不要单独行动,回来好好干。”

许世友这才止住了哭声。

毛泽东让大家坐下以后,又询问了一些南京和部队的情况。

他们这次会见的时间并不长,但影响的确不小。事后,杨成武才体会到毛泽东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他的深意的。这意味着,毛泽东并不是要打倒所有的老干部,他这是一个信号,起码给在场的张春桥和姚文元一个信号。

走出客厅,许世友的心情是很兴奋的。他对送他出来的杨成武和张春桥、姚文元说:“成武,回去以后,我打一个豹子送给你!”他转过身说,“我要打个兔子送给你们。”这自然是说给张、姚的。

杨成武一听这话,心里想这位“许老板”又要冒炮了,说:“许老板,快走吧,该吃饭了。”

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许世友晋见毛泽东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