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同繁荣的和合世界
《尚书》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就是说,要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再“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
《易经》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意即依据乾道即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但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里的“和”即和合、和谐、和睦;“合”即同心合力,协同合作。只有“和”才能上下合一,万众一心,天下太平,百姓安宁。
《国语》赞颂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即商契能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使百姓安定和谐。又云:“和合生物,同则不继”,意即世界生生不息,万物丰长;如果没有差异,事物就会停滞,就不会有新事物产生;又云“以他平他谓之和”,即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由对立到统一就是“和”。
老子说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他看来,国不用大,人不用多,百姓不用武,不迁徙,人人不愁吃不愁穿,家家安居乐业,相邻的国家彼此相安无事,这就是“和谐”。
孔子处在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期盼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对“和谐”、“社会和谐”既有实际的感受和情感的追求,又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刻的阐释,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和合”代表着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坚持不懈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冷战的结束,宣告了对抗和敌视是没有出路的。当前世界力量的对比正在向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合世界。
只有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互利互惠、平等合作,世界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具体到各个国家,各国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在国际关系中,必须尊重和完善现有的各种机制和制度,遵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有效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重要协调作用,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包容多样,谋求共赢。
建设和合世界,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各国风俗各异、制度不同,发展程度千差万别,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其平等的尊严和权利。在国内,各国人民都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在国际上,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权利。各国国内的事情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共同决定。国与国之间应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上倡导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一同携手把世界上的各种问题处理好。
建设和合世界,各国应该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有可能带来世界的共同繁荣,也有可能加剧各国的贫富分化,但人类的希望、世界的未来在于共同繁荣。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共同安全的许多问题,都同全球经济失衡密切相关,不利于世界和谐。
没有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稳定繁荣,就不可能消除有碍世界和谐的因素。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本着互惠、共赢精神,在谋求自身繁荣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和权益,为发展中国家发挥自身优势、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创造更好条件,在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建设和合世界,各国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种文明尽管经历不同、价值观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但都有其同等的价值和尊严。差别不应该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和对抗的理由,一个由一种文明主宰的单调世界不可能持续繁荣进步。人类文明唯有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迸发创新智慧的火花,永远保持繁荣灿烂的景象。各国人民应该摒弃偏见和误解,消除猜忌和隔阂,携手维护人类文明的多彩多姿,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
建设和合世界,各国应该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而通过加大军事投入、加剧军备竞赛、强化军事同盟谋求单方面绝对安全和军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在这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世界,各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加强相互交流、理解、合作,和平解决分歧和国际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建设和合世界,各国应该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关系全人类的利益,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任何国家和个人都责无旁贷。环境问题比其他问题更需要全球协作。
当前,欧洲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贫困人口还不是一个小数字,在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国主义有可能死灰复燃、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的形势下,全世界人民都要同心协力,伸出友爱之手,抓住和平与发展、交流与合作的主题,积极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合世界的建设,让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成为充满欢快笑声和悠扬歌声的美丽家园!
六、复兴之路与和合世界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北京,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时刻,迎来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复兴之路》以5大部分反映民族复兴的主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陈列展出了国家博物馆馆藏的1150多件(套)珍贵文物,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这一主题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相一致。
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为之共同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不仅符合我们国家的发展,符合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表达,也契合和谐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大方向。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亲切座谈时指出:“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他还说,“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绝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绝不会称霸,绝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扎实推进同各国的务实合作,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传递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是和合世界的主旋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这个在五千年历史中大多数时间领跑世界的东方文明古国,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同时,为和合世界贡献巨大而丰沛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