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超级询问术
18720500000013

第13章 询问的几种类型(4)

//练习//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上这些贯穿于询问中的规则,并非时时刻刻有效。这取决于人们谈话时具体的语境以及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这些规则只是来帮助大家在组织问题时进行相关训练,你可以有意识地按这些规则组织你的问题,并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这些训练与市面上那些纯技巧性教导没有相似性,你不需要去重复、拷贝一些格式,而只是将一些基本的原则铭记在心,慢慢助你成为提出好问题的高手。

当然,我们也可进行相关训练,依照如下“20个问题的游戏训练方式”,来增进你对这些规则的理解。

在这个游戏中,首先,在一个房间中,其中一个人(被询问者)想出一个主题,或者仅仅是一个物体,默记在心;然后,房间里的其他人通过询问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里只有关于“Yes”和“No”的问答,如“这个物体比英式足球要大吗”,被询问者只能回答“Yes”或者“No”;总共不能超过20个询问,如果仍然没有人猜中那个物体到底是什么,那么,那个被询问者将是获胜者。

一个“升级版”的游戏规则是,可以对询问者提出一些暗示,如“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当然,提供的可能性答案是多样的。但是,在这个房间里,仍然没有更多的关于答案的叙述性的回复,大家之间只能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来接近最正确的那个答案。

说出真相

一款经典的问答节目是《说出真相(To Tell the Truth)》!

该节目最初由布德·考利尔(美国电视史上著名节目主持人)主持,曾一度风靡美国。该节目最初于1956年播出,后来停播过一段时间。一直到21世纪初,它都是美国一档知名度很高的节目。

在节目中,三个人被邀请来到舞台上。其中有两个人要伪装成那个“重要人物”;当然,第三个便是那个真正的“重要人物”。

台下的嘉宾(都是一些公众人物或者娱乐明星)将询问这三个人,并且判断谁是“骗子”,谁是真正的“重要人物”。

嘉宾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可以慢慢发现对方身份的问题,如“你叫什么名字?”等。

对于这个训练,我建议看一下YouTube上的专家对这些嘉宾所提出的问题的评价。我认为,一个真正好的问题,是可以将对方团团围住、向对方步步紧逼的——一次又一次,让对方感到越来越吃惊,却又无法招架。

我之所以想推荐《说出真相》这档节目作为我们日常的训练方法,是因为节目中的提问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询问式思维。

与之相关的是,玛丽安开设了一个“语言工作坊”。她在其中开设的一个环节也是“探测谎言”:对三人一组的人们进行“陷阱式的询问”!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玛丽安分别告诉三位参加者:“你要写下一个想要去的度假地点,只有自己知道,然后其他人猜测你要去的这个地方,如‘你是想去尼日利亚吗?’然后,你还要回答其他人关于这个度假地点的其他猜测性的提问,如‘这个地点是地中海附近吗?’”玛丽安告诉其中一人,在回答其他人的提问时,可以对度假地点的详细信息进行隐瞒,甚至可以说谎。

这种简单的模式可以引发一些清晰的、结构良好的问题,关于人的、地点的、事物的和活动的……例如,“谁将与你一起去度假?”“当你到达度假地点后,你想做什么?”

通过这样一层层的询问,提问者会逐渐找出对方有没有在撒谎……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询问训练,可以综合提高你的提问能力、判断能力和预估能力。

至于什么是一系列的好问题,什么是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尾?这里还有个例子。

1963年2月18日的一档广播节目中,讲述了关于波兰间谍帕维尔·莫纳特(Pawel Monat)的故事,他在1958年于美国做侦察情报的工作。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会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谁是波兰的君主?波兰熏肠有什么特点吗?波兰兹罗提(波兰货币单位)换成美元的汇率是多少?波兰周围都有哪些国家?哪个苏维埃国家的省份与波兰东部边境相接壤?

通过如上这些看似关联度不大的问题,在连续而直接的提问中,往往会获得来自对方的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许多情况下,连续发问可以让对方失去思考力,从而暴露自己所知信息。

你在电梯里你可以得到什么?

在这里,我想讲的内容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达到与陌生人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技巧。

但这里有个限定条件: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十秒——在一个陌生人正坐电梯从一楼到五楼或者从五楼到一楼的过程中。

比如,不久前,我就在电梯里遇到了胳膊被绷带包裹起来的人,我脱口而出,“你怎么了?打网球伤到肘部了吗?”

在接下来电梯从一楼到五楼的时间里,他告诉我,他在粉刷房间时,从梯子上摔下来了,受伤严重。我知道了他住在哪里,他的房间颜色粉刷成了什么颜色,以及医生告诉他这个绷带要戴多久,且日常生活中不能碰水。

玛丽安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纽约六月非常闷热的一天,她问在电梯里碰到的3位女士:“在这样的天气里如何把‘祛体味儿’这件事儿做好?”

她们都是大块头体形的人,但其中一个还是给出了一个建议,因为她正好随身携带着祛体味儿的产品;另一位说这种产品对她不起什么作用,虽然她也携带了一个;第三位女士说,对于这种产品如何起到祛体味儿的效果感到很好奇。

解一个女士在夏季如何祛体味儿,是个非常私密的问题,虽然玛丽安在电梯里的短暂时间内做到了。不过,我认为,有时候,这类问题可能会使别人难为情。

总指,还是那句老话,使你的询问更简单、更直接地命中主题和关键词,避免各类“询问陷阱”,避免“坏问题”使你无法收集到更多有效的信息。

//非发掘型问题//

非发掘型问题(Non-Discovery Question)一般情况下并不能符合我们在本章中提到的对“好问题”和“坏问题”的描述。这种类型的问题往往需要一个很简短的答案——大部分情况下是“Yes”和“No”的答案;有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回答。

我将“非发掘型问题”分为5种类型:

1.重复型问题(Requestions)。

2.预询问(Pre-questions)。

3.礼貌型问题(Polite questions)。

4.纠正型问题(Corrective questions)。

5.修辞型问题问(Rhetorical questions)。

重复型问题

这种类型的询问,常常出现在请求别人做某事时。比如:你会嫁给我吗?

你想跳舞吗?你想让我帮助你吗?

提出如上问题的人,希望得到对方“Yes”或者“No”的回答;这是重复型询问的一大特点。当不确定对方是否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时,重复型询问便发生了——例如“嫁给我”——有时候需要调整一下这个问题,使之不那么“逼迫”,这样可以引导别人更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你会考虑嫁给我吗?你喜欢的乐队今晚将有一场演出,你想跟我去跳舞吗?你需要我的帮助吗?这个行李箱真的很重。

预询问

许多时候,我们突然提出一个生硬的询问,这种做法并不恰当。

相反,如果你想与对方建立起谈话时的良好关系,你需要恰当地使用预询问(Pre-questions)的技巧。

从结构技巧来讲,这类问题通常结构简单,但效果却很好,可以使你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有一个更好的结构,从而去吸引对方与你进行更深入的交谈,直到你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预询问过程中,对方可能只会给你一个很简单的“Ye s”或者“No”的答案,但是你探听到了对方的意愿,而且调整策略继续跟进下去,你会有不小的收获。

有个例子:

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话——你是不是将要辞去作为会计师的工作,而要去艺术学院学习肖像学?

紧跟的问题应该是:

什么是肖像学?你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你将去哪里学习这个专业?你期待着何时毕业?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毕业后,还能找到其他工作吗?

为什么你觉得这个专业要比目前会计专业更加吸引你?

在“预询问”里,其结构是很简单的,甚至谈不上什么结构,我只是向对方发出一个信号,来表明你的态度和你的想法。正像是“模糊型问题”,引导你进入一个你并不清楚的领域,所以,它必定是一个“坏问题”,但没关系,这是它的特性,它正因此而起引导性作用。

例如,在这里你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模糊型问题”作为“预询问”:听起来,你对学习肖像学是非常认真的,以至于你要辞去工作,对吗?

对方的回答可能是“Ye s”,意味着“对,我是认真的,”或者“对,我正在办理辞职手续。”再或者,他可能说“No”,“我并没有想明年马上去学肖像学”。

当然,有时候,“预询问”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如: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你介意我问你个问题吗?

如果你觉得不确定是否可以询问某人一个问题,请用我刚才教给你的技巧——“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类似的询问方式,而不要在别人允许你提问时,还说出那些浪费彼此时间的话。

礼貌型问题

在某些询问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礼貌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是向对方表达你的祝贺,有时会对接下来的问题起到“破冰船”一样的引路效果。

在这种类型的问题中,我们并不需要期待一个答案,或者非要得到一个有实际性意义的回答。事实上,当对方提供了一个看起来“无意义”的回答后,我们便可能从中得知,是被允许继续提问,还是对方并不方便回答你的问题。

比如:

你还好吗?我能帮你吗?

今早的交通状况如何?

你觉得今天的工作还顺利吗?

纠正型问题

许多经理人、父母和小学老师,通常利用这种类型的询问,对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进行阐明。

至于对方的回答多数时候是“Yes”或者“No”,这要看你是如何组织你所提出的问题:你以后能做得更好一点吗?你一直这么懒惰吗?你不能再做得好一点吗?你能在行动上体现这一点吗?你的行为与你的年龄相符吗?你是要把我逼疯吗?

其实,我并不建议必须使用“纠正型询问”。然而,因为这不是一本“育儿书”,也不是一本“经理人实用手册”,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地归纳一下各种询问的类型,而不是评价它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

修辞型问题

有时候,有些问题的提出,并非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想法。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便有许多修辞型询问,目标指向主人公自己、主人公的母亲以及任何想要听主人公陈述的观众。比如,主人公会询问自己:“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或者他询问他的母亲:“你的眼睛呢(Have you eyes)”。

修辞型询问具有正当、合理的询问理由,并且蕴含着巨大的感染力,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有时候,该询问传达的是讽刺挖苦,虽然,哈姆雷特对她母亲的询问似乎有充足的理由,然而,我还是觉得,通常状况下,这种询问类型并非一个良好的询问。

※※※

如这一章所讨论的,对于这些询问技巧,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刻意学习,而是要使之成为询问时的一种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思维的转型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你的潜意识会帮助你发掘出更好的问题。

我认为学习这一章的目的是,当一些时候,你张开嘴巴,下意识地问出“你是(Do you)……?”或者“你愿意(would you)……?”等问题时,请停止询问,先思考一下,如何有效地组织你的问题。

如果你身边的人需要这些提醒,请复印这章的内容,与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