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18720600000028

第28章 冰山理论(10)

当他人还要学会照顾自己渴望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给到他们。渴望不是馅饼,不是给了别人后你会更少。渴望是泉眼,越给出,自己越多。给别人的爱、关注、认可越多,自己的就会越多。

你可以透过他人的行为,觉察他的感受、观点、期待,看到他灵魂深层次的渴望。他冷漠、争吵,不过是想获得一点爱和认可,他那么努力、拼命,不过是想得到一点价值感和赞美。他那么计较、防御,不过是想要一点安全感和归属感。

所有让你难受、看起来邪恶的行为,所有看起来好的或者坏的人,背后都有一颗脆弱的心,小心翼翼地索要着渴望的满足。那些看起来强大无比的人,背后也是需要这些满足。只是在行为上,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索要方式。但是在渴望上,我们都一样。

透过他的行为,你可以看到他的渴望,然后做一个决定:要不要去给他,满足他。如果你想拥有一段和谐的关系,你可以去满足他。如果你想伤害你们的关系,你可以看到他想要什么但就是不给。

人本主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等技术,这些都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接纳,感到被爱,感到被认可,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咨询师通常在练习这些的时候,由于缺乏一个系统的指导,只能通过经验来感觉和训练。萨提亚的冰山隐喻则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工具,让渴望在满足的时候变得更加简单。咨询以外,生活中对于这些技术的使用,也会让我们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满足他人的渴望,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来轻易实现:

积极倾听

小孩哭着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妈妈,爸爸不要咱们了!他把钱都给了一个漂亮的阿姨!”妻子一听就气得不行,跑了出去,直奔自己的丈夫,狠狠对着他扇了一巴掌:“你都学会养二奶了!”丈夫满脸无辜地看着他们说:“你们至于吗?我不就去银行存个钱吗?”

听比说更重要,这是我们常见的一句做人的箴言。

然而,你会听吗?怎么听?

有时候,刚听完一句,你就开始说“你这都不叫事,想我当年……”

有时候,你听完了一个故事,然后也只听到了一个故事。

有时候,我们渴望有人听完后,能够懂我们的心。

这就是倾听。良好的倾听应该是接纳说话的人的一切感受、观点、期待,不做任何道德判断,更不下结论。说话的人在说完后,会有愉悦、舒畅感。

积极倾听可以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被连接。此刻会感觉到有个人跟自己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对立面和自己争辩,这时候他的渴望就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具体怎么听,我们可以用冰山来练习倾听。当他讲完了一件事情,我需要马上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空白的冰山图,然后往上填充,我听到了什么。

应对:这件事情他是用什么方式应对的?讨好、打岔、指责,还是超理智?

感受:在这件事情里,他有着怎样的感受?他的感觉是什么?我有过这种感受吗?我能体会到吗?我可以调动自己的感受,此刻跟他同频吗?他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吗?他在掩饰吗?他不仅说了一件事情,更表达了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我听到了吗?在上面的笑话里,妈妈没有听到小孩的恐惧,只看到了自己的气愤。

观点:在这件事情里,他有着怎样的观点?他有哪些想法?这些想法和现实相符吗?他存在着哪些规条?对他来说,他的价值是什么?在他说一件事情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我们要区分出来,哪些是事实的部分,哪些是观点的部分。比如他说XX做得太过分了,我们听到的事实是XX做了什么,“过分”则是他的观点。对于他,我又有怎样的观点呢?我是接受的吗?还是评判的?这些规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我没有积极、饱含兴趣地倾听,我就需要同时听一听我的心里有了哪些想法。在上面的笑话里,“爸爸不要我们了”是他的观点,把钱给了别人才是事实。然后妈妈又触动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把钱给别的女人有且仅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养二奶。

期待:在这件事情里,他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他希望自己怎么做?对别人的呢?他希望别人怎么对他?别人对他有期待吗?此刻,我对他有期待吗?他对我呢?

渴望:在这件事情里,他的渴望是什么?他需要什么呢?是爱、价值,还是认可?他是在要什么呢?

在这件事情里,他的自我是怎么样的呢?是无助的,还是有力量的?他自我价值的瓶子怎么样了呢?

通过在听的时候,不停地在大脑里填充冰山图,你可以很快了解一个人,并且明白他。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冰山,诉说者的冰山在哪是与自己有冲突的?自己有没有对他的冰山产生看法?如果有了自己的观点,那很可能就是评判,这时候需要放下。

倾听的时候,不评判、不随意插话、不用自己的经验推断非常重要。

共情

你没有认真听,就不会有共情。倾听是共情的基础。

共情(empathy)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物质,又称为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共情能力不仅是咨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更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效的共情可以:

①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

②他人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沟通愉快、满足。

③促进他人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并使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简单地说,共情能力就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能力是一个咨询师必须练习的技能,也是一个人生存的技能之一。在共情的专业训练里,通常需要咨询师有一个好的直觉能力去判断来访者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提出,共情最简单的练习是重复来访者的话,但是怎么重复,重复哪些,这都是问题。

良好的共情能力,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了解他人、走进他人,可以更好的满足他人被理解、认可、尊重的渴望。利用冰山,可以简单完成共情。例如,以下几个共情练习:

1.我明天要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我已经考三次了,我不会又考不过吧。冰山上的共情练习:感受层次的共情:你因为害怕英语四级考不过,所以紧张、焦虑。观点层次的共情: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考过吗?你在担心什么呢?期待层次的共情:你非常希望自己这次能考过四级考试。渴望层次的共情:通过这次考试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你是有价值、被别人接纳的吗?

自我层次的共情:你很热爱学习,是一个很上进的人。

2.我不是个好母亲,我没有教育好我的儿子。

冰山上的共情练习:

感受层次的共情:为此,你觉得很着急和愧疚。

观点层次的共情:你觉得教育好儿子才是好母亲。

期待层次的共情:你很希望自己把儿子教育好。

渴望层次的共情:教育好儿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你是有价值的。

自我层次的共情:你是个好母亲,你想改变自己。

3.我的女朋友离开我了,她和我的宿舍同学好了,我伤心死了!冰山上的共情练习:感受层次的共情:女朋友离开你了,你觉得很伤心也很愤怒。观点层次的共情:你觉得她不该离开你,不该和你的宿舍同学好。期待层次的共情:你希望她不要离开你,至少不要和你宿舍同学好。渴望层次的共情:她这么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不被爱?是不

被尊重?还是别的?自我层次的共情:这么艰苦的情境下,你坚持着活下来了。

共情时,需要根据情境来判断,下一步你想导引向哪个方向,你想从哪个层次切入,然后决定在哪个层次里共情。然后使用我们冰山转化的部分,进行转化指导。使用冰山共情的优势是,你能从多个维度理解他人,并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受尊重的。

这本身也是在满足来访者的渴望部分。我们通常建议,当情境进入安全部分时,当来访者能够敞开和坦诚的时候,直接在渴望部分进行共情连接,这能迅速调动来访者的内在,并切入到更深。

无条件积极关注:

从冰山上找资源

“你到底爱我哪一点?”

“你漂亮,聪明,贤惠,幽默,有气质。”

“讨厌,人家哪有你说得那么好啦。”老婆说着,拿开了架在我脖子上的刀。

积极关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表扬自己,但是我们却不愿意付出给别人。像笑话里这个男人,只有被逼着的时候才会给一点积极关注。平时为什么不舍得给呢?

资源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宝库。我们在自我价值里已经谈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看到别人有这个宝库并告诉他。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另外一个有效咨询的概念,也就是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关注,并帮助其发现内在的资源。

我们该怎么给予一个人积极的肯定呢?怎样发现他优势的地方,并给予回应和鼓励呢?

使用冰山,在冰山各层次共情后,就可以把积极的部分反馈给来访者。

萨提亚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也是向上的。因此即使人们在采用不合理的方式应对事件、在冰山不同层次有所卡住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让自己过得更好。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关怀和爱。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可以在冰山不同层次上,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行为:再糟糕的行为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挖掘出积极的一面,并反馈给对方。

应对:每个应对都有自己的资源。讨好是敏锐,指责是有能量的,超理智是有智慧的,打岔是幽默、有创造力的。挖掘出对方的资源,并反馈给他。

感受:感受都是有资源的。愤怒是有力量的,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委屈是想照顾到自己,提醒有些不好的方面。羞耻和惭愧是对自己要求高,想做得更好,是有希望的。当用感受共情完,需要给他夯实的时候,就把他积极的这部分反馈给他,提升价值感。

观点:观点里是含有价值的,一个人重视什么,在意什么。

渴望:“你这么做,只是想表达你的爱,虽然你的方式会有些不好,但你是在表达爱。同时,你只是想得到一些爱,你只是想要被关注些。你这么做没有错,你只是想要这些东西而已,每个人都想要,你只是想让自己过得更好些。”帮助来访者放下他的评判,接纳自己的渴望,看到自己的内心。

自我:你有哪些优秀的特质。这是可以直接观察和表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