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三卷)
18829000000030

第30章 明得是非,识得大体

“原文”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释义”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搞小恩小惠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发泄个人不满。

不识大体的顽固将帅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西点军官,母亲是一位非常有修养的富商,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麦克阿瑟,在19岁便考进了著名的西点军校,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军校大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担任很多职务:美国霓虹第42师参谋官、师参谋长、84步兵旅旅长、42师师长等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还曾担任过著名的西点军校校长;50岁便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军职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担任了美国远东部队司令官;后来在美国入侵朝鲜时,他担任“联合国军”的总司令,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竟然在鼎盛期戛然而止。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将军的全部军衔被撤免。这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我宣布: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已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所担任职责的问题上了,这对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非常不利。所以,根据美国宪法给予我的特殊责任和联合国赋予我的责任,我深表遗憾地决定: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权(即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等全部职权)任命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麦克阿瑟的职务一一被撤销。在朝鲜战场上,他已经没有任何留下来的价值,所以他只有解甲归田了。

事实上,麦克阿瑟被撤免全部军衔,主要原因在于他与白宫有所冲突。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坚决反对罗斯福提出的“欧洲第一战略”,而主张“要在远东打一场民族性战争,决不能在欧洲联合英国苏联打一场‘国际性’战争。”杜鲁门上台后,仍然推行欧洲第一的政策,麦克阿瑟对此只有沉默以对。

在美国入侵朝鲜时,麦克阿瑟与决策层矛盾更加严重,他们的矛盾起初是由对待台湾政策的问题上引起的。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政府已经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如果美国继续援助蒋介石的政府,不但会疏远中国大陆民众,而且很有可能会激起亚洲国家强烈的反美、反西方的情绪;更不应该派遣国民党军队参加朝鲜作战,与其支付费用给他们,还不如用这些费用来支援自己的军队。所以,美国政府最终决定,与台湾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军界的反对。麦克阿瑟提出:美国政府应该坚决支持“中国国民党”,反对中国共产党。但是政府并没有接受麦克阿瑟的提议,后来,麦克阿瑟访问台湾。返回后发表声明称:台湾一旦受到共产党的攻击,美国与台湾的“有效合作,马上就能完成部署”。

同时,蒋介石也发表公报称:我和麦克阿瑟将军的会谈,已经奠定了共同保卫台湾和“中美军事合作”的基础。

这一个声明、一个公报让美国政府的决策层感到非常不安。于是,杜鲁门总统以国防部长约翰逊的名义发出一封信件。在信中用了严厉的措辞警告麦克阿瑟,让他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导致爆发战争的行为,更不要给其他国家留下发动全面战争的口实。

但是,麦克阿瑟根本没有理会这样的警告,仍然一意孤行。并且还在发给“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野营活动”的贺电中,直言不讳地写到:如果有人说保卫台湾会失去亚洲人的支持,那么说明他并不了解东方人。

杜鲁门获悉这样的电文,非常恼怒,所以考虑解除麦克阿瑟远东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但经过仔细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个想法。

但是,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一败涂地后,开始狂热地鼓吹扩大战争。根本没有把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权威放在眼里,坚持自行其是。这给美国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舆论压力。杜鲁门终于忍无可忍,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权。

后来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说:“我认识到我本人除了解除这位国家的战场上最高指挥官职务外,没有别的选择。”

很明显,麦克阿瑟之所以会被解除职务,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和能力有限,而是因为他没有看清当时的国际形势,没有将美国的全球利益放在第一位,又固执地与美国政府唱反调,所以导致了他的亨通官运戛然而止。

深明是非的一代贤后

千古明君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依靠手下一批谋臣武将外,还得益于一个重要的人物———长孙皇后。

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宗皇帝,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事务,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深得宫内外的好评。

因为长孙皇后端直有道,所以,太宗十分器重自己的皇后。每次退朝回到后宫,太宗教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认真听完,她不愿干预国家大事,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唐太宗知道她公正无私、有见地,所以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太宗,她相信太宗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官拜谏议大夫,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太宗的一些不当行为和政策,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魏征之忠谏不分事大事小,一律当面指出,有时让太宗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一次,唐太宗无事,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去郊外狩猎。还未出宫门,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当时,太宗兴趣正浓,心想:“一个富有天下的堂堂天子,要出去狩狩猎,消遣一次又会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然坚持狩猎。谁知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结果,弄得太宗兴致全无,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到后宫见到了长孙皇后,还未消气,气呼呼地说:“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长孙皇后忙问什么原因惹得皇上如此生气,等太宗把原因说明之后,长孙皇后连忙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向太宗贺喜:“恭喜圣上!贺喜圣上!”唐太宗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喜事,问道:“喜从何来?”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得有理,于是满脸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得以保住了他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虽然贵为皇后,长孙氏并不因此骄矜自傲,她仍旧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尤其是对年事已高的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经常提醒侍候太上皇的宫女如何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儿媳那样力尽孝道。

长孙皇后虽为六宫之主,但是对其他妃嫔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专宠,反而经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有一个妃子刚刚生下一位小公主,就患了重病,长孙皇后前去探望,这位妃子病势沉重说不出话,见到长孙皇后,泪流满面地指着小公主。长孙皇后一下就明白了,她是不放心小公主。长孙皇后把小公主抱起来,对这位妃子说:“我既为皇后,就是她的皇母,请放心,我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育。”果然这位妃子去世后,长孙皇后就把小公主接到自己的宫中,专门请人抚育直至长大成人。

长孙皇后出身官宦之家,如今又是六宫之主,但她却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衣服饰品从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以节俭为主,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后宫充满朴实风尚,为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之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长孙皇后不但自己奉行勤俭节约的政策,而且对太子李承乾也严加约束。太子李承乾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长子,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于太子将来要继承皇位关系到大唐的社稷久安,所以对太子的约束更加严格。太子东宫事务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一日,遂安夫人觉得东宫的日常开支太紧张了,而且好多器物都陈旧了,就向长孙皇后请示增加东宫的开支,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断然拒绝遂安夫人的请求,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后宫所有人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外戚专权是历代朝纲混乱的原因之一,长孙皇后自幼熟读诗书,当然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经常规劝太宗不要顾及自己的家人,同时她时时提醒家人,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后就要仗势胡作非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算得上是开国元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反而处处避嫌,免得给人留下话柄。

凡事都是有规矩的,皇帝的家人也不例外。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标准的金枝玉叶。出嫁时,向父母撒娇索要丰厚的嫁妆,超过永嘉公主的数倍。永嘉公主是长乐公主的亲姑姑,永嘉公主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嫁妆因而比较简朴。等到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魏征听说此事后,觉得不合理法,所以进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规矩自然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改变。回宫后,唐太宗不经意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后对此十分重视,她对太宗说:“妾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之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为结发夫妇,情深义重,仍恐陛下位高,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希望陛下从之。”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不幸受了风寒,引发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大赦天下,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亲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就连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并非人力所能决定。如果修福可以延寿,我从没做过恶事,为什么还得此重病呢?如果行善无效,那求福又有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是清静场所,如此万万使不得。因我一人,乱天下之法度,更会加重我的罪孽!”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含泪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于贞观十年(636)在立政殿逝去,享年仅36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太宗,她死后薄葬,一切从简。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气势十分雄伟宏大的昭陵,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中国历史上出了许多有名的皇后,长孙皇后当之无愧,她识大体、明是非,用自己的贤惠和远见卓识引导一朝帝王,影响着满朝群臣。

智慧总结

“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能辨别是非上,也表现在能明识大体上。从现实而言,不可能有绝对的民主,所以,明辨是非之后,还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不要伤上司的自尊,照顾好领导的面子。另一方面,作为决策者,要善于公正地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存偏见和私心地采纳意见,这样,最后的决策才可能正确,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