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2
18840700000150

第150章 代替上司下地狱

上司所管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他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属去干,去代上司摆平,甚至要出面护驾,替上司分忧解难,赢得上司的信任。

有些人很不注意上司愿意干什么工作、回避什么事情,往往容易得罪上司,惹出麻烦。某县化工厂因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关注。省电视台记者到该化工厂采访时,最先碰到该厂办公室主任刘某,刘某怕说不好承担不起责任,就对记者推卸说:“我们厂长在办公室,他说了算,有事你找他去吧!”结果,记者闯进厂长办公室,把厂长抓了个正着,厂长想回避也躲不开了,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厂长得知刘某不仅不提前通风报信,还说了那样一句话,很生气,很快便炒了刘某的“鱿鱼”。

刘某的教训很深刻,记者采访质量问题本不是光彩的事。按道理,从为上司着想的角度讲,他除了应实事求是地讲明问题的原因外,还应该维护上司的面子,替上司分忧,而不该把事情全推到厂长一人身上。

一般地讲,上司有几愿几不愿。白领对此要了然于胸。

(1)上司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

从理论上讲,上司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属承担。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上司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职位,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司的形象,比如接电话、组织市场调查等,都是上司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这些事情只能由下属分担了。

(2)上司愿做“好人”,而不愿做“坏人”

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上司一般都喜欢让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坏人”。

一位作家在《如何与上司相处》一书中举了个实例,香港有位企业巨头,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那是因为任何人跟他谈任何事情,从来都不会得到否定答案。当然他并非是有求必应的“黄大仙”。碰上他真想合作的对象或他肯出手相帮的人,就会亲自出面,卖个人情,不然的话,一律由他的下属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对方,此时他是不会露面的。

愿当好人,不愿演丑角的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上司心理。此时,上司最需要下属挺身而出,充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当然,这是一种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上司也难以启齿向下属明说,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上司的意思然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做了上司心里有数但不会公开表扬你;如果下属因为粗心或不看上司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尴尬,上司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3)上司愿意领赏,不愿受过

闻过则喜的上司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上司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喜者。在评功论赏时,上司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之后,许多上司都争着往后退。此时,上司亟待下属出来保驾,敢于代上司受过。

代上司受过除了那些原则性或特别严重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从组织工作整体讲,下属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上司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受过的角度讲,代上司受过实际上培养了一个人的“义气”,并使自己在被“冤枉”的过程中提高预防错误的能力。结果,因为你替上司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上司一定会回报你,给你“吃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