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18841400000019

第19章 软硬兼备,事事如意(2)

经理当时就火了,于是摆出了一副决斗的架势。很快两人就扭打在一起,在这次打斗中,刘二虎占尽了便宜。因为这件事,刘二虎与经理都受到了处罚,经理被调离该部门,刘二虎被罚工资不说,还被要求打扫一个月卫生。刘二虎哪能在同事面前受这份气,他又找到单位领导理论,领导的答复是:“要么接受处罚,要么离职。”刘二虎还是不服,领导也生气了:“从今天开始,你连所有厕所的卫生都打扫了,工作时限是两个月。”见势不妙,刘二虎也只能服从了。

为什么一定要吃了亏才会反省呢?

这是许多人都有的一个毛病,当他们习惯于从一种行为中得益时,便会越发助长自己的这种习惯,最终会吃大亏。

我们说,人生在世,待人接物,应当说更多的时候是软的——说好话,赔笑脸,遇事让人三分……都是人们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态度和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软的手段都灵验,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话听不进,拳头倒让他变得清醒。这样,强硬的态度与手段就成为必要。

刘二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给他脸,他却不赏脸,反而把你当软柿子捏,当病猫看;你不给他脸,他却与你反目成仇。像这样的人,也许他们会从一些人身上得益,但是从长久来看,他们注定要吃亏。

做人是需要点硬气,但硬气不是要你去与耍赖皮,或以硬压人,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不示弱,给对方心理上一种震慑。

一天,何先生回到家时,发现房门开着,里面传出搬动东西的声音。往里一看,一男子在翻箱倒柜,正在寻找钱财。那男子也抬头发现了何先生,他当即操起事先准备好的菜刀,瞪眼逼视着何先生。

平时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的何先生并没有被这位男人唬住,而是大声说道:“把刀放下!”对方竟被他给镇住了。

接着何先生指着他说:“好话告诉你,如果你真动了刀,那可是抢劫罪,至少要蹲十年八年的牢房,要是把刀放下,这件事情可以私了。”

那男子于是把刀丢开,愿意私了。事后何先生很快报了警,把那位男子绳之以法。

在关键时刻,何先生表现出了十足的硬气,他先是镇住对方,然后再以软话“驯服”对方。最终巧妙地把其制服。

所以,为了让自己在社会行走得更顺利,一个人一定不要过分软弱,过分单纯,而要学会软硬两手交替使用的处世谋略。

收敛锋芒,结缘不结仇

人都有过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尤其是与自己的对手打交道,更是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任何一些不经意的失误,都可能被对方误解,从而僵化双方关系。所以,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时,要让自己尽可能地“圆”起来,不让自己的棱角“划伤”了对方。

1842年秋天,林肯取笑了一位自负而好斗的名叫詹姆斯·史尔兹的爱尔兰人。林肯在《春田时报》刊出一封未署名的信,讥讽了他一番,让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史尔兹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当时就暴跳如雷。他查出写那封信的人是林肯,跳上马去找林肯,跟他提出决斗。林肯不想跟他斗,他反对决斗,但是为了脸面又不得不决斗。对方给他选择武器的自由,因为他的双臂很长,他就选择骑兵的长剑,并跟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剑术。决斗的那一天,他和史尔兹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沙滩碰头,准备决一生死。但是,在最后一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林肯。他从此再没有写过一封侮辱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了。从那时候起,他在工作与生活中会极力避免伤害每一个对手。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我当总统时,若碰到了棘手的问题,我常往后一靠,抬头望望挂在办公室墙上的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问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做?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每一个人在与对手打交道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也都曾会假想其他有经验的人会怎么做。

不论是生意上的对手,还是工作中的对手,与这些人相处时,在言行举止上一定要慎而又慎,切不可显示出你具有攻击性的一面。表现在具体的相处细节中,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得圆融一点,少一些棱角。

通过正确的渠道,先把对别人的愤怒发泄出来

马克·吐温常常会大发脾气,写的信火气之大足以把信纸烧焦。例如,有一次他写一封信给反对他的人说:“给你的东西应该是死亡埋葬许可书。你只要开口,我一定会协助你弄到这份许可书。”又有一次,他写信给一位编辑,信中以命令的口气写道:“此后这方面的情形必须遵照我的底稿去做,并且要那个校对把他的建议留在他那已经腐朽了的脑子里面。”

马克·吐温经常通过这些言辞激烈的文字发泄心头的不满。但幸运的是,他从没有因此而激怒别人,因为这些足以刺激别人的信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这也是一些有经验的人常用的方法,在私下,自己可以找一些合理的渠道发泄自己对别人的不满,但注意不要在别人面前中伤对方。这样,再次与对手交往过程中,便会把心态摆正。

第一时间更正你的失误

与对手交往,一般双方都是非常敏感的,稍不留神,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误解,如果这时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将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张先生开了一家餐厅,生意非常红火,不久,他的一位朋友在他的对面也开了一家餐厅。这样一来,张先生的生意就被抢去了一半。更让张先生气愤的是,他的朋友还故意在价格上做文章,不久,张先生餐厅都快经营不下去了。一次,张先生找到这位朋友,希望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让双方都有利可图。一开口,张先生便说道:“现在生意难做,咱们谁也别抢谁的生意……”听他这么一说,朋友急了:“谁抢你的生意了?”

张先生立刻意识到,这样一来只会与对方搞僵,于是立刻纠正说:“嘿,你瞧我这张嘴,我不是说你抢我生意,今天我是来抢你的生意。”

“你说什么?”

张先生解释道:“朋友一场,今天过来希望你能指点一二,也就是来向你取取经。”

这么一来二去,双方把事情谈开了,最后双方达成共识,那位朋友同意制定与张先生同样的价格。

第一时间更正你的失误,不是示弱,而是一种策略,这会消除对手的敌意与过重的防范之心。只要突破对手的心理防线,许多事情都可以顺利解决。

让对方准确地理解你的本意

刘先生与赵先生是一对死对头,为了竞争公司里空缺的副经理职位,双方可谓是用尽了心机。经过几番舌战式的辩论,刘先生最终当选。赵先生心里虽然特别难受,但是并没有丝毫的表现,并且在言谈举止中都充满了对对方的敬意。

一次,刘先生请赵先生吃饭,希望就此结束双方过去的“恩怨”,协力做好以后的工作。赵先生恰巧身体不舒服,所以,婉言谢绝了对方。为了不让对方误解,赵先生特意掏出医院开出的药方让对方看,并答应在适当的时候登门拜访。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刘先生不必要的心理顾虑,从而避免了一次误解。

所以,与对手交往必须要注重细节,一方面既要展现出你大度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展示出你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样,在不得罪对手的前提下,也会尽可能多地赢得对手的尊重。对于一些性格太过鲜明、心直口快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在对手面前消除这些棱角,让自己变得圆融一点。

以毒攻毒,屈人之兵

我们有时总会遇到一些不通情理、不讲情面的人,他们嘴茬子很厉害,动辄以咄咄逼人的姿态,非把你逼到走投无路不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你必须以强硬的姿态适当地还以颜色,与其死缠烂打一番,显示出你的个性。

咄咄逼人的人,一般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己的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有信心战胜你。说话一般是指向一个地方,对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人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

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有多种,根据情况的不同可加以选择。

后发制人

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先把拳头收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后发制人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最为有效。

(1)当对方到了已经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咄咄逼人者,其开始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种观念,他总有不攻自破的地方,总是有弱点的,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等待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2)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全部打到,而后发现,他连你的“要害”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守为攻之时。

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就是以对方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拖泥带水,使对方无理可寻。

欲擒故纵

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时,你可以装作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

直击软肋

这是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你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应该迅速地找到他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然后据此做些“文章”,以抓住他的软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寻找双方的异同点,可以适当调强双方共同的东西,从而让对方觉得,自己在强调自己的正确时,也是在为对方辩解。

胡搅蛮缠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人太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方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的对付方法。

以暂时的退让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世事难料,或许你今天还快乐地哼着小调,明天就不知得罪谁了;或许你现在还与别人谈天说地,说不定过一会儿就与某人大吵起来。如果不是你的错,却一定要把责任归结在自己头上,就助长了对方的威风;如果大手一挥:“全是你的错!”又将造成不可避免的争执。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呢?

当然有,这就是暂时通过巧妙地示弱、退让先成全对手的好胜心,再转而赢得主动,即以退步开始,以进步告终。

这是处世哲学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大多数人视退让为软弱,为无能。其实,在聪明的人眼中,这是“进攻”的开始。古有“能屈能伸为大丈夫”之说,在今天看来,退中求进也是许多成功者善于应用的妙计。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时,有3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可以帮助你高效、快捷地化解人际难题。

给对方搭个台阶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别固执己见,十分容易为一些小事情同别人争论,而且火药味浓烈。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应当有饶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面解释一面折中调和,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语言形式,以避免冲突的扩大。有一位先生,一次上岳父家吃饭,进餐时与岳父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那先生强调,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而岳父则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后来那位岳父大人把问题扯到“年轻人自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显然是在批评女婿。女婿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开始缓和下来,他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一致,那倒没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女婿的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给争论双方打了圆场。

可见,在矛盾即将升级的时候,最恰当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退一步,借机给对方个台阶下。除非是不识抬举的人,一般人都会很容易接受这个台阶,因为谁也不愿意因为一点小事而伤及颜面。

巧捅窗户纸

矛盾的双方一般都不情愿主动向对方示弱,或是示好,这样一来,双方都憋着一口气:“你不理我,我更不想理你。”如果这样耗下去,一方面谁的心里都不舒服,另一方面在别人看来也显得太小家子气了。所以,必要时最好有一方主动站出来打破僵局。如果问题发生在男女之间,一般由男士先开口;如果问题发生在上下级之间,上级应该主动做出姿态。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打破僵局的办法。

(1)不把话说得太绝,为对方留有余地。

(2)请客或约对方看电影,借机搭话。

(3)开个善意的玩笑,向对方大献“殷勤”。

(4)打个电话,找个借口说说话,可减少尴尬。

(5)求对方帮个小忙,打破坚冰。

(6)佯装生病或不舒服,让对方来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