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4500000006

第6章 兄弟姐妹:手心手背的深情依恋(5)

高三(8)班的龚月红同学吃鱼苦胆中毒住院,马福元又从本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抽出部分费用献上了自己的爱心。

我要亲眼看到孙子苦尽甘来

马福元辛酸艰难的生活和求学经历,终于感动了上苍。2006年3月,马福元以他的感人事迹,以及他身上体现出的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从全国2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

2006年3月30日,马福元在老师的陪同下,赴浙江参加颁奖仪式并领回了5000元奖学金。

马福元高兴极了,领到奖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为了照顾爷爷,这些天马福元都要早、中、晚(自习)在出租屋和学校之间来回走三趟。有了这辆自行车,他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马上到来的高考冲刺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马福元还为爷爷买了一台电视机,帮助他打发时间,增加生活乐趣。

高考在即,已经取得荣誉的马福元一点也不敢松懈。他一如既往地照顾着爷爷的生活,更以全副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中去。因为,这是他和爷爷共同的梦想——考上大学,用知识去改变贫困的命运。

马福元说:“无论多么艰辛,我都会带着爷爷求学,将来我还会带着他走自己的人生路。”

爷爷听了马福元的话,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憧憬美好未来的快乐:“我要再努力多活几年,亲眼看到孙子苦尽甘来。”

做个天使

◎文/刘燕敏

她让世人知道,做一个天使,比等待天使的降临要好得多!

2005年11月26日,一场隆重的葬礼在英国威尔士的加的夫郡举行。参加葬礼的共1264人,来自世界26个国家,他们全是死者莉莎·巴特的后代。

在人口稀少的加的夫郡,举行这么大的葬礼,五十年来还是第一次。因此,当地的新闻媒体非常关注,它们在报道葬礼的同时,对莉莎·巴特的身世也作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她21岁之前的身世却非常模糊,人们只知道,她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波尔多,二战时,父母死了,丈夫阵亡,她流落到英国,

她后来的身世之所以详尽,是因为她留下了大量的日记和信件,人们是从她的这些遗物中知道并了解她的。葬礼那天,《加的夫郡报》摘了她写于1945年的几篇日记:(5月18日)战争结束了,我想回波尔多去,可是,那儿还是家吗?父母已经死了,丈夫也不在了!谁会接纳我呢?(6月21日)在报上读到一则关于瑞士一家孤儿院的启事,那儿有30位1到6岁的孤儿,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战争中死了,谁愿意每月寄10英镑,就可以认养一个孩子,成为他(她)名誉上的父母,我多么想认养一个孩子!可是我现在也是一名等待救助的孤儿呀!(6月27日)我找到一份工作,为希尔公司做保洁员。感谢上帝,在这么多人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的时候,让我有了饭吃。(7月27日)今天汇去了10英镑,我选了一位叫蕊的意大利小姑娘。我是一个妈妈了!(9月24日)今天是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日子啊!我的女儿蕊来信了,她用意大利文写的信,虽然不认识,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幸福,因为她找到妈妈了!(12月15日)在夜校里,我的意大利语进步得虽然不是最快的,但我终于可以用简单的意大利语给我的女儿蕊写信了。(12月24日)圣诞节来了,经理因为我表现突出,给我加了薪,我又看上一个丹麦小姑娘,也许我将要有两个女儿了!

莉莎·巴特1945年以后的经历是希尔公司总裁普鲁斯特讲述的,他说,巴特小姐在他们公司干了40年,起初,她因为会意大利语,从保洁员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后来,又因为她通晓丹麦语、西班牙语、瑞典语、俄语、波兰语而被提升为总裁助理,1981年退休后,她回到加的夫郡,因为那儿的环境和气候与她的故乡波尔多非常相似,她的孩子们共同出资在那儿给她购置了一栋别墅。

葬礼结束后,再没有看到有关莉莎·巴特的报道。据她的孩子们说,妈妈是一位天使,她让世人知道,做一个天使,比等待天使的降临要好得多!对此,她已经很满足了,不需要世人过分的赞誉。

大义抉择

◎文/刘淑萍

一种爱心的奉献,一种爱心的表达,它都不会孤独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爱的链接,爱的传递。

大义抉择

2004年春节后的一天,深圳眼科主任姚晓明接到一个蹊跷的电话,一个女性衰弱的声音对他说自己叫殷顺玉,身患绝症,愿意捐献眼角膜。眼科博士姚晓明是国内最早劝临终病人捐献眼角膜的倡导者之一,他在130多个志愿者包括丛飞,包括自己母亲的遗体上成功实施了眼角膜的摘除,让200多人重见了光明。有人自愿捐献眼角膜,对他来说当然是好事,然而这个电话却让他犯难了,因为殷顺玉决定卖掉家产房屋作路费和生活费,孤注一掷远赴深圳上门等死,这让姚晓明无法接受。为此,他从殷顺玉那里要来了她的主治医师谭医生的电话号码,他要考察和核实一下情况再作打算。

和谭医生作了长途通话后他得知,原来殷顺玉是湖北巴东县人,时年45岁,她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病,此时已全身浮肿,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然而她是一个中年离异的下岗女工,平日里生活都异常拮据,哪来的钱做手术治疗呢?更何况,即便做了手术,病入膏肓的她也未必能逃脱死神的魔掌。“我看她也就有半个月的时间了!”谭医生最后如是说。

殷顺玉1995年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后,又遭遇了离婚和下岗的双重打击。为了母亲的治病和生计,2003年正上高三的儿子彭英被迫辍学到深圳打工。2004年,已重度心衰、虚弱不堪,连几斤菜都拎不动的殷顺玉自感生命走到了尽头,生死之间,她回忆自己坎坷的一生,对生命的意义和真谛进行苦苦的思索。

正在这时,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感人的画面。屏幕上,一位女士在病床上动情地说:“其实,我没有离开你们,我的生命在你的双眼里延续着,虽然我不认识你,也不知道你姓什么叫什么,但是,我祝福你,因为你通过我的眼角膜,看到了这美好的世界……”

那位女士叫王飞越,她在肝癌晚期放弃抢救,捐献了眼角膜,让4个人重见光明,为王飞越摘除眼角膜的就是姚晓明医生。

殷顺玉心头一喜,当即自言自语:“我死了,也要把我的眼角膜捐出去!要把我身上其他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于是她辗转找到了王飞越的丈夫赵世虎,询问捐献眼角膜的有关事宜,同时找到了姚博士的电话号码。殷顺玉一边和姚博士联系,一边写信给儿子。

千里赴死的惊人壮举

2004年4月初,彭英收到妈妈的一封短信:“儿子,赶紧回来,妈妈特别想你……”彭英有一种不祥之感,他风风火火地跑回家,看到病危的妈妈正歪在床上不停地喘气。

更让他惊讶的是,生命垂危的妈妈做出了一个惊天的抉择,她要放弃治疗,远赴深圳“等死”,以便在有效的时间里及时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要想完成这一心愿,殷顺玉首先要说服的是自己的儿子。湖北巴东县的习俗是人死后入土为安,实行土葬,而且留全尸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这件事情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有人对彭英说,劝劝你妈妈,苦了一辈子,到死了还不能留下一个全尸,何必呢?而殷顺玉却对儿子说,人死了埋在土里,烂也是烂掉,为什么不做点好事呢?妈妈一路走来,曾有很多人帮助我,我没有别的能耐,我只有我的这个躯体,你就满足我的这个愿望吧!

眼前的一切揪扯着彭英的心,犹豫不决时,他上网查询,了解了以姚晓明为首的深圳慈善机构狮子会争取人体器官移植立法的感人事迹,他终于理解了母亲,决定支持母亲赴深圳捐献眼角膜。

但姚博士拒绝,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去等死是很残酷的,他劝她接受治疗。于是殷顺玉天天打电话,还给姚晓明写信,她说:“博士,我是一个即将告别尘世的不幸女人,我一生都希望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可总没机会。我走了,留下眼角膜,我的眼睛依然可以注视这个美好的世界……”

博士的心被强烈震撼了,他既要尊重一个生命,又不能伤了一份爱心。他打电话给殷顺玉,说:“处理遗体会有很大的个人开支,你能承受得了吗?”

殷顺玉说:“那我就把所有的器官以及全部的遗体都捐给社会、病人,或给医院做实验!”

“如果路途中出现意外怎么办?人死后超过6小时,眼角膜就不能用了。”

“姚博士,医生说我还能活一个月,我一定能活着到深圳的!”

姚博士的双眼早已噙满泪水:“殷女士,你和你儿子明天就出发。记住,一定要到武汉坐飞机,机票钱我来出!”

殷顺玉高兴极了,可儿子彭英却哭了,他伤心地想,去时两个人,回来就只我一个人了!

殷顺玉卖了房子,5月19日,母子俩从巴东县坐船到武汉,次日,他们登上了从武昌开往深圳的T175次列车。为省钱,殷顺玉坚持不坐飞机,而是买了两张硬座票。

善良信念支撑着垂危的生命

火车上,儿子焦急不安地时刻守在妈妈的身边。晚上10点,殷顺玉喘气艰难,她的脸随着每一次喘息而痛苦地抽搐着。儿子赶紧去找妈妈的急救药,可他不知道,妈妈是抱着必死的心去深圳的,上车前就把药全扔了。

10时30分,殷顺玉嘴唇发紫,面色暗红,痛苦地喘着粗气。彭英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强忍着泪,小声地呼唤着:“妈妈,妈妈……”

列车员和周围的人无不感到震惊,他们对这个中年女子充满了敬意。列车长很快把他们母子安排到卧铺车厢。随后,寻找专业医生的广播响起了。几分钟后,一位医生来了。这时,殷顺玉又开始剧烈地咳嗽,经验丰富的医生急忙对彭英说道:“快准备好纸巾,病人要咳血!”话音未落,一口殷红的鲜血已从殷顺玉的口中喷出。

彭英全身发抖,他拨通了姚博士的电话。姚博士听列车长说还有半小时就到长沙,斩钉截铁地说:“你们现在就和长沙市医院联系,让他们尽快抢救,千万不能耽误了!”

长沙方面很快传来消息:医生已整装待发,急救车即将驶往站台。处于半昏迷状态中的殷顺玉脑子很清醒,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就是入院也没救了,如果死在长沙,我的眼角膜就无法捐献了。明天一早火车就到深圳,现在就算是死在列车上,我的眼角膜还有用。”

晚11时24分,列车到达长沙,但殷顺玉死死抓住茶几不肯下车,彭英用手掰妈妈的手,怎么也掰不开,没办法,他又打通了姚博士的电话。姚晓明生气地说:“殷顺玉,我对你的眼角膜不感兴趣,你为什么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姚博士此刻是真正地相信了,殷顺玉真的是慷慨赴死,想完成捐献眼角膜的意愿。面对死亡,这个是秀不出来的。

列车载着一颗赴死的心在夜色中飞驰。5月21日清晨,火车到达深圳。姚博士和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站台上。殷顺玉微笑着说:“我终于活着到深圳了……”她握住姚博士的手说:“谢谢你……我可以……亲手填写志愿捐献书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落下泪来。

峰回路转,大爱换来生命奇迹

殷顺玉再次开始咳血,吐血量之大,让人惊骇。急救车很快停在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门前,殷顺玉被推进了急救室抢救。医院立即组织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得出的结论是:全心衰,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房颤、肺动脉高压……

然而,有着丰富心血管病治疗经验的姬尚义院长说:“病情虽重,但并非无法治疗,只要做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整形便可,病人还是有生存希望的。”

“那可太好了!”院长出人意料的话让姚博士和在场所有的人连声叫好,有人带头鼓起了掌。在姚博士的申请下,狮子会负责人马文光先生送来4万元手术费,而医院也愿意承担余下的2万元费用。

殷顺玉的事迹在深圳不胫而走,许多市民手捧鲜花、提着营养品来看望她。6月1日,姬尚义院长亲自主刀为殷顺玉动手术。术前,殷顺玉递给姚博士一封亲笔信:“姚博士,我这一进去,不知还能否出来,如果不能,请您和深圳狮子会不要做无用的抢救,把钱留着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紧张的4个小时过去了,手术非常成功。20多天后,经医院精心医护,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殷顺玉痊愈出院了。在医院的欢送会上,她泪流满面地说,我本是来捐献器官的,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获得了重生……殷顺玉还说,她曾得到了社会上的很多关爱,受人点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因此捐献眼角膜依然是她执著的心愿。

尘世留下了这位善良母亲的眼睛,人间留下了一个爱心传奇。正如姚博士所说:在这个社会当中,一种爱心的奉献,一种爱心的表达,它都不会孤独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爱的链接,爱的传递。

最平凡的感动

◎文/陈文海

有这样的平民百姓,有这样的民族脊梁,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老百姓谱写的英雄赞歌。

一个85岁的老汉,独居深山几十年,从没出过远门。近些年,当地政府曾多次劝他到敬老院安享晚年,但他执意不肯,自己硬要坚持靠捡拾垃圾和种植房前屋后的一小块地勉强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