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4700000011

第11章 感悟快乐:在智慧之光中成长(10)

导游若无其事地回答了我们,“野花,没人给它起名。”然后,我们激动万分地开始给这神奇的自然之花冠名。面对我们的激情,导游冷漠地耸了耸肩膀。我们争先给这花照相,仿佛一路的生死之战在它面前不足挂齿。然而,短短两分钟的喧嚣过后,一切又湮没无声。我一样不再研究花名的问题,甚至不再看它,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这短暂的振奋中感受到了死亡的危机。喘气再喘气,无力再无力,然后,大脑就像死水一样暗淡下来。是的,因为缺氧,我们不得不心思安静,别说花名,就算是对面的面孔姓甚名谁,我也不想探究了。

但是,直到今天,那团团燃烧的花朵依旧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沿途说过的许多话,包括动摇、执著、坚定和退缩都渐渐在岁月中隐退,唯独那簇簇花朵,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永恒地留守在我的世界里。

是的,“没人给它起名”。由于我们下山时没有沿袭同样的路途,所以我没能再看到它。然而,面对它永恒的娇艳,我却突然感到生命的渺小和软弱。其实,人真的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最伟岸的生物。面对自然的伟创,我们除了敬佩只有膜拜,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定一个远比我们坚韧顽强的生命。

面对阿里无人区的鲜花,人类是不堪一击的。比如我们,征服的愿望背后又隐匿着多少逃脱生活的懦弱?我们又有谁能够像这花朵一样寂寞而狂野地独自开放?没人欣赏,没人赞叹,甚至,没有姓名。那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娇艳。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空”字,那些烦恼,那些名利,甚至爱情的纠葛,生死的畏惧,都在这无名的花朵面前粉身碎骨。随后,心思就纯净起来,就像高原上的天,坦坦荡荡俯瞰大地。

缅甸:花叶世界,微笑菩提

◎文/佚名

无论如何,笑总是一件好事。如果一根稻草能逗人发笑,它就成了一种制造幸福的仪器。

蒲甘于我,是一个有回忆的地方。

第一个回忆,金色缅甸旅馆。

这是一个有着家一样温馨的旅店。原本计划只在金色缅甸旅馆住一晚,第二天搬往蒲甘老城的Thande酒店。可就是这打尖儿的客栈,我却一住三日,只因不舍这里和蔼的老板和热心腼腆的伙计。每天早晨,在旅店的二楼平台上,我可以悠闲地吃早餐,而那个岁数不大的小姑娘会静静地站在远处,为你添茶倒水;每天我回到旅店的时候,都可以看见老板灿烂的笑容,听见关切的问候。

金色缅甸旅馆的老板是半个华侨,能说半生不熟的中文。但从他黝黑的面庞上,我看不出他的中国血统,倒是他的太太长得颇像中国人。老板喜欢用中文和我聊天,聊蒲甘,聊缅甸,聊他的小店。我问他生意好做吗?老板摇摇头说课税太重,挣不了多少钱。我说那也应该比一般的缅甸家庭好一些吧。老板叹口气回答说他想能多攒一些钱留给孩子。

第二个回忆,集市中的微笑。

我喜欢逛缅人的集市。从金色缅甸旅馆出来,右转,走五十米,就是集市。我每天都会进去溜达一圈。每次,我都会有收获,一盒蜜柚,一块儿缅甸丝绸,一只漆碟等等。而我收获更多的是缅人的微笑,缅人的友谊。

我喜欢看缅人的腼腆而真挚的笑容。大概很多如我一样的都市人都已经忘记如何微笑了,脸上挂着的那种职业而程式化的笑容不是真正的笑容。有一天在电梯间低着头等电梯。猛一抬头,电梯如镜的门上映出自己苍白僵硬的脸庞,再看周围的人,表情亦如我这般。

我在市场的一个卖漆器的小店坐了很久,只是为了挑选几件我满意的漆器。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姑娘,圆圆的脸。她倒不嫌我的挑剔和麻烦,耐心地推荐着货品。我几乎把她的小店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也只买了三只漆盘。并不是我十分中意这些盘子,只是我实在不好意思在人家的店里祸害那么久,而什么东西都不买。

第三个回忆,马车夫叮咚。

我想如果我雇用的不是叮咚的马车,我的蒲甘之旅不会如此完美。

黎明时分,叮咚赶着马车从街道的尽头奔跑到旅店门口,清脆的马蹄在空荡的街道上回响。在这种欢快的节奏中,我迎来了在蒲甘的第一天。

叮咚带着我们去蒲甘大大小小的佛塔,如同导游。他指点着地图,告诉我们这个佛塔的名字,位置,主要看什么。然后对我和米吉说,去吧,看个够。

清晨爬上瑞三道佛塔看日出,我爱极了那种在高处俯瞰蒲甘荒原的感觉。立于佛塔之上,静观云起。世事如云般变幻莫测,但在缅人心中,佛的精神却是永恒。我想就是因为缅人心中有佛,他们待人才如此宽厚真诚。所以每到一处佛塔,我都会问叮咚,这座佛塔可不可以攀爬。而叮咚每介绍一个佛塔都会在最后加上一句:这个佛塔禁止攀爬。为了保护佛塔,蒲甘可以攀爬的佛塔已经很少了。但叮咚还是带我去了能够爬上顶端的佛塔。

回旅店的路上,我们的马儿娜娜开始发脾气,将马车驾得左摇右晃。叮咚说今天被我们耽搁得太晚,误了娜娜的晚餐,她不高兴了。叮咚像哄孩子一样安抚着娜娜,很是温柔。

第四个回忆,小老板。

这个餐馆老板的女儿看似只有四、五岁,但却乖巧伶俐。

她手里捏着几张照片,在我们的面前晃来晃去,似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招呼她,问她手里拿的是什么,可不可以给我们看看?小女孩儿一扭头转回了屋子。原来小女孩儿这般害羞。但不一会儿,小女孩儿抱着一本相册出来,放在我们的桌子上。自己则搬了一把凳子,挨着我们坐下,开始让我们看她的相册。

这时,来了一桌新客人。小女孩儿迅速从高高的凳子上蹦下来,去招呼那一桌客人,一边为客人搬着凳子,一边和客人搭话。虽然不懂他们说什么,看女孩儿的神态,俨然一个老板。接着,女孩儿跑到厨房门口,冲里面喊着。我猜她是告诉后厨客人要吃什么。

餐厅快打烊的时候,女孩儿开始帮着收拾餐厅的桌椅。小小的个子,搬着和她差不多高的凳子,整齐的叠放在餐厅的墙脚,手脚麻利。然后,帮着她母亲将桌子上的盘碗搬到厨房。看着女孩儿倒腾着小腿,忙进忙出,透着成熟与老练,我无限感慨。在国内,像她这么大的孩子还什么事都不懂呢,更哪里懂得人情世故。摔了跤只知道哭,要家长抱起来;吃饭,要家长满地追着喂;睡觉,要一哄再哄。而眼前这个小孩子,却已早早当家,开始讨生活了。

第五个回忆,……第N个回忆。

我将所有关于蒲甘的记忆小心珍藏。我知道,数年后这些片断仍会馨香。

离开蒲甘的时候,我发现我有些伤感。每次旅途中的出发、上路,我都会莫名地兴奋。哪怕是归程,只要有一个目的地,我也会热烈地期待。

然而蒲甘,竟让我如此恋恋不舍。不舍它的质朴,纯真,不舍它的友善,含蓄,不舍它的苍老,豁达,不舍它的朝阳如练,残阳如血。

回家后的某日,我居然梦见了我仍站在蒲甘的高塔上眺望远方,当时有一种决绝的凛然。我清晰地记得我对自己说:再等一下,太阳就要出来了,那将会是日月同辉。

我不知道为何我会做这样的梦。我醒来时,却是那种只有在蒲甘才能体会的荡气回肠。

我想,这就应该叫做魂牵梦绕吧。在缅甸行走十日,却留下一生一世的牵挂。

虽然不喜欢《在路上》,但是却喜欢书里面索尔经常问姑娘的一句话:“你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我也会问自己,我希望得到什么呢?

我茫然。就如同被索尔问及的姑娘一样,我认真思索着,但是没有答案。

我又问自己:“那我从缅甸得到了些什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生活!从容地微笑生活!

有色足环引出的人文思考

◎文/林静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悲哀。

鸟类学家在对野生飞鸟进行研究时,常将捕获的接受试验的飞鸟腿上安上有色足环,然后再将其放归山林。但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五颜六色的“装饰品”竟对飞鸟的婚姻生活、健康状况甚至寿命长短都产生了巨大又如此微妙的影响,甚至扭转或改变了它们各自的整个人生。

一些美国专家在对1000只被套上有色足环的文鸟进行追踪调查时发现:佩戴有红色或黑色足环的鸟儿明显“身价倍增”——围在它们四周的求爱者“如云”,婚姻生活往往“幸福美满”,在鸟群中它们享有较高地位,配偶和同伴允许它们优先进食;由于“生活条件”较一般鸟儿优越,寿命也往往较长……专家们解释说,也许这是因为文鸟偏爱红、黑两色之故。

恰恰相反,佩戴蓝色或紫色足环的文鸟却遭到了厄运——它们不仅没有求爱者,而且主动求爱也往往受到对方的冷遇,只能过“独身生活”;在鸟群中它们时常受到歧视,既吃不到美食,生活也“郁郁寡欢”,所以寿命较短。

无独有偶,同样让科学大惑不解的是,当科学家们为了方便跟踪研究北极狼而在一些幼狼尾巴上系上装有微型无线电发射器的细细的银色塑环之后,这些可怜的小家伙竟然渐渐莫名其妙地沦为“下等狼”了——它们似乎被列为受同伴侧目的“另类”或“异类”,既交不到朋友,也难觅配偶,美食则更与它们无缘,无怪乎整日郁郁寡欢,寿命缩短,甚至未到成年便早早夭折。据此有专家戏言:人类的无意识行为竟然扩大或加剧了北极狼群中原本就存在的“肤色歧视”!

不同颜色的足环以及银色塑环等“人为饰物”给动物带来巨大的“人生变化”,值得人深思啊!

大脑的性别游戏

◎文/李嘉/译

男人是为思索和勇气而存在;女人是为温柔和典雅而存在。

如果你想知道男人和女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一次简单的驾车出游就可以给你画出一幅清楚的图画。当人们决定去某个地方时,男人一般会说:“在韦伯斯特那里往左拐。”而女人的表述会是:“你得在冰淇淋蛋卷店前拐弯。”

美国心理学博士海伦说:“女人往往是从一个目标到达另一个目标,而男人则有一个宏观概念,他们不会像女人那样拿一些具体的东西做目标参照物。”

大脑的大小并不代表一切

人们都知道男女有别,但造成差别的原因却一直被争论不休。它是来自生理,还是文化?许多科学家认为,原因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更具体地说,是因为男人和女人大脑的设计形态和运作方式的不同。

一个多世纪前,有关女人的大脑比男人小近10%的发现,常常被引用来证明女人不如男人聪明。我们现在知道,大脑的大小并不代表人的智慧程度。男女两性的IQ是一样的,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世界IQ值最高的是一个名叫玛里琳的女人。

不过,在人的大脑里,还有另外一些重大的差别可以用来解释男女的不同:男人的左右大脑都会因为移动的信息而迅速兴奋,这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能力,让他们能够对空间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而在女人的大脑里,同语言、判断和记忆有关的大脑皮层比男人的更厚密,这让她们在处理这类信息时更为有效。

科学家非常形象地描述说,女人“两侧大脑通往脑后的高速公路要比男人的宽,”因此,女人左右大脑的联系要比男人更好,这意味着女人能够同时吸收和分析外界环境的各种信息。也许正因如此,女人在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时更熟练,而男人更长于专注做一件事。

子宫里的坚实联系

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办法来研究工作着的大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研究小组就用核磁共振成像的办法,来观察男性和女性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时大脑是如何反应的。

在实验里,男人的大脑会因一些特定的领域而“点燃”,而女人的大脑在许多领域里都表现得非常活跃。

研究者还发现,这些差别是当人们还在子宫里时就存在了的。起初,所有婴儿的大脑都是一样的,9周过后,男性胎儿体内的睾丸激素开始大量分泌,不仅形成了身体的差异,也形成了大脑里的性别差异。没有睾丸激素对这些变化的刺激,女孩就形成了“女性”大脑。

已经有研究证明,男女之间行为上的差别从1岁时就开始表现出来。在一项试验中,科学家将两组初学走路的男孩和女孩同时放在障碍物后面,以阻碍他们到达自己母亲那里。

在试图越过这个栅栏时,男孩和女孩表现出了非常不同的策略。男孩试图从障碍物后面接近自己的母亲,发现行不通后便决定攀过这个障碍物,或者撞它,或者抱它向前推,有的还试着从旁边挤过去。

女孩们的策略呢?是向他人寻求帮助!有趣的是,女孩们从障碍物中出来的速度要快于男孩,她们以各种方式告知他人自己身陷困境,因此妈妈很快就过来帮她们解围了。

从学习到职业选择

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理解:为何男孩和女孩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差异。在小学时,女孩往往在各个学科都比男孩出色得多,包括数学;而到了中学,这种状态就整个颠倒过来了。

研究者们注意到,其实早期的数学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数学,“它们其实是些语言问题。”专家说。

到了青春期,男孩子的睾丸激素第二次大量分泌,这时他们的数学和空间能力得到了戏剧性的提高——但研究者并不知道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到了高中时,男孩们的学习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在数学上,男孩的平均分数比女孩高出了7%。

专家们说:“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当青春期来临,男孩们在各类空间、机械、工程技能上往往有非凡表现。”与此同时,雌激素开始在女孩的身体里产生,这帮助她们将口头表达和记忆能力发展得更好。在专家看来,一个女人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是在她每个月生理周期的中间时段,因为那时候雌激素水平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