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偏方大全(家庭健康生活)
18845600000016

第16章 外科(2)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可治疗丹毒、热疮。

鲫鱼肉赤豆粉治丹毒

[用料]鲫鱼肉、赤小豆粉各适量。

[制用法]将鲜鱼肉捣烂,同赤豆粉调匀,加水和之。敷于患处,每天2或3次。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可治疗小儿丹毒。

油菜叶治风游丹肿

[用料]油菜叶(芸苔叶)。

[制用法]取叶捣烂。敷患处,每天换药2或3次。

[功效]行淤散血,消肿解毒。可治疗风游丹毒。

豆豉治疗丹毒作痒

[用料]豆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豆豉炒焦研成细末,以香油调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功效]解表,清热。可治疗丹毒作痒难忍。

痈、疽、疔、疖

白酒枸杞汁饮

[用料]鲜嫩枸杞子60克,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将枸把子洗净,捣烂,取汁。白酒烧热,冲入枸杞汁中,趁热饮用。每天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排脓,生肌。可治疗已化脓的疮疖。本方有清除脓毒,使疮收口更快的作用。

银花蜜饮

[用料]盒银花3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先将金银花水煎取汁,兑入蜂蜜即成。每天1剂,2~3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糯米粽子方

[用料]糯米粽子适量。

[制用法]将糯米粽去皮,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功效]行血散肿。可治疗腋下疖、痈毒等疮疖发炎红肿。

芙蓉花汤

[用料]鲜芙蓉花30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将芙蓉花水煎取汁,加入冰糖令溶即成。每天2剂。

[功效]清热解糨,消肿止痛。可治疗痈疽、疮疖、肿毒等。

醋墨汁治疗疖肿

[用料]墨1块,醋适量。

[制用法]以醋研墨,至极浓,用毛笔蘸墨汁,涂于痈肿周围,干了再涂,1夜可消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可治疗痈肿初起及背痈症。

巴豆治疗痈疽

[用料]巴豆适量。

[制用法]在瓦上炙存性,研末外用。

[功效]祛寒、解毒、消炎。可治疗痈溃后腐肉不脱。

芙蓉叶醋糊治疗疖肿

[用料]芙蓉叶粉、醋、蜂蜜各等份。

[制用法]将三味原料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2次。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疖肿及脓头痱子。

生番薯治疮毒

[用料]生番薯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敷患处,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击毒。可治疗疮毒肿痛、乳痈。

赤小豆黑豆治疮疖

[用料]黑豆、赤小豆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汤。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疮疖、脓疱疮。

芝麻油治毛囊炎

[用料]芝麻油、大葱白(根部以上)各适量。

[制用法]将麻油加热,待起泡冒烟后倒出晾凉,用葱白蘸芝麻油涂患处。每次涂20~30分钟,连涂3天,有奇效。

[功效]解毒凉肌,消炎散肿。可治疗毛裹炎。

654-2治疗早期疖肿

[用料]654-2(山茛菪碱)注射液1支。

[制用法]先用酒精棉球将患处擦净,再用山茛菪碱注射液浸湿纱布(以不滴为度)外敷患处,每天2次,也可用棉球蘸药液涂于患处,每天6~8次。

[功效]治愈率84.4%,化脓率15.6%,明显优于外涂鱼石脂软膏对照组的治愈率。

丝瓜汁治痈疽久不收口

[用料]鲜丝瓜1个。

[制用法]将丝瓜切碎,捣烂绞汁。频频涂于患处。

[功效]散淤、止血、消肿。可治疗痈疽疮口太深不敛。

葵花叶解毒疗痈

[用料]鲜葵花叶、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将葵花叶洗净,捣烂如泥,加蜂蜜调匀备用。取适量摊在纱布上,敷患处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 凉血解毒,达邪外出。主治疔疮疖肿。初起敷后可消散,脓肿者可消炎排脓,溃破者可去淤敛疮。

柳叶膏疗诸肿毒

[用料]鲜柳树叶或嫩芽。

[制用法]将采集的鲜柳树叶或嫩芽用水洗净,加水适量浸煮,2~4小时后过滤,如此浸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状,即可装入瓶中密封备用。使用时将患处用压用酒精消毒,涂敷柳叶膏,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退热,杀菌,消肿,止痛,提脓,生肌。外敷疗疔疮疖肿及外伤感染诸疾。

生芋头治指头疔

[用料]生事艿(芋头),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芋头洗净,加食盐捣烂。敷于患部,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消肿,镇痛。可治疗无名肿毒、指头疔(瘭疽),对小儿头部毛囊炎也有较好疗效。

蒲公英糊剂治蛇头疔

[用料]干蒲公英适量,甘油、75%酒精(比例为1:3)适量。

[制用法]干蒲公英研为细末与甘油、75%酒精调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将药糊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蛇头疔。

鲫鱼肉治恶疮乳癌

[用料]大活鲫鱼。

[制用法] 将鱼宰杀后,去取鲜鱼肉加盐少许,捣成烂泥。敷于患处,每3~4 小时更换1次。

[功效]解毒生肌。可治疗一切恶疮、乳癌及臁疮等。

外用头发灰治黄水疮

[用料]头发灰9克。枯矾6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头发烧灰存性。将三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前先将疮面用温盐水洗净,再用少许香油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疮面上,不必包扎。每天涂2或3次。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生肌。可治疗黄水疮。

马勃疗褥疮有效

[用料]马勃数枚。

[制用法]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经高压灭菌。置于疮面上,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可治疗褥疮、臁疮等。

酒浸黑芝麻治小儿热疖

[用料]黄酒、黑芝麻各适量。

[制用法]酒浸芝麻2日后,蒸熟,捣烂,涂于布上。敷贴患处,每天换1次。

[功效]清热,消肿。可治疗小儿头面热疖、疱疮。

仙鹤糯米粥疗脓肿疮疡

[用料]鲜仙鹤草根250克,糯米适量。

[制用法]将仙鹤草根洗净,加水同糯米共煮成粥。粥熟,拣去草根,加少许糖。每天服1次,连服3~5天。

[功效]行血、消肿。可治疗肿毒,对小儿头部肿疖疗效更佳。

蜜糖银花露治小儿疖疮

[用料]蜜糖50克,金银花50克。

[制用法]用砂锅加水煎金银花,煎至只剩两碗汁,放凉去渣。饮用前分次加入适量蜂蜜,搅匀。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首乌酒治诸痈疽肿毒

[用料]生何首乌或夜交藤、白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首乌切细,以60度的白酒浸泡于瓶中,密封,隔水炖3~5小时。随时通量饮用。

[功效]可治疗一切痈疽肿毒。

羊肉片治婴儿肛后溃疡

[用料]鲜羊肉1块。

[制用法]将羊肉洗净,切成薄片(比溃疡面积要大些)。用温水洗净患处,把肉片贴上,用橡皮膏粘住,或用纱布包扎。每天更换1次,五六天即愈。

[功效]可治疗初生婴儿肛门后溃疡。

野菊花治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用料]野菊花30克。

[制用法]水煎服。另用鲜野菊花叶适量,煎水洗伤口。

[功效]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淋巴结核(瘰疬、鼠疮)

大狗尾草治疗淋巴结核

[用料]狗尾草2000~3000克。

[制用法]水煎1小时,过滤,将滤液熬成膏,将膏涂患处,纱布覆盖,日换1次。

[功效]可治疗颈淋巴结核(已溃破者)。

马兰治疗淋巴结核

[用料]马兰30克,鸡蛋2枚。

[制用法]将马兰与鸡蛋,加水共煮,喝汤吃蛋,每天1剂。

[功效]可治疗颈淋巴结核。

壁虎治疗淋巴结核

[用料]壁虎45克。

[制用法]烘干,研细末,每次1~1.5克,开水或稀粥调服,连服1个月。也可将活壁虎剖去内脏,切碎,加食盐少许,蒸熟吃,每次1条,每天1次,连吃3~4周。

[功效]可治疗淋巴结核。

贯众治淋巴结核

[用料]贯众(以尖耳贯众为佳)15克,田皂角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2~3个月。

[功效]可治疗颈淋巴结核。

鸭脂半夏方

[用料]鸭脂150克,制半夏10克。

[制用法]将鸭脂熬炼成油,候冷,贮瓶备用。半夏研为细末。用时根据疮面大小,调和鸭脂油与半夏,外敷患处,每2日1次,3~4次为1个疗程。

[功效]敛疮愈疡。可治疗颈淋巴结核破溃流脓不止。

山慈姑治疗淋巴结核

[用料]山慈姑20克,醋适量。

[制用法]将山慈姑用醋磨细,调涂患处,1天2~3次。

[功效]散肿消结,化痰解毒。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

蝗虫治疗淋巴结核

[用料]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