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素书
18846400000001

第1章 《素书》原序

(宋)张商英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译文】秦人黄石公《素书》共有六篇,依据《前汉列传》所记载,当年黄石公在圯桥将此书传给张良。后世的许多人认为,此《素书》来源于黄石公另一部兵书《三略》,其实这是误传,《素书》与《三略》本是两书。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译文】西晋时天下大乱,有人盗掘汉留侯张良之墓,在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此书,全书共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书上有条类似咒语的秘戒:“不许将此书传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果所传非人,必将受其殃祸;如果有合适人而不传者,也必定要受其殃祸。”可见当时人对其书的重视程度。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 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译文】旧史相传,黄石公见到张良后认为其才可造,所以将此书传给了张良。但张良一生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播此书,故而死后随葬墓中。又过了五百多年,西晋时才有人盗发张良之墓,《素书》才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然而,民间流传的仅仅是黄石公简略的语句,而此书的精深要义,不是那些“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所能理解的。

余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译文】我认为,宇宙和人世并非独立不交,而是相互感应、相辅相成的,古代的圣人、贤哲们都能够心领神会,并尽心竭力地去顺天而行。比如说,帝尧十分恭敬地顺应上天的法则,就像敬畏上帝一样;舜遵循天道顺应人事,而建立了七种重大的政治制度,为后人所法;大禹依据山川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傅说曾经向武丁讲述过天道运行的自然原则,才使商朝得以中兴;周文王将天道的规律与人间法则结合起来,才推演并发展了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时的规则,建立了春夏秋冬四官,同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负责调和阴阳;孔子觉得天理人道太过奥妙,所以有不谈“怪力乱神”之说;老子却将其概括为“无”与“有”两个概念。

《阴符经》里说:“了然了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领悟了万物一体的规律,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自然物我同一,此刻天地之间,人世之内,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统统藏于胸臆,任我主宰。更何况类似刑罚、名实、制度等等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呢!”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

【译文】黄石公这个人,相传是秦朝时期的一位世外高人,是一位隐士。他传给张良的这部《素书》,十分简略,但其中包含的哲理却很深邃,即使是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

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译文】黄石公知道秦朝将要灭亡,汉朝将要兴起,所以他选择张良作为学生,将此书传给了他。然而,张良虽然不负重托,运用此书的智慧帮助刘邦完成了灭秦兴汉的大业,但也不能说他完全领会了书中的奥妙。张良做出了这么大的事业,功成名就,其实只不过用了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而已。

《书》曰 “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王韩信矣;《书》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尝劝高帝侯雍齿矣;《书》曰:“决策于不仁者险。”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罢封六国矣;《书》曰:“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子房用之,尝致四皓而立惠帝矣;《书》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矣;《书》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

【译文】《素书》里说:“阴计外泄者败。”当年韩信攻下齐国之地,仗着自己兵强马壮,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很是恼火,当着信使的面正要发作,是张良阻止了他。因为张良知道,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刘邦绝不能得罪韩信。于是暗示刘邦可以答应韩信的要求,才使韩信尽心打败项羽。

《素书》里说:“小怨不赦,大怨必生。”汉代天下初定之时,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封赏而怨声载道,有些人甚至密谋造反。张良劝刘邦首先封赏了雍齿为什方侯,此人与刘邦素来不和,意见很深。众人见刘邦封赏了雍齿,心想:连这种人都能封赏,那我就更不在话下了。从此众心大定,防止了一场内乱的发生。

《素书》里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当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刘邦一筹莫展,恰好有个谋士叫郦食其,他建议刘邦封分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争取这些人的拥戴。刘邦也是疾病乱投医,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但张良知道,重封六国后代是重新回到战国混乱时代的开始,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于是说服刘邦,把已经赶制好的印信全部收回。

《素书》里说:“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刘邦登基称帝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后,非常着急。张良给吕后出了主意,让她请当时隐居在商山中的四位隐士出面劝说。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素书》里说:“吉莫吉于知足。”汉定天下,刘邦论功行赏,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却知道位高权重的危险性,所以他坚辞不受,只愿受封留县,史称其为留侯。

《素书》里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张良功成名就后,采用了这一明哲保身的原则,多数时间称病不出,远离一切是非,几乎抛弃了一切荣华富贵,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嗟乎!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帝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译文】张良只是运用了《素书》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智慧,就能够推翻秦王朝,打败楚霸王项羽,辅佐刘邦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如果有人能完全领会书中的精华奥义,并且灵活加以应用,那将能创造多么巨大的丰功伟绩。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译文】自从汉朝建立政权以后,社会上诗词歌赋等等文章很是兴盛,但是能够真正认识宇宙大道的,却是寥寥无几。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时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的裴度这些名臣,虽然被后世之人称作一时贤相、能臣,但他们对于道为何物,依稀之中连皮毛也没有摸到,更别说领会多少了。这就是本书不传“不道、不神、不圣、不贤”的原故,世上可造之才太少了。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译文】道的把握,存乎一心。恍恍惚惚有其“道”,似有非有即为“神”。证道而又离道者,即道即心,就是“圣人”;无果而欲证者,无道有心,就是“贤人”。不是这四类人,即使得到了《素书》,倒背如流,也不能在实际中真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