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素书
18846400000013

第13章 素书解译(11)

“群下外异”的极端就是众叛亲离,如果当领导当到这份上,那就没有救了。春秋时,卫国的公子州吁,有些气力,也喜欢打仗。他见哥哥桓公是个老实人,就把卫桓公杀了,自己做了卫国国君。他也知道,这个王位来的不正当,害怕别人反对他,所以就到处发到战争,卫国人把他恨透了。鲁国的国君隐公听到这些情况后,问大夫众仲说:“州吁这样干,能长久得了吗。” 众仲回答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结果没到一年,卫国的老臣石醋,借陈国之力,把州吁杀了。

【原典】既用不任者疏。

注曰:“用贤不任,则失士心。此管仲所谓:‘害霸也。’”

王氏曰:“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解译】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顾虑重重,不用有些可惜,用又有些心理障碍。有些领导就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既用不任”,就是任而不放权,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二程,甚至有些人更过分,不得已用了人,再设置许多的限制。这样的领导最终的结果就是孤家寡人,被所用的人疏离。

春秋时的孔子,是一个比较倒霉的人,他不论去哪里,都受人尊敬,待以上宾之礼,好吃好喝,但就是没有人用他。历史上不少有才能的人,都有过被“雪藏”的经历。为什么呢?因为当领导的对有才干的人,有两种不好的心理:一是妒忌,二是恐惧。

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诸葛亮跑到江东商议孙吴联盟,共抗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却又不得不用诸葛亮之计,所以一边用一边为难,为后人留下一幕幕精彩的好戏。

而三国时的刘表对刘备则是完全的恐惧。刘备投奔刘表,被待以上宾之礼,那个热情就甭说了。但刘表在心理却十分恐惧刘备,给了他一些兵马,让他驻扎在新野,离得远远的。当刘备打败曹操的进攻,名声大振,四方豪杰归附时,刘表的恐惧心就更加严重了,再也不听刘备的建议。

【原典】行赏吝色者沮。

注曰:“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

王氏曰:“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

【解译】为人应该大气,尤其是当领导的,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千万不要小肚鸡肠,一毛不拔,否则会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气量的大小,有时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天生就吝啬。《朝野佥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韦庄这个人读书很多,有些才气,就是吝啬得要命,每天数米做饭,称柴烧火。烤熟的肉如果少了一片,他立即就能觉查出来。当他八岁的儿子死时,妻子准备让儿子穿着平时穿的衣服下葬,韦庄却舍不得,临了还是将衣服剥了下来。又舍不得买棺材,只用一领旧席子将儿子裹了出去。到了掩埋的时候,他又舍不得席子,将席子从儿子身下撤出来。完事了,他挟着席子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哭。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吝啬的人,他的将领跟着他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可是他把刻好的印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磨得陵角都没了,就是舍不得给人。后来他手下不少人跑去投了刘邦,自己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更有的领导,论功行赏时都不舍得给部下一个好脸色,阴沉个脸,因为他们太心痛了。春秋时越国勾践用范蠡、文种之计,灭亡了吴国。但在大宴群臣时,勾践始终阴沉个脸。宴会结束后,范蠡说:“越王这是不想将灭吴的功劳归于臣下,看来越王是有疑心了。”第二天,范蠡辞别了勾践,驾一叶小舟,飘然而去。

【原典】多许少与者怨。

注曰:“失其本望。”

王氏曰:“心不诚实,人无敬信之意;言语虚诈,必招怪恨之怨。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返招怪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

【解译】空头支票满天飞,可就是不兑现,或者许诺的多,给予的少。这种领导是拿自己的威信开玩笑。

在一家食品商店里,顾客们常常喜欢排成长队在一位售货员那里购买食品,而别的售货员却无事可做。一天,领导问受欢迎的售货员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很简单,别的售货员在称东西的时候,总是先装得满满的,而后往外拿;而我恰恰相反,先装的少一点,过秤时添上一些,并随便说上一句:‘多送你一点儿,欢迎下次再来’,这就是我的诀窍。”

其实,每位售货员卖给顾客的东西在斤两上都是不多不少的。但是,如果装多了再往外拿,顾客会认为在他的袋子里往外拿,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缺斤短两的怀疑;相反,如果先装少点,过秤的时候再往里加,顾客会对售货员产生信任感,并且还会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这就是著名的“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多许少与”正好与此相反,一旦承诺即使还没有兑现,但在人们的心理,它已经是自己得到的东西,没有兑现,或者兑现不对等,人们就会感觉受到了损失。

【原典】既迎而拒者乖

注曰:“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是也。”

【解译】请人吃饭,客人都到了门口,又找个借口将客人赶走,这样的人最遭人恨。千方百计把人才挖了过来,又因疑心重重,不能重用,这样的领导也遭人恨。

三国时益州的刘璋,因为有张鲁的压力,自料无力对抗,所以请刘备共抗张鲁。这下可高兴坏了刘备,他刚借到荆州小居,可孙权总想收回来,搞得他挺心烦。这下好了,居然有人请他入蜀。到达涪城,刘璋亲自出迎,并送给刘备四千兵及巨款。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刘璋就起了疑心,多次拒绝刘备的请求。刘备一怒之下,围困成都,刘璋投降。

战国魏人庞涓,曾与孙膑一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可以说他们是师兄弟。好像庞涓先毕业,回到魏国当了大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于是他就向魏惠王推荐了师弟孙膑,但等到孙膑来了以后,他又犯了妒忌的毛病,结果将孙膑的施以膑刑,使其残疾。孙膑设计逃到了齐国,成了大将军,率齐军伏击了庞涓。

【原典】薄施厚望者不报。

注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曰:“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解译】帮人一点小忙,给人一点好处,就盼望着别人能重重回报自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不明白,知恩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

战国时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设宴慰劳三军,宴席上信陵君很是得意洋洋。这时候他的门客朱亥说:“德有可忘者,有不可忘者;人有德于我,是不可忘;我有德于人,是不可不忘。”意思是:有些德是可以马上忘掉的,而有些德却需要记一辈子。别人对我有恩,我不可以忘记;我对别人有恩,最好马上忘掉。

现在许多人怨恨社会人情淡漠,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怨家,比如说借钱给人,经常是钱要回来了,友情也没有了。其实错不在于“知恩不报”,因为这是常情。人们错在“施恩图报”的心理,老想着让人报答,反而整得自己挺痛苦,满肚子怨气。如果把事情想开了,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自己的方法,就会少许多烦恼,少恩怨。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真心对别人,即使不希望回报,别人也会对你真心相报。战国时晋国有个人叫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晋共灭智氏。

豫让立志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但刺杀没有成功。

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原典】贵而忘贱者不久。

注曰:“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惟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曰:“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专享目前之贵。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解译】“苟富贵,勿相忘”,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理,也是一条社会的潜规则。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一规则,富贵了,有权了,就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的,早晚会被人们的口水淹死。

做人应该以厚道为上,不论地位如何变化,这个根本是不能变的。因为每个人过去岁月里经过的人与事以及积累的经验,都是财富,都值得去尊重。

晋朝时有位大臣名叫陶侃,他是平民出身,后来官为都督,长江以南的地方都操纵在他手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平民出身,每天在家里把一些陶土的砖块,搬进搬出,他说:人的地位变高了,筋骨就易于疲惫,如果安于逸乐,一旦有事,体力吃不消就会误大事了。同时他很节省,把木匠做工剩下来的竹头木屑,都留下了来,堆了几房间,人们以为他太小气了。后来发生了战争,急需战船,但当时很混乱,连造船的竹钉都没地方可买,他就把这些竹头拿出来做钉子用,及时造好了战船。

忘记了自己的过去,淡漠了曾经关心你的人,甚至背叛了帮助过你的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走得太远。尊重过去,才能更好地前行。

【原典】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注曰:“切齿于睚眦之怨,眷眷于一饭之恩者,匹夫之量。有志于天下者,虽仇必用,以其才也;虽怨必录,以其功也。汉高祖侯雍齿,录功也;唐太宗相魏郑公,用才也。”

王氏曰:“赏功行政,虽仇必用;罚罪施刑,虽亲不赦。如齐桓公用管仲,弃旧仇,而重其才;唐太宗相魏征,舍前恨,而用其能;旧有小过,新立大功。因恨不录者凶。”

【解译】当领导不能气量狭小,别人对自己的不好之处,要尽快忘掉,而自己对别人的不好之处,却要时时引以为戒。尤其不能记人之过,睚眦必报。记仇不是大丈夫,记仇成不了大事业。

汉高祖打天下时,有一发小名叫雍齿,一直怀有二心,曾经几次反叛。公元前208年,他随刘邦起兵反抗秦王朝,秦军围攻刘邦于丰乡(沛县西),但被刘邦打败。于是命雍齿镇守此地。可是雍齿心有异动,听从魏国人周市的建议,背叛了刘邦。几经反复后,再次归向刘邦,刘邦以其立过许多战功,故未杀他。汉建立以后,刘邦听从张良的劝告,还是封了雍齿为什方侯。

唐太宗没当皇帝之前,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老师,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魏征帮着太子差点要了唐太宗的命。玄武门兵变之后,太宗杀李建成即皇帝位,并没有因此而痛恨魏征,仍然任命他为宰相。凡历史上成就大业者,都有这样的气量和风度。

【原典】用人不正者殆。

王氏曰:“官选贤能之士,竭力治国安民;重委奸邪,不能奉公行政。中正者,无官其邦;昏乱、谗佞者当权,其国危亡。”

【解译】用人不能光看能力,品德、作风、人性其实更重要。如果人品不好,能力越高,危害也就越大。

历史上最不会用人的皇帝,可能要数光绪皇帝。清朝光绪皇帝载□继位以后,想通过变法来增强国力,同时也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但当时的光绪在朝廷内外根本没有势力,大权都被西太后控制着。于是,光绪皇帝只好重用有些兵权的袁世凯,希望通过他夺回政权。没想到的是,袁世凯到西太后那里将光绪的一切打算和盘托出,结果是光绪被囚禁,六君子被砍了头。

袁世凯本事倒真有些,但人品不怎么样,就是一棵墙头草,随风而倒。后来当国民革命暴发以后,清朝又用他来对抗革命,他又拥兵自重,坐地讨价,再一次把清廷出卖了。像这种人,谁用谁倒霉。

【原典】疆用人者不畜。

注曰:“曹操疆用关羽,而终归刘备,此不畜也。”

王氏曰:“贤能不遇其时,岂就虚名?虽领其职位,不谋其政。如曹操爱关公之能,官封寿亭侯,赏以重禄;终心不服,后归先主。”

【解译】用人有学问,留住想用的人更有学问。人各有志,千万不可强求,如果在价值观、奋斗目标上达不成一致,根本就留不住人才。

当年曹操很想留住关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又送官职又送钱财,费尽了心机。但关公得知刘邦的所在,还是封金挂印,义无反顾地破五关、斩六将而去。还有,曹操大破袁绍之后,对袁绍的监军沮授的聪明才智十分看重,真想留下此人。无奈人各有志,沮授不愿降曹,盗马逃跑被发现,还是被杀了。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待遇和地位并非留人的充分条件,聚集一个团队的,必须是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奋斗目标,否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而异梦。

【原典】为人择官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