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18846800000038

第38章 巧妙说话,灵活办事(3)

张作霖假装愤怒说:“混账东西!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咱们在这里是保境安民,不要随便拦行人,我们也是万不得已才走绿林这条黑道的。今后如有为国效力的机会,我们还得求曾大人照应呢!你们今天却做出这样的蠢事,将来怎向曾祺大人交代?你们今晚要好好款待他们,明天一早送他们回奉天。”

在屋里,曾祺姨太太听得清清楚楚,当即传话要与张作霖面谈。张作霖立即派人给曾祺姨太太送来最好的鸦片,然后入内跪地参拜姨太太,姨太太感激地对张作霖说:“听罢刚才你的一番话,将来必有作为,今天只要你保证我平安到达奉天,我一定向将军保荐你这一部分力量为奉天地方效劳。”

张作霖听后大喜,更是长跪不起。

次日清晨,张作霖侍候曾祺的姨太太吃好早点,然后亲自带领弟兄们护送姨太太回奉天。

姨太太回到奉天后,便把途中遇险和张作霖愿为朝廷效力的事向曾祺将军讲了一遍。曾祺十分高兴,立即奏请朝廷,把张作霖的部众收编为巡防营,张作霖从此正式告别了“胡匪”、“马贼”生活,成为了真正的清廷管带(营长)。

张作霖利用“枕边风”办成了由黑道转为白道的一件大事,可见此“手腕”的效力之大!拒绝别人,要掌握好策略

某市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歌唱比赛,一个民营企业家找到大赛主持人说:“我赞助5万元,你安排我当个评委怎样?”主持人知道这个人社会声誉不太好又根本不懂艺术,于是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老兄,你钱多得没处花了吗?这5万元扔在这个比赛上,不如扔到河里,还能看到个水漂呢。”

这是在对方提出要求后,机智地以诙谐幽默、插科打诨的话语避开问题焦点的回答,巧妙地拒绝了对方提出的要求。

还有一个“懒师拜懒徒”的故事,是用来教育那些游手好闲的浪子的。

一个游手好闲的浪子,只恨自己“懒”得不到家,颇想找一个“懒”店进修一番。于是,他就到处打听哪里有“懒”店。

一天,他打听到确有一个学“懒”店,便欣然前往。到了“懒”店门口,他屁股充作脸,退着进门去。学“懒”店的师傅大喝一声:“哎,怎么不懂规矩,为何不把脸对着我?”浪子仍然背对师傅答道:“尊师在上,容愚徒一禀:来时背对师傅,辞别时可不转身也。”

师傅一听,瞠目结舌,少顷如梦初醒,于是拒浪子于门外曰:“我可尊你为师也!”

拒绝,是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斗争的武器,要想达到效果,就必然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有时候,一句巧妙的言辞的确能胜过许多平淡乏味的说教。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直截了当地当众批评某个人,这绝不是好办法,或者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驳,找到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或者会以沉默相对抗,口服心不服,并从此积怨于心。这样,批评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而有技巧地拒绝却保持了对方的脸面,不会使对方产生对抗情绪。另外,由于采取的是“影射”而不是直说的方式,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回旋的余地,就更能深刻地领会批评者的良苦用心。

一位年轻画家就近找到一处住房,在搬家之前对他的好友说:“我想把房间的墙壁很好地粉刷一下,然后在墙上画一些画。”

深知这位年轻画家水平的好友劝他说:“你最好是先在墙壁上画画,然后再粉刷墙壁。”

这位好友运用含蓄的“心眼”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年轻的画家自然也会深思该如何把自己的画画好了。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真诚地对待朋友和同学,积极地帮助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平时帮人,拒人才不难”,对于那些可能引起误解的事情,也应该明确自己的态度,否则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艾森豪威尔将军一个有关军事机密的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作耳语状说:“这是一个机密问题,你能替我保密吗?”于是那个人就连忙说:“我一定能!”艾森豪威尔将军则回答道:“那我同样也能!”

无独有偶,小林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一架DV,他一边走一边摆弄着,这时刚好小赵迎面走来了。他也知道小赵有个毛病——见熟人有什么“新鲜东西”非要“借”去玩几天不可,这回他看见小林手中的DV免不了又要“借”去。尽管小林百般说明情况,小赵依然不肯放过。小林灵机一动,故作姿态地说:“好吧,借给你也可以,不过你不能借给别人,做得到吗?”

小赵一听连忙说:“当然,当然,我一定做得到。”

“绝不失信?”小林还追加一句。

“绝不失信!失信还能叫做人?”

小林斩钉截铁地说:“我也不能失信,因为我也答应过别人,这个DV绝不外借。”听到这儿,小赵目瞪口呆,这件事只得作罢。

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巧妙地把对方设置在同样的场景之中,以此来引诱对方做出他的判断,从而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处境或意思,以达到巧妙拒绝对方的目的。

当人的思维朝着一定的方向行进,特别是当人处于亢奋状态时,命令式的语言、强迫式的手段,其制止效果可想而知。碰到以上这些突发事件时,只有巧借其势,用巧妙的语言形式自然地加以引导,才能达到扭转局势的目的。

顺势牵连、借风行舟的拒绝艺术能有效地使人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但必须注意“牵”得要自然,“连”得要巧妙,不能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

一个教师刚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令他感到莫名其妙。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小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

教师一看,果真,第四颗扣子扣在了第五个扣眼里。当时场面有些尴尬,突然间,这位教师煞有介事地对学生们说:“老师在想心事,急急忙忙赶着来上课才会不小心扣错。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作业运用数学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

这位教师先是用话为自己解围,紧接顺势把这件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连了起来,借此作比,指出了学生学习中的类似错误,既显得自然,又表达得具体,这种顺势牵连、借风行舟的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

还有一次,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看到学生正在为昨晚的女排比赛议论纷纷。面对这一睛况,他没有命令学生们立即停止议论,而是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谈了自己的感想,几分钟后学生们都静下心来听他讲时,他却巧妙地将话锋一转。

“中国女排的胜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伟大,但是中国在科学、经济上还很落后,被人瞧不起,我们要有中国女排这种拼搏精神,在科学和经济建设方面都要努力迎头赶上那些发达国家。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好好抓紧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每一堂课。”

他及时地“借”学生强烈爱国热情的“东风”,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指引,顺势将学生们的热情“牵连”到了学习这条“船”上,不仅很快恢复了课堂秩序,还借此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