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8847100000019

第19章 细节决定你的人生高度(18)

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标想象成一个金字塔,塔顶是你的人生目标。你定的每一个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指向你的人生目标。

金字塔由五层组成。最上的一层最小,是核心。这一层包含着你的人生总体目标。下面每一层是为实现上一层的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这五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

人生总体目标

这包含你的一生中要达到的两个至五个目标,如果你能达到或接近这些目标,就是尽了全力实现你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了。长期目标

是你为实现每一个人生总目标而制定的目标。一般来说,这些是你计划用10年时间做到的事情。虽然你可以规划10年以上的事情,但这样分配时间并不明智。目标越遥远,就越不具体,夜长梦多。但制定长期目标是重要的,没有长期目标,你就可能有短期的失败感。中期目标

这些是你为达到长期目标而定的目标。一般地说,这些是你计划在5年至10年内做的事情。

短期目标

这些是你为达到中期目标而定的目标。实现短期目标的时间为1年至5年。

日常规划

这是你为达到短期目标而定的每日、每周及每月的任务。

在过去的年代里,虽然制定短期目标一直是奋斗者的主要策略,但是大家仍然不太懂得如何制定目标。短期目标界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它使我们集中力量努力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短期目标是动用人力去取得特殊结果的基本工具。

用明确的词句说明你的短期目标。广泛的目标能合理地延伸为明确的短期日标,你制定的短期目标,正是对“慢工出细活”这一铁律的印证。由于工作堆积如山,非得马上行动,否则完不成,于是有人立了一个牌子,提醒自己:“现在就做!”其实,匆匆忙忙不见得能够把事情办好,最好还是先坐下来,养养神,放松精神。能够想一想刚才的想法,就更有好处。有短期目标的人,比轻率行事的人更明智。

除非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否则,最好把问题搁在一边。问题的解决,并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步步为营,从冷静中寻找可行的办法。卡耐基在一次演讲时曾说:“因为胸有成竹,所以不轻举妄动。时机尚未成熟便想一步登天,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圣经·旧约》中记载:阿十西德无论走到哪里,都播下苹果的种子。希望我们能向他看齐,不过,我们播的是成功的种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成功播种,然后再证实其有足够的时间茁壮成长,你便有了成功的果实。

当然越快成功越好,但是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的人,往往会有麻烦。

避免麻烦比摆脱麻烦容易得多。所以,你要想顺利地、轻松地实现“未来远景”,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制定每一个事业发展的“短期目标”。这样。你就可以踏着这些台阶,达到成功的目标了。

古人云,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你是否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忽略了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一方面要检查自己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用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因而,即便是完善的个性,由于缺乏前进的动力,也很难实现创富的目标。创立“心理创富学”的希尔博士揭示出五个自我激励的赚钱“黄金”步骤:

1.你要在心里确定你所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如果笼统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渴望得到的财富的具体数额。

2.实实在在地想好,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希望得到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4.拟定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只沉溺于“空想”。

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下,不可以单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不妨每天两次地大声朗诵写下的计划内容。

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会有一种泄劲的感觉,不再努力,然后坐享其成。现代社会为人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应该在实现目标之后,再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而且,不要等到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去制定一个新目标,而应该在心中时刻充满目标:完成一个目标,你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继续前进的方向在哪里,而不仅仅以第一个目标为目的地。

一个人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新目标,不断地在新的目标的激励下提高自己。就以赚取金钱数额的多少为目标来说,一个以往年收入5万的人,如果他在新的一年内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增加5万元,达到年收入10万元,那么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这是现实的。如果他前期没有任何铺垫,就想在新的一年内年收入达到100万元。那么他就不是在谈论目标,而是在空谈幻想。

所以,人们确立的目标,一般有一个远景目标,即在内心要有一个总体的、大致的目标。这种远景目标,要分阶段来实现。而阶段性目标则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

行动产生效益

刘闯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大部分人都具备硕士和博士学位,刘闯感到压力很大。

工作一段时间后,刘闯发现所里大部分人不敬业,对本职工作不认真,他们不是玩乐,就是搞自己的“第三产业”,把在所里上班当成混日子。

刘闯反其道而行之,他一头扎进工作中,从早到晚埋头苦干、钻研业务,还经常加班加点。刘闯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不久成了所里的“顶梁柱”,并受到所长的重用。时间一长,所长感到离开刘闯就好像失去左膀右臂。不久,刘闯便被提升为副所长,老所长年事已高,所长的位置也在等着刘闯。

假若老板的周围缺乏主动工作者,而你如果具有强烈的主动工作精神,那你自然能得到重视,受到重用。

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你的期望高,那么你无须担心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升迁晋级也将指日可待。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

如果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得永远保持主动的精神,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最后也能获得回报。当你养成这种主动工作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事实证明,主动工作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就算你以后换了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会为你带来助力。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主动工作的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则需要锻炼主动工作的精神。如果你自认为主动工作的精神还不够,那就强迫自己主动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让主动工作成为你的习惯。

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应该明白,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

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自动自发,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

成功取决于态度,成功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积累的过程。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

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分内的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主动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象和创造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用于什么呢?当然是用于工作之中。没有工作,就没有杰出的成就。而一个人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中去的时候,他是最快乐的。

仅仅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是不够的,要想成功,就必须让自己行动起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成功的方法,有信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