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8847100000060

第60章 职场中的细节(7)

在这个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管人的公司,没有人可以在进入经理的办公室之前随随便便脱去西装。尽管经理贴出了小纸条,可是没有人在进入他的办公室之前减衣服。时间长了,经理发现了这一点,立即从自己做起,自己先减去一件衣服,穿着随便些,让来汇报工作的员工放松心情,自然一些。

那天他们走到经理办公室,看到小纸条,没敢脱衣服,但心被微微地震动了一下。走进办公室,他们发现经理穿着很随便,而且他们观察到经理室的空调温度比往常高了1℃。经理让他们脱去外套,有什么想法慢慢汇报。先前想好的辞职理由顷刻间化为乌有,最后他们红着脸退了出去。此后,他们的心长久地被那1℃温暖着,尽管那1℃对一个员工上千的企业算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从那微不足道的1℃中看出了一种温暖,一种精神。几个月过去了,始终没有人提辞职的事情。后来那家公司走出了困境,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他们也在企业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价值。

温情可以孕育强大的力量,将个体的命运与集体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优秀的团队精神可以战胜任何强大的困难。

如果管理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员工的心灵,下属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水水灵灵,茁壮成长,最终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今后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够功夫,才能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竞争中的细节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这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发生一次超常规的突破。杜拉克认为,创新不是那种浮夸的东西,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企业要真正达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目的,就必须做好“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的思想准备。否则,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创新不一定是“以大为美”,但却绝不能掉以轻心,创新存在于企业活动中的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每一个细节。

“细节”因其细小,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它。往往因时间、精力有限而顾不上细节,更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对细节不屑一顾。其实,应该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细节同整体、同大事、同战略决策的关系。不要只看到其细小、不足道的一面,更要看到种种大事都依细节而存在的事实。因为任何整体都是由具体的小事构成的。任何战略决策都是对种种情况分析研究的结果。它们无一不是建立在细节之上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就其决策失误来说是由于对细节的调研分析不到位造成的。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历经风雨而长盛不衰,而有的企业却只能辉煌一时而后轰然倒下。重要的原因是对细节的态度和处理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在企业基本战略抉择成形以后,决定企业成败的就是“细节管理”。

忽视细节,管理不到位是不少企业的通病。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下足功夫,才能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如何设计你的产品

现在很多商业领域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往往只为了赢取几个百分点的利润,而某一个细节的忽略却足以让有限的利润化为乌有,所以,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细节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

日本SONY与JVC在进行录像带标准大战时,双方技术不相上下,SONY推出的录像机还要早些;两者的差别仅仅是JVC一盘带是2小时,SONY一盘带是1小时,其影响是看一部电影经常需要换一次带。仅此小小的不便就导致SONY的录像带全部被淘汰。

德国西门子2118手机靠着附加一个小小的F4彩壳而使自己也像F4一样成了万人迷。

微软公司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每一个新版本,就是要确保多方面细节上的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只要能保证产品在一比一的竞争中获胜,那么整个市场绝对优势就形成了,因而对于细节的改进是非常合算的。

著名的瑞士Swatch手表的目标就是在手表的每一个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精致、时尚、艺术、人性。此外,随着季节变化,Swatch不断地变化着主题。针盘、时针、分针、表带、扣环……无一不是Swatch的创意源泉。它力图在手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意念都得到最完美的阐释。Swatch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拥护,其每一款图像、色彩,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暗含年轻与个性的密码,或许这就是它风靡的原因。

你的产品凭什么在这片汪洋大海中,会被消费者打捞进购物篮里?凭的就是差异。而产品和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人们都知道瑞士手表靠精工细活而享誉天下,而德国人严谨细致的作风更是广为流传。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是这种细心、细致,细工、细活,才导致了正确的决策,才制成了细巧的产品。也正是由于这种细小的差别,才是高精尖产品和高水准服务的独到之处。

营销中的细节

我们知道,在针对不同产品的市场营销时,基于消费群体对不同产品的熟悉程度,要求企业的营销策略也要细致入微。

任何一个营销手段都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细节的完美一直都是赢得客户青睐的不二法门。但是细节营销并不是指这些,在真正的细节营销中,根本或者几乎不存在什么精巧的策划和创意,细节也不再是为了一个营销方案的目标服务,细节本身就是目标,一系列精致、到位的细节设计最终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销售过程。细节营销主张将整个销售过程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并将客户看做一个理性的对手,营销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每一个销售环节细致入微的把握而最终战胜这个对手。

一天,萨耶下班回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块布料,他知道是妻子买的。心里很不高兴:因为这种布料自己的店里都卖不出去,干嘛还去买别人的呢?

妻子任性地说:“我高兴嘛!料子不算太好,但花式流行啊。”

萨耶叫起来了:“我的天!这种衣料去年上市以来,一直卖不出去,怎么会流行起来呢?”

“卖布的小贩说的。”妻子坦白了,“今年的游园会上,这种花式将会流行起来。”

妻子还告诉萨耶,在游园会上,当地社交界最有名的贵妇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都将穿这种花式的衣服。妻子还嘱咐他不要把这个消息说出去。

萨耶对女人在服饰方面这种“不甘人后”的一窝蜂心理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位贵妇可以说是当地妇女时装的向导,女人们对她们心中仰慕的女人一向盲从。

“这个消息是谁告诉你的?”萨耶只是对此感兴趣。

妻子支吾了半天才吐露了真情,原来是卖布的小贩告诉她的,而且还要求她不告诉任何人。萨耶真想捧腹大笑一场,他明白这全是那小布贩捣的鬼,竟然把妻子也哄住了。

萨耶并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甚至他店中的这种布料都被一个布贩买走,也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游园那天,全场妇女中,只有两名贵妇及少数几个女人穿着那种花式的衣服,萨耶太太也是其中之一,她因为同两名贵妇穿的是一种花式的衣服,格外引人注目,她因此出尽了风头。

游园结束时,许多妇女都得到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所穿的新衣料,本店有售。”

萨耶暗暗惊讶,他不得不佩服那个小贩的推销手段。

第二天,萨耶找到那家店铺,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抢购布料。等他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个店铺比他想象的更绝,店门前贴着一行大字,衣料售完,明日来新货。

那些购买者唯恐明天买不到,都在预先交钱,伙计们还不断地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因原料有限,很难充分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货不多,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有再继续进口。看到这个小贩如此巧妙地利用女人心理,直到最后还利用缺货来吊她们的胃口,萨耶从心里折服了。

如果说一个神来之笔的营销策划是通过“巧劲”战胜了消费者,那么细节营销就是要商家靠扎实的功底来赢得胜利。四两拨千斤固然多,但用得多了也就不灵了,“巧拿不如拙打”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以上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细节营销的出现与现在席卷全球的“体验消费”潮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消费并不局限于对商品功能的体验,而是对这种功能消费的一种超越。体验消费强调的是在浏览、选择、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客户所得到的感受,这种感受正在逐步取代商品的功能而居于消费动机的首位。在消费品领域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带给消费者的梦幻感觉本就是促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细节营销也正是通过对客户体验的关注而成为众多厂商的“杀手锏”。

宝洁公司的汰渍洗衣粉由于在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用了3秒钟,而奥妙洗衣粉广告中这个动作仅用了1.5秒,结果被消费者误认为只有倒入大量的汰渍洗衣粉才能洗干净衣服,这是非常不划算的。就是广告上这么细微的一点疏忽,对汰渍洗衣粉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今天,任何细微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成大事”或者“乱大谋”的决定性因素。

服务中的细节

世界名牌服务企业的员工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优良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礼貌和服务态度。这些企业都制定了明确的服务标准。一切为顾客设想的服务方式,添置舒适的服务设施,重视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努力为顾客提供细致入微、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

如迪斯尼乐园注意服务的每个细节:在等侯游玩的地方,种上可以遮荫的树木,并在多处安置装在木箱里不为人注意的电风扇,为等候的游客扇凉。隔离队伍的栅栏也模仿成天然树枝模样,空间则飘荡着悦耳的音乐,使得等候的游客不会感到寂寞无聊。在入口附近,设立了一个儿童乐园,让孩子们在等候游玩的父母时能够在这儿尽兴地玩耍。如果想同米老鼠合影,而又为没有人为你按快门发愁的时候,在附近扫地的员工会微笑着站在你面前,问你要不要帮忙。为实现“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欢乐”的目标,迪斯尼还明确提出了服务标准:安全性、礼仪性、表演性、效率性,这四条要求的顺序是绝对不会颠倒的。要求所有员工都要彻底领会。遇到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时亦按照这个标准采取应对措施。

又如,美国希尔顿大酒店发现旅客最害怕的是在旅馆住宿会睡不着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认床”,于是和全美睡眠基金会达成协议,联合研究是哪些因素促使一些人一换了睡眠环境就会难以入眠,然后对症下药,消除这些因素。从1995年3月起,美国希尔顿大酒店用不同的隔音设备,为顾客配用不同的床垫、枕头等,欢迎顾客试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摸索出一种基本上适合所有旅客的办法,从而解决了一些人换床后睡不着的问题。

我们的经营在于从细小处着手,把顾客置于真正“正常”的位置,给他们一个优良的服务环境,才能达到经营的效果。

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没有必要事必躬亲,要学会具备使用人才、调遣人才的能力,让你的下属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你的企业才能永远充满活力,你的创业才能成功。

要善于发现人才

领导是一门艺术。“好瓦匠没有用不了的砖”。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必须要能量才用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人才,缺少的只是发现人才的慧眼。

法国的“银行大王”斯蒂芬就是因“小心拾起大头针”而被发现的。早在读书时,斯蒂芬就立志要当个银行家。大学毕业后,他鼓起勇气来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气的银行碰运气。结果很不理想,吃了一个闭门羹。然而这位年轻人雄心勃勃,并不气馁。又先后走进几家银行去求职,可是连连被拒之门外。几个月后,斯蒂芬再一次去了开始到过的那家最好的银行,并且有幸见到了董事长,但是又遭到拒绝。他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地上的这枚针所伤,小伙子马上弯腰将其拾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第二天斯蒂芬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信封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发出的录取函。这真是喜从天降,小伙子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原来,斯蒂芬昨天在银行大门外拾大头针的一幕被董事长看见了。他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年轻人。正因为斯蒂芬办事负责认真,对一枚针也不粗心大意,所以能在工作中创造辉煌,日后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这个事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管理者要独具慧眼,善于由显见隐,从貌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下属不凡的特质;学会由小见大,从一些细小的事情里,透视出人才的重要特质。

许多有学历、年龄、专业等条件的职工,由于他们主观不努力,工作态度又差,做工作也挑挑拣拣,马马虎虎,不负责任,最后成了一个难事做不了,易事不想做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