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的奥秘
18848100000016

第16章 揭开太阳的面纱(10)

如果我们认为毛茸茸的猛犸象生活在西伯利亚严寒地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也许对这些遗骸就不会感到惊讶。但是,令人诧异的是,这些遗骸的旁边却常常埋藏着人类的尸骨,以及那些根本不可能在严寒地带生存的动物,根据生物考古学家的发掘显示,西伯利亚北部的平原曾经存在着大量的犀牛、羚羊、马、野牛和其他各类食草动物,自然,它们也是许多食肉动物如剑齿虎的捕食对象。这些动物活动的范围远及西伯利亚北端,直至北冰洋海岸,甚至更北的里雅科夫和新西伯利亚群岛,这里距离北极只有几百英里。

古生物学家证实。极地冲水灾难发生之前居住在西伯利亚的34种动物中,包括猛犸象、巨景上狼及狮子等,至少有28种只适合居住在温带,甚至亚热带地区。这些动物在灾难中暴毙前所咀嚼的食物,也显示出极地迅速转移的势头之猛烈。

史前的西伯利亚是这样的情景,那么在阿拉斯加以及北美地区情景又是怎样呢?我们看到,在这里呈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洪水及迅速融化的冰川将动物全都冲到水际线上,把它们七横八竖地埋藏在山腰的软泥层中。

在墨西哥湾的海岸线上,海洋生物的遗骸出现在海拔高度达二百多英尺的山坡上。一般学者将这一现象归咎于冰川。这种看法对陆地生物而言尚能言之成理,但事实上人们发现的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一样繁多。这意味海水温度骤升及海水剧烈震荡所产生的灭绝效应。

在密执安州,研究人员在散布着史前堆积物的沼泽中也发现了两具鲸鱼的骨骼。在佐治亚州,海洋堆积物出现的海拔高度则为160英尺;佛罗里达州北部发现的则为240英尺。

在得克萨斯南部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却找到了海洋生物与陆地哺乳动物混杂的堆积地。这种堆积方式显示了洪水与冰川融解后的水势所达到的巨大规模。

加拿大东北各省和北极海岸也散布着海象、海豹和至少5种鲸鱼遗骸的堆积物。在北美的很多地区,洪水形成的灾难使海洋动物的遗骸堆积到200多英里的内陆,并与陆地哺乳动物混杂堆积。这些地区洪水达到的水线到达非常高的高度。在安大略湖北岸,考古人员在海拔440英尺的陆地上发现了鲸鱼的骨骼;佛蒙特州发现鲸鱼遗骨的水际线高达500多英尺;而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地区,这一水际线的海拔高度竟高达600英尺以上。

现代考古学的综合成果表明,史前惨遭灭绝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死于1.1万年前左右。这个时期一定存在过一次地球气候的突然变动。正如地质学家约翰模柏莱(JOhn Imbrie)所说的那样:

这个“革命”的效应有:淤泥沉积速度非常集中,表明有洪水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泛起,然后又迅速沉积;一些地区气温骤降,如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格陵兰等靠近现在北极的地区,而另一些地区则气温骤升,如北太平洋、非洲南部等这样一些突然远离史前北极和南极或迅速进入现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后一种情况如大西洋中部,其水温上升达6到10摄氏度。

达尔文称这场动乱动摇了“地球的整个框架”。在这个被动摇的“框架”中,流淌的北冰洋,由于突然被送入了北极,于是被冰封了,一直到今天。

能找到另一个地球吗

当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迈开一小步时,说明人类在航天事业上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然而月球上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吴刚和桂花树,月球上的环形山默默无语地告诉人类:生命未曾属于此地!浩瀚的宇宙中月球只是沧海一粟,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外的宇宙无比巨大。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二十多年前,一位美国天文学权威曾推算,仅银河系就可能有300颗星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并且有朝一日能与地球取得联系。我们尚没有先进的技术,使人类信步于宇宙天外,随意发现地球外的生命,或者与比地球更高度文明的智慧星球通讯联系。但是,地球上的人类是多么盼望探索出宇宙间生命的奥秘啊!

那么,什么样的星球上能够诞生生命?科学家们审视了导致地球文明的环境条件和演变史实的来龙去脉后提出: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并能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动。地球的生物生存环境非常理想,地日位置适中,地表平均气温15℃,生命之源液态水大量生存。地球大气中有78%的氮、21%的氧,另有少量氩、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氧是高等生物维系生命之本,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尚未发现有如此大量的自由氧。要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地球”,条件非常苛刻,生命演化过程中,被绕行的恒星必须不断发光,使之得到辐射能量。

然而,恒星周围形成原始行星系星云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我们目前受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找到靠近太阳系的亮的恒星,因此碰到带有行星的恒星,并且又靠近我们,这样的可能性不太大。在离太阳81.5光年的范围内有近3000颗单体恒星,其中有些大质量恒星的寿命不过1亿年,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演化生命,如天琴座的织女星等周围均发现尘埃圆盘,其中若有行星也难孕育生命。还好,类似的恒星比例较低,尚余的恒星已够我们一一观测一阵子了。

如今,寻找天外文明的第一步已变成了寻找第二个太阳系,进而发现类似地球的行星。

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距离我们50~1000光年之遥,相对于它们所环绕的发光天体的光辉来说,它们显得暗淡无光。人们无法到达那里,只能竭尽所能通过间接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发光天体的轻微晃动或光谱中的某些异常情况,都是判断遥远而又黯淡的行星存在的蛛丝马迹。1981年11月10日的夜晚,平静一如既往,科学家们用直径3.6米的望远镜向从前很少光顾的绘架座方向观测。距地球52光年的绘架座突然发生了不同寻常的情况,一颗形成时间不长的恒星的亮度曲线下降,在以后的几天中,亮度值又升至正常。科学家的好奇心受到激发,是什么使它光线变暗?是否因为行星定时飞过,降低了亮度?

这颗恒星就是绘架座的β星。天文学家猜测有一颗绕β星运行的行星遮住了望远镜,造成β星亮度降低。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人类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1983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一颗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远红外照相机的科研卫星。它从β星观测到了“过剩”的远红外射线。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宇宙尘埃存在。三四十亿年前,在我们太阳系中,也有尘埃围绕着原始太阳旋转,尘埃颗粒冷凝聚合,逐步产生了9个巨大的星球。4个固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5个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从β星观测到尘埃圆盘向宇宙空间延伸达1500亿公里,相当于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25倍。更进一步分析表明,β星的尘埃环已经开始聚合形成核心与碎块,即所谓行星的雏形。

科学家们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绘架座β星的温度远远高于太阳。在没有其他天体干扰的情况下,尘埃接近高温星球时,应该产生极端高温尘埃颗粒发出的射线。然而这种射线却没有被测到,这说明尘埃中心约六百万公里的距离内几乎是空白。天文学家认为,这是行星吸走了尘埃,而且只有巨大的行星才有可能通过重力吸引如此多的尘埃,留下巨大的空间。

绘架座β星的尘埃星云中经常有彗星飞人,留下大量的气体和宇宙尘埃。彗星带来的丰富物质可能成为诞生生命有机体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没有行星定期吸走气体和尘埃的话,人们应该发现残留物,然而没有发现尘埃,那么一定有行星。

当科学家们正期待着72年的运转周期后再次测量这颗行星的体积时,他们发现β星显然还有另一颗行星!这一猜测的根据是有关β星的一张特别的照片。一位天文学家用特别的办法将日冕仪盖住发光星球,发现了从前没有人看见的现象:尘埃环呈对称形状。这种非正常的情况一般在几百年内可以得到“修正”,而β星已有至少1亿年历史,惟一的解释是有两个重力中心在沿离心轨道绕转,也就是说,两个行星重塑了尘埃环的形状。

当前,已有许多关于发现新行星的报道,但没有像β星的行星那样进行过如此周密的科学论证。英国天文学家戴维·体斯乐观地估计,仅银河系就有600亿颗行星,其中40亿与地球相似,潮湿,温度适宜,可能是孕育生命的温床。

虽然行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也是有条件的,即宇宙重力与离心力必须达到平衡。如果恒星及其星云太大,致使旋转速度太快,尘埃会分散开,无法聚合形成行星,而速度太慢也无法形成行星。只有在中速的旋转频率下,才会根据自然发展规律,逐渐“孵化”出行星。从理论上说,这样孕育出来的行星温度适宜,富含水分,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没有人能确切说出究竟有多少星云正在向此方向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相信,太阳系外还有其他生命。理论家试图用各种方法论证可能的“生命客栈”的数目,实践家则努力改进仪器设备。因此不断有功能日益强大的远红外摄像机问世,如安装在智利的极高分辨率的探测器;还有直径越来越大的射电望远镜,如安装在波多黎各直径达304米的巨型望远镜。此外,光学领域也不断发展,最先进的望远镜能辨别6000公里外的硬币,天文学家能用它看见距离30光年,大小如木星的物体。

1995年1月中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传出喜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发现了两颗太阳系外的新行星系统。这两颗行星体积巨大,至少有一颗行星较为温暖,上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这就是说,该行星上具备了生命栖息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了在太阳系之外还存在着类似太阳系的行星。马西和巴特勒的重要工作可能改变天文学的发展进程。同时,探寻太阳系外行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说:“在未来25年中,科学家不仅可以探测到类似地球的新行星,而且还将直接拍摄到这些行星上海洋、大陆和山脉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