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的奥秘
18848100000019

第19章 “月宫”探秘(3)

1966年,美国“月球太空船2号”拍摄的照片,使人们能够仔细地看清月面上那些大量错落、形状不一的圆丘,同美国西北部的圆丘相似。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由月亮内部熔岩向月面鼓涌形成的。

现代科学仪器观测的结果和宇航员带回的月亮岩石所作的分析,使科学家得出这样的假设:火山活动和陨星撞击这两种自然力量在月貌的形成中都有作用。许多圆丘和较小的环形山是火山活动中形成的,而那些大环形山是陨星撞击月亮时造成的。

月亮上的神秘“建筑物”

月球是地球黑夜时的光明使者,那皎洁如玉的月光,笼罩着诗一般的气氛。自古以来,它激发了人们多少美丽的想象。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虽说“高处不胜寒”,却也“别有天地开”。然而,当代科学对于月球环境的了解,则会令古人大失所望的:这里是一个极端死寂和干燥的荒凉世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穴(环形山);月球表面有日照的地方可达摄氏127度,夜晚则降到—183度。

近年。有关宇宙探测器对于月球秘密的意外发现使科学家们产生了种种怀疑和推测。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在美国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过程中,宇航员拍下了一些月面环形山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看,环形山上分明留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

例如,在戈克莱纽斯环形山的内部,可以看出有一个直角,每个边长为25公里;在地面及环壁上,还有明显的整修痕迹。更为独特的是有一座环形山,它的边线平滑,过于完整;环内呈几何图形,有仿佛是划出来的平分线,在圆周的几何中心部位,有墙壁及其投影。该山外侧有一倾斜的坡面,其形状有如完整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内有一个十字,把正方形等分成对称的各部分。

其实,有关月球的多种令人不解现象,在近200年间人类对月球的观测过程中,已被陆续发现。

1821年底,约翰·赫谢尔爵士发现月球上有来历不明的光点。他说,这光点是同月球一起运动着,因而它绝不可能是什么星星。

1869年8月7日,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斯威夫特教授与欧洲的两位学者希纳斯和森特海叶尔,观察到有一些物体穿越了月球,发现“它们仿佛是以平行直线的队形前进的”。

1867年被天文学界宣布消失的静海的林奈环形山,在原消失地竞出现了一个白色的直径达7公里的奇异光环。有的学者提出,这种情形可能意味着有什么透明物质覆盖了某种基地。

1874年4月24日,布拉格的斯切·里克教授,观察到一个闪着白光的不明物体缓缓地穿过了月球,并从那里飞出。

1877年11月23日夜晚,英国的克来因博士和在美国的一批天文学家,惊愕地看到一些光点从其他环形山集中到柏拉图环形山中,这些光点穿越了柏拉图环形山的外壁,在山的内部会齐,并且排列成一个巨大的发光三角形,看来很像某种信号的图案。

1910年11月26日发生日蚀时,法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分别观测到“有一个发光的物体从月球出发”,“月亮上有一个光斑”。据当年观测者的描述,日蚀过程中月亮上出现的物体形似现代的火箭。

1953年12月21日,英国天文协会月球部主任威尔金斯博士在广播谈话中透露:在月面的危海地区观察到了大量的“圆屋顶”;这些半圆形的“建筑物”呈耀眼的白色,它们中最小的直径也有3公里。

莫杰维耶夫博士说:“我们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我们也相信美国方面也和我们一样,无法解释这件事。”

惟一的推测,就是活动在地球之外的超级智能力量支配的美制轰炸机在月球上的出现与隐没。更多的线索,可能是为地球上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围绕地球卫星——月球所出现的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现象,科学界中的有识之士已警觉到:地外智能力量正在“使用”我们的月球。

月球上发现了水吗

1996年,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在分析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汀1号”探测器所拍摄的月面照片时,突然有了新发现:月球南极有冰湖!

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先后发射了6艘“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和其他数十个无人月球探测器,都没有发现过月球上冰水的痕迹。再说这次“克莱门汀1号”所拍摄的1500张月球南极照片中,只有1张被认为是月球冰湖的照片。因此有人怀疑,金属含量较高的岩石也有可能产生与水的反射图像相同的雷达照片。

于是,1998年1月6日,美国又派出“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专门去寻找月球的水资源。探测器携带了更先进的找水仪器,叫“中子光“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飞船谱仪”。它对氢原子非常敏感,可以探测到月面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仪器的灵敏度相当于可以在1立方米的月球土壤中探测出一杯水的含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对月表面做了7星期的扫描后发现,月球南北两极陨石坑(也称盆地)底部的土质很松,里面有大量的氢,并表明土下面有冰碴,而北极的冰相当于南极的两倍。经过研究分析,在当年3月5日,美国航天局向全球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发现月球两极存在大量冰态水,其储量约0.1亿~3亿吨,分布在月球北极近5万平方千米和南极近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几十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月球南极的大谷地中可能有上十亿吨的冰。这些冰的一部分是被阳光蒸发的月球水的残留物,另一大部分是来自坠落在月球上的彗星。那么为什么过去那么多次的探月都没有发现呢?

一些学者解释说,月面大气压力不到地球大气压的一万亿分之一;在月球上阳光射到的地方,月面的温度可达到130℃~150℃。因此,对于沸点远低于100℃的月球液态水来说,很容易沸腾蒸发。再一点是月球质量小,引力薄弱,根本无力缚住水蒸气,致使月球上气态水逃逸殆尽,不留踪迹。

然而,月球的两极非常特殊。拿月球南极来说,有一个叫艾物肯盆地,被认为是陨石撞击形成的。它的真径有2500千米,深约13千米,黑暗幽深,终日不见阳光,温度一直保持在零下230℃以下,因而可成为固态水——冰的藏身之地。

月球有遭受彗星之类小天体碰撞的经历,而彗星的含水量在30%~80%左右,彗星中水蒸气含水量则高达90%。所以,科学家认为,月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是彗星撞击的结果。

这是用1500百张由克莱门汀号飞船拍摄的照片拼合起来的月球南极图。月球南极黑色的陨坑内可能因终年不见阳光而保存有水冰。天文物理学家推断,月球两极隐蔽的火山口和盆地也许从月球诞生的初期就没有受过太阳的照射。像冰箱里的水汽在冷冻室里凝结成霜一样,月球上的水分在阳光照射下蒸发,然后又都在这些寒冷阴暗的火山口和盆地凝结起来。碰撞月球的彗星和水行星碎片也会给月面带来水分,它们最终都凝结在月球南北极。由于过去探测月球都是在月球赤道附近,因此对月球两极很少了解,极冰之谜一直未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