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8600000039

第39章 读历史悟生活真谛(18)

6月4日上午,大块大块的乌云开始在英吉利海峡的上空堆积起来,风力加大到了四级。从天气的发展趋势来看,三五天内很难有所好转。这就意味着登陆日的推迟将不是一天、两天,而将是14天(因为潮水的限制),那么,已经集结起来的如箭在弦的几百万部队又得分散开来,登陆的时间和地区有失密的危险,官兵们旺盛的士气会受到挫伤;半月后的登陆将不会有下半夜升起的月亮为轰炸机和空降兵提供便利;进攻的时间越往后推,有利于盟军作战气候的日子就越少,纳粹德国用飞弹袭击英国从而挫败登陆计划的可能性也越大;况且,气象官员们并不能担保在未来的登陆日期天气就一定尽如人意。总之,推迟登陆对盟军是十分危险的。盟军总部为此忧心忡忡,对气象总部寄以厚望,祈求着天气的好转。

在厚望和责任的双重压力下,斯塔奇上校整天埋头专心于一大堆复杂的气象资料中,仔细地寻找、分析和推断,以求绝处逢生。6月4日上午,就是在窗外正刮风下雨的那个时候,他在气象图上突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股冷气流正在向英吉利海峡移动,可能在下午或夜间通过朴茨茅斯;此外,一块刚刚离开纽芬兰的低气压云团在大西洋上已越来越沉重,降低了向英格兰移动的速度。斯塔奇上校很快得出推论:从冷气流通过到低气压云团来临之前这段时间,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将好转;这一天很可能是6月6日,这个发现令人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诺曼底登陆可望如期举行;担心的是万一预报失准,后果不堪设想,加之这一狭窄的好天气空隙可以利用的时间还不到24小时,连登陆的最低时间需求也难以满足。经过气象专家们的反复分析和论证后,当晚9时30分,斯塔奇上校向盟军总部会议报告说,从5日的下午到6日的上午天气将转好,风力会减弱,云层将减薄,可以保证头两批登陆部队在6日的拂晓和黄昏登上诺曼底海滩。6日中午以后,天气又将转阴或雨。这个报告使在座的将军们脸上的乌云一扫而光,唯有艾森豪威尔将军不露声色,听着窗外一阵紧似一阵的风雨声,还不能下最后的决心。他要求气象总部进一步分析确定,做到预报万无一失。

6月5日凌晨,斯塔奇上校再次向盟军总部报告:6日的大部分时间有利于登陆,6日以后的天气虽将转阴或雨,但不会威胁登陆行动的完成。艾森豪威尔将军想到,天气虽不理想,但所冒的风险比推迟登陆要小,而且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可趁德军防备松懈发动奇袭,打它个措手不及。他终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也是对人类命运至关重要的决定:6月6日登陆!马上,这个历史性的决定被取名为“翠鸟加五最后确认无疑”的代号,发往了各个部队。后来,英美盟军如期登上了诺曼底海滩,取得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登陆战的胜利。

气象因素对战争胜败的影响之大,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致使有人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其实,当6月5日天气开始出现好转之时,德军也完全可以把握住这一变化,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值得庆幸的是,德军由于没有发现这一天气转好的变化,结果做出了一些有利于盟军的决定。德军也深知一月之中有哪几天适合于登陆作战,但连日的风雨使他们放松了戒备。6月4日,德军在巴黎的空军气象站认为,由于气候恶劣,盟军在半月内不会有行动;德国的防空部队甚至接到了不必执勤的命令。德国海军因风浪太大撤回了巡逻的舰艇。6月5日,德军在巴黎的气象观测站预报几天内有暴风雨,决定全站职工放假一天。德军诺曼底地区的司令官隆美尔元帅认定这令人担心的几天因风雨不会发生进犯,于当天乘车赶回德国,回家为太太祝贺生日去了。同一天,驻诺曼底地区的德国第七军团司令杜尔曼将军下令解除戒备状态,召集高级将领去100多英里外进行沙盘演习,以致在盟军登陆时,他们不能马上赶回指挥战斗。6月6日凌晨,诺曼底的德国海军气象站还坚持认为,这样的天气,不要说登陆,就是空袭也不可能。

每种存在都有理由

◎文/李华伟

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而且,万事万物的存在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智利是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外债高举、经济滞后,连粮食也要依赖进口供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好管闲事的美国人决定派遣一个农业考察团前往智利,为那里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指导,以提高当地农作物生产水平。

安第斯山脉盛产马铃薯,几千年来是智利人的主要食品。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后,农业专家发现,尽管已经积累了如此之久的种植经验,当地的农民好像还没有发展出现代化的量产技术。例如,产地位处贫瘠的高地,每块田地的形状并不规则,而且布满了大石头,种植的品种高达十余种,各品种的马铃薯产量不一。收割马铃薯时,农民对于藏在地处偏僻、地形崎岖的马铃薯,并没有采收,只是任凭它生长,缺乏完整的收成规划。

农业考察团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问题的根源,而且很容易就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改良的建议:如果可以挑选高产量的马铃薯品种,广泛改良种植技术,并重新整理田地,例如除去巨石与杂草,根据科学统计,起码可以比过去增加15%的产量,刚好可以弥补智利粮食不足的缺口。

事情似乎解决得很顺利,现代科学似乎可以轻易地解决一些自然界的问题。可是,这种改良的结果却给当地的农作物产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粮食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饥荒。因为农业专家短期的观察,并无法与安第斯山脉的农民数千年经验相比。当专家们只是考虑从作物品种、土壤条件、种植方法等可控因素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却忽略了(或者说是没有观察到)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所造成的损害。比如,当地频频发生的、意外的天然灾害,春天半夜的冻霜,夏天毛毛虫的侵害,微菌在马铃薯成形前所造成的破坏,甚至冬天太早来临,都可能影响到当年的收成。也恰恰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下,使当地的马铃薯必须发展出抵挡灾害的能力。所以,农民会在灾难后,前往偏僻角落、巨石与杂草间,寻找幸存的马铃薯块茎,这些马铃薯块茎都是具有相当的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品种。虽然当时可能会面临粮食不足的窘境,但是明年种植时却可以种植多品种马铃薯,来应付不同的灾害。所以多样化的产品种类,看上去并不科学的收成规划,农业专家认为没有效率的种植方式,却正是智利农民求生存的变通之道。

生态学称有效率的农业为“单一收成”,也就是减少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通过单一收成,可以保证在短期内有丰富的产量。但是相对地,也可能会影响长期稳定的收益。一方面,反复的土地利用,会使土壤养分枯竭,破坏生态系统内的自然循环,也威胁到原本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另一方面,“单一收成”固然可以形成很高的短期收益,但同时也降低了对于环境风险的抵御能力,一旦出现变化,有可能会对整个生产系统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清正廉明的包拯

◎文/李光辉

视金钱如浮云是一种极高的修养,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包拯一生清廉俭朴。史书上说包拯后来虽然做了大官,地位很高,但穿的衣服,用的器具,吃的东西,都和他作布衣平民时没有什么两样。他被任命为陕西转道使后,本来应该穿上绘有新等级标志的官服上任,以示尊荣。而他可倒好,穿着原来的衣服就赴任去了。宋仁宗听后,十分赞赏,特地差人骑快马去追包拯,把三品图致的官服赐给包拯。

端州盛产砚石,早在隋唐之际端砚就已负盛名。历任官员在向朝廷交纳砚台时都要借机勒索,额外增加数量,加重人民负担,结果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包拯到任后,一改旧习,命砚工按进贡数量制作,自己一块不留,此举深受百姓欢迎。包拯离任时,砚工特地精制了一方好砚送给他作为纪念,他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包拯一生所为正如自己所言:“清心为治本,直道身谋。”晚年时,为教育后代,留下遗训说:“后世子孙世宦有犯赃滥者,不得归放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以清正廉明为本,逐渐形成巨大威势。史书记载说:“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当时的京师所在地开封府有传语说包拯好比阳间的阎罗,谁想买通关节,走“后门”,以徇私情,搞点“不正之风”,那谁的官也就甭想再当了。他七次上奏皇上,要求严惩酷吏王逵,终达目的;他敢于弹劾皇帝的后妃,也敢于指责官位煊赫的国戚。宋仁宗的叔岳父张尧住身为宰相,搞得民困国穷,包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要搬掉这个祸害,一而再,再而三,上奏弹劾,迫使宋仁宗免去张的要职。

包拯所做的一切,自然赢得人民的敬意。宋神宗时,西羌有一个将领归附宋朝,他朝见皇上时,要求皇帝赐给他包拯的姓。开封府署旁有一块题名碑,凡在开封府任过府尹的,都在碑上刻下姓名和任职时间。包公曾任开封府尹一年多,也刻了上去。南宋时周密曾说开封府尹题名碑上的包拯二字:“为人所指,指痕甚深。”这是因为人民喜爱他,凡是到此地来的人,为表达敬慕之情,都愿用手指抚摸包拯二字所造成的。现在这块碑石还保存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

一心奉公、尽守节操的楷模

◎文/佚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近代才有的词,然而奉行这种道德的官员却几乎历代都有,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所在。

第五伦是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建武二十七年,第五伦被举为孝廉,补任淮阳国的医工长,随同淮阳王到他的封国。光武帝召见他,深感他与众不同。建武二十九年,随从淮阳王至京城,与其他官属一同被接见,光武帝向他询问政事,第五伦趁机对奏为政之道,光武帝非常高兴。第二天,又特地召见他入宫,和他一直谈到天黑。光武帝和第五伦开玩笑说:“听说爱卿曾殴打岳父,不让兄长和你一起吃饭,有这种事吗?”第五伦回答说:“臣三次娶妻都没有父亲。少年时曾遭饥荒之苦,实在不敢随便请人吃饭。”光武帝大笑。第五伦出京,有诏令任命他为扶夷县长,还没有到任,又追任为会稽太守。他虽然身为二千石级的官员,仍然亲自锄草喂马,妻子下炊做饭。所得到的俸禄,也只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其余的都低价卖给贫苦百姓。

会稽地区风俗,多滥设祀庙,喜欢占卜。民众常常杀牛祭神,百姓的财产因此困乏,那些自己食用牛肉而祭祀的人,发病将死时,先作出牛鸣。先后几任郡长官都不敢禁止杀牛祭祀的作法。第五伦到任以后,给各属县发布文书,晓谕百姓,凡是巫祝有依托鬼神以诈术恐吓愚昧百姓者,都要捉拿问罪。胡乱杀牛的人,官吏都必须给予处罚。民众开始时都很恐惧,有的巫祝胡言乱语地加以诅咒,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以后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得以安定。

数年之后,他又被任为宕渠县令,举荐乡中佐吏玄贺为官。玄贺后来先后任九江、沛郡两郡的郡守,以清正廉洁著称,所到之处,教化得以推行,官至大司农。第五伦任职四年,迁升为蜀郡太守。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以高头大马驾车,很多人因为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第五伦把家境丰足的官吏全部精简掉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从此争相贿赂之风便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他所举荐的人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级的官,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任蜀郡太守的第七年,汉章帝继位,把第五伦从边远郡调入朝廷,代替牟融任司空。

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违心阿附。他的儿子们经常劝他不要这样,他都予以训斥;吏员们上奏及直接上奏之事,他都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他天性质朴憨厚,没有文采雕饰,任职以贞洁清白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因此而受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未接受,每次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心里都无法忘记此事,但始终没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回来后却安然入睡;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没去看望,却整夜难眠。这样看来,怎么可以说没有私心呢?”他接连以身老体病上疏请求辞职。元和三年,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终身给予二千石级官员的俸禄,加赐给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即使在非常腐败的王朝,也一心奉公,尽守节操的大臣,这样的人尽管不一定时时得势,但一定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卜天璋也是古代官场中一个一切为了百姓的利益着想的典型。

卜天璋是元代洛阳(今属河南)人。他自幼聪颖,长大后以正直而自负,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至元年间,出任河南府府史,当时黄河以北有饥民数万人,聚集在黄河上准备向南迁徙,皇帝下诏,令百姓恢复旧业,不得南渡,众人喧哗不肯归家。卜天璋顾虑发生变乱,劝总管张国宝听凭这些人渡河,张国宝接受了他的意见,才没有生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