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18848600000044

第44章 读历史悟生活真谛(23)

石敬瑭,即后晋高祖,五代晋王朝的建立者。他早就梦想当皇帝,经常编造梦中被推上皇帝宝座的谎言,大造自己将要当皇帝的舆论。公元936年,石敬瑭移授郓州节度使,晋封赵国公。当诏书催促他去赴任时,他疑心朝廷对他的不轨之心有所觉察,便和亲信密谋,拒不遵行。朝廷以他不奉诏,降旨削夺他的官爵,派晋州刺史、北面副招讨使张敬达等讨伐石敬瑭。石敬瑭见晋阳孤城难守,便不惜引狼入室,派部下桑维翰到契丹搬兵求援。

当时,契丹在北方建立辽国之后,屡屡进犯中原,大肆骚扰掠夺。见石敬瑭求援,正中下怀。当年9月,契丹主便亲率大军自雁门南下。兵临城下之时,契丹主使人报信给石敬瑭:“今日破城可以不可以?”石敬瑭密派人回答说:“明日再破也不晚。”由于信没传到,契丹主便率兵与张敬达展开了激战。结果张敬达大败,死者万人。

当天夜晚,石敬瑭便迫不及待地出北城门与契丹主相见。契丹主执着石敬瑭的手说:“真是相见恨晚!”石敬瑭万分感激:“你今日救了我,恩同再造。”于是,就不顾廉耻地称契丹主为父。契丹主也就把他当做儿子对待,想立他为傀儡皇帝。石敬瑭假意推让一番之后,便命筑坛于晋阳城南,被契丹主册立为“大晋皇帝”。契丹主在册封文告中写道:“咨尔子晋王……尔维近戚,实系本枝,所以予视尔若子,尔待予犹父也。……宜以国号为晋,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册封礼毕,石敬瑭还命人打鼓吹号,随契丹主身后归城。

为了表示对契丹主的孝心,契丹主到石敬瑭府里时,石敬瑭同妻子李氏率其亲属“捧觞上寿”,一派媚颜卑色。

石敬瑭为了当“儿皇帝”,还把雁门以北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为“寿礼”,并每年献帛30万匹。石敬瑭认贼作父,并没有好下场,他死后不久,后晋就被契丹所灭。

霍去病公而忘家

◎文/王新龙

霍去病从小就学到了一身本领,这是他报国的前提。

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从小就勤奋学习,刻苦练习骑马的本领和射箭的武艺。汉武帝很赏识他,称他为壮士,让大将军卫青任命他为骠骑校尉。

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1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军势如破竹,穿过5个匈奴王国,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内)1000多里,在皋兰山(今兰州黄河西)与匈奴发生激战。霍去病率部横冲直撞,阵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歼敌8900多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汉军大获全胜。

接着,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两次河西战役,大败匈奴。从此,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汉朝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气象,人民安居乐业。

霍去病一生曾4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11万多人。他平时少言寡语,战场上却勇猛无比。他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常常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却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他凭借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随机应变,闪电式行动,使他百战百胜,成为名扬后世的一代名将。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遗憾的是,正当他的生命焕发着灼灼异彩的时候,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霍去病24岁便英年早逝!

苏武持节牧羊

◎文/佚名

苏武北海牧羊19年,身处大漠,茹毛饮血,含辱受屈,却坚贞不屈,终不改汉节,确实感天地、泣鬼神,让正人君子敬佩不已,让苟活小人无地自容。

苏武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侍从。汉武帝时,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贵族,经常派骑兵骚扰汉朝边境,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不但给汉族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痛苦,而且也威胁到汉朝的封建统治者。汉武帝即位以后,派出军队,多次击败匈奴的进攻。匈奴的首领害怕汉朝军队乘胜追击,就故意装出和好的姿态,把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节放了一些。汉武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很高兴,马上派正直廉洁、有胆有识的苏武,率领张胜、常惠等100多人,带着大批礼物再次出使匈奴。

临行前,汉武帝召见了苏武,亲手把旌节交给他。这是一根七八尺长的木棍,顶部弯曲的地方挂着一串用毛做成的绒球,表明使节的身份,同时是使臣出使的凭证。苏武接过使节杖,激动地说:“只要我人在,这节杖就不会丢,使命就不会受辱。”

苏武一行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匈奴单于居住的地方见到了单于。谁知单于是个吃硬不吃软的家伙,见苏武送礼上门,以为汉朝软弱求饶,所以对苏武及使臣们傲慢无礼,态度专横,但苏武忍辱负重,完成了使命。当他正准备返回长安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原来几年前,汉朝使者卫律出使匈奴后不久就投降了,并被单于封为王。卫律原来的副使虞常对卫律卖身投靠匈奴的做法,一直不满,见到老朋友张胜后,他就和张胜暗中商量,想乘单于出外打猎时,劫持单于的母亲,杀了卫律。然而正当他们70多人准备起事时,有人告了密。于是单于逮捕了虞常,并想趁机逼迫苏武投降。

卫律奉令威逼苏武投降,遭到严词拒绝。苏武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了气节,使国家受到侮辱,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说着便拔出宝剑,向自己身上猛刺,卫律慌忙抱住苏武,夺下剑来,然后找来医生为他包扎伤口。

单于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对苏武的爱国气节产生了敬意,更感到要让苏武投降,为自己创图霸业服务的重要性。他让卫律当着苏武的面审问虞常和张胜。

卫律把苏武叫来,先把虞常一刀砍死,吓得张胜当场表示投降。卫律乘机要挟苏武说:“你的副使都认罪投降了,你作为正使也要治罪。”苏武严正地回答:“我奉命来与匈奴结好,和张胜既非同谋,又非亲属,凭什么治我的罪?”卫律理屈词穷,挥刀要杀苏武。苏武毫不畏惧,迎上前去说:“你要有胆量杀死堂堂汉朝使臣,就快点动手吧!”卫律见硬的不行,就用高官厚禄来劝降,谁知苏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痛骂道:“你背叛了君主和父母亲戚,不知廉耻,还有什么脸跟我说话?”

单于见苏武软硬不吃,又生一计:想用艰苦的生活环境来消磨苏武的爱国意志,诱使他投降。于是下令把苏武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放羊。临行前,单于对苏武说:“等你放的公羊产了奶,你才能回去。”

北海荒无人烟,一年到头白雪皑皑,连鸟兽也很难见到。有时苏武饿得没有办法,就掘开野鼠洞,掏洞里的草料来充饥。每天,他一面放羊,一面抚弄“节杖”,希望总有那么一天,能够拿着节杖,重返祖国。天长日久,节杖上的绒毛脱光了,成了一根光秃秃的棍子,但苏武仍视为生命的支柱,连睡觉的时候,都紧紧地抱在胸前,就这样,苏武在匈奴生活了19年。

公元前81年,汉朝与匈奴几经交涉,匈奴才把苏武及其随员共9人放回长安。长安的老百姓听说苏武回来了,都出来迎接。他们看到满头白发的苏武,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根光秃秃的“节杖”,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安禄山叛乱祸国

◎文/佚名

包藏祸心、危害国家的小人,是历史的公敌,也是人民的公敌,历来为人们所不齿。

唐玄宗在位时,宰相李林甫为了排挤朝廷的汉官,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并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3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秘密扩充兵力,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百余年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的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相信,到后来警报一个接一个传来,他才慌了起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过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10天,一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颅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岳家军大破兀术

◎文/赵德斌

要付诸行动,要担当起建设现代化和和谐社会的重任,没有一身本领只能是空谈。要报国,就要先学报国之术。

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从小就喜欢读《左传》、《孙子兵法》,并且非常喜欢武术,力气也特别大,一杆长枪舞起来如走龙舞蛇,威猛无比,没有人能招架得住。

20岁那年,早就渴望着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效力的岳飞应募从军。出发前,他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随时惦记着报效国家。

岳飞入伍后,时时想着母亲在自己背上刺下的字,每次作战都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没过多久,就多次被提拔。32岁时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威震一方的名将。

公元1140年9月,金朝撕毁和南宋签订的和约,发动全国精锐部队,以兀术为统帅,分四路大举进攻南宋。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危险。宋高宗这才不得不下诏书,要各路宋军抵抗。

岳飞得到这个命令,立刻派兵迎战。没过几天,几路人马纷纷告捷,先后收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东)、陈州(今河南淮阳)和郑州。金军统帅兀术在东京听到岳飞进兵,大为恐慌,连忙召集部下将领一起商量对策。大家纷纷议论,说宋朝别的将帅还容易对付,就是岳家军攻势难当。但是既然来了,只好集中全力,跟岳家军拼一下。接着兀术就率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带大军进攻郾城。

兀术大军来到郾城,宋金双方都摆开战场。岳飞先派他儿子岳云领着一支精锐骑兵打先锋。他对岳云说:“这次出战,只能打胜仗;如果不能打胜,回来就先砍你的头!”

岳云答应了一声,就带头冲上阵去,奋勇拼杀。宋军随着岳云,杀得金兵丢下了遍野的尸首逃窜。

兀术败了一阵,就调用他的“铁浮图”进攻。“铁浮图”是经过兀术专门训练的一支骑兵,这支人马都披上厚厚的铁甲,以三个骑兵编成一队,居中冲锋;又用两支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叫做“拐子马”。

岳飞看准了拐子马的弱点,命令将士上阵时,带着刀斧。等敌人冲来,弯着身子,专砍马脚。马砍倒了,金兵跌下马来,岳飞就命令兵士出击,把铁浮图、拐子马打得落花流水。兀术听到这消息,哭得挺伤心,说:“自从起兵以来,全靠拐子马打胜仗,这下全完了。”但他不肯认输,过了几天,又亲自率领12万大军进攻宋军。岳飞部将杨再兴带领300骑兵在前哨巡视,见到金兵,立即投入战斗,杀伤敌人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