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18849700000005

第5章 心平气和,广交朋友(4)

忠诚是友谊的源泉。对待朋友以诚相待,以品格换品格,就可以在自己同朋友之间架起心灵之桥,并在此基础上合作共事。朋友之间没有忠诚,友谊也不会长久。

忠诚,能在可以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诚实在,表露真心,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卸下猜疑、戒备心理,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乐意向你诉说一切。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有隐秘封闭的一面,同时,又有开放的一面,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开放是定向的,即向自己信得过的人开放。以一个开放的心灵换取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用忠诚换来忠诚。

亚逊斯有一次来到阿尔卑斯山下,遇到了几位天神,天神说:“亚逊斯,你有过朋友吗?”亚逊斯回答说:“有,他爱我胜过爱你们。”这句话激怒了天神们,他们决心杀掉亚逊斯的朋友,便询问这位朋友是谁。亚逊斯看出了天神们的用意,就闭口不谈。天神们拿出了各自的宝贝引诱亚逊斯,许诺他将有一位美貌无比的妻子,成为一个威严无比的国王,等等。这一切都没有打动亚逊斯的心。但神通无比的天神们还是抓到了亚逊斯的朋友,只是没有立刻杀死他,对亚逊斯的话,他们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以同样的手段去引诱亚逊斯的朋友,只要他同意背叛亚逊斯,他将得到他所要的一切:美色、财富、权势。哪知这位朋友也和亚逊斯一样,丝毫未动心。天神们既羡慕又惭愧,却没有一位天神去杀他们,并悄悄地将他们放下了山。亚逊斯说:“我们彼此忠诚、信任,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友谊更重要。”

他们忠诚的友谊震惊了天神,为世人传颂。而忠诚是友谊的标志。对朋友的忠诚说明你对自己交友的正确认识,你对朋友的忠诚必然能换回朋友对你的倾心报答。

这是西方人对朋友忠诚的象征,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

白敏中与贺拔綦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今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中出身望族,文才皆上品,十分赏识,有意取他为状元。但又嫌他与贫寒的贺拔綦交往甚密,有些犹豫,便暗中派人去劝说,暗示他:“只要你不再同贺拔綦来往,就取你为状元。”白敏中听罢,皱起了眉头,没有答话。

恰好这时贺拔綦来访,家人把他打发走了。白敏中得知,当场大发雷霆,立即把贺拔綦追了回来,如实地将情况告诉他,并说:“状元有什么稀罕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毕,命家人摆起酒宴,与贺拔綦开怀畅饮。

说客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回去便一五一十地向王起汇报,并从旁怂恿:“这小子放不下贺拔綦,咱们也别给他状元。”谁知王起一反初衷,既取了白敏中,又取了贺拔綦。原来白敏中宁要朋友不要状元的精神,感化了王起那颗浸透了世俗偏见之心。

子曰:“与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习且不论,忠和信交友时自当切实奉行。以忠换忠,以信换信,此为人生之大理。

朋友的分类

友人对年轻人来说,有助于防止错误;对老人来说,有助于弥补因衰老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之不足;对壮年人来说,则有助于完成各种义行。

有个绅士,朋友无数,三教九流样样俱全,他逢人就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后来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都同等对待吗?绅士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

绅士表示自己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企图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却也不少。

有人说:“不够诚恳的朋友,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绅士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计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朋友级”、“点头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绅士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扉敞开的程度。

“我过去就是因为把人人都当作是好朋友,受到了不少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心灵上的伤害,所以今天才会把朋友分等级。”他最后总结说。

要把朋友分等级其实不容易,因为人都有主观的好恶,因此有时会把一片赤心的人当成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会把凶狠的狼看成友善的狗,甚至在旁人点醒时还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非得到被朋友伤害了才大梦初醒。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宰予;以言取人,失之子羽。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所以,要十分客观地将朋友分等级是十分难的,但面对复杂的人性,你非得勉强自己把朋友分等级不可。心理上有分等级的准备,交朋友就会比较冷静客观,可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友,同惯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这是有害的。”

狄梁公任并州法曹之职,他的同僚郑崇质应该出使边远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体病,狄梁公说:“他的母亲这个样子,怎么能够让她为儿子远行而担忧呢?”于是他去拜见上司兰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兰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和,他看到狄梁公这样做,于是就对李孝廉说:“我们俩怎么能不惭愧呢?”从此兰仁基与李孝廉又和好如初了。

刘禹锡、柳宗元、王叔文三人是好朋友。王叔文犯事之后,刘禹锡被贬往播州,柳宗元被贬往柳州。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刘禹锡双亲还健在,如果一起搬到那种贫穷的地方,他的母亲还能活下去吗?我愿意拿柳州来换播州。”后来因为柳宗元的请求,刘禹锡被改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以上几位相知的朋友,为了对方而宁肯牺牲自己,如果能交到这样的朋友,也就心满意足了。

义气不是无原则

友谊不是拉帮结派,也不是搞小团体聚会。友谊的封面上清楚写着三个词语:朋友、纯洁、交情。

有的人交朋友,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朋友之间,不分你我”、“有求必应,决不含糊”作为人生信条。在这些人的眼里,哥们义气重于一切。然而,哥们义气不是英雄气概,也不是侠气,更不是大仁大义的气质,哥们义气害人害己。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哥们义气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产物。在旧时期,官僚、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壮大声势,常常勾结强人,结为兄弟,联合起来称霸一方,欺压百姓。处于社会底层的平头百姓也往往因生活艰难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为了生存,有时也不得不以朋友结拜等形式团结在一起。一些农民起义队伍为了增强凝聚力,加强协调、配合,也以朋友义气作为人生准则。应该承认,在旧社会,劳动人民之间的这种义气,确实起到了反抗压迫、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但这种哥们义气、朋友义气,毕竟是一种狭隘的、落后的小团体意识,与“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社会新型人际关系是格格不人的。人与人之间本应平等互助,以诚相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计恩怨,不拉帮结派。而出于“哥们义气”拉帮结派,把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和真诚的友谊。

其次,这样的“哥们义气”、“朋友义气”,易使人堕落,不务正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些人鼓吹义气第一,把朋友之间的支持和信任奉为最高的道德准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了朋友义气,敢于两肋插刀”。这些人关系紧密,有的还以兄弟姐妹相称。他们在扭曲的情感心理支配下,有的在帮人打架时拼命冲杀;有的被哥们义气所左右,丧失了原则,做出种种不应该做的事,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视这样的哥们义气为精神寄托,不顾工作,不管家庭,从而造成工作没成绩,家庭关系也不断恶化的后果。

再者,哥们义气往往成为别有用心的人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有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到处投机钻营,想方设法寻找门路。而哥们义气又往往是他们借以实现个人目的的最佳手段。他们在找到合适的人选后,便使尽一切手段,拉关系,套近乎,使用小恩小惠、甜言蜜语的方法博取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建立亲密的关系,进而达到“朋友之间,你我不分”的程度,在对方深深地沉陷于这种所谓的友情中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对方因碍于情面,便丧失原则立场,不管所求之事是否合乎道德、法律,是否符合规章制度,都一概应承,帮助其牟取私利。

所谓的“朋友真情”、“哥们义气”,不仅是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更容易使人堕落。“哥们义气”,害人害已。

君子周而不比

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金钱这件事,实在是交友的大敌。

培根在《论人生》中对友情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友谊在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音”;“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我们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君子”是国人的理想形象,如同英国的“绅士”。“淡如水”是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讲究原则。

《论语》解释“君子之交”,即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亦君子之间虽讲究和睦、调和,但是,允许有不同的意见,遇到问题,大家可以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目的是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了,皆大欢喜,相互间不虚伪,不猜忌,这样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相反,“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一团和气,无原则地相互迁就,实在于内心各揣心腹事、离心离德,这样的友谊不能长久。

《论语》还有一种说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对人表示真正的友好,但不袒护你的缺点;而小人无原则地偏袒“友人”,实则缺乏真正的友好情谊。

南梁时期刘竣,字孝标。他模仿朱穆的《绝交论》作了一篇《广绝交论》称:“人世间结交有因权势而相交,因贿赂而相交,因说话相投而相交,因双方都贫穷而相交,因度量都宽宏而相交。”

《文中子·礼乐篇》中说:“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忘了。君子不与这类的人结交。”

《说苑·敬慎篇》中说:“始终如一地保持慎重,这样的朋友才能长久。”

廉颇被免官回归故乡时,门下的宾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时,宾客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不是都走了吗?”宾客说:“唉,您怎么这才看出来?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权有势,就跟着;你无权无势,就离开。世道本来就是如此,您怎么这样气愤呢?”市道之交,如同市场上、路边上做买卖生意的人,交易做完了就各行其路,哪里会有长久之理?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应付朋友间的交往,是困扰现代人的大问题。有人为了照顾工作而疏忽了人际关系;也有人侧重与朋友的交往,而又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二者总是协调不好。奔波于家庭、事业与朋友之间,烦恼多,包袱重。这种情况下,你不妨使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秘诀,去消除你的烦恼,卸下你的包袱吧!

朋友间的默契

最好的朋友就是那种不用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同呼吸,共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是最动人的。

友谊,是在心和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默契,是心与心相互契合。朋友之间相处得非常投缘谓之“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

朋友间的默契是现代生活中彼此最大的精神享受——激励斗志,净化灵魂。它摆脱了麻木、冷漠、自馁、狡诈、罪孽……的肆虐,生命升腾着金灿灿的烈焰,精神闪烁着光亮的火花。它诱惑人,吸引人,感化人,陶冶人。它不但激励你的斗志,鼓舞你的力量,更净化你的灵魂,正如李白在《扶风豪士歌》中写的:“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朋友间的默契可以产生移山倒海之力。

朋友间的默契是情绪的兴奋剂——温馨情感,消融忧愁。它有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作用:如果你把快乐带给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分给一个朋友,你将会被瓦解掉一半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