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18854500000004

第4章 旅游生态与环境(2)

4.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1)水上运动产生的冲击

游客双足的负面效应不只局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各式各样的水上运动,如水上摩托艇、划船、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往往是综合性的。根据澳洲大堡礁公园管理处的统计,发现澳洲大堡礁常遭到以下几种干扰。

( 1)悬浮物质增加,造成水体混浊,同时造成沉积物增加。

( 2)水体混浊度增加,减少入射水体的光线,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 3)营养物质排入,使水质产生变化。

( 4)游客使用机器设备,造成物理性伤害,如水上摩托艇和游艇。

( 5)燃料及油污所造成的散布污染。

2)船舶油污、污水、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船舶上的厕所、医务室等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中;机舱水、废燃油和机油也被倒入或渗入江中。还有因船舶事故造成的石油、农药、化肥及其他有毒化学药品的污染。但最严重的是船舶垃圾污染。例如,邮轮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废水(Waste water) :主要分为 “黑水”(即污水)和 “灰水”(即浴室、洗碗槽和厨房废水)。

( 2)固体废物( Solid Waste) :主要是食品残留、塑料、纸张、木头、板材、罐头瓶和玻璃。虽然这些废物经常会带到岸上处理,但大多数都在船上被焚烧或直接丢入海中。

( 3)有毒废物( Hazardous Waste) :主要是清洗设备的溶剂、冲洗和印制照片的化学物与金属物,以及油漆废物和废电池。

( 4)带油的舱底污水( Oily Bilge Water) :主要包括与引擎和其他机器使用有关的易挥发的燃料、油和废水。

上述各种废物会对海洋水质和许多海洋生物产生影响,如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龟和鸟类。

5.旅游活动对空气品质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旅游业似乎不会对空气品质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当旅游因素介入到天然环境保护区时,就会影响这些地区的空气品质。

1)汽车污染

旅游活动对空气品质的影响以汽车污染最为严重。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成为私人出行交通工具,自驾车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含有有毒性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废气排放可导致酸雨,使地球增温,某些物质还可诱发臭氧层空洞。这些问题已不再是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了。

2)飞机污染

国际旅游因民用航空的普及而蓬勃发展,但是飞机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与噪声污染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机场建成后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常常令当地居民十分头痛。

6.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而造成的旅游“开发污染”。

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不少游客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面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其中,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这些不良习惯会破坏景观,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

2)建筑污染与破坏性建设

风景旅游区破坏性建设是我国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风景名胜区人口迅速增长,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包括修建房屋和各种公共设施,办厂开店,发展乡镇工业和商业服务业,景区内繁华的街区涌现) ,原有的村庄、居民点迅速扩大,新的旅游集镇不断形成,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名胜区自然风貌黯然失色。一些风景区凭借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采用古代和现代的表现手法在景区修建一些雕塑或建筑,但制作粗糙,文化品位不高,与自然景观极不协调。

7.旅游活动对文化环境的影响

1)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旅游活动会对东道国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影响,最明显的是会增加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费用和工作量,甚至会对文物古迹造成无法挽救的破坏。超容量接待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在我国,表现之一是著名风景旅游区供给相对薄弱,巨大的国内旅游需求对著名风景区的承载能力形成强烈冲击,特别是近年来游客数量倍增,流向又高度集中,已使大城市近郊的短程景区和大部分著名风景旅游区负载过重,人满为患。这不但对旅游氛围形成巨大冲击,降低游客的旅游感受,使重游率减少,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景区质量,资源、设施损坏严重,尤其会使文物古迹遭受破坏。

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于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现已成为丹麦的象征。但“美人鱼”铜像曾多次遭受厄运。目前,哥本哈根市政府决定将丹麦最著名的观光景点美人鱼雕塑迁至深海,原因是过多的游客对这一世界闻名的雕塑造成了太多的破坏

2)旅游活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愈来愈多的游客喜欢拜访原始部落,如前往非洲或拉丁美洲地区,或者到文明古国访问,如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使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因旅游活动而受到冲击,许多民众的价值观因此改变,各地原本独特的文化逐渐消失,久而久之旅游发展很容易使全球许多地方出现文化趋同现象。若大部分地区的文化风貌变得基本相同,那么文化环境类型的旅游将会逐渐萎缩。

3)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与社会道德等的影响

旅游活动是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互动的一种文化渗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宗教观和政治观等经过无形的传播与渗透,会发生撞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尤以旅游者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最为严重。旅游还会导致旅游地社会犯罪增多。有些当地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旅游还对旅游地的传统道德观念带来冲击。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本“十里不同羌”的羌族,由于盲目仿效色彩艳丽的其他地方的羌族服装,使不同地区的羌寨在服装服饰上日益趋同。原本淳朴的民风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严重衰退,亲戚和邻里关系由原来的和谐相处、无偿互助变成为争夺客源吃住而常常互相诋毁乃至谩骂,中青年人普遍以家传物品为幌子销售造假商品,并以游客讲价后必须购买为由强制游客购买商品。

1.2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意义

1.保护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按其特点可以分为顺境自然生态景观、逆境自然生态景观和特异自然生态景观三大类。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是指保存完整的原始景观,如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和一些风景自然区,多分布在高山深谷、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和宗教圣地。这类景观的生态系统往往极为脆弱,若开发不当或开发后管理不当,违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数亿年演化遗留的珍贵自然遗产将毁于一旦。逆境自然生态景观是指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演化所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如云南元谋土林和陆良彩色沙林风景区,虽然系水土流失所形成,但是如果人类活动加大了水土流失的强度,则势必影响这类景观的形态特征,甚至会导致其从地球上消失。特异自然生态景观是指自然形成的以奇异特征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中的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地下溶洞。这类景观的形成也是历经亿万年,若不注意保护将使之失去原有的魅力,如喀斯特造型景观的石芽被毁、地下溶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被敲断等,减少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度。由此可见,保护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