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18854500000043

第43章 历史城镇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5)

“……在管理者之间,尤其是行政主管人员之间或市政领导者之间,在使用者之间,不仅包括居民,而且包括开发商和业主,都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协商工作必须长期不变。……监察力度的不断增强为保护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文化遗产或简单的城市环境)提供了主要保证。交流机制要制度化,不能任凭个人意志、政治形势或经济形势所摆布。”

以上是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家、魁北克市可持续发展副总负责人Serge Viau,于2007年10月,在顺化(越南)举办的国际法语国家市长协会(AIMF)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4.拥有独立的行政和技术管理机制

资助复兴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办事处、事务所形式)、制定策略方案,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合理协调使用来自国际援助的资金,尽量减少资金分散现象,具备对当前和中长期发展的策略眼光。最有效的方式是从现有的实用资源开始。

当决策者在已有的技术服务支持下作出第一个选择时,用这些机制管理复兴过程。这些机制必须灵活,以方便跨部门横向工作,也要适时更新,以处理城市综合恢复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当总体利益得到了尊重,则合作关系就会显得更有成果,可以帮助摆脱对外部协助的依赖。

5.采取的工作步骤

争取居民参与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并且从复兴过程一开始就如此,这是取得成功的条件。按照先后顺序和横向工作要求所建议的步骤如下。

(1)进行实地考察:在区域框架内,标明历史街区的资源和问题、分析居民的需求、鉴定和清查文化遗产。

(2)实施可参与的、战略性的区域诊断:明确提出问题、预计解决措施。

(3)制订和生效行动方案:根据优先轻重不断推进、预测,进行影响性研究。

(4)实施行动方案和项目:运用人性化方法和财政方法,提高能力(培训、专门技能)。

(5)持续跟踪和评估不同实施阶段:为未来的行动总结经验。

(6)进行宣传工作:保持复兴项目各种选择的明朗与清晰。

其具体成功案例有塞维利亚(西班牙)。

塞维利亚市历史街区复兴的成功经验是拥有两个重要的互补工具:塞维利亚2010年战略方案和城市发展新方案。这个(社会—经济的和城市的)双重战略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预测,使方案的实施能够在地方决策者、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行动的框架下进行,在保持塞维利亚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创造了利润,改善了生活环境和服务。

塞维利亚市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将战略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各不同行政部门意见统一,有合法的框架,公共行政部门权责分明;提高居民的参与度,虽然复杂但是很有成效;私营部门的参与和与企业谈判;国际定位,通过在国外的营销和促销,同时加强合作。

以上是塞维利亚城市规划中协调员Jose Carlos CUERDAGARCl A-JNCEDA,于2008年5月7—9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由联合国人居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大家的历史街区”研讨会上的讲话。

9.4案例分析:以丽江模式为主导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9.4.1丽江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丽江,位于滇西北高原上,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50年以后,由于丽江政府作出“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决策,没在“旧城改造”的概念下进行城市发展工作,使古城得以完整保存,形成了古城与新城并存发展的城市格局。古城以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为背景,以世界独有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为代表的独特的纳西族历史文化为内涵,从而以其城市空间、环境、建筑,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民俗、节庆等,成为颇具特色的纳西族历史文化城市。其中,曲折有致的古老街巷,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淌遍全城的潺潺流水和古桥、绿树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浪漫空间”,洋溢着“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因为保护了古城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1999年旅游业收入达到10.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3.3%,旅游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7.8%。丽江是成功的,而丽江的成功正在于其较好地保护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崇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9.4.2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意大利那不勒斯时间1997年12月3日,北京时间12月4日,根据联合国专家的评估报告和中国政府先前提交的申报文本与有关资料,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与会代表认为丽江古城符合《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Operational Guide Linesforthe Implement 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的第二、四、五条,且具有“突出普遍性”的文化遗产价值,同时也通过真实性(Authenticity)的检验,并且拥有保护维护与经营管理的健全运作机制,因而丽江古城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丽江古城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条件,理由如下。

(1)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2)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3)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9.4.3历史上保护的传统

历史上对于丽江古城的保护是以民间保护为主、官府保护为辅。保护古城就是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因此,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很强,古城居民对于古城的自发性保护从来没有停止过。民间有许多保护古城水系、道路、桥梁、山体、古树,以及古城市容、卫生等的民谣、诗词和乡规民约,居民们互相监督、严格遵守,至今仍在街头巷尾流传。例如丽江三眼井,丽江三眼井又称三叠泉或三叠水,是丽江特有的一种水井。丽江三眼井实际上是一个泉眼出水,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用石条或砖分别砌成3个围栏,井水浅而易见,井口大,成水塘状,从高到低三眼井中第一眼为饮用水、第二眼洗菜、第三眼洗衣。因三眼井按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又可供不同需求者同时使用,村规民约而成,节约又环保。

9.4.4现有的保护模式

现有的保护模式被称作“丽江模式”。“丽江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纲要,由4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是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管理,以及旅游的投资、决策和行动顺序的总体模式。

1.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财政管理模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比较完善,遗产地(国家公园)一般由联邦政府直属,保护资金由联邦政府按法律拨付且相当充裕,不必依靠旅游业来获得保护资金。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亚太地区则不同,遗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备,遗产地以地方政府为主进行管理,虽然有时会得到中央政府的资金补助,但主要的保护资金要靠地方政府筹集,而地方财力有限,只得凭借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从旅游收入中提取遗产保护资金。于是,如何从旅游业中提取遗产保护资金,如何管理和使用就成为大问题。

丽江模式是针对遗产保护、维护和发展的地方性财政管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遗产地所在的市一级政府如何筹集遗产保护的资金,如何管理、分配和使用这笔资金。其步骤如下。

(1)检讨现行收入产生机制。

(2)鉴别及利用新增收入的机会。

2.旅游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兼容和投资模式

文化遗产属于社会公益性的文化财富,属全人类共有,而并非是属于某个团体的旅游资源和经营性资产。作为公益性的文化财富,按理应是人人可以分享的“免费午餐”,但是免费使用将使人们蜂拥而来,不利于遗产的保护,而且免费使用则无从体现遗产的价值。因此,必须让旅游者付费,收费既可以控制游客数量,又能使遗产地获得资金来源。

丽江模式是在文化遗产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旅游业对其进行投资,观光旅游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共享以获取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是旅游业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方法如下。

(1)对旅游业操作者在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方面进行教育。

(2)对能让旅游业贡献于保护活动的方法进行公式化。

3.对社会团体进行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模式

必须让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和旅游从业者意识到,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业附着和依赖于文化遗产,有了遗产才有旅游业,才有社区的繁荣发展和新的就业机会。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遗产,旅游业就难以为继。

丽江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对当地居民、游客、旅游从业者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遗产的价值,自觉地保护遗产。同时应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传统的工艺等,从而有新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让遗产造福于当地居民。并且,特别强调为妇女和青年争取新的就业机会,其主要步骤如下。

(1)确认新增的当地企业及就业机会。

(2)设计适当的训练课程,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将潜在的机会转变为事实。

4.遗产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解决、建立社区共识的模式

与遗产地有密切关系的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细分下去有政府的城建、文化、旅游等部门,有房地产企业、商业企业、旅游企业,有本地居民、外来经商者、游客等,不同的团体(个人)有不同的利益取向,产生冲突和分歧是必然的,若不能及时解决矛盾,将非常不利于遗产的保护。建立一个能协调、沟通利益各方的关系、主管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权威部门至关重要,并要设置利益各方能平等参与、各抒己见的论坛,让各方都能参与到遗产保护之中,要对各方的收益进行调节,纳入政府的统一调控之中,建立“双赢或多赢”的机制,尤其要对旅游业、商业的发展进行适度控制,切不可放任而导致过度发展,从而损害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实施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2005年12月),在其中的第十条明确指出,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禁止拆除,进行房屋、设施整修和功能配置调整时,外观必须保持原状;建设控制缓冲区内不得建设风貌与古城功能、性质无直接关系的设施,确需改建、新建的建筑物,其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应当与相邻部位的风貌相一致;环境协调区内不得进行与古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设。保护维修丽江古城内传统民居要修旧如旧,原貌恢复,与丽江古城文化内涵相结合,与保护丽江古城山、水、田园之间和谐融洽的环境风貌相结合,与保护古城的构成机理与空间合理布局相结合。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实施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对古城内各类建筑的保护维修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以便保护传统民居的造型、外貌、体量、尺度、色调和风格,这是保持丽江古城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对丽江古镇民居修缮中用《丽江古城民居修缮现场勘查记录表》进行监控。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中的规定范例

(1)楼梯设计规则。楼梯正确示例;楼梯错误示例。

(2)结构体系规则。材料体系正确示例;材料体系错误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