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18854500000046

第46章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管理(2)

阅读材料

生态旅游应成为生态保护神

1835年,一位年轻的英国贵族随船来到南美洲厄瓜多尔的一个群岛,立刻被那里独特的生物种群和自然环境所吸引。尽管只停留了短短5个星期,但是他的研究却改变了西方科学的进程。那个年轻人就是达尔文,而这个叫作加拉帕戈斯的群岛,不仅为进化论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实证,也在日后成为第一个世界遗产地,以及全球公认的生态旅游发源地。多年来,厄瓜多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制度,力图确保将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曾有学者指出,如果这里的生态旅游不能成功,那么其他地方就更值得怀疑了。然而就是在被世人推为典范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稀有海龟数量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为此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的世界遗产名单”。2008年年初《华尔街日报》也刊出文章,称“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业已给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自从某环保NGO负责人赫克托1981年在一则广告中用其母语西班牙文创造了“生态旅游”一词以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不曾停止过,全球各地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更是不计其数。倡导者称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亦使当地社区受益,并令游客受到教育和启迪。然而遗憾的是,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被当作“标签”和幌子,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已有数十年,学界、业界议论甚久,也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从含混不清到日渐明确,从默认无为到积极引导,从各自为政到联合治理,生态旅游登堂入室,正式进入政府部门的管理视野,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术词汇和营销招牌。特别是近两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部(前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多次联合召开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力图将其发展引入健康、规范之路。

时光流转,世事轮回。10年前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命名为“生态环境旅游年”,现在再次将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从名称的变更似可看出,其理解日渐走出混沌而趋于明确。不过,从现实的角度,在政绩导向、经济导向的社会运行体系下,如何避免生态旅游概念不被泛化和盗用;对于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而国民环境素养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如何确保生态旅游成为生态的保护神而不是破坏者;如何在借鉴国外已有经验教训的同时,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既不原样照搬,又不异化曲解,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0.2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

10.2.1生态旅游的规划

1.生态旅游的规划种类

体现生态旅游思想的旅游规划早于生态旅游本身的历史,主要表现是旅游规划引入生态学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基于社区之上生态发展的理念,认为生态旅游业成功的关键是地方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生态旅游机会的可得性。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关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些专著问世,如《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生态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们的参考文献注解》、《生态旅游介绍》等,并将“岛屿理论”、“环境容量”、“游憩地等级理论”等引入生态旅游规划。功能分区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普遍认为,最早的分区模式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r(1973)所倡导提出的同心圆模式,将国家公园从里往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该模式曾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的认可。在此基础上,C.A.Gunn(1988)提出了五圈层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将公园分成重点资源保护区、荒野低利用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区,并被广泛应用于加拿大国家公园。L.B.W.Nieuw kamp(1996)将生态旅游地分为四大区域:野生保护区、野生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他还总结了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重要性:①能使生态旅游区得到优化利用,并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②便于管理人员根据游客的需要对其加以分流,并用图说明了生态旅游功能分区模式的可行性。

2.生态旅游区的空间构架

生态旅游区空间构架由以下4个区域组成。

1)核心区(敏感区)

核心区是未受到干扰或仅受到最低限度干扰,并代表某种生物地理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核心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是严格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区域。核心区为绝对保护区,只能允许少量的科研人员进入,禁止任何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进入。

2)缓冲区(分散游憩区)

缓冲区处于核心区的外围,是受到一定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缓冲区内进行环境监测、开展试验研究等,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限资源的利用。只能允许少量的旅游者进入,禁止任何车辆的进入。

3)密集游憩区

密集游憩区处于缓冲区的外围,与居民聚落有密切的联系,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控制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是主要的景观游览区,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实现定点、定线B.A.C.D.的旅游活动。

4)服务区

服务区位于密集游憩区的外围,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是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生活区域。服务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处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生态旅馆的构建可以按照进行布局(星状代表生态旅馆)。例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著名滑雪胜地Assiniboine雪山的生态管理就是按照这种观念,将住宿区和景区隔离开,以利于对其的保护。

3.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一些学者还就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生态旅游区界限的划定进行了探讨。世界旅游组织顾问爱德华·英斯基普(1997)曾提出严格保护、限制容量、就地取材、控制路径等生态旅游规划原则。Hubert Guilinek等人(2001)以津巴布韦布拉瓦约(Bula Wayo附近的一个库区作为案例,探讨了生态旅游

规划中如何划定生态旅游区问题,认为生态旅游区界限的划定主要考虑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文化资产(Cultural Assets)、当地利益优先等方面。

康云海等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提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具体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建立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上,其开发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美感原则和生态性原则。吕永龙则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生态旅游规划应考虑以下4个主要因素。

(1)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2)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和需求。

(3)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

(4)旅游活动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旅游环境相融合,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10.2.2生态旅游区开发模式

1.开发成功的因素与理论框架

B.A.Masberg和N.Morales(1999)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因素:综合方法、规划和缓慢的开始、教育与培训、当地利益最大化、评估与反馈。

Shery Ross和Geoffrey Wall提出了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框架,认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和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要靠合理的管理。

2.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纵观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将生态旅游开发总结为3个主要模式:功能分区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环境教育模式。

1)功能分区模式

生态旅游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比较好但脆弱的区域,为了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破坏,同时为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分区显得尤为重要。功能分区模式尤其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地主要由旅游吸引物综合区、娱乐区、服务区3部分构成,各个区域间都有交通线路相连,这些区域与外界也有交通干道相连。其中,旅游吸引物综合区由核心区、缓冲区、试验游憩区3个主要区域组成。核心区是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生态系统所在,集中分布着珍稀的自然生态环境或文化遗产,区内一般要实行全封闭保护,仅供观测研究。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是对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行研究的地区,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进行区域,但仅限于观光,且对游客数量有严格的控制。试验游憩区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除了开展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的形式也不只拘泥于观光活动,可包括漂流、滑雪等。娱乐区配置了高密度的娱乐设施,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如饭店、餐厅、商店等。娱乐区和服务区是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允许汽车等机动车辆进入。功能分区是对游客进行分流和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利于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管理。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温特(Wendt)列出了以下在平衡旅游使用与资源保护上较成功、较可行的控制措施。

入口处:管理机构所在,并为游客提供信息。

游客中心: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信息,这样能避免很多冲突。

有效、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其他地区一样,大量游客需要警方的治安保护。

资源管理:对动植物及土地资源不能“放任自流”,以获得其可持续的利用价值。

环境解说及教育:有解说的游径、晚间活动、环境教育、附近社区的拓展培训计划、生动的历史解说、自导式汽车旅游、攀岩学校、展览橱窗等,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为美国得克萨斯州农机大学游憩、公园与旅游管理系教授克莱尔·A·冈恩博士结合生态旅游、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旅游功能整合的规划框架。

2)社区参与模式

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往往具有独特的社区文化、优美迷人的社区环境和合理有效的社区结构,它是生态旅游的文化载体。因此,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是生态旅游发展中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保护模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体包括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发展利益分配两个阶段。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决策中,可以充分保证他们的利益和维护他们正当的权利。

社区参与的程序如下:对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在社区,对居民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民意测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深入分析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开发规划和策略;公示开发计划,再次征求居民意见;协调各方意见,作出最终开发部署。旅游发展利益分配主要包括经济利益分配、培训与教育、就业和商机等。整个过程需要专家的帮助和引导,以及政府部门官员的协助。通过社区参与模式,可以保持当地居民的主人地位,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避免生态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加当地人对旅游发展的认同感,并促进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和素质提高;有利于生态旅游产品包括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环境的完整性。

3)环境教育模式

环境教育是着眼于人类同其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与资源枯竭、自然保护、技术、城市与地方的开发规划等各种因素与整个人类环境究竟具有什么关系的一种教育。环境教育以提高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要目标。生态旅游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保护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模式将旅游与环境科普知识结合,旅游规划以生态旅游地环境保护为导向,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使当地居民拥有“保护”意识并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旅游者以对自然负责的态度进行旅游活动,防止可能导致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首先,从实际生活入手,对生态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环保教育,让他们体会到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其次,利用电视、电台、杂志、报刊等大众传媒,或者通过图片展示、现场演示等方法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环境保护法规方面的常识。

这3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强调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能够适应某些有特殊开发需求的旅游地的发展要求。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往往在顾及一方面利益的同时伤害到另一些方面的利益,或者取得一方面效益的同时失去另一些方面的效益。因此,在各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建立一种更为优越的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