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18

第18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4)

第三节 旅游客源市场简介

旅游业的客源市场一般包括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两大部分。但许多专家鉴于国内市场客源数量有限及数据难以收集等原因,常忽略对其的介绍。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客源数量增长迅速,例如,2001年我国的国内旅游仅为7畅84亿人次,到2007年已增至16畅10亿人次,创造的收入也从2001年的352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07年的7770畅62亿元人民币。单就这一情况来看,国内游客足以构成我国旅游业的最大客源市场。所以,本节对我国国内及国际客源市场都进行了探讨。

一、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一)国际旅游客流量

“二战”以来,全世界的旅游客流总量逐年增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国际旅游客流量的发展除个别年份以外,基本如此。

(二)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

无论是接待人次还是国际旅游收入,欧洲都居首位。其次是美洲,特别是北美地区。位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事实上,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的这种分布格局从1950年以来一直如此,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地。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非洲地区和南亚地区因经济落后,输出国际旅游客源的能力较弱。中东地区由于人口较少,在全球旅游客源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小。

(三)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①在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绝大比例。

②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三者之间。

③随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社会经济的相对快速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二、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现状

这里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本节所使用的“国际”客源一词,实指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海外客源。关于这一点,前面章节已有阐述和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要认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就有必要了解国际旅游者来访的基本状况。根据我国目前对来访国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在内;二是海外华侨;三是港澳台同胞。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入境旅游的规模有了巨大的发展(因海外华侨人数与另两项相比甚少,故此处忽略不计)。

根据2008年的情况计算,在我国接待的来访国际旅游者中,外国人占16%,港澳台同胞占84%。实际上,总计数字为来访的入境人次,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不经我国旅游部门及其他任何企事业或单位接待、自行活动并在亲友家中过夜的港澳台回乡探亲人员,甚至包括了大量早来晚归当日往返的港澳居民。这些人员的旅游消费很低,在经济上对我国旅游业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此,如果扣除这些人员来访人次,而以全国有组织接待的来访旅游者人次来说明我国旅游业基本客源状况则更有实际意义。所谓有组织接待的来华旅游者人数,是指来华旅游入境者中由我国的旅行社及中央各部委、群众团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接待的人数。

关于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国际客源国,人们往往依据其来华旅游人次的多少进行排列和认定。在这里暂且不讨论以这种方法选定主要或重点客源国是否科学或理想,鉴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只有短短30年,同很多国家的关系尚处在发展或调整之中,加之受周边国家或世界上某些国家近些年来政局变化的影响(如前苏联解体),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国(按来华旅游人次排列)的范围和排序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源国市场。在每年的外国人来华旅游人数中,韩国和日本、俄罗斯占了很大部分,且我国的前10名客源国在2005—2008年4年间,一直保持不变。这说明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国际客源国的范围和排序已趋于稳定。不过,从此表也可以看出,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人大部分来自我国的周边国家。

在这10个国家中,有8个在亚洲,1个在欧洲,1个在美洲。那么,这些地区和国家是否就是我国旅游业的重点国际客源市场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旅游业的重点国际客源市场,但是问题的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在选择和确定重点客源市场方面,各地区和国家目前来访游客的数量虽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这并非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的唯一依据,因为有些目前似乎表现为重点的客源市场未必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可能会退为非重点客源市场;有些目前似乎表现为非重点的客源市场亦可能转而成为重点客源市场。

三、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

我国大陆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近程市场和远程市场两大部分。近程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韩国、日本、俄罗斯、东盟各国、澳大利亚及中东国家。远程市场则主要包括北美和西欧国家。

(一)近程市场

1畅港澳台地区市场

自1978年我国旅游业步入发展正轨以来,港澳台同胞一直是我国大陆旅游业的最大海外客源市场。由于这三地本来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同大陆相邻;在文化传统上与大陆同根;在血缘关系上,港澳台地区的众多人士都同大陆有着十分密切的血缘关系或亲情关系;在经济上,港澳台地区都比较发达,港台更有亚洲经济“小龙”之称。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港澳台地区工商界大量来大陆投资,江苏省昆山市更有了“小台北”之称,更使得这三地与大陆之间的人员往来日趋频繁。在政治上,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与台湾实现“三通”也在实施当中。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港澳台地区今后仍将是大陆旅游业的最大海外市场。

在这一地区性客源市场中,尤应以香港作为我国内地旅游业开展海外营销的重点对象。其理由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经过多年的发展,外出旅游度假已成为香港居民的传统。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国际客源市场。据香港旅游协会1985年公布的枟香港旅游统计年报枠,从1979年到1985年,香港居民出境旅游人次(不包括去内地和澳门的旅游人次)由76畅5万增加到113畅2万,增长比例约为48%。同期访问内地的香港游客,其增长幅度则高达60%。1985年,香港游客占我国内地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总数的91畅8%。另据1985年国内抽样调查,港澳团体游客在内地旅游的人均消费额为132美元。依此计算,即使扣除在亲友家中过夜的回乡探亲人员不算,香港团体游客在内地旅游的总支出仍是十分可观的。此外,香港游客来内地旅游的重游率也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来华游客的重游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香港作为内地旅游业客源市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②香港是重要的中转客源市场。香港是日本、新加坡等很多国家旅游者的首选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接待国际游客来访人次方面,香港也居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各旅游目的地之前列,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中心。香港作为进入我国内地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为我国内地旅游业提供了相当多的中转客源,其中有些旅港游客的最终目的地本身就是中国内地,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来到香港之后,临时决定前来中国内地旅游的。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每年接待的国际旅游者已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很多都是想顺便访问中国内地者。所以,只要我国内地加强在香港的旅游营销工作,在入境签证方面采取简化措施,在交通和预订服务等方面给予便利,访港的外国旅游者中顺便来内地访问的人数就会有更大的增长。

2畅日本市场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有地理交通之便。在经济上,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文化上,日本同我国的文化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旅游市场规模上,日本出国旅游的市场规模已超过年1000万人次。这些都是将日本划为我国旅游业重要客源国的基础。

自1978年以来,无论是在来华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来华旅游消费总额上,日本游客在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中都名列前茅。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的个别年份中,日本在来华旅游人次方面的榜首位置曾一度让位于前苏联(1993),但这并不能真正说明其地位的下降。首先,前苏联并非一个国家概念;其次,在前苏联来华游客的统计数字中有大量的边境一日游游客,而非在华过夜的旅游者;再次,在在华旅游消费总额方面,日本历年来都高居榜首。所以,从作为重点客源国的稳定性方面来考察和分析,日本作为我国旅游业第一国际客源国的地位是不易动摇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顺差的扩大,日本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鼓励国民出国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民的出国旅游开支已超过250亿美元/年。包括出国旅游在内的“休闲热”已在日本国民中形成风气和传统。

目前,日本来华旅游量仅占日本出国旅游总量的10%12%,由此可见,其来华旅游市场潜力仍有待挖掘。

3畅韩国市场

自1991年我国同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韩国便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国际客源市场。2006年韩国来华旅游人次为392畅4万人次,2007年为477畅75万人次,2008年为396畅04万人次。

韩国是亚洲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是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1985年,韩国城市家庭的年均收入仅为1600美元,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已达到和超过15000美元。过去,韩国政府曾对国民出国旅游实行限制政策,因而出国旅游人数很少。但自从1989年政府对居民出国旅游的限制完全解除之后,出国旅游人数迅猛增加。此外,韩国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仅旅游购物一项,人均消费额即达1000美元。这些都说明韩国是一很有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

韩国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甚至成为重点客源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韩国来我国的旅行距离较近;

②由于历史的原因,同我国在文化上比较相近;

③两国之间经济协作与贸易往来正在迅速发展,来华访问的韩国工商界人士正在不断增加。

所以,尽管目前韩国的出国消遣度假者主要是前往欧洲、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但可以相信,随着韩国同我国关系的发展和我国旅游业对开拓韩国市场工作的重视,愿意来华访问的韩国游客一定会继续增加。

4畅俄罗斯市场

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兴客源市场。

俄罗斯同我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既同我国有地理交通之便,也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随着两国边境的开放,两国人民都渴望增进了解及发展经贸联系。因此,在前苏联解体后的短短数年间,双方的边境一日游活动及边境贸易往来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6年,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次已达240畅51万,在各客源国中居第四位。尽管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当日往返的一日游游客,但根据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其作为我国旅游业主要客源国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可以预料,在不出现非常情况的前提下,在不远的将来,俄罗斯的来华旅游人次有可能超过美国和韩国。

5畅东盟市场

这里所指的东盟市场包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5个国家。

1980年,该市场来华旅游者仅为50210人次,占同年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总数的9畅49%。到1995年,该市场来华旅游者已上升至103畅9万人次,所占比重增加到17畅65%。在上述15年中,该市场来华旅游人次增长了20倍。到2008年,该市场来华旅游者已达到369畅2万人次,比1995又增长了2倍。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5个国家来华旅游人次均已进入我国旅游业的前15大客源国的行列。

这5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除了地理因素和交通便利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国家中有着大量的华侨和华人。目前,在东盟各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侨和外籍华人约为1235万人,占全世界华侨和外籍华人总数的一半。他们的富裕程度普遍高于所在国的土著居民,一些华人资本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所在国家的经济。所以,从人种、文化和经济能力等多方面考虑,这1235万华侨和外籍华人将构成我国旅游业的一批巨大而稳定的国际客源。

6畅澳大利亚市场

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前20个主要国际旅游客源国之一,也是亚太地区屈指可数的少数发达国家之一。目前澳大利亚的工薪阶层每年享有为期4周的带薪假期,人均年工资收入为8万10万澳元。同欧美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距离我国较近,航空交通也很方便。但由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人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尽管如此,在历年访华的外国游客中,澳大利亚在来华旅游人次上,仍居我国旅游业客源的前15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