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31

第31章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1)

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

本章导读

旅游业是否发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综合实力,因为旅游本身涉及国家的开放程度、交通运输能力、住宿条件、旅游景点的条件、餐饮和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通常讲,构成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在六大要素中“吃”是首要的,因为“民以食为天”;“住”是旅游的保障,没有舒适的住宿条件,旅游难以进行;“行”是关键,没有“行”就没有旅游;“游”是核心,是游客出门的目的所在;“购”是游中乐趣所在,购买时有兴致,日后欣赏也是其乐无穷;“娱”是游中休闲,娱乐可以使整个游览行程更充实。

学习目标

熟知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

了解六大传统要素的作用及市场现状;

重点掌握六大要素在旅游活动中如何实施积极的策略。

关键概念

旅游活动 传统六要素 吃 住 行 游 购娱

1 旅游中的“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吃”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首,足以体现其重要性。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品尝美食则成为一项重要旅游活动,不仅希望能吃得饱,还要吃得有品位、有文化,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风味小吃。同时,中国地大物博,各类资源丰富,各地物产、气候、习俗和传统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地方口味和特色,促使饮食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旅游中“吃”的作用

众所周知,旅游的六大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如果把旅游接待过程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的话,这六大要素则是这根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吃”———即饮食,居于首位,因为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在旅游活动中,只有吃得饱,才有精力去旅游;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只有吃得干净,吃得卫生,才能游得愉快,游得顺利。现代社会中,饮食在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后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不仅自身成为一种文化,同时它又涉及多种文化,是地域文化中一种最容易被游客“发现”并能直接“体验”的文化。基于这种社会因素,游客在旅游行程中,用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问题,还包含更多的精神享受。因此,游客对餐饮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用餐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旅行社的声誉。

我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是我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促进饮食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具有现实意义。

(一)饮食文化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活动,一方面,它是物质的,“吃”便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没有饮食旅游就无法进行,饮食不佳旅游活动也难免受到影响,饮食服务业理所当然属于旅游业的范畴;另一方面,它是精神的,因为游和娱毕竟是旅游的目的,以食品为物质形态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可以成为使游客愉悦的对象。因此,含有物质、精神双重内容的饮食文化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饮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活动的品位

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旅游对文化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食文化概念的引入和饮食文化事业的加盟恰好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而且与其他文化相比,饮食文化更能普遍引起人们的兴趣并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提升旅游活动品位的作用会更明显。在饮食文化的氛围之下,可以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用餐过程中,了解和领略到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旅游欣赏的水平,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升华美感。

(三)饮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游客出门,总希望能多游览些景观,多领略些风情。如果在游览途中的用餐、歇息,仅仅是填饱肚子、恢复体力,这个过程就是空白;反之,如果引入饮食文化,就能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耳福;既补充了身体需求,又满足了游客心理愿望,一举两得,从而使游客的旅途生活大大丰富。旅游者往往都是美食家,在有条件的地方,把饮食文化作为具体的旅游项目,必定会受到游客欢迎,从而产生招徕更多游客的效果。

(四)饮食文化能够增加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经济效益,含有文化内涵的饮食,其附加值可以大幅度提高,与旅游经营目的相符。比如旅游地的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就比普通食品的价格要高,也更受欢迎;如果配以特定的文化氛围、谐调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其附加值又可进一步上升。如果再考虑到饮食文化本身能招徕更多游客的因素,它给旅游经营各个环节所增加的收入将更可观。所以,饮食文化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经营效益中新的增长点。

(五)饮食文化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魅力

美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科技水平,表达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追求,游客在品尝时,可以得到生理和文化的双重享受。不管游客出游是缘于何种动机,都在心理上表现为想要体验新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景区给游客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要真正地感受风景蕴涵的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独特的人文风情,游客必须深入市井,感受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亲身体验城市生活的细节。尤其对于旅游时间、方式受到限制的游客来说,品尝当地的风味美食就是了解城市文化最便捷的途径。比如提到西安的名小吃,人们都会想到羊肉泡馍,它已经成为西安的“名片”,向游客传达古城的风韵。当游客兴致盎然地吃下一大碗羊肉泡馍,就不会仅把目光停留在西安的历史上,而是会对西安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有人说,西安是中国最具男子气概的城市,它的景观、秦腔、语言、饮食都能体现这一特色。当游客以食为窗来感受生活时,可以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更加具体。

同时,从饮食上还可以感受地域文化。以成都为例,和其他大城市相比,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可以说最是悠闲精致,街头多见商场、餐馆、茶馆。而且很少地方会有这么多普通民众整天津津乐道地谈论吃,费尽心思地琢磨吃。由于地形独特,四川人形成了盆地意识,生活怡然自得。古语说:“少不入川”,闲适的生活是让人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有其特定含义,它是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饮食活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饮食种类、原料生产、加工技艺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民俗风情、宗教礼仪、伦理教化、人际交往等。饮食文化是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结晶,其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和民族两个文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中国饮食文化(包括酒、茶文化)体系博大精深,是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之广博、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

(一)饮食的品种、种类多不胜数

仅从菜肴上看,汉族地区就有川、扬、鲁、粤、浙、闽、徽、湘、京、沪等十几大菜系,均带有浓郁的传统色彩和地方韵味,每个菜系又都有自己的代表菜肴百十种不等,总计不下数千种。我国少数民族食风奇异,特别是满、回、壮、傣、蒙、藏等民族都各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肴,品种繁多,别具特色。除菜肴外,还有饺、面、馍、糕、团、粽、饼、果、粥等特色食点,品种也有上千种之多。

(二)原料来源广泛,粗细皆可成美食

饮食原料既以五谷杂粮、果蔬肉蛋为主体,又有各种山菜野味、水产海鲜等珍稀产品。厨师看重原料的品种,更讲究原料的品质、鲜活及不同品种的配伍。品质优劣有标准,鲜活程度有定规,内行人一看便知;配伍也有许多经验和禁忌,循此可增色增味。只要烹制得法、配伍得当,优质鲜活的普通原料照样能成为美味佳肴。

(三)烹饪技法出神入化

主要烹制方法有炒、烩、烧、炖、煨、煮、蒸、煎、炸、爆、熘、焖、涮、拌、炝、酱、冻、卤、糟、醉、烹、氽、扒、勾芡、挂霜、蜜汁等。不同的技法适合不同的菜肴烹制,其刀功、火候、用油、用料、炊具等均有差异,十分考究。对于烹饪效果,力求精美和完美,注重“色、香、味、形”的综合性评价。在精湛的烹饪手法和技艺之下,往往能变粗糙为精致,化平淡为神奇。

(四)文化内涵丰富

在饮食文化中,有历史、伦理和礼俗上的讲究,比如几乎每道名菜名点都有其来历和典故,有文人骚客、才子佳人的逸事,有帝王名臣的传说,可给食客增添情趣;在各种筵宴上,形式、程序各有定式,不得造次;座次、礼仪均有规范,按长幼尊卑,不可逾越。有文学、美学、艺术上的追求,菜点的命名典雅得体,有些富有文采,给人以美味加美名的享受,有些极富想像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同时,餐饮时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要求场所、餐具、气氛等协调自然。还有营养学和医学上的道理,许多菜肴、食点具有对人体某个方面独特的保健、滋补功能;“医食同源”的传统观点为医学界和餐饮界所认同,各种食疗、养颜方法大行其道,药膳、药酒、补膏、补饮在中医领域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旅游中的饮食类型

1畅从旅游行程的“食”的特色角度来分

可以分为计划内的团队便餐、自助餐、特色风味餐和宴会餐。

(1)计划内的团队便餐

计划内的团队便餐,指旅行社事先与酒店、宾馆、饭店等接待点商定好餐饮价格、餐饮种类、餐饮质量和数量等用餐要求,为旅游团队游客提供的普通正餐,是一种“八菜一汤,十人一桌”的所谓“宴席”的传统模式。

通常情况下,三餐饮食都由旅行社统一安排,在指定餐厅按其标准价进行用餐。午餐和晚餐统称正餐,采用的是“桌餐”的形式,十人一桌,八菜一汤、米饭,游客的餐标以15元/人至50元/人不等。一般都要保证有鱼、肉、虾、青菜的荤素搭配的标准。早餐通常包括稀饭、馒头、咸菜、鸡蛋或鸭蛋或面条。由于各旅游目的地的生活习俗不同,饭菜的种类和样式也异彩纷呈,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2)自助餐

自助餐是旅游团队用餐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指餐厅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饮料陈列于食品台上,游客进入餐厅后,根据自己口味的特点,随意取拿,然后到餐桌上用餐的一种就餐方式。这种方式是现代都市人最喜欢的集体行为,由于可省略许多点菜的麻烦、配菜的心思、礼让的虚套,并且在最短时间和有限空间内可尝尽各式美食,方便灵活,因而深受游客们的欢迎。

(3)特色风味餐

所谓特色风味餐,就是按照地源地域以当地传统工艺及土特产品为原料制作的菜点。特色风味餐融合了当地的人文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流派。

旅游团队的特色风味餐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特色风味餐是团队行程计划中所含括的,其费用在团款中已包括;计划外特色风味餐是脱离行程计划的,是游客临时决定的活动项目,并且是一种自费项目。

(4)宴会餐

宴会餐指的是旅游团队在行程即将结束时,举行的告别宴会。在宴会中,游客都比较放松,宴会的气氛往往比较热烈。

2畅从旅游团队的不同性质角度来分

(1)国内旅游团餐

便餐的情况如下:早餐的餐标在北京一般是10元,午、晚餐各为1 820元。早餐是在团队所住的酒店内用餐,通常有豆浆、粥、馒头、油条、鸡蛋、咸菜等,午、晚餐在旅游定点餐厅用餐,通常是八菜一汤,其中有两个荤菜、三个半荤半素的菜、三个素菜,主食多为米饭和馒头,没有酒水。各地的便餐标准由于有地区差异,略有不同,比如西藏的正餐标准就高一些。

(2)出国旅游团餐

各国的餐标不同,对我国开放的旅游国家中,欧洲国家的餐标较贵,一般便餐是8欧元,合80元人民币。亚洲国家的餐标和我国差不多,新、马、泰合人民币十多元;韩国约为5000韩币,合40元人民币;日本贵一点,午餐约是1000日元,合人民币70元,晚餐约是1500日元,合105元人民币;澳大利亚午餐约是8澳币,合人民币48元(五菜一汤),晚餐约是10澳币,合人民币60元(六菜一汤)。出国旅游团一般早餐也是安排在团队所住酒店内,一般是西式或中、西自助式,午、晚餐一般是安排中餐,多是六菜一汤。

(3)入境旅游团餐

国外的游客来中国旅游,早餐都是在酒店,但便餐的标准就有所不同,外国人的餐标是30元,华侨和港澳台团是25元,都是八菜一汤,但菜的样式不同,外国人的要好一些。其用餐地点必须是旅游局批准的涉外定点餐馆,一般不和国内旅游团在一起。

特色风味餐一般不包括在正餐之中,也有个别包一两餐的,比如北京的入境旅游团一般都包烤鸭风味餐,有的旅游团包得还多,比如港澳台旅游团有的就包烤鸭、涮羊肉、饺子宴、御膳(所谓皇帝餐)等特色风味餐,但真正的满汉全席、仿膳、药膳、谭家菜、厉家菜等风味餐旅行社是绝对包不起的,肯定要客人自己出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