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西文学批评书系:生命因你而美丽
18855600000042

第42章 影视评价(2)

《暖春》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暖春》是一部投资仅仅200万元的低成本电影。从2003年3月初投放山西的发行市场以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票房就达到了163万余元人民币。《暖春》的上映在山西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受到了各界观众的好评。《暖春》感动了乍暖还寒的春三月,在三晋大地形成了一股浓浓的《暖春》热。在国产电影普遍遭到冷遇,在人们惊呼电影正在失去市场的今天,《暖春》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

启示之一:赢得观众才能赢得市场

电影业的不景气使业内人士忧心万分。一方面是电影市场的冷落,发行放映阵地的萎缩;另一方面是电影成本难以回收,电影产业化的道路前途漫漫。电影真正地成为一种“事业”,一种要靠热爱来支撑的工作。于是,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电影没有观众,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有人认为电影受冷遇是因为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方式多样化,比如出现了电视、VCD等等;还有的人认为是由于国外大片,尤其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于是人们得出了“观众不再需要电影”的悲观论调。的确,欣赏电影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或者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到底是观众不再需要电影,还是电影远离了观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分析。从《暖春》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凡是看过《暖春》的观众,无不被作品中洋溢着的爱心和真情所打动,以至或潸然落泪或忍俊不禁。正如著名作家张平所言:“这部影片就像溪水缓缓地流动,最后却让人沉浸在感情的汪洋大海之中。它让你哭得彻底,然后把人淘洗得干干净净。”张平的话很有代表性,是每一个看了《暖春》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了的。观众并没有远离《暖春》,而是纷纷走进影院,让自己的泪水和电影中主人公的命运同行。《暖春》给我们展示的是小人物,小环境,小事件,却让观众体会了大情感,受到了大震撼,得到了大陶冶,它所承载的是关涉到高尚的人性,崇高的奉献和爱的大主题。《暖春》中的人物就是和观众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暖春》所说的事,就是可能发生在每一位观众身边的普普通通的事;《暖春》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就是每一位观众所期待的,向往的和肯定的。简单地说,《暖春》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表达了观众的情感,因而就打动了观众,赢得了观众,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是观众不再需要电影,而是我们的一些电影远离了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反之,赢得观众就能赢得市场。《暖春》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在临汾市委宣传部致山西电影制片厂的信中写道:“一部《暖春》激活了临汾电影市场”,自《暖春》上映后,临汾的发行放映单位的业务“焕发了生机”。其实激活的电影市场又何止是临汾一市一地呢?广大发行放映单位强烈要求电影生产制作部门多创作生产一些像《暖春》一样能赢得观众喜欢,能赢得更多票房的优秀作品。这恐怕不仅仅是发行放映单位的愿望,同时也是广大观众的愿望。毕竟我们需要电影,我们需要那些优秀的,能够打动人心,净化心灵,使人振奋向上的电影。

启示之二:小投入低成本高水平是国产电影产业化之路

面对外国大片的冲击和电影拍摄经费的短缺,怎么拍好自己的电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从目前电影发展的趋势来看,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才能拍出精品。没有钱,就办不成事,起码是办不好事。这话有相当的道理。特别是有许多耗资巨大的大片作证明,似乎今天的电影不走高成本高投入的道路,就难以拍出高品位的好作品,难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人们会随手举出许许多多的例子。比如耗资三个亿美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创造了二十亿美元票房收入的现代神话,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活生生的证明。于是好多人开始寻求投巨资拍大片的路子。在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投资三千万美元的电影《英雄》。然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投入这样的巨资来拍电影又有多少可能性呢?要么寻求大投入,要么就拍不出好电影,这实在是一个不能成立的悖论。《暖春》的出现似乎为我们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我们走小投入、低成本的路子,也照样可以拍出优秀的深受观众喜爱的好电影。《暖春》的全部投入只有二百万元人民币,在目前的情况下来看,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投入了。不是大牌导演,没有大腕明星,也没有大场景,可以说是一部不具备较好“看点”或“卖点”的作品。但事实往往出人预料。观众在这里看的不是明星和偶像,更不是投资的大小。他们所要求的是真实的故事、诚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用朴实的精雕细刻的创作精神来避己所短,扬己所长,在小投入、低成本的情况下,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努力制作高水平的影片,使电影取得了成功。低廉的成本,精细的制作,以及在电影市场所取得的较大的收益,为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种小投入低成本高水平的创作道路更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同时也就为国产电影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一种可能。事实是,电影的创作并不能唯成本论。成本不能决定一切。即使是在目前,电影的制作手段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重要的问题是,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努力找到能够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进而赢得市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启示之三:主旋律电影更应该有广阔的市场

文艺创作应该大力弘扬主旋律。作为在文艺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电影更应该如此。但对主旋律的理解,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以为写主旋律就是简单地图解政策,表现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有人则割裂甚至对立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片面地认为这些作品是主旋律作品,而另一些是所谓的多样化作品,把作品的内在精神和表现手法混为一谈;还有的则机械地认为,主旋律作品就不能考虑市场,主旋律作品和良好的市场效应是难以相融的。这些认识都是非常错误的。主旋律作品能不能进入市场,应不应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是指导我们文艺工作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拒绝市场,主旋律作品就难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接受,作品的所谓社会效益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文艺事业,特别是诸如电影这样的本身就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的艺术创作就不可能积累更多的发展资金。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市场还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态度,不承认市场对人们欣赏需求的调节,不承认市场对实现文化产品价值的重要性是很可怕的。《暖春》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那就是主旋律作品也能够取得良好的市场效应。《暖春》虽然没有直接表现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却弘扬了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典型的“主旋律作品”。《暖春》说明,不是我们的观众不需要主旋律作品,而是我们的创作者没有把主旋律作品写好。问题的关键不是主旋律作品应该不应该或者能不能进入市场,而是我们在创作中要下工夫把正确的思想和时代的精神用能够吸引观众打动观众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从概念到概念,从符号到符号,自然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也肯定难以进入市场。打动观众,才能赢得市场。《暖春》告诉我们,只有让更多更好的主旋律作品进入市场,我们的观众才能欣赏到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我们才能用先进文化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广大的观众。仅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就可以说明主旋律作品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2003年4月

生命因你而美丽

——评电影《生死托付》

电影《生死托付》是根据真实人物的事迹改编创作的。主人公李玲是某医院血液科主任。在这里就诊的都是面临生死抉择的血液病患者。他们把生的希望托付与大夫,期望能够在医生的帮助下战胜病魔,走向新生。面对生命的抉择与托付,李玲和她的同伴们表现出了人类的良知和大爱。她医术精湛,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对生命的珍爱和浓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她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克服种种的悲观、失望、恐惧和误解;她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让他们在生死边缘仍然感受到生命的尊贵;她帮助他们解决巨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捐出自己的工资奖金。她不允许任何对患者的轻视、疏忽和不负责任。她承担着由于对道义的坚守而带来的种种压力。在拯救生命与加强经营管理之间;在真诚和误解之间;在患者更多的需要和信任与自己有限的能力之间,她执著地坚守着,也困惑着。她是一位挽救生命的时代英雄,却也是一位柔肠寸断的多情女性。

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生活原型的真实事迹,对电影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许多作品由于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段的局限,往往把感人的事迹弄得似是而非。这种现象也是我们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生死托付》之所以能生动感人,就在于编导充分地调动了电影的表达手段,努力用画面说话,而不是满足于讲一个可能人所共知的故事。因为英雄、先进和模范们舍己为人的事迹似乎也成了一种套路。局限于对情节叙述的满足将损害艺术的新鲜感和吸引力。《生死托付》回避了对故事和情节的追求,因而也就加快了影片叙事的节奏。同时,着重用画面表现有价值的细节与观众沟通。它不追求情节的完整曲折,而是让几个故事同时平面铺开,互相交错。在情节似有若无的进行中,编导只选择那些能够体现自己创作理念的因素着意铺排。如李玲急匆匆的脚步以及她的微笑;皮皮的鱼缸;瓢泼的大雨;暗夜中燃烧的蜡烛以及忽然间大亮的灯光等等。只要是能够表现对生命的关爱、尊重的细节,编导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再加上音效、画面的角度等,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了情节的发展,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正是这些因细节而生成的真实生动的画面,使我们为李玲而感动,为生命的尊贵和脆弱而落泪。在这里,我们知道了人应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应该如何珍爱生活,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添光着色……

生命因你而美丽。这是一首歌?还是一句诗?反正在这样的句子里洋溢着我们对生活,对生命,对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最为美好的希望和寄托。我们热爱生活,因而我们尊重生命;我们热爱生命,所以希望每一个人生活得幸福、美满、如意。但是,现实总是与我们的期待存在着莫大的距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太多的失落,太多的悲伤,太多的不如意。我们需要与生活抗争,与命运搏击,需要别人伸出温暖的手,给自己以力量和勇气。哪怕这手是柔软的,无力的,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一种道义。我们珍惜它,期待它,并且也应该把自己的手伸向别人,让他从这里得到些许的温暖,些许的慰藉。生活因生命的相互支撑而变得更加温馨,更加有力。《生死托付》似乎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它表达了对生命的钟爱,对生活的珍惜,表现了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诱惑而前进的理性力量和道义良知。它使我们感动,使我们落泪,使我们在刹那间走向了崇高和美丽。李玲,带着她天使般的微笑,迈着她急匆匆的步伐,美丽地,矫健地,然而又是疲惫地向我们走来。她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为自己对生命的挽救而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她的笑容定格成一种意志,一种信念,一种唤醒我们常常麻木疲惫的心灵的力量,吸引着我们,召唤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为生命的多姿多彩、美丽迷人而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献上真挚的爱心。

2006年7月

生命比时间更坚韧

——观电影《剃头匠》

《剃头匠》与观众见面后便获得了一连串的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两次在印度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先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获奖。这些奖项的连连获取已经把这部电影塑造成近年来国产影片中的重要作品。它的魅力之一在于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生命的意义。

电影一开始有一个细节,即主人公敬大爷用了多年的座钟慢了五分钟。于是他拿着座钟去修理。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这慢了五分钟的座钟终于停止了移动。而已经九十二岁的敬大爷却在阳光的映射下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并且他在这时得知自己又有了重孙子。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寓言。敬大爷几乎是一位百岁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高,他的生命不再如当年活跃旺盛,就如同那座慢了五分钟的座钟,而当那座钟终于停止了摆动时,敬大爷还与往常一样继续着他自己的生命,并且这生命又在新一代人的身上延续。生命比时间更持久,更坚韧,更具有生命力。《剃头匠》通过展示敬大爷等人的生活状态,给我们讲述了一些关于生命的哲理。它已经超脱了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具有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