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寒晖传
18863600000026

第26章 在竞存中学(7)

师娘是这个大家雇的主妇和管家,她把全体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把老师们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师娘身体健壮,性情爽朗,她心直口快,与全校师生员工都有说有笑。校长一家住房的门口是师生进出校门的必经之地。师娘总穿着一件又宽又大的半截旗袍,经常坐在门口的树下,手中的活儿忙个不停。哪位同学的衣服破了,她就帮助给补,谁的鞋子坏了,她就给做。师娘还有一把理发推子,谁的头发长了,她就给理。这天,正好张寒晖从师娘门口走过,师娘叫住了他:“张先生,看你的头发又长了,快坐下,我给你理!”

“大嫂子,今天忙,明天再麻烦吧!”

师娘望着张寒晖走远的背影,口里嘟嘟着:“明天,明天,老是说明天…”

若有同学病倒了,师娘就帮助熬药和煮些挂面送给病号吃。有时干脆就把重病的学生接到自己屋里,象亲娘一样昼夜侍候照应。一位女学生患伤寒病卧床几十月,师娘将她接到家中精心照料,病情稍好些,师娘又亲手给她包饺子,做鸡蛋饼,使这位同学死里逃生,转危为安,逐渐恢复了健康。

互相关怀,互相尊重,亲密无间,是竞存师生之间的一贯传统。许多穷苦学生交不出学费和饭费,老师们就主动帮学生交。学生也十分关心老师的生活。例如,叶老师的被子,衣服太薄,冬天无法御寒,他常常在上课之间到院里去跑步,待跑暖和了继续来上课。同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大家偷偷凑钱买布买棉花,做了一条八斤重的大棉被送给叶老师。这件事是全校师生都知道的,在一次春节联欢猜灯谜时,出现了这样一条谜语:“叶老师的被子”——打一中国文学家,谜底是一一巴金(八斤)。

有一次,车校长到外地募捐时受了风寒,回到学校后瘫倒了,师娘再三劝校长进城看病,校长总是推脱:“不要紧的,过两天就会好的。”

车校长已经几天没好好吃饭了,这天早晨,师娘给他煮了两个鸡蛋端上来。车校长却生气地说:“好几个月都没能给教师们发薪水了,你还给我弄鸡蛋吃!”

老俩口为此事口角起来。张寒晖听到后关切地进来调解。当他弄清事情的原委,就笑着对校长、师娘说:“还从未见你俩吵过架呢,我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原来就为两个鸡蛋!这事好办,校长不吃给我吃!”张寒晖将放在小桌上的鸡蛋碗端起来,双手恭敬地遵到校长手里,说:“这回是师娘作得对,你不对!你先把鸡蛋吃了,过会儿,我陪你到城里医院看看。”

师娘舒心地笑了,校长家的纠纷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了。

张寒晖在凤翔教了二年音乐课,到一九四〇年暑假后,新来了一位青年教师戴临风,张寒晖于是将音乐课交给了爱好音乐的戴老师,自己改教别的课。他在给同学们介绍新老师时说:“这是新来的戴老师,给大家上音乐课。戴老师对音乐比我熟悉,他肯定能比我教得好。”当时戴临风的年龄与高班学生差不多,张寒晖在推荐青年教师时是大胆而热忱的。

张寒晖不但支持,帮助戴临风教好音乐课,还鼓励,启发他搞音乐创作,指导他犏写新歌。

有一位竞存学生的家长在西安开了一个染布坊,采用手摇的筒易机器染布。这位家长到凤翔的时候,听到了张寒晖编的《纸工歌》,很受启发,想请张寒晖也给染布工人写一首歌曲。

“张先生,我们那里的染布工人成天手摇染布机,单调而容易疲倦,你能不能为他们写一首歌?

张寒晖答应了,他很快写出了《染布工人歌》的歌词:

春季里染布呀么,

颜色分外新鲜,

老哥哥呀么,

咱们加劲吧!

我要问你呀么,

今年是个啥年头?

嗨!胜利年!胜利年!

打跑了鬼子呀么,

享平安呀得儿享平安!

歌词分春、夏,秋、冬四段,唱了染布劳动,也溶进了宣传抗日内容。张寒珲说:“我这是根据陕西土话中常有‘呀么’这个衬词的特点编写的,也可叫它‘呀么歌’。”在他的鼓励下,戴临风为这首词配了一个民歌风味的曲调,并在同学中传唱开了。这使戴临风在音乐创作上的兴趣更浓了。

一九四一年五月,张寒晖写了一首配合抗战形势的歌词《反攻》,也让戴临风谱了曲。这首歌词,表达了张寒晖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同胞呵,

反攻的时候来到了,

别再留一些儿惆帐;

同胞呵,

反攻的时候来到了,

别再留一些儿颓唐。

快抡起你那锋利的武器,

来参加这革命的战场,

这是呵,最后的一次战斗,

臂要一齐反攻,冲锋,

消灭一切吃人的魔鬼,

建设自己幸福的天堂!

破军衣由棉变单,又由单变棉,现在是第三次变成单的了。原来是草绿色的军衣,已经变成灰白色。

一九四一年的暑假将到。

初秋三〇级的同学毕业在即,将要离校。他们在校三年,对学校,对车校长,师娘,张寒晖等老师怀着深深的感遮班的学生王汶石写了一首《秋三〇级毕业歌》歌词,表达了同学们依依惜别的情绪,想请戴临风老师谱曲。

“我谱曲不如张寒晖老师好。”戴老师虚心地说,“还是请张老师谱吧!”

戴临风拿了这首歌词去找张寒晖。张寒晖很认真地看了两遍歌词,高兴地说,“汶石这娃写的歌词有声有色,很不错哩!”他再三鼓励戴临风说:“你的音乐才能比我强,你看你谱的《染布工人歌》和《反攻》都不错。胆子要更大一些,还应该多谱一些。这首歌词,还是你谱的好。”

在张寒晖的推动下,戴临风在几天内谱出了这首曲子,送来请张老师修改。张寒晖很高兴,拿着谱子就在学校皖内唱了起来,边唱边肯定这首毕业歌的优点。唱了几遍后,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当即与戴临风商量进行了修改。然后,他们二人一起大声唱了起来。歌声吸引了很多同学,大家要求教唱这首新歌,张寒晖对同学们说:“那好!今天吃完晚饭就在这里由戴老师教大家唱。”

晚饭以后,院子里很快聚集了上百名同学,来跟戴老师学唱《秋三〇级毕业歌》。张寒晖、车校长和其他老师也站在同学的后面,随着青年们一起歌唱:

从敌人的毒焰下出走,

战火把我们集合在一起。

三年了,同学!

我们被幸福所遗弃,

蜷伏在残破的古庙里。

穿一身破衣,

咽几口粗米。

小河边,林萌里,

我们严肃地工作,活泼地学习。

昨天搬完了石块,

今天筑好了墙基。

竞中啊,是我们所开辟,

竞中啊,是我们的园地。

50大搜捕

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反共浪潮达到了新的高峰,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活动面临更困难的形势。张寒晖和竞存中学的地下党员们以更高的警惕和更隐蔽的方式继续坚持斗争。

初春时节,张寒晖任级任老师的“秋三一”班学生演出了一出反映原始人生活,斗争的大型歌舞剧。打麦场一边的土台子上,垒起了一堆一堆的石头,上面撒着枯草。天黑以后,土台前檐点燃了几盏大捻子的油灯,土台下围满了竞存的师生和纸坊街的乡党。

这是一出表现原始人狩猎生活的歌舞剧。张寒晖编这出戏的目的,是想使学生们对于原始共产社会的生活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剧本描写了原始人与野兽的搏斗,也写了两个部族之间的斗争。中间有这样一段情节:当一群原始人在草地上寻找食物时,正碰到几头猛兽在追逐一只受伤的白鸽。一名原始人上前救护白鸽,遭到了猛兽的袭击,几乎丧命。后来,在部族首领的带领下,动员了集体的力量,终于打死了猛兽,救出了受伤的白鸽和自己的同族。全剧歌颂了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精神。

“秋三一”的男学生们穿着翻毛皮衣,脸上抹着锅黑,披头散发,手执木棍长棒,化装成原始人的形象。白鸽是由一位身穿洁白衣服的女同学扮演的。剧中穿插了许多舞蹈和插曲,这也都是张寒晖编排的。当原始人决心从猛兽的利爪下救出白鸽子的时候,他们齐声唱着:

你看那一只鸽子,翅膀上鲜血淌淌,咱快去把它捉住,为它医好伤。

你看它多漂亮啊,脑袋上放宝光呵,咱快去把它捉住,为它医好伤。

张寒晖在指导排练的时候,曾对同学们说:“这是我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副产物”。

但是,这样一个以增加学生古代史知识为目的的戏剧,却引起了反动掘的恐慌。事后,伪县党部曾来竞存中学调查演剧的目的和动机,借故寻衅肇事。

五月间,秋三〇级毕业班同学正在着手编一本《毕业同学录》,王汶石同学负责编排,潘克广同学负责请校长、老师们题词留念。当播克广拿着裁好的纸请张寒晖老师题字时,张老师说,“好,临别赠言呀!我得好好地用毛笔写几句话。”

潘克广取来了笔和墨,张寒晖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工整地写下了“作人不易,唯是是宗”八个大字。

潘克广对着这个题词捉摸了一阵,问张老师:“张老师,你的题词,前四个字我理解,后边四个字的意思我还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