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粉丝经济
18869900000013

第13章 粉丝互动的四个特点(5)

昌明眼镜的视力保健行业的顾客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新产品购买或者更换的动作,这是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其社会化运营的重点不在于拓展新顾客,而是争取在线上也可以提供跟实体店同样水平的顾客服务。跟许多机构企业一样,昌明眼镜的社会化运营开始3~6个月的重点也是通过聆听来了解消费者如何评论/期待公司品牌,它发现“客户群中大概有1%~2%的人与我们联系是通过社会化媒体。这种交流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间变换,比如我们发现Twitter更多的是一个客户服务工具,而Facebook是一个有趣的互动平台,适合销售拓展”。

以此为基础,昌明眼镜集中它的资源和力量,投资建立了社会化媒体的监控平台和一对一的顾客数据库,它主要从两个方面提供线上的顾客服务。首先,它可能无法保证跟每一个线上的顾客都一一进行互动,但社会化媒体监控平台和一对一的顾客数据库可以把线上顾客的信息反馈到公司各个业务环节当中,这些反馈可以保证顾客在线上也可以获得跟线下顾客一样的重视;其次,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也可以帮助公司保持它在行业内领先的顾客服务水平。

一旦跟一个顾客发生了一对一对话之后,昌明眼镜的社会化媒体监控平台和一对一的顾客数据库可以确保它的对话能够顺畅地保持下去,公司内部各服务环节可以及时掌握对话的内容,保持沟通和融合。比如说,如果顾客曾经跟公司有过Twitter对话,他来到商店而被告知商店还不知道曾经的对话内容,这对企业就会很不利。昌明眼镜集中资源和力量建立了社会化媒体监控平台和一对一的顾客数据库,有效地防止了这种糟糕现象的发生。

点评 只有整合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和系统,形成统一的社交媒体监测平台和一对一的消费者数据库,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服务

微信需要解决与手机QQ的定位差异问题,其实微博等类似应用也需要解决定位问题。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和定位都是围绕个人消费者,而涉及企业的很少,它们只延续了互联网的那套广告服务。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重新设计服务的角色。

企业应用市场分为5个层次:感知层、通讯层、平台层、应用层、服务层。微信和微博都在应用层,下一步它们要向哪一个层次延伸?比如,微信利用语音对讲、群聊功能逐渐切入通讯层,利用公众平台和插件功能、内置富媒体处理器等切入平台层,利用二维码切入感知层,总之,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位问题。

那么在服务层,微信是会包揽所有的服务功能开发,还是会作为开放平台将更多的API功能开放,让第三方来做无穷尽的服务应用呢?我们几乎都相信,微信、微博都会成为开放平台,授权让部分或者更多的第三方来做服务应用开发和运营,只是问题在于它们将如何控制通讯层和平台层呢?

但是,为什么是要控制通讯层、平台层而不只是开放平台呢?各位可以想想当前微博开放平台的尴尬之处,由于不能控制通讯层和平台层的基础服务,而造成微博开放平台上的应用,更多的是利用微博平台转化流量,而不需依靠微博的基础服务或者必须的付费基础服务。

当然,在应用市场的层次分布中,通讯层的定位与个人消费者的通讯服务是不一样的,就如同电信运营商提供通讯网络,并提供最基础的通讯服务,而更多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服务商在基础服务层提供增值的通讯服务,所以通讯层的定义和服务层的通讯服务是不一样的。

如果分析来看,Customer(个人消费者)的基础服务,基本上可以分为通讯、社交、娱乐、协作和交易。微信、微博可以围绕这些方面提供最基础的服务,然后开放这些基础服务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吸引更多的类ISP服务商来开发更多、更丰富的增值服务,但同时又必须依赖于基础服务,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通讯服务中,微信可以提供基础的语音对讲、语音群聊、视频对讲等功能,而语音对讲中的关键词过滤、同声传译、语音情绪判断等增值功能,则可以由第三方ISP来提供,而它们又是仅仅依托于语音通讯基础服务的。另外,微信是否有可能与Skype一样对接传统通讯网络,直接与固话或手机进行语音通讯呢?

在社交服务中,微信主要定位的是熟人和半熟人社会,包括交互、邀请、群组、分类等基础功能,而在此之上的针对熟人社会的群组服务,比如邻居社区的服务、校园校友会的服务等增值功能则可以放开由第三方服务提供。

在娱乐方面,游戏引擎的基础服务之外的道具、公会等;在交易方面的预订、支付、售后和会员之外的推荐、口碑、预约排队、促销优惠、积分兑换等增值服务,这些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

Facebook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来源:采编自互联网

导读 在社交平台上,基于电商平台的服务已经成为趋势。Facebook上的Big Commerce Social Shop和Payvment是两个类似淘宝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Baby And Me Gifts母婴用品店的主人杰奎琳·迈尔斯估计,她网上销售有大约50%得益于Facebook的Big Commerce店。她的Big Commerce店每天都在强调最有人气的产品,提供优惠折扣和奖励方案,迈尔斯认为“用这个方法吸引我的顾客光顾十分简单。他们可以快速了解到他们能在我的店铺上购买到什么样的东西,还可以点击产品了解更多信息”,“这种方式非常好,就像电子邮件营销一样有效”。Big Commerce还为迈尔斯提供了一个Big Commerce online store交易平台,顾客最后交易可以链接到这个平台上完成。澳大利亚Ettitude公司也在它Facebook的主页和电子商务商店使用Big Commerce软件。它销售竹子和有机棉制成的环保产品,其常务董事菲比·于(Phoebe Yu)表示,能够在Facebook上显示Ettitude的库存量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你可以频繁地更新店面,如果你的内容很有趣,人们就会‘赞’或‘分享’它们。如果你发电子通讯,就不能发得这么频繁,因为那会让人们觉得烦”。

Payvment是2009年在Facebook启动的另一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应用,到2011年2月它已经有5万多家商户。它给商家提供设定其产品特性,提供分门类(比如服饰鞋帽)、拍照片、服务协议和送货方式等服务,而顾客则可以分享他们喜欢的产品和商家,搜索特定商家的商品。Payvment希望把社会化媒体上的交易都汇聚到一个涵盖了所有零售商的Payvment商城,不同商店的产品可以统一保存到一个购物车中,购物车中的商品价格,库存信息连同顾客贴在Facebook墙上的信息都可以统一更新。有人认为Facebook正在演变成电子商务的目的地,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据说Facebook很可能也会开设自己的商城,并且在商城中使用Facebook Credits(虚拟货币)。

点评 社交平台和移动社交通讯工具,不仅可以提供服务,还可以提供平台服务,这样可以整合更多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

平台

粉丝互动的平台,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商业化到底应该从个人应用切入,还是从企业应用切入?互联网的传统思路与企业应用市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互联网更习惯于做个人应用,积累了一定数量级的个人消费者后,再基于广告模式进行商业化。这与企业应用的模式截然不同,企业应用市场是要将应用转化为平台,甚至深入通讯层和感知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