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18870600000020

第20章

战略管理:

用正确的方式对正确的时机进行分析

永不满足,是发财的前提

眼睛仅仅盯着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上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李嘉诚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能找到方向。”在生意场上,有的生意人目光远大,能够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而那些只盯着眼前利益的商人,为了一丁点小利斤斤计较,必然不可能将生意做大。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有今时今日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永不满足,在经商的道路上永远盯着下一个商机。

在李嘉诚的塑胶花生意越做越好时,他并没有对眼前的盈利感到满意,而是居安思危,意识到了塑胶花的生意不能做一辈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时候,香港工业化形成了一股热潮,很多香港商人投身于工业品制造中,而且香港生产的工业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世界市场,当时李嘉诚的塑胶厂也是经营得红红火火,经营有方,加上李嘉诚为人诚信忠厚,他的塑胶厂生意越做越大。

在塑胶生意发展得很顺利时,李嘉诚非常清醒地看到香港当时的大环境:塑胶以及玩具厂已经有了300多家。李嘉诚的塑胶厂虽然订单很多,口碑很好,但也跟同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后想要发展壮大塑胶厂,道路还是比较艰难的。为了企业日后的前途,李嘉诚开始进一步思考,香港的塑胶制品之所以被人们喜欢,主要是因为价格低廉,这让李嘉诚觉得悲哀。他一心想要推出优质、款式新颖、价钱略高的塑胶产品改变这个局面。

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一个夜晚,李嘉诚在临睡前偶然翻阅杂志时,忽然得到了灵感。他被一本英文版《塑胶》杂志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住了: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塑胶花的技术,即将投入生产。这则并不算长的消息,顿时让李嘉诚看到了亮光,他兴奋不已。

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李嘉诚终于学习到了这种技术,他很快就将这技术应用在自己的厂子里。几周之后,塑胶花出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长江塑胶厂立刻闻名全港。暂时的成功并没有让李嘉诚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把目光投向了欧美的广大市场。为了打开市场,李嘉诚绕开香港洋行,直接和欧美客商联系,不久他就发现,其实欧美的客商也愿意跳过洋行以节约交易成本和时间。舍弃了和洋行的合作,李嘉诚直接派销售干将前往欧美主动寻找客商,此外,自己在香港时刻关注着往来的客商,抓住和每一个来香港做贸易的商人合作的机会。很多次,李嘉诚直接带着长江企业的产品和他们洽谈,与很多客户顺利签了合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段努力后,李嘉诚终于将洋行甩掉,自己直接和欧美商人进行交易,大量的订单纷至沓来,并且他对于自己的产品在外的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也了如指掌。没有洋行的中间克扣,李嘉诚的企业利润也上去了不少。

永远不安于现状,这样的人才能展翅高飞。一个农户在山上砍柴时,捡到了两只小鹰,便带回家养了起来。慢慢地,两只小鹰长大了,一只小鹰不断练习飞翔,每天摔得鼻青脸肿。另一只小鹰很不理解,它觉得现在有吃有喝,生活安逸,为什么还要去自讨苦吃呢?

那只渴望飞翔的小鹰在不断的磨炼中终于冲上蓝天,成为俯瞰大地的雄鹰,获得了自由。而好吃懒做、安于现状的那只小鹰只能靠讨好主人来获得口粮。当它遥望蓝天时,很后悔当初没有学习飞翔,现在只能窝在农户家混日子。

就像这两只际遇不同的小鹰一样,很多人会被一时的安逸蒙蔽了奋斗的意志,但也有人会认清现实,勇敢追寻理想。李嘉诚就是那只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努力学习飞翔的小鹰,虽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大的罪,但他最终能够展翅飞翔,拥有了自己主宰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自满情绪,就会停滞不前,就会松懈,就会按部就班。不想让今日成为昨日的重复,就得有赚钱的动机。一个能在商界遥遥领先的人,必定是一个有不断创新欲望的人,他时刻想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转换为财富。

信誉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10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李嘉诚

在李嘉诚看来,“信誉是不可以用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在当今社会中,有些企业能够红火数百年,长盛不衰,有些企业却如同昙花一现,红火一阵就销声匿迹。为什么如此不同?除了市场影响、经营策略等因素外,能否做到诚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诚信是立业之本。

“我深刻感受到: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李嘉诚如是说。在李嘉诚的心目中,诚信是为人处世首要的基本原则。李嘉诚的良好信誉在业界是有口皆碑的,他能够将长江实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靠的也正是他的良好信誉。李嘉诚从不会看重短期利益,他更不会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损失自己的信誉,李嘉诚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客户建立起长期互惠的合作关系,通过保持友好的信任关系,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得利益。

几年前,李嘉诚决定把他所持有的香港电灯集团公司10%的股份在伦敦以私人方式出售。就在李嘉诚的这个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过程中,香港电灯集团宣布了将会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李嘉诚的得力助手马世民于是建议李嘉诚暂缓出售股份,以后出售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可是李嘉诚坚持按照原定出售计划进行。他认真地说道:“还是留些好处给购家吧,将来再有配售时将会较为顺利。而且,赚多一点儿钱并非难事,但保持良好的信誉才是至关重要和不容易的。”

李嘉诚不会为了一点儿小利就让自己的信誉或是长江实业的信誉受到一丁点儿的损害。关于这一点,《远东经济评论》的评论家点评道:“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名声。”

1986年,石油价格走低,石油股票也低迷,李嘉诚却看到了石油工业的潜力。由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李氏家族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买下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大赚了一笔。这笔交易不但轰动了加拿大,在香港工商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李嘉诚不断购买赫斯基石油的股权,到1991年,李嘉诚个人在赫斯基拥有的股权达到了46%,和黄与嘉宏一共拥有49%股份,至此,他们投资额达到80亿港元,一共占去了赫斯基石油公司95%的股份。

同样是在1986年,李嘉诚花费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股权。为了避免李嘉诚进一步收购股权,控制整个公司,该公司组织了反收购。见此形势,李嘉诚迅速抽身退出,半年后他抛售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8年,李嘉诚带着其占股份10%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和李兆基、郑裕彤一起,将“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会址旁的一块204英亩的黄金地皮以32亿港元拿下,他们预计用10~15年的时间要在这块宝地上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豪华住宅区,整个工程预计至少需费用100亿港元。李嘉诚拥有这个项目的50%股权。李嘉诚因此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他一人就投资100亿港元,激活了经济疲软的加拿大。

媒体称,李嘉诚迷倒了加拿大的一位商务官,他将李嘉诚的肖像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逢人便夸赞李嘉诚是他的偶像。在投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之后,李嘉诚的名字便享誉国际,在加拿大更是家喻户晓。一些和李嘉诚合作过的商人或是集团都声称他们非常信赖李嘉诚,李嘉诚往哪里投资,他们就往哪里投资。

李嘉诚一直认为良好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很多成功人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时,也屡屡提到了诚信,他们都认为做人诚信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日本著名企业家吉田忠雄就是一位以诚信为本的商人。他在回顾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时说,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不诚实的人最终会众叛亲离,离开诚信这一点,成功就成了无根之花,是不可能的事情。

吉田忠雄年轻的时候只是一家小小的电器公司的推销员,为了推销电器,他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地跑业务,但他的事业并不顺利,很长时间,他的业务都没有什么起色。但吉田忠雄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坚持推销电器,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他推销出去一种剃须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几十位客户买了他的剃须刀,这让吉田忠雄感到很开心。

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推销的剃须刀比别家同类产品的价格要贵一些,这让吉田忠雄感到很是不安。在思虑了几天之后,吉田忠雄向那些买了他剃须刀的客户说明了情况,他主动要求为这些客户退还差价,希望客户原谅他的失误。这些客户听了吉田忠雄的解释后,不但没有怪他,反而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信的人,还向他订购了很多其他的电器。

就这样,吉田忠雄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业绩不断提升,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这为他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大家都熟知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富兰克林写的一封名为《对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的信中。但是恐怕人们并不知道,在这封信中,还有另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信誉也是金钱”。在当今社会,人们记住了前者,却忽略了后者。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离不开守信,而在市场经济的链条中,不论哪一个环节,也都离不开信用。

薄利多销,迅速抢占市场

我的原则是做长期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

—李嘉诚

俗话说:“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三分利虽然利润微薄,但因为价格较低,就能留住顾客,在竞争中占优势,确保企业长盛不衰;七分利虽然利润丰厚,但高价出售会使顾客望而却步,导致产品滞销,资金断流,进而影响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在经商过程中,薄利多销并不是什么“秘密武器”,但是它却是最有利的武器,它就像生意场中的一把尚方宝剑,英雄们挥舞着它独步商界。李嘉诚就很会运用这个武器。

1957年10月11日,对李嘉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这是他要在香港发起塑胶花促销大战的第一天。在这之前,李嘉诚和工厂的工人们为生产能够同时大批量上市的塑胶花,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奋战了两个月。李嘉诚之所以要大批量生产塑胶花,是因为要造声势,同时,防止其他同类工厂群起效仿,抢占塑胶花市场。

然而,就在长江厂塑胶花准备上市的前两天,李嘉诚忽然获悉一个不利的消息:香港最有名气的英资百货公司—莲卡佛国际有限公司已经与意大利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签订了首销塑胶花5000束的协议,并且10月15日要在该公司所有的连锁店里同时展销,这对于李嘉诚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当时他是无法与这个强大的对手抗衡的。但李嘉诚并没有惊慌失措,经过仔细分析后,他认为意大利塑胶花名贵,所以在进入市场后必然会走高端路线,它的定价会很高,很多普通消费者会望而却步。而如果自己走平民路线,虽然利润较低,却容易在短期内占领香港的塑胶花市场。在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之后,李嘉诚最终确定了“低价位,多销点”的市场策略,并马上在香港提前4天开始了盛大展销。

正如李嘉诚预想的那样,他生产的塑胶花一经面市,马上显出了它特有的价格优势,人们纷纷抢购,等到莲卡佛国际有限公司的连锁店推出意大利的原版塑胶花时,市场已经被李嘉诚占领,再加上其价格比李嘉诚的塑胶花要高出一倍,自然无人问津。

靠薄利迅速占领市场,很多时候会成为一个企业的制胜法宝。我们今天在超市、商场经常看到的新品上市促销的壮观场面,其实也是这一法则的运作。而李嘉诚在塑胶花市场大获成功,也正是因为他“低价位,多销点”的市场策略,如果他不把价位拉低,也许产品刚出厂便会遭到意大利产品的无情冲击。

在生意场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薄利多销”的生意经。与李嘉诚的“薄利多销,互惠互利”的经营理念相比,马云的做法则接近疯狂。

在与eBay易趣的竞争中,马云推出了淘宝网。由于eBay易趣担心买卖双方甩开平台而独立交易,因此坚持收费服务,淘宝则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入手,鼓励买卖双方进行直接的沟通和联系,他们并不着急去收钱,收回成本,而是先以培育市场为主要目的,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淘宝网面市之后,马云就高调地提出“三年内免费”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