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
东方不亮西方亮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
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李嘉诚
地产行业是一大块肥肉,商人们都想吃,竞争也就十分激烈。李嘉诚进入地产业时,房地产虽然还算不上是特别热的时候,但已经成行成市,里面有很多房地产高手在进行市场运作。作为一个新入行者,李嘉诚十分冷静。
当时有很多地产大亨都已经在地产业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比如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他在1954年首创卖楼花的销售高招,令很多商人佩服。所谓的卖楼花,就是一反原来地产商整栋售楼或者是据以出租的做法,而是在楼房还没有盖起来之前,就将楼里的房子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分别出售,得到预付款之后再动土兴建。
那时银行的按揭制度已经日趋完善,购房者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者20%首付,就可以向银行按揭,将自己所要购买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按照约定每月还贷款和利息就可以了。霍英东这样卖楼可以加快楼房的销售,加快资金的回笼,是个不错的办法,一时之间,众多地产商纷纷群起而效仿。
但李嘉诚却并不认为这个办法保险,他认为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是件好事。如果售楼花的话,地产商将和银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受制于银行,李嘉诚不愿意。虽说高风险高收益,可是,李嘉诚决定稳中前进,资金再少也绝不卖楼花或按揭建房,尽量做到不向银行抵押贷款,以免客户挤兑,因为一旦发生挤兑,不但有损企业声誉,还可能将企业带入险境。
总之,李嘉诚的投资原则就是谨慎入市,稳健发展。不久,房地产市场果然出了问题,1961年6月,香港廖创兴银行便出现了被挤兑现象。廖创兴银行是由潮籍银行家廖宝珊创建的,为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廖宝珊孤注一掷,几乎将所有存户的存款掏空,投入了房地产开发,这次挤兑竟然将“西环地产之王”廖宝珊逼得脑溢血猝死。这证实了李嘉诚的理念是正确的。
后来,在1965年1月,明德银号又因为投机房地产业而发生了挤兑,最终宣告破产。这之后全香港的挤兑风潮开始爆发,整个银行业被一扫之前的风光无限,变得一片惨淡。广东信托商业银行关闭,就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不得不卖出股权给汇丰银行,才避免了破产的灾难。银行自身难保,和银行绑在一起的房地产业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房地产业一落千丈,房价暴跌,那些投资房地产的商人赔得血本无归,很多地产商、建筑商破产,景象非常惨淡。
李嘉诚虽然在那时不算地产界的大亨,但他却能始终坚持稳健步伐,在那次大危机中,他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李嘉诚总善于从前辈身上取经和吸取教训,看到了地产与银行的风险。他很想赚钱,却也时刻提防着一夜暴富后的朝不保夕。地产界和股市的规律是如此相像,李嘉诚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前进。
在稳中求胜的大方针下,李嘉诚始终坚持以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不一味地贪心,被眼前的利益套牢,否则将来出现危机的时候再想跑就来不及了。
李嘉诚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商业投资的方面一定要谨慎客观,不要被表面上的“好处”蒙蔽了。他认为:“作为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领导人,你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未攻之前,一定要先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100%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100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200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为了继续说明这个道理,李嘉诚拿游泳举例,提出一个“游泳哲学”:“这个道理就像游泳一样简单。我的泳术很普通,扒艇也很普通。如果我要到达对岸,我要确信我的能力不是仅可扒到对岸,而是肯定能扒回来。等于我游泳去对面沙滩,我不会想着游到对面沙滩休息,我要确定自己游到对面沙滩,立即再游回来也有余力,我才开始游过去。在事先,我会常常训练自己,例如记录钟点和里数,充分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后才去做。”
可见,在投资方面,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李嘉诚是不会贸然行动的。为了稳妥,他通常会做出细致周密的规划。李嘉诚曾这样表达自己在投资方面的思想,他说:“中国古老的生意人有句话,‘未购先想卖’,这就是我的想法。当我购入一件东西,会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在99%的交易前所做的事情。只有1%的时间,是想会赚多少钱。”
在一些人向他请教如何在房地产业如鱼得水时,李嘉诚想了想说:“不能说是心得,或者我告诉你们我的做法。我不会因为今日楼市好景,立刻买下很多地皮,从一购一卖之间牟取利润;我会看全局,例如供楼的情况,市民的收入和支出,以至世界经济前景,因为香港经济会受到世界各地的影响,也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所以在决定一件大事之前,我很审慎,会跟一切有关的人士商量,但我决定一个方针之后,就不再变更。”
正是因为凡事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后才去做,李嘉诚的生意才能一直稳赚不赔,蒸蒸日上。在投资过程中始终坚持稳健的管理策略,是李嘉诚的成功之道。
懂得掌握时机的人更能创造机会
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仅要紧跟着转变,还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最新的资讯,靠创新比对手走前几步。不愿意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更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到那些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又能够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李嘉诚
进入21世纪,新技术层出不穷,市场变化极快,这就要求投资者不仅要对新事物敏感,而且要好学并善于学习。随着互联网热潮席卷全球,许多人都从中赚得了第一桶金。比尔·盖茨更是凭借这一机遇赚取了数百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由于新经济的兴起,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那些靠地产、航运、港口致富的传统型富豪普遍不被经济评论家们看好,认为他们迟早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但是李嘉诚却再次用事实证明,评论家的判断是错误的。李嘉诚时刻关注着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把握着科技进步对现代商业的影响。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思想,所以当互联网技术兴起时,他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决定要将其作为自己公司投资和经营的新方向之一。
在他的支持下,1999年10月,他的长子李泽钜宣布,通过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来共同投资网络,并提出了要为中国的网络业洗牌的口号,先期预计投资高达10亿美元,而主攻方向是综合性的门户网站。
同年12月7日,李泽钜花费近2000万港元购得www.tom.com这一域名,16日,该网站正式推出,短短两个月时间,注册者就迅速激增到4万多人。2000年2月23日,是该网站递交认股申请表的最后一天,有超过40万的香港人涌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十间分行递交认购表格,一时间人流涌动,导致许多道路出现拥堵,店铺无法正常营业,人群排起来的长队甚至长达数千米。
李嘉诚不仅用自己的网络概念感染了整个香港,还以利益的驱动令香港万人空巷。由此可见,他确实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卓越企业家。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李嘉诚靠着网络概念,赚了足足2000亿港元,这个不被经济学家们看好的传统型富豪,俨然成为亚洲高科技产业的新霸主。自2000年开始,被奉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就不再以地产商或其他类似的面目出现,而是摇身一变成为IT时代的新资本家。
李嘉诚曾说:“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的确,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未来通常是变化不定、难以预测的,这就需要投资者必须顺应变化,驾驭变化,应对好变化的挑战。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在互联网上接触到了由以色列人发明的ICQ,这种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让他非常着迷,他想,如果在中国推广一种类似于ICQ的软件,应该会有很多人喜欢。
有了这个想法后,马化腾找到大学同学张志东,与他一起合开了一家公司,带领研发团队辛苦研究了很久,终于研发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网上中文ICQ服务—OICQ,也就是现在很火爆的聊天工具QQ。一开始,马化腾就让QQ用户免费使用,没想到异常火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一百万。随后经过融资,马化腾建立了腾讯帝国,成为国内利用科学技术创业的领军人物。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一次访谈中曾说过:“商业并不是严肃的、枯燥的、毫无乐趣的事,商业是一场游戏,是每天我们都想打赢的一场游戏。有人要在游戏中打败你,有人要把你的饭碗抢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创新的原因。”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在20世纪初的世界大型企业中,至今仍能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的只有3%左右。很多公司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最终销声匿迹。这其中固然有客观环境等因素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企业能够主动顺应潮流,顺应变化,持续不断地取得令人赞叹的成绩,有的企业却因为不能持续创新、不肯变革,而被挤出了时代的主流。
李嘉诚曾说:“做生意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干起来,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轰动,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这和吃别人的残羹剩饭差不多,收获有限。”世间万物每天都在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变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如果没有新思路,很容易被淘汰。只有具备了敏锐的嗅觉,具有“变”的观念,才能够永远前行,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李嘉诚所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重建企业形象。”生意场上风云变幻,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社会财富阶层的商人更要紧随时代的发展,适当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些一成不变的商人终将会被时代淘汰,而那些能够把握商场脉搏,永远站在时代前沿的商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人际投资是门学问
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李嘉诚
“借法”是聪明人都会采用的做法,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只靠自己单打独斗,会非常辛苦,取得的效果也很有限。李嘉诚很精通“借法”。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的董事,李嘉诚欣然接受了,但李嘉诚并没有参与中信多少工作,更像是名誉董事。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在1978年移居香港。1986年,荣智健参加香港中信集团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荣智健是个非常有理想的青年,他不满足于接手父辈打拼下来的江山,想要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凭借自己的实力做出成绩。
看到荣智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李嘉诚自然是十分支持的。两家的关系本来就很不错,年轻人有想做事情的想法,身为长辈的李嘉诚自然要帮一帮。李嘉诚和荣智健都看好借壳上市,觉得这是条不错的路。所谓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一家公司想要上市的话,从原则上讲需要有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才能办正规的手续在交易所上市,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和耗费精力财力。所以,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就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达到自己的上市目的,这就是借壳上市。
那些小型的上市公司因为资产很少,营业额也不高,收购它们的买家不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它们被喻为“空壳”。李嘉诚和荣智健在市场上多方寻找、权衡,终于决定选择泰富发展这个小公司。
由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担任集团主席的百富勤,是中信的财务顾问以及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港元1股的价格购买了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泰富市值725亿港元,是当时股市的“蚊型股”,中信没有付现金,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以及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了收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保护了泰富。
这一次的“借壳”进行得非常缜密低调,而且对双方都有好处,是一次互利互惠的公平交易。到1991年6月,泰富集资改组后,股权分配给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为中信泰富,荣智健担任董事长。虽然李嘉诚对促成这件事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最后的股权分配结果来看,李嘉诚占的股权并不多,可见他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获利。